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翻译研究:基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的视角

林纾翻译研究:基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的视角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5-05
版次: 1
ISBN: 9787516160633
定价: 5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69页
分类: 文学
15人买过
  •   林纾是近代文学翻译史上的先驱人物,开创了文学翻译的局面,使外国文学的翻译成为自觉。本研究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的视角,对林译小说做一个以接受语境和译者文化取向为导向的研究。研究从费氏所构建的三个向度,即文本向度、话语实践向度和社会实践向度,描述林纾翻译的独特文体形态,解析林纾与合作者翻译过程中的是是非非,理清译入语社会文化对译者的种种制约,展示林译对译入语社会的贡献,以此来获得对林译话语各层面的认识。林译所以能受到晚清读者的青睐,从而对中国文学现代转型产生巨大影响,从话语系统的角度来看,主要原因在于译者对翻译文体的周密考虑,口译笔述合译方式的灵活运用,拟译文本的用心选择,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规范的自觉遵循。这些因素在当时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下的共同作用,促进了林译的顺利流通和广泛消费,形成了中国近代文学史、翻译史上一道独特的景观。


      杨丽华,女,1982年生,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专任教师,从事翻译教学和科研工作。2004年6月从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 2007年6月从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 2012年6月从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主持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各1项,出版专著2部,译著2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余篇。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林纾生平及其译作概貌

    第二节 前人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历史回顾

    二 国外研究历史回顾

    三 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第三节 研究理论基础

    第四节 研究目的、问题和意义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 具体研究方法

    二 研究的新发现

    第二章 林纾翻译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准备

    第一节 小说界革命

    第二节 译以致用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雅洁”的背后——林纾翻译的文体论

    第一节 翻译文体

    第二节 林纾翻译的文体特征

    一 林纾翻译语体

    二 林纾翻译风格

    第三节 林纾翻译的文体生成

    一 译者

    二 译文读者

    三 翻译文化策略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合译的是与非——林纾翻译的过程论

    第一节 林纾的翻译方式

    一 林纾的合译

    二 林纾的口译者

    第二节 林纾的翻译选材

    一 林纾翻译目的

    二 林纾翻译类型

    三 林纾翻译的启蒙意义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制约的种种——林纾翻译的规范论

    第一节 翻译规范

    第二节 林译与期待规范

    一 政治规范

    二 伦理规范

    三 宗教规范

    四 文学规范

    第三节 林译与专业规范

    一 关系规范

    二 责任规范

    三 交际规范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文学的窃火者——林纾翻译的影响论

    第一节 林译的革新作用

    一 现代小说艺术形式的译介

    二 文学理论的进步

    三 小说类型的丰富

    第二节 林译对近代小说家的影响

    第三节 林译对五四作家的影响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第一节 林译的成功原因

    第二节 林译研究的启示

    第三节 拓展本书的思考

    附录 林纾翻译作品目录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林纾是近代文学翻译史上的先驱人物,开创了文学翻译的局面,使外国文学的翻译成为自觉。本研究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的视角,对林译小说做一个以接受语境和译者文化取向为导向的研究。研究从费氏所构建的三个向度,即文本向度、话语实践向度和社会实践向度,描述林纾翻译的独特文体形态,解析林纾与合作者翻译过程中的是是非非,理清译入语社会文化对译者的种种制约,展示林译对译入语社会的贡献,以此来获得对林译话语各层面的认识。林译所以能受到晚清读者的青睐,从而对中国文学现代转型产生巨大影响,从话语系统的角度来看,主要原因在于译者对翻译文体的周密考虑,口译笔述合译方式的灵活运用,拟译文本的用心选择,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规范的自觉遵循。这些因素在当时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下的共同作用,促进了林译的顺利流通和广泛消费,形成了中国近代文学史、翻译史上一道独特的景观。


  • 作者简介:
      杨丽华,女,1982年生,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专任教师,从事翻译教学和科研工作。2004年6月从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 2007年6月从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 2012年6月从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主持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各1项,出版专著2部,译著2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余篇。
  •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林纾生平及其译作概貌

    第二节 前人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历史回顾

    二 国外研究历史回顾

    三 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第三节 研究理论基础

    第四节 研究目的、问题和意义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 具体研究方法

    二 研究的新发现

    第二章 林纾翻译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准备

    第一节 小说界革命

    第二节 译以致用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雅洁”的背后——林纾翻译的文体论

    第一节 翻译文体

    第二节 林纾翻译的文体特征

    一 林纾翻译语体

    二 林纾翻译风格

    第三节 林纾翻译的文体生成

    一 译者

    二 译文读者

    三 翻译文化策略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合译的是与非——林纾翻译的过程论

    第一节 林纾的翻译方式

    一 林纾的合译

    二 林纾的口译者

    第二节 林纾的翻译选材

    一 林纾翻译目的

    二 林纾翻译类型

    三 林纾翻译的启蒙意义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制约的种种——林纾翻译的规范论

    第一节 翻译规范

    第二节 林译与期待规范

    一 政治规范

    二 伦理规范

    三 宗教规范

    四 文学规范

    第三节 林译与专业规范

    一 关系规范

    二 责任规范

    三 交际规范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文学的窃火者——林纾翻译的影响论

    第一节 林译的革新作用

    一 现代小说艺术形式的译介

    二 文学理论的进步

    三 小说类型的丰富

    第二节 林译对近代小说家的影响

    第三节 林译对五四作家的影响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第一节 林译的成功原因

    第二节 林译研究的启示

    第三节 拓展本书的思考

    附录 林纾翻译作品目录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林纾翻译研究:基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的视角
林纾冤案事件簿(新版)/商务印书馆海外汉学书系
[日]樽本照雄 著;李艳丽 译
林纾翻译研究:基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的视角
林纾家书
林纾 著
林纾翻译研究:基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的视角
林纾研究论集
郭丹、朱晓慧 编
林纾翻译研究:基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的视角
林纾译作选(故译新编)
张旭 编;林纾 译
林纾翻译研究:基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的视角
林纾集(全十册)
江中柱 ;闵定庆 ; 李小荣;汤江浩; 于英丽
林纾翻译研究:基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的视角
林纾诗文选
林纾
林纾翻译研究:基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的视角
林纾笔记及选评两种-民国文存-3
林纾
林纾翻译研究:基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的视角
林纾翻译小说未刊九种
李家骥 主编;林纾 译
林纾翻译研究:基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的视角
林纾译文全集(全47册)
上海书店出版社 著
林纾翻译研究:基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的视角
林纾文选
许桂亭 著
林纾翻译研究:基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的视角
林纾译著经典(全4册)
林纾 译
林纾翻译研究:基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的视角
林纾古文论综论
张胜璋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林纾翻译研究:基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的视角
三链融合视角下跨境电商与制造业集群的协同演化与发展
杨丽华;仇丽萍
林纾翻译研究:基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的视角
“一带一路”绿色共同体建设下中国ODI环境效应研究
杨丽华
林纾翻译研究:基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的视角
大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指导
杨丽华 著
林纾翻译研究:基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的视角
海洋植物学实验★
杨丽华、彭娟、石祥刚、李俊 著
林纾翻译研究:基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的视角
声乐(一)(第四版)
杨丽华 著
林纾翻译研究:基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的视角
常见肿瘤的治疗与病理学诊断
杨丽华 编
林纾翻译研究:基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的视角
声乐(二)(第三版)
杨丽华 著
林纾翻译研究:基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的视角
南方丝绸之路丛书:古城尽朝晖
杨丽华 著
林纾翻译研究:基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的视角
生产性服务企业国际化的动因、区位选择与进入模式
杨丽华 著
林纾翻译研究:基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的视角
一课3练:四年级语文上(苏教版)
杨丽华 本册主编
林纾翻译研究:基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的视角
电工电子计算手册
杨丽华 编;吕砚山
林纾翻译研究:基于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的视角
贸易实务英语
杨丽华、董俊英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