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

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10-04
版次: 1
ISBN: 9787030271921
定价: 89.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81页
字数: 729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25人买过
  • 《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通过对若干城市群的实地考察和规划研究,探讨了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的动力机制、基础理论、基本框架、发育程度和空间配置格局,定量评估了中国城市群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空间结构的稳定程度、紧凑程度、交通可达度、产业联系强度和投入产出效率,系统总结了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规律,建立了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计算实验系统,提出了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模式及能力建设重点。《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群、环境友好型城市群、生态型城市群和低碳型城市群提供了定量的科学决策依据,对推动中国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城市群作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全新地域单元,在全国生产力布局格局中起着战略支撑点、增长极点和核心节点的作用。
    《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可作为各级城市发展与规划部门、各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各级建设部门、各级环保部门工作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和科研工作参考用书等。 前言
    第一章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引论
    第一节城市群概念与内涵的基本判断
    一、国际关于城市群的种种认识
    二、国内关于城市群的多种解释
    三、城市群的基本概念与空间识别标准的基本判断
    第二节城市群形成发育的基础理论
    一、城市群形成发育的阶段理论
    二、城市群形成发育的空间结构理论
    三、城市群形成发育的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四、城市群形成发育的交通运输体系演进理论
    五、城市群形成发育的核心城市中心性价值理论
    第三节城市群形成发育的动力机制
    一、产业的空间联系是引起城市群节点间相互作用的根源
    二、交通网络体系是增强城市群节点间交互作用的先导条件
    三、节点配置关系是实现城市群内部结构优化的激励条件
    四、政策效应是推动城市群要素结构调整的无形手段
    五、投资机制是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导力量
    六、市场机制与区域合作是引起城市群结构发生分异的诱导条件
    七、技术机制是提高城市群发展质量的驱动条件
    第四节城市群结构体系的基本框架与发育程度分析
    一、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研究历程
    二、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框架
    三、中国城市群发育程度的综合分析
    第五节城市群的核心地位与形成发育的空间特征
    一、城市群在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战略地位
    二、城市群形成发育的空间分异特征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综合评估
    第一节城市群生态状况诊断模型与方法
    一、城市群地区生态状况诊断指标体系
    二、城市群地区生态状况诊断模型
    三、城市群地区生态状况诊断的案例分析
    第二节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综合评估
    一、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算法综述
    二、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综合评估模型
    第三节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评估的案例分析
    一、武汉城市群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
    二、武汉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及时空变化分析
    三、武汉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驱动因素与敏感性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章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系统分析
    第一节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
    一、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定义与基本特点
    二、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三、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变化规律
    第二节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系统评判
    一、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状态评判指标体系
    二、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综合评判模型与方法
    三、中原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综合评判
    第三节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测算
    一、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测算方法
    二、中原城市群经济、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单项测算
    三、中原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测算
    主要参考文献

    第四章城市群空间结构稳定性的判别分析
    第一节城市群空间结构稳定性研究进展与思路
    一、城市群空间结构稳定性研究进展综述
    二、城市群空间结构稳定性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城市群空间结构稳定性的计算方法
    一、中心性指数法
    二、网络维数法
    三、中心地结构网络维的应用
    第三节城市群空间结构稳定度的判别分析
    一、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形态稳定性的定性分析
    二、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稳定性判别的cI值和网络维数计算分析
    三、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稳定性的总体判别分析
    第四节中心地结构在城市群空间结构稳定性分析中的功用
    一、可促使形成城市群等级结构体系和指引城市空间联系方向
    二、可依据中心性指数确定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稳定性程度
    三、可依据中心地结构的节点数判别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稳定性程度
    四、结论与讨论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五章城市群产业空间联系的强度与方向
    第一节城市群产业空间联系强度的研究方法
    一、城市群产业内部技术联系强度的基本参数
    二、城市群产业空间联系强度计算的基本思路与存在问题
    第二节城市群产业空间联系强度计算的数据准备
    一、产业数据的选取
    二、产业分类标准的统
    第三节城市群产业空间联系强度的计算
    一、城市群产业内部技术关联系数的确定
    二、城市群产业空间联系相关权重的确定
    三、不同产业空间联系能力分析
    四、不同城市的产业空间联系能力分析
    第四节城市群节点间产业空间联系强度与方向分析
    一、城市群产业区域联系强度的总体特征
    二、城市群产业区域联系方向的总体特征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六章城市群交通网络的通达性与空间配置特征
    第一节城市群交通网络与通达性指数
    一、城市群交通网络体系
    二、城市群通达性指数
    第二节城市群交通网络通达性的空间配置特征
    一、城市群及其内部节点通达性的差异特征
    二、城市群内各节点加权通达时间的空间配置特征
    第三节城市群交通网络通达性的空间适应性
    一、空间适应性的研究方法
    二、空间分异特征
    第四节交通网络通达性对城市群形成发育的影响机理
    一、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对城市群形成与发育的影响
    二、交通网络通达性对城市群形成与发育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七章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测度分析
    第一节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概念与研究对象
    一、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概念与研究进展
    二、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测算方法
    一、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测算指标体系
    二、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测算模型与方法
    第三节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测算结果及空间分异特征
    一、城市群投入产出指标数据及动态变化分析
    二、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及其分解特征
    三、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空间分异特征
    第四节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变化趋势及空间特征
    一、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变化趋势特征
    二、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异特征
    三、主要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八章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效应
    第一节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机理及规律分析
    一、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因素及机理分析
    二、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规律分析
    三、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过程分析
    第二节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程度的量化分析
    一、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状态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状态的测度模型
    三、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状态的综合测度分析
    第三节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程度的变动趋势分析
    一、预测方法选择
    二、武汉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趋势预测结果分析
    第四节城市群产业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发展模式
    一、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适度发展模式
    二、以生态产业为主的产业一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
    三、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
    四、以清洁产业为主的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
    五、以环保产业为主的生态保育型发展模式
    六、以节能减排产业为主的低碳型发展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第九章城市群紧凑程度的测度与空间分异
    第一节紧凑型城市群及城市群紧凑度的调控机制
    一、紧凑城市与紧凑型城市群
    二、城市紧凑度与城市群紧凑度
    三、城市群紧凑度相关理论及对紧凑型城市群建设的影响
    四、城市群紧凑度的调控机制
    第二节城市群产业紧凑度的测度模型与空间分异分析
    一、城市群产业紧凑度的计算模型
    ……
    第十章城市群空间扩展的生态功能区划
    第十一章城市群空间扩展的生态响应机遇
    第十二章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计算实验系统
    第十三章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模式与能力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通过对若干城市群的实地考察和规划研究,探讨了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的动力机制、基础理论、基本框架、发育程度和空间配置格局,定量评估了中国城市群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空间结构的稳定程度、紧凑程度、交通可达度、产业联系强度和投入产出效率,系统总结了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规律,建立了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计算实验系统,提出了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模式及能力建设重点。《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群、环境友好型城市群、生态型城市群和低碳型城市群提供了定量的科学决策依据,对推动中国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城市群作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全新地域单元,在全国生产力布局格局中起着战略支撑点、增长极点和核心节点的作用。
    《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可作为各级城市发展与规划部门、各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各级建设部门、各级环保部门工作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和科研工作参考用书等。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引论
    第一节城市群概念与内涵的基本判断
    一、国际关于城市群的种种认识
    二、国内关于城市群的多种解释
    三、城市群的基本概念与空间识别标准的基本判断
    第二节城市群形成发育的基础理论
    一、城市群形成发育的阶段理论
    二、城市群形成发育的空间结构理论
    三、城市群形成发育的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四、城市群形成发育的交通运输体系演进理论
    五、城市群形成发育的核心城市中心性价值理论
    第三节城市群形成发育的动力机制
    一、产业的空间联系是引起城市群节点间相互作用的根源
    二、交通网络体系是增强城市群节点间交互作用的先导条件
    三、节点配置关系是实现城市群内部结构优化的激励条件
    四、政策效应是推动城市群要素结构调整的无形手段
    五、投资机制是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导力量
    六、市场机制与区域合作是引起城市群结构发生分异的诱导条件
    七、技术机制是提高城市群发展质量的驱动条件
    第四节城市群结构体系的基本框架与发育程度分析
    一、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研究历程
    二、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框架
    三、中国城市群发育程度的综合分析
    第五节城市群的核心地位与形成发育的空间特征
    一、城市群在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战略地位
    二、城市群形成发育的空间分异特征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综合评估
    第一节城市群生态状况诊断模型与方法
    一、城市群地区生态状况诊断指标体系
    二、城市群地区生态状况诊断模型
    三、城市群地区生态状况诊断的案例分析
    第二节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综合评估
    一、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算法综述
    二、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综合评估模型
    第三节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评估的案例分析
    一、武汉城市群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
    二、武汉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及时空变化分析
    三、武汉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驱动因素与敏感性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章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系统分析
    第一节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
    一、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定义与基本特点
    二、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三、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变化规律
    第二节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系统评判
    一、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状态评判指标体系
    二、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综合评判模型与方法
    三、中原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综合评判
    第三节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测算
    一、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测算方法
    二、中原城市群经济、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单项测算
    三、中原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测算
    主要参考文献

    第四章城市群空间结构稳定性的判别分析
    第一节城市群空间结构稳定性研究进展与思路
    一、城市群空间结构稳定性研究进展综述
    二、城市群空间结构稳定性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城市群空间结构稳定性的计算方法
    一、中心性指数法
    二、网络维数法
    三、中心地结构网络维的应用
    第三节城市群空间结构稳定度的判别分析
    一、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形态稳定性的定性分析
    二、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稳定性判别的cI值和网络维数计算分析
    三、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稳定性的总体判别分析
    第四节中心地结构在城市群空间结构稳定性分析中的功用
    一、可促使形成城市群等级结构体系和指引城市空间联系方向
    二、可依据中心性指数确定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稳定性程度
    三、可依据中心地结构的节点数判别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稳定性程度
    四、结论与讨论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五章城市群产业空间联系的强度与方向
    第一节城市群产业空间联系强度的研究方法
    一、城市群产业内部技术联系强度的基本参数
    二、城市群产业空间联系强度计算的基本思路与存在问题
    第二节城市群产业空间联系强度计算的数据准备
    一、产业数据的选取
    二、产业分类标准的统
    第三节城市群产业空间联系强度的计算
    一、城市群产业内部技术关联系数的确定
    二、城市群产业空间联系相关权重的确定
    三、不同产业空间联系能力分析
    四、不同城市的产业空间联系能力分析
    第四节城市群节点间产业空间联系强度与方向分析
    一、城市群产业区域联系强度的总体特征
    二、城市群产业区域联系方向的总体特征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六章城市群交通网络的通达性与空间配置特征
    第一节城市群交通网络与通达性指数
    一、城市群交通网络体系
    二、城市群通达性指数
    第二节城市群交通网络通达性的空间配置特征
    一、城市群及其内部节点通达性的差异特征
    二、城市群内各节点加权通达时间的空间配置特征
    第三节城市群交通网络通达性的空间适应性
    一、空间适应性的研究方法
    二、空间分异特征
    第四节交通网络通达性对城市群形成发育的影响机理
    一、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对城市群形成与发育的影响
    二、交通网络通达性对城市群形成与发育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七章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测度分析
    第一节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概念与研究对象
    一、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概念与研究进展
    二、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测算方法
    一、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测算指标体系
    二、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测算模型与方法
    第三节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测算结果及空间分异特征
    一、城市群投入产出指标数据及动态变化分析
    二、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及其分解特征
    三、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空间分异特征
    第四节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变化趋势及空间特征
    一、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变化趋势特征
    二、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异特征
    三、主要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八章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效应
    第一节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机理及规律分析
    一、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因素及机理分析
    二、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规律分析
    三、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过程分析
    第二节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程度的量化分析
    一、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状态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状态的测度模型
    三、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状态的综合测度分析
    第三节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程度的变动趋势分析
    一、预测方法选择
    二、武汉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趋势预测结果分析
    第四节城市群产业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发展模式
    一、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适度发展模式
    二、以生态产业为主的产业一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
    三、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
    四、以清洁产业为主的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
    五、以环保产业为主的生态保育型发展模式
    六、以节能减排产业为主的低碳型发展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第九章城市群紧凑程度的测度与空间分异
    第一节紧凑型城市群及城市群紧凑度的调控机制
    一、紧凑城市与紧凑型城市群
    二、城市紧凑度与城市群紧凑度
    三、城市群紧凑度相关理论及对紧凑型城市群建设的影响
    四、城市群紧凑度的调控机制
    第二节城市群产业紧凑度的测度模型与空间分异分析
    一、城市群产业紧凑度的计算模型
    ……
    第十章城市群空间扩展的生态功能区划
    第十一章城市群空间扩展的生态响应机遇
    第十二章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计算实验系统
    第十三章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模式与能力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