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北蒙古族民俗浅谈

肃北蒙古族民俗浅谈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4-09
版次: 1
ISBN: 9787566006240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90页
字数: 19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4人买过
  •   《肃北蒙古族民俗浅谈》虽名《肃北蒙古族民俗浅说》,但大部分内容涉及蒙古族的共同习俗,由于知识面所限,所提到的材料和落脚点仍以肃北蒙古族传统习俗为主。所谓传统民俗,主要是指原始文化遗迹。“浅说”谈不上论述,而是以一个普通草根人士的视角、直面熟悉的蒙古族习俗进行浅尝和解读。然而,肃北蒙古族习俗首先是蒙古族民俗。笔者冒昧地认为,一目了然的蒙古族传统习俗“眉窗”可以是“三个一”,即一碗鲜奶、一碗清水、一块卵石。
      蒙古族聚会待客时,一碗鲜奶让所有在场的人一人抿一口,即“合”。此碗鲜奶蒙古语称“查嘎”,意奶食,象征善。一人一口为分享,以示民主、平等、同甘共苦、重爱心。
      每天早上在佛龛前供放几小碗清水,名日“塔可勒”,意供品。象征信仰和信念。因为传统和民间意义上的神佛与寺庙神佛不完全一样。家中佛龛供奉神佛以外还可以供奉国君、祖神、英雄、家神、“气马”像等,以示忠心。
      祭祀敖包或者平日走近用石块垒起的圆形石堆敖包的每一个人,都要口呼吉语向敖包堆投添一块卵石。蒙古族俗话说:“为敖包添一块石子,为大海加一滴清水。”意添砖加瓦,为“家”尽心。
      一碗鲜奶人人喝,一小碗清水供神佛,一块石子祭天地,原始、历久、纯天然、纯净无瑕、空灵寂静,朴实无华、圣洁祥瑞、崇高虔诚、宁静永恒。它是蒙古族习俗典型特征之一,也为草原文化开篇章,从智人开始一直到现在。它是人生的初乳,也是人生的梦想,又是人生的归宿。   窦步青,蒙古族,1941年1月生,1956年参加工作,任教至退休。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民族小学开展“两个为主”(从一年级开始以蒙语为主加授汉语或以汉语为主加授蒙语)的双语教学模式,获市、县成果奖。70年代末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搜集整理肃北蒙古族民间文学和探察民俗,发表民间文学作品多篇。出版有《肃北蒙古民间故事》、《肃北蒙古族英雄史诗》;1986年荣获文化部“《格斯尔》的发掘工作优异成绩”奖励;整理翻译《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甘肃蒙古文卷;参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概况》的编写工作等。用蒙、汉两种文字发表《蒙古文化沉淀》和《双语教学的探讨与实践》等文章若干篇。 “蒙古”正义初探
    肃北蒙古族独特的民俗
    肃北蒙古族的过年习俗
    肃北蒙古族传统饰纹涡旋纹探微
    蒙古族崇尚的图案
    肃北蒙古族的高顶红缨帽
    肃北蒙古族的“动物崇拜”遗风
    蒙古族的崇赤传统
    蒙古族的崇乳习俗
    肃北蒙古族“踝子骨为贵”的婚俗
    肃北蒙古族宰羊拿“高勒”习俗
    蒙古族地名命名传统
    肃北蒙古族的动物送葬习俗
    旗王大年初一凌晨“四拜”
    “察扎”(佛事)
    祭敖包喝彩语——“哈尔加鲁”
    肃北蒙古族传统舞蹈
    蒙古族传统游戏
    肃北蒙古族传统体育“跳方框”
    肃北蒙古族刺绣
    你我他都是“契丹”人
    ——口承语言民俗族称试探
    “壤”字声韵探秘
    ——蒙汉语亲缘关系管窥之一例
    肃北蒙古族传统服饰风格特征
    肃北蒙古族的祭火
    ——兼论敖包、过年、“相西”神树
    蒙古医学中的原始医学痕迹钩沉
    煨桑
    肃北蒙古族“匿日”婚探源
    蒙古族传统习俗赘言
    后记
  • 内容简介:
      《肃北蒙古族民俗浅谈》虽名《肃北蒙古族民俗浅说》,但大部分内容涉及蒙古族的共同习俗,由于知识面所限,所提到的材料和落脚点仍以肃北蒙古族传统习俗为主。所谓传统民俗,主要是指原始文化遗迹。“浅说”谈不上论述,而是以一个普通草根人士的视角、直面熟悉的蒙古族习俗进行浅尝和解读。然而,肃北蒙古族习俗首先是蒙古族民俗。笔者冒昧地认为,一目了然的蒙古族传统习俗“眉窗”可以是“三个一”,即一碗鲜奶、一碗清水、一块卵石。
      蒙古族聚会待客时,一碗鲜奶让所有在场的人一人抿一口,即“合”。此碗鲜奶蒙古语称“查嘎”,意奶食,象征善。一人一口为分享,以示民主、平等、同甘共苦、重爱心。
      每天早上在佛龛前供放几小碗清水,名日“塔可勒”,意供品。象征信仰和信念。因为传统和民间意义上的神佛与寺庙神佛不完全一样。家中佛龛供奉神佛以外还可以供奉国君、祖神、英雄、家神、“气马”像等,以示忠心。
      祭祀敖包或者平日走近用石块垒起的圆形石堆敖包的每一个人,都要口呼吉语向敖包堆投添一块卵石。蒙古族俗话说:“为敖包添一块石子,为大海加一滴清水。”意添砖加瓦,为“家”尽心。
      一碗鲜奶人人喝,一小碗清水供神佛,一块石子祭天地,原始、历久、纯天然、纯净无瑕、空灵寂静,朴实无华、圣洁祥瑞、崇高虔诚、宁静永恒。它是蒙古族习俗典型特征之一,也为草原文化开篇章,从智人开始一直到现在。它是人生的初乳,也是人生的梦想,又是人生的归宿。
  • 作者简介:
      窦步青,蒙古族,1941年1月生,1956年参加工作,任教至退休。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民族小学开展“两个为主”(从一年级开始以蒙语为主加授汉语或以汉语为主加授蒙语)的双语教学模式,获市、县成果奖。70年代末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搜集整理肃北蒙古族民间文学和探察民俗,发表民间文学作品多篇。出版有《肃北蒙古民间故事》、《肃北蒙古族英雄史诗》;1986年荣获文化部“《格斯尔》的发掘工作优异成绩”奖励;整理翻译《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甘肃蒙古文卷;参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概况》的编写工作等。用蒙、汉两种文字发表《蒙古文化沉淀》和《双语教学的探讨与实践》等文章若干篇。
  • 目录:
    “蒙古”正义初探
    肃北蒙古族独特的民俗
    肃北蒙古族的过年习俗
    肃北蒙古族传统饰纹涡旋纹探微
    蒙古族崇尚的图案
    肃北蒙古族的高顶红缨帽
    肃北蒙古族的“动物崇拜”遗风
    蒙古族的崇赤传统
    蒙古族的崇乳习俗
    肃北蒙古族“踝子骨为贵”的婚俗
    肃北蒙古族宰羊拿“高勒”习俗
    蒙古族地名命名传统
    肃北蒙古族的动物送葬习俗
    旗王大年初一凌晨“四拜”
    “察扎”(佛事)
    祭敖包喝彩语——“哈尔加鲁”
    肃北蒙古族传统舞蹈
    蒙古族传统游戏
    肃北蒙古族传统体育“跳方框”
    肃北蒙古族刺绣
    你我他都是“契丹”人
    ——口承语言民俗族称试探
    “壤”字声韵探秘
    ——蒙汉语亲缘关系管窥之一例
    肃北蒙古族传统服饰风格特征
    肃北蒙古族的祭火
    ——兼论敖包、过年、“相西”神树
    蒙古医学中的原始医学痕迹钩沉
    煨桑
    肃北蒙古族“匿日”婚探源
    蒙古族传统习俗赘言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肃北蒙古族民俗浅谈
肃北史话
任文军 编
肃北蒙古族民俗浅谈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概况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 编
肃北蒙古族民俗浅谈
肃北蒙古人
查干扣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