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2010-07
版次: 1
ISBN: 9787547301814
定价: 4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50页
字数: 41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60人买过
  •   《评点李渔:、研究》作者杜书瀛,研究李渔30余年,他对李渔研究的理论内涵的发现和阐述,多有超群出众处,自1982年推出《论李渔的戏剧美学》开始,陆续出版了一系列李渔研究的专著,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李渔研究专家、行家、大家。《评点李渔:、研究》是杜书瀛先生关于李渔最新最全的一部专著。他借鉴中国古典文论中特有的“评点”的形式,对清代戏曲家、理论家李渔两部重要著作《闲情偶寄》和《窥词管见》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校勘、注释和评点。作者在广泛搜求《闲情偶寄》、《窥词管见》各种版本的基础上,择善而从,具有版本学和文献学方面的重大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在研究理念和方法上,作者独辟蹊径地首次在当代文艺理论研究中运用“评点”的形式,角度灵活、视野开阔,对李渔美学思想的体认做出了创造性的阐释,体现出了向传统方式转型的特点,具有示范性的意义。   杜书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任文艺理论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文学评论》编委、中国社会科学院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文学片)以及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主要著作有《论艺术典型》(1983),《论艺术特性》(1983),《文艺创作美学纲要》(1985),《文学原理——创作论》(1989,获文学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奖),《文艺美学原理》(主编,1992),《李渔美学思想研究》(1998,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文学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首届中国文学研究奖),《中国二十世纪文艺学学术史》(主编,2001,获文学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第五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说文解艺》(2005),《文学会消亡吗》(2006),插图奉《闲情偶寄》(2007),《艺术哲学读本》(2008),《价值美学》(2008),校注本《闲情偶寄窥词管见》(2009),七卷本《杜书瀛文集》(2009)等。 前言:评点者说/1
    评点《闲情偶寄》/1
    书首评:关于《闲情偶寄》/3
    《余怀序》原文并评:佘怀,真才子也/5
    《尤侗序》原文并评:尤、佘、李比较/8
    《凡例七则·四期三戒》原文并评:闲情·闲书·庄论/10
    评点者小言:李渔其人/]4
    评点《词曲部》/15
    《结构第一·小序》原文并评:填词之道与“结构第一”/15
    《戒讽刺》原文并评:关于“文德”/20
    《立主脑》原文并评:“立主脑”与“三一律”/24
    《脱窠臼》原文并评:窠臼不脱,难语填词/26
    《密针线》原文并评:编戏有如缝衣/28
    《减头绪》原文并评:艺术贵单纯/30
    《戒荒唐》原文并评:出寻常视听之外,在人情物理之中/32
    《审虚实》原文并评: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34
    《词采第二·小序》原文并评:“第一”“第二”之辩/37
    《贵显浅》原文并评:浅处见才,方是高手/40
    《重机趣》原文并评:智慧的笑/43
    《戒浮泛》原文并评:写出性格来/45
    《忌填塞》原文并评:晓畅顺达/48
    《音律第三·小序》原文并评:填词制曲——带着镣铐的跳舞/51
    《恪守词韵》原文并评:“残忍”的美/57
    《凛遵曲谱》等七款原文并评:遵“谱”与越轨/59
    《别解务头》原文并评:七嘴八舌说“务头”/66
    《宾白第四·小序》原文并评:宾白当与曲文等视/69
    《声务铿锵》原文并评:宾白的韵律美/71
    《语求肖似》原文并评:李渔谈艺术想象/74
    《词别繁减》原文并评:意则期多,字惟求少/75
    《字分南北》等二款原文/78
    《意取尖新》原文并评:说“尖新”/79
    《少用方言》原文并评:使用方言,贵在得当/81
    《时防漏孔》原文并评:焦循之辩/82
    《科诨第五》原文并评:戏曲科诨和笑/83
    《格局第六》原文并评:中西戏剧“格局”之比较/87
    《填词佘论》原文并评:“台上之曲”非“案头之书”/92
    评点《演习部》/95
    《选剧第一·小序》原文并评:登场之道/95
    《别古今》《剂冷热》原文并评:选剧标准/97
    《变调第二》等二款原文并评:李渔论导演艺术/99
    《变旧成新》原文并评:二度创作/101
    附:《琵琶记·寻夫》改本/105
    《明珠记·煎茶》改本/110
    《授曲第三·小序》原文并评:“优师”教学之道/114
    《解明曲意》原文并评:“死音”与“活曲”/116
    《调熟字音》等二款原文并评:“有口”与“无口”/117
    《曲严分合》等三款原文并评:综合艺术,配合有致/119
    《教白第四》原文并评:念白的学问,深矣/122
    《脱套第五》原文并评:涤除舞台恶习/125
    评点《声容部》/130
    《选姿第一·小序》原文并评:《声容部》专讲仪容美学/130
    《肌肤》原文并评:肌肤白就美吗?/133
    《眉眼》原文并评:中国人何以重眉眼?/136
    《手足》原文并评:缠足——病态的审美/138
    《态度》原文并评:内美/141
    《修容第二·小序》原文并评:“三分人材,七分装饰”/143
    《盥栉》原文并评:洗脸梳头也有学问/145
    《熏陶》原文并评:气味上的美感/149
    《点染》原文并评:涂脂·搽粉·点口红/151
    《治服第三·小序》原文并评:服装的文化内涵/153
    《首饰》原文并评:“增娇益媚”/155
    《衣衫》原文并评:“贵与貌宜”,“相体裁衣”/159
    《鞋袜》原文并评:中国古代女子穿高底鞋/164
    附:妇人鞋袜辨(佘怀)/166
    《习技第四·小序》原文并评:男子中心主义/168
    《文艺》原文并评:“学文”为了“明理”/170
    《丝竹》原文并评:中西音乐区别臆测/173
    《歌舞》原文并评:歌舞乃人的一种生存方式/176
    评点《居室部》/183
    《房舍第一·小序》原文并评:园亭之美,贵在独创/183
    《向背》等三款原文并评:因地制宜/186
    《出檐深浅》等五款原文并评:平民审美意识/188
    《窗栏第二·小序》等二款原文并评:“窗栏二事”,意义大矣/192
    《取景在借》原文并评:借景,中国园林美学之精华/196
    《墙壁第三》原文并评:墙壁的美学意义/209
    《联匾第四·小序》原文并评:楹联的文化底蕴/214
    《蕉叶联》等八款原文并评:匾额艺术,完全是中国的/217
    《山石第五·小序》原文并评:叠山垒石,另有学问/223
    《大山》原文并评:中西园林比较/225
    《小山》原文并评:大山小山,各有其美/228
    《石壁》等三款原文并评:园林山石审美形态的多样化/229
    评点《器玩部》/232
    《制度第一·小序》原文并评:“百姓”意识与市井气/232
    《几案》原文并评:“几案”的平民化、实用化/233
    《椅杌》等十二款原文并评:审美化的生活/235
    《位置第二》原文并评:器玩陈列的审美规律/252
    评点《饮馔部》/255
    文首小言:民以食为天/255
    《蔬食第一·小序》原文并评:烹调是一种美的创造/256
    《笋》等三款原文并评:好竹连山觉笋香/259
    《菜》原文并评:酱菜奇矣/261
    《瓜茄瓠芋山药》等四款原文并评:平民美食家/262
    《谷食第二·小序》等二款原文并评:“五谷为养”/264
    《汤》原文并评:古代凋味肴馔首要在羹/266
    《糕饼》原文并评:糕贵乎松,饼利于薄/267
    《面》原文并评:中华乃面食之古国/268
    《粉》原文并评:速食而味美/269
    《肉食第三·小序》原文并评:肉食多样,各有其妙/270
    《猪》原文并评:家猪已有九千年/272
    《羊》原文并评:“羊大为美”/273
    《牛犬》原文并评:“以羊易牛”和吃朋友/274
    《鸡》原文并评:奚仲驯养野鸟成鸡/277
    《鹅》原文并评:惨不忍睹的美食/2了7
    《鸭》原文并评:听梁实秋说“北平烤鸭”/278
    《野禽野兽》原文并评:改变“野禽可食”的陋习/280
    《鱼)原文并评:佛子岭水库忆鱼/281
    《虾》原文并评:虾汤余味/283
    《鳖》原文并评:随吴晓铃先生吃甲鱼/283
    《蟹》原文并评:蟹之美/286
    ……
  • 内容简介:
      《评点李渔:、研究》作者杜书瀛,研究李渔30余年,他对李渔研究的理论内涵的发现和阐述,多有超群出众处,自1982年推出《论李渔的戏剧美学》开始,陆续出版了一系列李渔研究的专著,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李渔研究专家、行家、大家。《评点李渔:、研究》是杜书瀛先生关于李渔最新最全的一部专著。他借鉴中国古典文论中特有的“评点”的形式,对清代戏曲家、理论家李渔两部重要著作《闲情偶寄》和《窥词管见》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校勘、注释和评点。作者在广泛搜求《闲情偶寄》、《窥词管见》各种版本的基础上,择善而从,具有版本学和文献学方面的重大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在研究理念和方法上,作者独辟蹊径地首次在当代文艺理论研究中运用“评点”的形式,角度灵活、视野开阔,对李渔美学思想的体认做出了创造性的阐释,体现出了向传统方式转型的特点,具有示范性的意义。
  • 作者简介:
      杜书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任文艺理论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文学评论》编委、中国社会科学院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文学片)以及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主要著作有《论艺术典型》(1983),《论艺术特性》(1983),《文艺创作美学纲要》(1985),《文学原理——创作论》(1989,获文学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奖),《文艺美学原理》(主编,1992),《李渔美学思想研究》(1998,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文学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首届中国文学研究奖),《中国二十世纪文艺学学术史》(主编,2001,获文学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第五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说文解艺》(2005),《文学会消亡吗》(2006),插图奉《闲情偶寄》(2007),《艺术哲学读本》(2008),《价值美学》(2008),校注本《闲情偶寄窥词管见》(2009),七卷本《杜书瀛文集》(2009)等。
  • 目录:
    前言:评点者说/1
    评点《闲情偶寄》/1
    书首评:关于《闲情偶寄》/3
    《余怀序》原文并评:佘怀,真才子也/5
    《尤侗序》原文并评:尤、佘、李比较/8
    《凡例七则·四期三戒》原文并评:闲情·闲书·庄论/10
    评点者小言:李渔其人/]4
    评点《词曲部》/15
    《结构第一·小序》原文并评:填词之道与“结构第一”/15
    《戒讽刺》原文并评:关于“文德”/20
    《立主脑》原文并评:“立主脑”与“三一律”/24
    《脱窠臼》原文并评:窠臼不脱,难语填词/26
    《密针线》原文并评:编戏有如缝衣/28
    《减头绪》原文并评:艺术贵单纯/30
    《戒荒唐》原文并评:出寻常视听之外,在人情物理之中/32
    《审虚实》原文并评: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34
    《词采第二·小序》原文并评:“第一”“第二”之辩/37
    《贵显浅》原文并评:浅处见才,方是高手/40
    《重机趣》原文并评:智慧的笑/43
    《戒浮泛》原文并评:写出性格来/45
    《忌填塞》原文并评:晓畅顺达/48
    《音律第三·小序》原文并评:填词制曲——带着镣铐的跳舞/51
    《恪守词韵》原文并评:“残忍”的美/57
    《凛遵曲谱》等七款原文并评:遵“谱”与越轨/59
    《别解务头》原文并评:七嘴八舌说“务头”/66
    《宾白第四·小序》原文并评:宾白当与曲文等视/69
    《声务铿锵》原文并评:宾白的韵律美/71
    《语求肖似》原文并评:李渔谈艺术想象/74
    《词别繁减》原文并评:意则期多,字惟求少/75
    《字分南北》等二款原文/78
    《意取尖新》原文并评:说“尖新”/79
    《少用方言》原文并评:使用方言,贵在得当/81
    《时防漏孔》原文并评:焦循之辩/82
    《科诨第五》原文并评:戏曲科诨和笑/83
    《格局第六》原文并评:中西戏剧“格局”之比较/87
    《填词佘论》原文并评:“台上之曲”非“案头之书”/92
    评点《演习部》/95
    《选剧第一·小序》原文并评:登场之道/95
    《别古今》《剂冷热》原文并评:选剧标准/97
    《变调第二》等二款原文并评:李渔论导演艺术/99
    《变旧成新》原文并评:二度创作/101
    附:《琵琶记·寻夫》改本/105
    《明珠记·煎茶》改本/110
    《授曲第三·小序》原文并评:“优师”教学之道/114
    《解明曲意》原文并评:“死音”与“活曲”/116
    《调熟字音》等二款原文并评:“有口”与“无口”/117
    《曲严分合》等三款原文并评:综合艺术,配合有致/119
    《教白第四》原文并评:念白的学问,深矣/122
    《脱套第五》原文并评:涤除舞台恶习/125
    评点《声容部》/130
    《选姿第一·小序》原文并评:《声容部》专讲仪容美学/130
    《肌肤》原文并评:肌肤白就美吗?/133
    《眉眼》原文并评:中国人何以重眉眼?/136
    《手足》原文并评:缠足——病态的审美/138
    《态度》原文并评:内美/141
    《修容第二·小序》原文并评:“三分人材,七分装饰”/143
    《盥栉》原文并评:洗脸梳头也有学问/145
    《熏陶》原文并评:气味上的美感/149
    《点染》原文并评:涂脂·搽粉·点口红/151
    《治服第三·小序》原文并评:服装的文化内涵/153
    《首饰》原文并评:“增娇益媚”/155
    《衣衫》原文并评:“贵与貌宜”,“相体裁衣”/159
    《鞋袜》原文并评:中国古代女子穿高底鞋/164
    附:妇人鞋袜辨(佘怀)/166
    《习技第四·小序》原文并评:男子中心主义/168
    《文艺》原文并评:“学文”为了“明理”/170
    《丝竹》原文并评:中西音乐区别臆测/173
    《歌舞》原文并评:歌舞乃人的一种生存方式/176
    评点《居室部》/183
    《房舍第一·小序》原文并评:园亭之美,贵在独创/183
    《向背》等三款原文并评:因地制宜/186
    《出檐深浅》等五款原文并评:平民审美意识/188
    《窗栏第二·小序》等二款原文并评:“窗栏二事”,意义大矣/192
    《取景在借》原文并评:借景,中国园林美学之精华/196
    《墙壁第三》原文并评:墙壁的美学意义/209
    《联匾第四·小序》原文并评:楹联的文化底蕴/214
    《蕉叶联》等八款原文并评:匾额艺术,完全是中国的/217
    《山石第五·小序》原文并评:叠山垒石,另有学问/223
    《大山》原文并评:中西园林比较/225
    《小山》原文并评:大山小山,各有其美/228
    《石壁》等三款原文并评:园林山石审美形态的多样化/229
    评点《器玩部》/232
    《制度第一·小序》原文并评:“百姓”意识与市井气/232
    《几案》原文并评:“几案”的平民化、实用化/233
    《椅杌》等十二款原文并评:审美化的生活/235
    《位置第二》原文并评:器玩陈列的审美规律/252
    评点《饮馔部》/255
    文首小言:民以食为天/255
    《蔬食第一·小序》原文并评:烹调是一种美的创造/256
    《笋》等三款原文并评:好竹连山觉笋香/259
    《菜》原文并评:酱菜奇矣/261
    《瓜茄瓠芋山药》等四款原文并评:平民美食家/262
    《谷食第二·小序》等二款原文并评:“五谷为养”/264
    《汤》原文并评:古代凋味肴馔首要在羹/266
    《糕饼》原文并评:糕贵乎松,饼利于薄/267
    《面》原文并评:中华乃面食之古国/268
    《粉》原文并评:速食而味美/269
    《肉食第三·小序》原文并评:肉食多样,各有其妙/270
    《猪》原文并评:家猪已有九千年/272
    《羊》原文并评:“羊大为美”/273
    《牛犬》原文并评:“以羊易牛”和吃朋友/274
    《鸡》原文并评:奚仲驯养野鸟成鸡/277
    《鹅》原文并评:惨不忍睹的美食/2了7
    《鸭》原文并评:听梁实秋说“北平烤鸭”/278
    《野禽野兽》原文并评:改变“野禽可食”的陋习/280
    《鱼)原文并评:佛子岭水库忆鱼/281
    《虾》原文并评:虾汤余味/283
    《鳖》原文并评:随吴晓铃先生吃甲鱼/283
    《蟹》原文并评:蟹之美/286
    ……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江山:鄢烈山文化随笔选
鄢烈山 著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中外税案
蔡昌 著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经济风云 优化企业管理:上海交通大学工商管理菁英2006级学生论文全集
王征、范洪涛 主编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伍柳仙宗
伍冲虚;柳华阳;陶秉福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红楼梦》
王蒙 评注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红楼梦》(上中下)
王蒙 著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本金庸武侠全集(共12部)
金庸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大师:金圣叹大传(增订图文版)
杨子枕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