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

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2006-09
版次: 1
ISBN: 9787536679016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211页
分类: 艺术
16人买过
  • 《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内容主要包括:郑文公下碑、刘洛真兄弟造像记、佛弟子白造像记、杜迁造像记、韩显祖等造塔像记、刘双周造像记、菀贵妻造像记、牛景悦造石浮图记、石柱颂、隋人出师颂、大兴国寺塔铭、王才及夫人毛氏墓志。 张强,1962年出生于山东肥城。曾任山东艺术学院教授、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现系四川美术学院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学委员会委员、与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上任;东南大学客座教授、西南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现代书法艺术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主编出版“中国画学丛书”(河南美术出版社)、“中国木土艺术现代化丛书”(重庆出版社)。出版个人专著13种,其中《中国画论系统论》(江苏美术出版社)被列入“文化部九五规划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研究牛通川教材”;《视觉文化:从艺术经验到学科体系》(中国文史出版社)被列入“全国高校百部优秀社科专著文库”。作为伦敦大英博物馆250年首位当代艺术表演者(2002),先后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瓦利克美术馆(1998)、美国堪萨斯大学斯宾塞博物馆(2000)、澳洲亚澳艺术中心(2004)、法国图卢兹(2004)、韩国汉城市立美术馆(2005)、香港艺术公社国际美术馆(2002)等地表演、展出。作品被人英博物馆、澳门艺术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总序
    (上)形态文化意义上的描述
    导言
    第一章范式有关典范的成立
    1、典范与前提
    2、母本的形成
    3、定向与标准
    4、范式的涵义

    第二章体势书体的意味
    1、体势与格法
    2、历史嬗变的可能度
    3、字形构造的倾向
    4、题材取向
    5、书体的分辨
    6、体格的建构与解构

    第三章模式书法的定势
    1、定势与法度
    2、法则与方法
    3、构形方法与书写方法的不同取向
    4、楷书模式

    第四章范畴中国书法的理论自觉
    1、神的涵义
    2、气的涵义
    3、心的涵义
    4、性的涵义

    第五章衍势书法审美的历史定位
    1、审美的立场
    2、晋唐宋态势
    3、元明清态势

    第六章碑体一种艺术发生的缘由
    1、碑体的美学发生
    2、碑体的原则设立
    3、面向民间的文化自足与封闭
    4、碑学的文化伪性

    第七章渊始创始的文字与人文蕴度
    1、哲学基点上的追寻
    2、创始的想象性扩容
    3、体格化的汉字与性质

    第八章构架心灵表述与空间营建
    1、踪迹意识与诀别图画
    2、图式与汉字的分歧
    3、汉字的比照对象
    4、合理合情的方法

    第九章美因原理的利用与表现的扩散
    1、视觉的力度适应
    2、视觉的平衡适应
    3、以踪迹为表现指标的检测

    第十章审问拼装的企图
    1、书法概念的清查
    2、范畴在现代的遭遇
    3、书法的对象与对象化的书法
    4、书法与绘画的数度穿插

    第十一章观念历史的牵引
    1、艺术的源动与反动
    2、现代的虚伪导向
    3、重新配置的历史观

    第十二章原则扩展的可能
    1、假定的边界与可能
    2、分解的主体与形式
    3、非规则制导的文化与情境
    (下)作品:文化之下的感觉与表达
    古典书法作品的文化感觉与表述
    峄山刻石
    鹤鸣等字残石
    吊比干文
    惠感造像记
    比丘道仙造像记
    王史平吴共合曹人造像记
    元燮造像记
    比丘尼法隆等造像记
    比丘尼法行造像记
    郑道昭云峰石刻
    郑文公下碑
    刘洛真兄弟造像记
    佛弟子白造像记
    杜迁造像记
    韩显祖等造塔像记
    刘双周造像记
    菀贵妻造像记
    牛景悦造石浮图记
    石柱颂
    隋人出师颂
    大兴国寺塔铭
    王才及夫人毛氏墓志
    东方朔画赞碑
    八关斋记
    李元靖碑
    龙城刻石
    自君帖
    答陈汝玉书
    致大宪伯阳湖老兄尺牍
    致大宪伯王老先生尺牍
    致口甫尊兄尺牍
    致如川尊兄尺牍
    祓禊桃花园
    致祖父母■斋老先生尺牍
    诗册
    诗册
    赵圣阶归武林有赠诗帖
    诗册
    致磐室道丈尺牍
    归去来辞册
    诗帖
    随笔
    丹枫阁记
    行书诗帖
    游黄山作诗跋
    赠雅髯先生诗轴
    唐诗横披
    论书轴
    岂有蛟龙愁失水诗轴
    行书七言联
    总后记
  • 内容简介:
    《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内容主要包括:郑文公下碑、刘洛真兄弟造像记、佛弟子白造像记、杜迁造像记、韩显祖等造塔像记、刘双周造像记、菀贵妻造像记、牛景悦造石浮图记、石柱颂、隋人出师颂、大兴国寺塔铭、王才及夫人毛氏墓志。
  • 作者简介:
    张强,1962年出生于山东肥城。曾任山东艺术学院教授、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现系四川美术学院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学委员会委员、与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上任;东南大学客座教授、西南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现代书法艺术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主编出版“中国画学丛书”(河南美术出版社)、“中国木土艺术现代化丛书”(重庆出版社)。出版个人专著13种,其中《中国画论系统论》(江苏美术出版社)被列入“文化部九五规划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研究牛通川教材”;《视觉文化:从艺术经验到学科体系》(中国文史出版社)被列入“全国高校百部优秀社科专著文库”。作为伦敦大英博物馆250年首位当代艺术表演者(2002),先后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瓦利克美术馆(1998)、美国堪萨斯大学斯宾塞博物馆(2000)、澳洲亚澳艺术中心(2004)、法国图卢兹(2004)、韩国汉城市立美术馆(2005)、香港艺术公社国际美术馆(2002)等地表演、展出。作品被人英博物馆、澳门艺术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 目录:
    总序
    (上)形态文化意义上的描述
    导言
    第一章范式有关典范的成立
    1、典范与前提
    2、母本的形成
    3、定向与标准
    4、范式的涵义

    第二章体势书体的意味
    1、体势与格法
    2、历史嬗变的可能度
    3、字形构造的倾向
    4、题材取向
    5、书体的分辨
    6、体格的建构与解构

    第三章模式书法的定势
    1、定势与法度
    2、法则与方法
    3、构形方法与书写方法的不同取向
    4、楷书模式

    第四章范畴中国书法的理论自觉
    1、神的涵义
    2、气的涵义
    3、心的涵义
    4、性的涵义

    第五章衍势书法审美的历史定位
    1、审美的立场
    2、晋唐宋态势
    3、元明清态势

    第六章碑体一种艺术发生的缘由
    1、碑体的美学发生
    2、碑体的原则设立
    3、面向民间的文化自足与封闭
    4、碑学的文化伪性

    第七章渊始创始的文字与人文蕴度
    1、哲学基点上的追寻
    2、创始的想象性扩容
    3、体格化的汉字与性质

    第八章构架心灵表述与空间营建
    1、踪迹意识与诀别图画
    2、图式与汉字的分歧
    3、汉字的比照对象
    4、合理合情的方法

    第九章美因原理的利用与表现的扩散
    1、视觉的力度适应
    2、视觉的平衡适应
    3、以踪迹为表现指标的检测

    第十章审问拼装的企图
    1、书法概念的清查
    2、范畴在现代的遭遇
    3、书法的对象与对象化的书法
    4、书法与绘画的数度穿插

    第十一章观念历史的牵引
    1、艺术的源动与反动
    2、现代的虚伪导向
    3、重新配置的历史观

    第十二章原则扩展的可能
    1、假定的边界与可能
    2、分解的主体与形式
    3、非规则制导的文化与情境
    (下)作品:文化之下的感觉与表达
    古典书法作品的文化感觉与表述
    峄山刻石
    鹤鸣等字残石
    吊比干文
    惠感造像记
    比丘道仙造像记
    王史平吴共合曹人造像记
    元燮造像记
    比丘尼法隆等造像记
    比丘尼法行造像记
    郑道昭云峰石刻
    郑文公下碑
    刘洛真兄弟造像记
    佛弟子白造像记
    杜迁造像记
    韩显祖等造塔像记
    刘双周造像记
    菀贵妻造像记
    牛景悦造石浮图记
    石柱颂
    隋人出师颂
    大兴国寺塔铭
    王才及夫人毛氏墓志
    东方朔画赞碑
    八关斋记
    李元靖碑
    龙城刻石
    自君帖
    答陈汝玉书
    致大宪伯阳湖老兄尺牍
    致大宪伯王老先生尺牍
    致口甫尊兄尺牍
    致如川尊兄尺牍
    祓禊桃花园
    致祖父母■斋老先生尺牍
    诗册
    诗册
    赵圣阶归武林有赠诗帖
    诗册
    致磐室道丈尺牍
    归去来辞册
    诗帖
    随笔
    丹枫阁记
    行书诗帖
    游黄山作诗跋
    赠雅髯先生诗轴
    唐诗横披
    论书轴
    岂有蛟龙愁失水诗轴
    行书七言联
    总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
书法入门必学碑帖——原大放大对照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孔文凯 编
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
书法的故事先秦两汉
文师华
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
书法的故事宋元明清
文师华
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
书法艺术的当代形象塑造十讲 当代实力书家讲坛
刘洪彪 著
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
书法鉴赏与实践
张胜利
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
书法篆刻(第三版)
黄惇 李昌集 庄熙祖
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
书法哲学
陆祖鹤
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
书法/记住乡愁留给孩子们的中国民俗文化
董岩峰 著;刘魁立、李春园 编
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
书法经典示范·隶书入门——曹全碑
闵远亮
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
书法的故事隋唐五代
文师华
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
书法的故事魏晋南北朝
文师华
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
书法与太极拳
荣敦国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
金融学(第四版)
张强 喻旭兰 乔海曙
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
膳食类黄酮与肠道健康
张强 编著
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
莲花瓶:泄漏的底
张强 著
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
2060中国碳中和
张强 编著;金涌;胡山鹰
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
农用无人机操作与植保技术
张强 著
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
插图本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明清小说
张强 著;陈虎 编
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
基础小提琴教程(第二册)
张强 著
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
水墨如何被抽象:中国画、书法的当代转型
张强 著
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
孤诣天风:张强绝句诗集
张强 著
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
中国音调小提琴练习曲42首
张强 著
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
巴蜀名师绘画经典:张强油画作品选(第1辑)
张强 著
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
踪迹学:艺术的文化穿越
张强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