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

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6-05
版次: 1
ISBN: 9787561744789
定价: 15.00
装帧: 精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86页
字数: 172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18人买过
  • 本书的目的是以一国一民族固有的传承性生活文化——民俗为视角,对中日两国深层的本质文化的异同作一剖析。协助国人,廓清笼罩在中日文化之间的种种迷雾,认清日本固有的文化特征和日本人的国民性文化人格。知已知彼,在准确认识和科学理解日本人的文化特征和国民性精神构架中,牢牢把握中日文化融合与冲突的主动权,为国家深入对日交往和决策,提供重要的咨询。
      
      
      现代民俗学认为,以传承性生活文化为主的民俗,是一国一民族固有的本质文化。学科意义上的民俗,比中国传统的风俗概念更为深广,它是民族或族群在长期的共同生存环境中酿就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力量。它以通行的行事方式、思考原型、物态样式代代相传,构成了民族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质的基础,体现为民族群体最为深层的固有文化。从而也就成为衡量和识别民族或族群的重要标识。
      
      
      新的21世纪伊始,中日两国的关系却降到了近30年的最低点。2003年日本《朝日新闻》的民意调查显示,50%的中国人和43%的日本人认为中日关系“不好”。双方民众深怀芥蒂的感觉,令人震惊。日本政府对50年前给中国人民带来3000万人民牺牲巨大伤痛的侵略战争,至今不肯正式谢罪。同时,日本国内军国主义思潮时有骚动,右翼集团主动与美、台勾结,不时对我制造麻烦。对比德国人在二战后对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的认罪和反省态度,很多中国人不理解:为什么日本当局在历史问题上态度如此顽固不化?中国政府和人民,仁义为本,以德报怨,放弃了巨额的战争赔款,可种种的好心,非但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却迎来了更多冷嘲热讽,恶意中伤。这是为什么? 导言

    第一章 中日表层文化的类同性

     第一节 原始信仰同源分流

     第二节 年中行事似曾相识

     第三节 生活技艺相通相类

     第四节 语言文化一脉相传

    第二章 中日深层文化的相异性

     第一节 正月习俗背后的精神原型

     第二节 等级制度产生的深层原因

     第三节 两性关系处理的迥异态度

     第四节 善恶评判的特殊标准

    第三章 中日文化相容相处的对策

     第一节 清醒认识日本国民性文化基因的特质

     第二节 适度尊重中日礼仪文化的差异

     第三节 学习日本关注民俗传承促进现代化的有益经验

    附录

     附录一 中日端午习俗的嬗变

     附录二 中国江浙沿海地区民间鸟信仰的调查

     附录三 参考书目

    致谢
  • 内容简介:
    本书的目的是以一国一民族固有的传承性生活文化——民俗为视角,对中日两国深层的本质文化的异同作一剖析。协助国人,廓清笼罩在中日文化之间的种种迷雾,认清日本固有的文化特征和日本人的国民性文化人格。知已知彼,在准确认识和科学理解日本人的文化特征和国民性精神构架中,牢牢把握中日文化融合与冲突的主动权,为国家深入对日交往和决策,提供重要的咨询。
      
      
      现代民俗学认为,以传承性生活文化为主的民俗,是一国一民族固有的本质文化。学科意义上的民俗,比中国传统的风俗概念更为深广,它是民族或族群在长期的共同生存环境中酿就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力量。它以通行的行事方式、思考原型、物态样式代代相传,构成了民族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质的基础,体现为民族群体最为深层的固有文化。从而也就成为衡量和识别民族或族群的重要标识。
      
      
      新的21世纪伊始,中日两国的关系却降到了近30年的最低点。2003年日本《朝日新闻》的民意调查显示,50%的中国人和43%的日本人认为中日关系“不好”。双方民众深怀芥蒂的感觉,令人震惊。日本政府对50年前给中国人民带来3000万人民牺牲巨大伤痛的侵略战争,至今不肯正式谢罪。同时,日本国内军国主义思潮时有骚动,右翼集团主动与美、台勾结,不时对我制造麻烦。对比德国人在二战后对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的认罪和反省态度,很多中国人不理解:为什么日本当局在历史问题上态度如此顽固不化?中国政府和人民,仁义为本,以德报怨,放弃了巨额的战争赔款,可种种的好心,非但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却迎来了更多冷嘲热讽,恶意中伤。这是为什么?
  •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中日表层文化的类同性

     第一节 原始信仰同源分流

     第二节 年中行事似曾相识

     第三节 生活技艺相通相类

     第四节 语言文化一脉相传

    第二章 中日深层文化的相异性

     第一节 正月习俗背后的精神原型

     第二节 等级制度产生的深层原因

     第三节 两性关系处理的迥异态度

     第四节 善恶评判的特殊标准

    第三章 中日文化相容相处的对策

     第一节 清醒认识日本国民性文化基因的特质

     第二节 适度尊重中日礼仪文化的差异

     第三节 学习日本关注民俗传承促进现代化的有益经验

    附录

     附录一 中日端午习俗的嬗变

     附录二 中国江浙沿海地区民间鸟信仰的调查

     附录三 参考书目

    致谢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
民俗文化英语读写训练
李莉 王春燕 吴颖芳
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
民俗学前沿研究(2019-2020)
萧放 主编
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
民俗体育文化研究与探索
田华 著
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
民俗之学—有温度的田野
张士闪
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
民俗文化论——葭沚民俗事象解读
文海
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
民俗文化与美丽乡村:2016年嘉兴端午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王一伟 编;叶涛;金琴龙
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
民俗风尚 少儿科普 新华正版
编者:少儿国学编辑部|责编:施威
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
民俗游戏的人性景观
陈丹
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二十九辑)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
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涂传飞
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
民俗学语境下缅甸缅族民间叙事文学研究
寸雪涛 著
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
民俗研究十讲
张举文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
回归生活:非遗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陈勤建 著
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
中国民俗学
陈勤建
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
神话与故事
陈勤建;常峻;黄景春
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
三林塘时光(套装全8册)
陈勤建 著
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
当代民间信仰与民众生活
陈勤建 著
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
廉政文化与民俗
陈勤建 著
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
文艺民俗学
陈勤建
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
文艺民俗学论文集
陈勤建 主编
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
中国风俗小辞典
陈勤建 著
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
高校教材:中国民俗学
陈勤建 著
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
生肖趣谈
陈勤建 著
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
走进上海——在上海生活须知
陈勤建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