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二版·上下册)

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二版·上下册)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美] ,
2011-10
版次: 1
ISBN: 9787502187293
定价: 280.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自然科学
35人买过
  • K.E.彼得斯等著的这本《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2版)》分为上下两册。上册: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同位素在环境与人类历史研究中的应用。详尽地阐述了生物标志化合物的起源并介绍了相关研究的基本化学原理,讨论了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析技术及其在解决环境和考古问题方面的应用。下册: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同位素在石油勘探与地史研究中的应用。详细地列举了在石油成因对比、解释石油热成熟度和生物降解程度等方面所使用的参数,并且依据整个地球历史中的地质年代,记述了绝大多数已知的含油气系统。《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2版)》为地质学家、石油地球化学家、生物地球化学家以及环境科学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知识资源。      K.E.彼得:现任位于加利福尼亚州MenloPark的美国地质调查局的高级研究地质学家,从事阿拉斯加北坡、SanJoaquin盆地以及其他一些地方的一维、二维、三维含油气系统的模拟研究。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获得地质学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并于1978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地球化学理学博士学位。他具有15年在雪佛龙(Chevron)、6年在美孚(Mobil)以及2年在埃克森·美孚担任高级研究员的工作经历。还曾在雪佛龙、美孚、埃克森·美孚、石油和天然气国际咨询公司以及包括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Berkeley)和斯坦福大学在内的一些大学教授石油地球化学和热模拟的正规课程。他曾任《有机地球化学杂志》和AAPG的助理编辑,与合著者在1981年和1989年曾获得地球化学学会有机地球化学分部的优秀论文奖。1998年,他曾担任戈登(Gordon)研究会议有机地球化学分会的主席,2001--2004年间曾任地球化学学会有机地球化学分部主任。C.C.沃尔特斯:于1976年在波士顿大学获得化学和生物学学士学位。此后,他参与了马里兰大学火星土壤化学的研究工作,从事格陵兰Isua变质沉积岩(地球上最古老的沉积岩)的野外和实验室研究。1981年,在获得地球化学理学博士学位之后,他继续从事前寒武系沉积物和陨石的有机地球化学的博士后研究。1982年,他加入“海湾研究与开发”计划,在其中负责一个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研究项目。1984年,他受聘于“太阳勘探和生产公司”,负责技术服务和建立生物标志化合物地球化学和热模拟的方法,使之成为常规的勘探工具。1988年,他接受了美孚在达拉斯研究实验室的聘用,并于1991年成为地球化学实验室的负责人。目前,他是埃克森·美孚研究和工程公司的一名高级研究人员,从事石油生成和储集层变化的模拟、地质微生物学和重油以及固体沥青形成过程的研究。他发表了多篇论文,1990--1992年问曾担任美国化学学会(ACS)地球化学部的编辑,现任《(OrganicGeochemistry》的助理编辑。J.M.莫尔多万:在密歇根州底特律的Wayne州立大学获得化学学士学位,并于1972年在密歇根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在斯坦福大学他师从CarlDjerassi教授,从事海洋自然产物的博士后研究,之后,于1974年加入了雪佛龙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小组。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早期,在WolfgangK.Sdifert博士的带领下,雪佛龙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团队作为将生物标志化合物技术用于石油勘探的开拓者而享有很高声誉。1993年起,他担任斯坦福大学地质科学和环境科学系的研究教授。1986年,他曾担任美国化学学会地球化学分部主任。1978年和1989年,他与合著者曾两度获得地球化学学会有机地球化学分部的优秀论文奖。 《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2版上)》1  有机质的起源和保存  1.1  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简介  1.2  生命活动的范围  1.3  初级生产率  1.4  二级生产率  1.5  有机质的保存  1.6  岩石中的有机成分  1.7  含氧与缺氧沉积  1.8  沉积速率与颗粒的大小  1.9  湖泊与海相沉积环境  1.10  烃源岩的时间和区间分布2  有机化学  2.1  烷烃:σ键  2.2  烷烃:π键  2.3  芳香族:苯  2.4  结构表示法  2.5  三维在二维空间的投影  2.6  无环烷烃  2.7  无环烯烃  2.8  单环烷烃  2.9  多环环烷烃  2.10  异戊二烯法则  2.11  芳香烃  2.12  杂环芳构分子  2.13  立体化学及命名  2.14  手性  2.15  光学活性  2.16  不对称中心的命名(R、S、α和β)  2.17  立体异构化  2.18  特定生物标志物的立体化学  2.19  练习3  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生物化学  3.1  类脂膜  3.2  细胞膜类脂  3.3  类脂膜的流动性  3.4  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3.5  生物圈和岩石圈中的藿烷类化合物和甾醇  3.6 光合作用下的卟啉和其他生物标志物  3.7  类胡萝卜素4  样品的地球化学筛选  4.1  烃源岩的筛选:质量和数量  4.2  烃源岩的筛选:热成熟度  4.3  地球化学测井数据和生烃潜力指数  4.4  原始烃源岩生烃潜力的恢复  4.5  原生沥青的检测  4.6  远景储集岩中原油的检测  4.7  原油的筛选  4.8  储层的连通性和充注史  4.9  采用活塞岩心进行地表地球化学勘探  4.10  样品的质量、筛选和储存  4.11  岩石和原油的地球化学标准  4.12  附录:质量平衡公式的推导?5  炼制原油的检测  5.1  原油检测的基本方法  5.2  先进的原油检测方法  5.3  石油的炼制  5.4  炼制产物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6  稳定同位素比值  6.1  标准及符号表示法  6.2  稳定碳同位素测定  6.3  稳定碳同位素分馏  6.4  应用不同的标准转换8值  6.5  稳定碳同位素比值的应用  6.6  特征化合物同位素分析(CSIA)  6.7  硫和氢同位素7  辅助性的地球化学方法  7.1  金刚烷类化合物  7.2  C7烃类分析  7.3  轻烃的特征化合物同位素分析  7.4  分子建模  7.5  流体包裹体8  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离与分析  8.1 生物标志化合物实验室的构成  8.2  样品的清洗与分离  8.3  内标物及初步分析  8.4  沸石分子筛  8.5  气相色谱-质谱法  8.6  质谱与化合物鉴定  8.7  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定量分析9  石油的成因  9.1  历史背景  9.2  地球深部气体假说  9.3  非生物成因烃类气体  9.4  石油热成因假说10  生物标志化合物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10.1  环境标记物  10.2  原油泄漏  10.3  影响海洋泄油命运的过程  10.4  缓解原油泄漏的危害  10.5  海洋原油泄漏的模拟  10.6  陆上的原油泄漏  10.7  地下泄漏  10.8  石油的毒性  10.9  环境化学场与实验室的流程  10.10  泄漏原油的化学指纹  10.11  泄油研究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多环芳香烃分析  10.12  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多环芳香烃在原油泄漏研究中的应用  10.13  生物标志化合物与“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泄油  10.14  背景成岩成因烃类的来源:煤与油苗假说的对垒  10.15  作为污染物的汽油及其他轻质燃料  10.16  作为污染物的天然气  10.17  烟雾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11  生物标志化合物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11.1  人类的时代  11.2  古代含石油物质的起源和运输  11.3  考古中的树胶和树脂  11.4  艺术品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11.5  考古中的木焦油(沥青)  11.6  古代饮食和农业活动  11.7  考古中的蜂蜡  11.8  生物标志化合物与施肥实践  11.9  考古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  11.10  古代蛋白质  11.11  考古中的麻醉剂  11.12  生物标志化合物及交叉学科的研究参考文献《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2版上)》12  地球化学对比与化学计量学  12.1  油-源对比  12.2  油-油对比  12.3  大批量数据的化学统计学分析13  与有机质来源和地质年代相关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  13.1  与有机质来源相关的参数  13.2  根据原油组成预测烃源岩特征  13.3  与年代相关的参数  13.4  正构烷烃和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  13.5  甾烷和重排甾烷  13.6  萜烷及其类似化合物  13.7  芳香烃类生物标志物  13.8  练习14  与成熟度有关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  14.1  生物标志化合物成熟度参数的标准  14.2  成熟度评价  14.3  萜烷  14.4  聚杜松烯及其相关产物  14.5  甾烷  14.6  芳构化甾类  14.7  芳藿类  14.8  卟啉  14.9  练习  附录A:捷克共和国摩拉维亚(Moravia)原油的气相色谱图  附录B:捷克共和国摩拉维亚(Moravia)原油中萜烷的质量色谱图  附录C:捷克共和国摩拉维亚(Moravia)原油中甾烷的质量色谱图15  非生物标志化合物成熟度参数  15.1  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  15.2  芳香烃16  生物降解参数  16.1  原油生物降解的控制因素  16.2  喜氧和厌氧生物降解的速率  16.3  生物降解的分布与程度的预测  16.4  烃类有氧降解的途径  16.5  烃类的厌氧降解途径  16.6  甲烷的生物降解  16.7  地下原油的生物降解:喜氧还是厌氧?  16.8  生物降解对原油组成的影响  16.9  生物降解参数  16.10  煤和干酪根的生物降解  16.11  油苗的生物降解  16.12  物理性质的预测  16.13  练习17  地球的构造和生命史  17.1  太阳系的诞生  17.2  海洋、大气和生命的起源:冥古宙  17.3  原核生物时代:太古宙  17.4  氧大屠杀:元古宙  17.5  真核生物的兴起:新元古代  17.6  后生动物时代:显生宙  17.7  集群灭绝  17.8  生物标志化合物与集群绝灭18  不同地质时代的含油气系统  18.1  含油气系统的命名  18.2  含油气系统  18.3  太古宇含油气系统  18.4  古元古界含油气系统  18.5  中元古界含油气系统  18.6  新元古界含油气系统  18.7  显生宇含油气系统  18.8  寒武系烃源岩  18.9  奥陶系烃源岩  18.10  志留系烃源岩  18 11  泥盆系烃源岩  18.12  石炭系烃源岩  18.13  二叠系烃源岩  18.14  三叠系烃源岩  18.15  侏罗系烃源岩  18.16  白垩系烃源岩  18. 17  古近—新近系烃源岩19  存在问题的领域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9.1  运移  19.2  生物标志化合物动力学  19.3  油-油和油-源对比  19.4  利用生物标志化合物来确定烃源岩的年代  19.5  地外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19.6  母源输入与沉积环境参考文献名词解释
  • 内容简介:
    K.E.彼得斯等著的这本《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2版)》分为上下两册。上册: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同位素在环境与人类历史研究中的应用。详尽地阐述了生物标志化合物的起源并介绍了相关研究的基本化学原理,讨论了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析技术及其在解决环境和考古问题方面的应用。下册: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同位素在石油勘探与地史研究中的应用。详细地列举了在石油成因对比、解释石油热成熟度和生物降解程度等方面所使用的参数,并且依据整个地球历史中的地质年代,记述了绝大多数已知的含油气系统。《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2版)》为地质学家、石油地球化学家、生物地球化学家以及环境科学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知识资源。
  • 作者简介:
         K.E.彼得:现任位于加利福尼亚州MenloPark的美国地质调查局的高级研究地质学家,从事阿拉斯加北坡、SanJoaquin盆地以及其他一些地方的一维、二维、三维含油气系统的模拟研究。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获得地质学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并于1978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地球化学理学博士学位。他具有15年在雪佛龙(Chevron)、6年在美孚(Mobil)以及2年在埃克森·美孚担任高级研究员的工作经历。还曾在雪佛龙、美孚、埃克森·美孚、石油和天然气国际咨询公司以及包括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Berkeley)和斯坦福大学在内的一些大学教授石油地球化学和热模拟的正规课程。他曾任《有机地球化学杂志》和AAPG的助理编辑,与合著者在1981年和1989年曾获得地球化学学会有机地球化学分部的优秀论文奖。1998年,他曾担任戈登(Gordon)研究会议有机地球化学分会的主席,2001--2004年间曾任地球化学学会有机地球化学分部主任。C.C.沃尔特斯:于1976年在波士顿大学获得化学和生物学学士学位。此后,他参与了马里兰大学火星土壤化学的研究工作,从事格陵兰Isua变质沉积岩(地球上最古老的沉积岩)的野外和实验室研究。1981年,在获得地球化学理学博士学位之后,他继续从事前寒武系沉积物和陨石的有机地球化学的博士后研究。1982年,他加入“海湾研究与开发”计划,在其中负责一个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研究项目。1984年,他受聘于“太阳勘探和生产公司”,负责技术服务和建立生物标志化合物地球化学和热模拟的方法,使之成为常规的勘探工具。1988年,他接受了美孚在达拉斯研究实验室的聘用,并于1991年成为地球化学实验室的负责人。目前,他是埃克森·美孚研究和工程公司的一名高级研究人员,从事石油生成和储集层变化的模拟、地质微生物学和重油以及固体沥青形成过程的研究。他发表了多篇论文,1990--1992年问曾担任美国化学学会(ACS)地球化学部的编辑,现任《(OrganicGeochemistry》的助理编辑。J.M.莫尔多万:在密歇根州底特律的Wayne州立大学获得化学学士学位,并于1972年在密歇根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在斯坦福大学他师从CarlDjerassi教授,从事海洋自然产物的博士后研究,之后,于1974年加入了雪佛龙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小组。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早期,在WolfgangK.Sdifert博士的带领下,雪佛龙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团队作为将生物标志化合物技术用于石油勘探的开拓者而享有很高声誉。1993年起,他担任斯坦福大学地质科学和环境科学系的研究教授。1986年,他曾担任美国化学学会地球化学分部主任。1978年和1989年,他与合著者曾两度获得地球化学学会有机地球化学分部的优秀论文奖。
  • 目录:
    《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2版上)》1  有机质的起源和保存  1.1  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简介  1.2  生命活动的范围  1.3  初级生产率  1.4  二级生产率  1.5  有机质的保存  1.6  岩石中的有机成分  1.7  含氧与缺氧沉积  1.8  沉积速率与颗粒的大小  1.9  湖泊与海相沉积环境  1.10  烃源岩的时间和区间分布2  有机化学  2.1  烷烃:σ键  2.2  烷烃:π键  2.3  芳香族:苯  2.4  结构表示法  2.5  三维在二维空间的投影  2.6  无环烷烃  2.7  无环烯烃  2.8  单环烷烃  2.9  多环环烷烃  2.10  异戊二烯法则  2.11  芳香烃  2.12  杂环芳构分子  2.13  立体化学及命名  2.14  手性  2.15  光学活性  2.16  不对称中心的命名(R、S、α和β)  2.17  立体异构化  2.18  特定生物标志物的立体化学  2.19  练习3  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生物化学  3.1  类脂膜  3.2  细胞膜类脂  3.3  类脂膜的流动性  3.4  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3.5  生物圈和岩石圈中的藿烷类化合物和甾醇  3.6 光合作用下的卟啉和其他生物标志物  3.7  类胡萝卜素4  样品的地球化学筛选  4.1  烃源岩的筛选:质量和数量  4.2  烃源岩的筛选:热成熟度  4.3  地球化学测井数据和生烃潜力指数  4.4  原始烃源岩生烃潜力的恢复  4.5  原生沥青的检测  4.6  远景储集岩中原油的检测  4.7  原油的筛选  4.8  储层的连通性和充注史  4.9  采用活塞岩心进行地表地球化学勘探  4.10  样品的质量、筛选和储存  4.11  岩石和原油的地球化学标准  4.12  附录:质量平衡公式的推导?5  炼制原油的检测  5.1  原油检测的基本方法  5.2  先进的原油检测方法  5.3  石油的炼制  5.4  炼制产物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6  稳定同位素比值  6.1  标准及符号表示法  6.2  稳定碳同位素测定  6.3  稳定碳同位素分馏  6.4  应用不同的标准转换8值  6.5  稳定碳同位素比值的应用  6.6  特征化合物同位素分析(CSIA)  6.7  硫和氢同位素7  辅助性的地球化学方法  7.1  金刚烷类化合物  7.2  C7烃类分析  7.3  轻烃的特征化合物同位素分析  7.4  分子建模  7.5  流体包裹体8  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离与分析  8.1 生物标志化合物实验室的构成  8.2  样品的清洗与分离  8.3  内标物及初步分析  8.4  沸石分子筛  8.5  气相色谱-质谱法  8.6  质谱与化合物鉴定  8.7  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定量分析9  石油的成因  9.1  历史背景  9.2  地球深部气体假说  9.3  非生物成因烃类气体  9.4  石油热成因假说10  生物标志化合物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10.1  环境标记物  10.2  原油泄漏  10.3  影响海洋泄油命运的过程  10.4  缓解原油泄漏的危害  10.5  海洋原油泄漏的模拟  10.6  陆上的原油泄漏  10.7  地下泄漏  10.8  石油的毒性  10.9  环境化学场与实验室的流程  10.10  泄漏原油的化学指纹  10.11  泄油研究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多环芳香烃分析  10.12  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多环芳香烃在原油泄漏研究中的应用  10.13  生物标志化合物与“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泄油  10.14  背景成岩成因烃类的来源:煤与油苗假说的对垒  10.15  作为污染物的汽油及其他轻质燃料  10.16  作为污染物的天然气  10.17  烟雾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11  生物标志化合物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11.1  人类的时代  11.2  古代含石油物质的起源和运输  11.3  考古中的树胶和树脂  11.4  艺术品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11.5  考古中的木焦油(沥青)  11.6  古代饮食和农业活动  11.7  考古中的蜂蜡  11.8  生物标志化合物与施肥实践  11.9  考古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  11.10  古代蛋白质  11.11  考古中的麻醉剂  11.12  生物标志化合物及交叉学科的研究参考文献《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2版上)》12  地球化学对比与化学计量学  12.1  油-源对比  12.2  油-油对比  12.3  大批量数据的化学统计学分析13  与有机质来源和地质年代相关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  13.1  与有机质来源相关的参数  13.2  根据原油组成预测烃源岩特征  13.3  与年代相关的参数  13.4  正构烷烃和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  13.5  甾烷和重排甾烷  13.6  萜烷及其类似化合物  13.7  芳香烃类生物标志物  13.8  练习14  与成熟度有关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  14.1  生物标志化合物成熟度参数的标准  14.2  成熟度评价  14.3  萜烷  14.4  聚杜松烯及其相关产物  14.5  甾烷  14.6  芳构化甾类  14.7  芳藿类  14.8  卟啉  14.9  练习  附录A:捷克共和国摩拉维亚(Moravia)原油的气相色谱图  附录B:捷克共和国摩拉维亚(Moravia)原油中萜烷的质量色谱图  附录C:捷克共和国摩拉维亚(Moravia)原油中甾烷的质量色谱图15  非生物标志化合物成熟度参数  15.1  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  15.2  芳香烃16  生物降解参数  16.1  原油生物降解的控制因素  16.2  喜氧和厌氧生物降解的速率  16.3  生物降解的分布与程度的预测  16.4  烃类有氧降解的途径  16.5  烃类的厌氧降解途径  16.6  甲烷的生物降解  16.7  地下原油的生物降解:喜氧还是厌氧?  16.8  生物降解对原油组成的影响  16.9  生物降解参数  16.10  煤和干酪根的生物降解  16.11  油苗的生物降解  16.12  物理性质的预测  16.13  练习17  地球的构造和生命史  17.1  太阳系的诞生  17.2  海洋、大气和生命的起源:冥古宙  17.3  原核生物时代:太古宙  17.4  氧大屠杀:元古宙  17.5  真核生物的兴起:新元古代  17.6  后生动物时代:显生宙  17.7  集群灭绝  17.8  生物标志化合物与集群绝灭18  不同地质时代的含油气系统  18.1  含油气系统的命名  18.2  含油气系统  18.3  太古宇含油气系统  18.4  古元古界含油气系统  18.5  中元古界含油气系统  18.6  新元古界含油气系统  18.7  显生宇含油气系统  18.8  寒武系烃源岩  18.9  奥陶系烃源岩  18.10  志留系烃源岩  18 11  泥盆系烃源岩  18.12  石炭系烃源岩  18.13  二叠系烃源岩  18.14  三叠系烃源岩  18.15  侏罗系烃源岩  18.16  白垩系烃源岩  18. 17  古近—新近系烃源岩19  存在问题的领域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9.1  运移  19.2  生物标志化合物动力学  19.3  油-油和油-源对比  19.4  利用生物标志化合物来确定烃源岩的年代  19.5  地外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19.6  母源输入与沉积环境参考文献名词解释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二版·上下册)
生物入侵十日谈
刘兵,刘全儒,赵亚辉
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二版·上下册)
生物质材料
杨焕磊 主编
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二版·上下册)
生物资源及其旅游价值开发
张卫婷、杨新宇 著
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二版·上下册)
生物符号学的文化意涵
(英)保罗·柯布利
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二版·上下册)
生物制药工艺实训(全国医药职业教育药学类专业特色教材)
张天竹、林凤云、刘巧 编
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二版·上下册)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4版)
方定志,焦炳华
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二版·上下册)
生物化学学习纲要与习题集
陈淑华 编
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二版·上下册)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第2版)
焦炳华,张晓伟
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二版·上下册)
生物及人文医学优秀课程思政案例指导
邹永新
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二版·上下册)
生物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及其在医疗器械上的应用
陈红
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二版·上下册)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学/通识课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学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践
汤德元、曾智勇 编
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二版·上下册)
生物统计学与统计软件应用()
郝继伟 主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二版·上下册)
亚拉山大的读心术(数学大师的逻辑课) 伦理学、逻辑学 [美]雷蒙德·m.斯穆里安(raymondm.smullyan)
[美]雷蒙德·m.斯穆里安(raymondm.smullyan)
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二版·上下册)
纳博科夫精选集第五辑
[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
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二版·上下册)
九桃盘(美国二十世纪重要女诗人玛丽安·摩尔诗歌精选集,由知名女诗人和女性诗学研究者倪志娟倾情翻译)
[美]玛丽安•摩尔
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二版·上下册)
全新正版图书 制造德·戴维尼浙江教育出版社9787572276880
[美]理查德·戴维尼
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二版·上下册)
血泪之泣
[美]希瑟·丘·麦克亚当
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二版·上下册)
小学生趣味心理学(培养执行技能的40个练习,发展共情能力的46个练习,学会应对焦虑的40个练习 共3册) (美)莎伦·格兰德 王佳妮译
[美]莎伦·格兰德(sharon grand)
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二版·上下册)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艺术批评入门:历史、策略与声音
[美]克尔·休斯顿
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二版·上下册)
数据工程之道:设计和构建健壮的数据系统 [美]乔·里斯 [美]马特·豪斯利
[美]乔·里斯(Joe Reis),[美]马特·豪斯利(Matt Housley)
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二版·上下册)
矿王谷的黎明:塞拉俱乐部诉莫顿案与美国环境法的转变(精装典藏版)
[美]丹尼尔·P.塞尔米,(Daniel,P.Selmi)
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二版·上下册)
体式神话:瑜伽传统故事精粹(第二版) (从30个体式古老起源中汲取灵感与力量,内附精美插图)
[美]阿兰娜·凯瓦娅(Alanna Kaivalya)[荷]阿诸那·范德·库伊(Arjuna van der Kooij)
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二版·上下册)
诺奖作家给孩子的阅读课·生命教育(3-9年级,莫言余华的文学启蒙,垫高阅读起点,提升作文能力)
[美]海明威等
生物标志化合物指南(第二版·上下册)
蚯蚓的日记(全4册)【平装版】
[美]朵琳·克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