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铎金声集:贺赵凯华教授八十华诞

木铎金声集:贺赵凯华教授八十华诞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0-05
版次: 1
ISBN: 9787040292398
定价: 39.8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56页
字数: 54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19人买过
  •   本书是为赵凯华教授八十寿辰祝寿选编的一本文集。书分两部分:“贺寿篇”是赵先生的师友、同事和学生为赵先生贺寿的诗文,其中既有对先生多年贡献的评价和对我国教育制度、物理学教学和教材建设、改革提出的深刻见解,也有对先生给予自己帮助的感谢和对一些温馨往事的回忆。“缀珠篇”则汇集赵先生历年发表在各种报纸杂志上富含真知灼见、极具参考价值的部分文章,以便检索参考。集前的照片和集后的附录简介赵先生的生平和主要著作。读者通过本书,能够对赵先生的成就和他在物理教育方面的独到见解有一基本了解。   赵凯华先生于1930年5月26日出生于美国纽约,1946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50年毕业。留校工作3年后,被派往苏联莫斯科大学攻读研究生,1958年获苏联的副博士学位(相当于欧美国家的博士),然后回国,主讲物理专业的基础课普通物理。1983到1990年,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
      赵先生历任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1991—1999)、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主任及名词委员会主任(1991—2003)、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委员会委员、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曾担任《物理通报》副主编、《物理》杂志副主编。20世纪80年代初 贺寿篇
    由凯华联想到的一些事情沈克琦
    赵凯华和《大学物理》杂志喀兴林
    《大学物理》永远的主编张静江胡镜寰
    继承传统继续办好《大学物理》田光善
    ZhaoKaihua’sRoleinPromotingScientificLiteracyinChinaArtHobson
    从物理教学、研究、开发到产业宋菲君
    物理教育里面有真正的学问——记赵凯华先生对我的学术影响罗星凯
    学识渊博、待人宽厚的赵凯华老师陆果
    物理教师的楷模王稼军
    潜心教学,硕果累累陈熙谋
    我的良师益友赵凯华先生罗蔚茵
    书缘刘寄星
    一本极为独特的物理参考书——评赵凯华先生著《定性与半 定量物理学》(第二版)朱允伦
    于细微处显大识——回忆《新概念物理教程》的诞生过程杨再石
    中学物理教坛中的一枝奇葩——赵凯华先生与《新概念高中物理读本》张维善
    谆谆教诲,铭记心中周誉霭
    赵凯华先生与中国物理学会杨国桢
    赵凯华老师在中国物理学会工作的回顾聂玉昕
    祝贺赵凯华先生八十寿辰恽瑛
    仁者寿秦克诚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毕国强
    贺赵凯华先生八秩大寿联曹则贤
    七绝二首及贺联一副唐海波
    缀珠篇
    安培定律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一对镜像对称电流元的合成磁场
    介质中宏观电磁场的描述赵凯华陈秉乾
    关键是“场”——与自学者谈学习《电磁学》赵凯华陈熙谋
    电磁波的群速与能量传播速度
    晶体中点光源的波面
    也谈“三维导体”的自感系数
    通量法则反例问题
    磁场中正则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电磁感应定律的通量表达式
    电感系数的定义问题
    哪一个钟慢了——关于相对论中钟慢效应的进一步讨论罗蔚茵赵凯华
    位移电流不激发磁场简例
    再论位移电流与传导电流不以同样规律(方式)激发磁场
    不同参考系中多普勒效应公式的统一
    波叠加时的能量佯谬
    磁单极子与超导线圈问题的困惑
    迎接《大学物理》的第十个年头
    《大学物理》十年
    试评安培力起源的讨论赵凯华陈熙谋
    《大学物理》编辑部关于光子动量矩问题讨论的小结
    20年大学物理教学研究成果回顾展编者的话赵凯华喀兴林
    首届“全国大学物理教学优秀论文奖”的组织和评选情况汇报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与焦耳定律相互独立吗
    关于玻意耳定律和焦耳定律相互独立性讨论的小结
    EarlyHistoryofCUSPEA沈克琦赵凯华
    《新概念物理教程》教改历程回顾
    普通物理课程的现代化问题
    物理教育与科学素质培养
    ChineseCulture,ScienceandSchool
    面向21世纪,急待重建我国的工科物理教育陈佳洱赵凯华王殖东
    对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
    从中学生负担过重说起赵凯华丛树桐贾起民
    对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从物理学的地位和作用看对中学物理教师的要求
    公民的科学素养与物理教学
    廖伯琴对北京大学赵凯华教授的采访
    对中学物理课程若干问题之我见
    “热寂说”的终结
    从分子生物学的历程看学科交叉——纪念金螺旋论文发表50周年
    创立量子力学的睿智才思——纪念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诞生80-81周年
    发扬传统,努力做好物理学名词工作
    PhysicsNomenclatureinChina
    几个沿用已久但译名不当的物理学名词——兼谈科技名词的译名方法
    对一个名词的建议
    再论plasma的译名
    Adiabatic的含义是怎样从“绝热”变成“无限缓慢(寝渐)”的
    周公度《结构和物性》序
    《电脑人脑化》序
    喜读冯端先生的新作《熵》
    北京大学非线性科学中心十年赵凯华朱照宣
    《国内外工科物理教材比较研究》序
    科学探索也是对美的追求——《分形艺术》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匈牙利普通高中物理教材中译本序
    纳米艺术美不胜收——欣阅吴全德院士《科学与艺术的交融》
    提高科学素质的一本好书——推荐《相对论与时空》
    《邮票上的物理学史》序
    辛德明、陈昌民《经典力学》序
    A.Hobson《物理学的概念与文化素养》序
    纪念居吉·马克思教授赵凯华恽瑛秦克诚刘炳升
    贺于敏学长八十华诞刘行义赵凯华
    深切悼念彭桓武先生
    纪念吴健雄先生诞辰95周年
    2008年7月获“物理教学杰出成就奖”后的答谢词
    附录一赵凯华先生生平
    附录二赵凯华先生编著的书籍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赵凯华教授八十寿辰祝寿选编的一本文集。书分两部分:“贺寿篇”是赵先生的师友、同事和学生为赵先生贺寿的诗文,其中既有对先生多年贡献的评价和对我国教育制度、物理学教学和教材建设、改革提出的深刻见解,也有对先生给予自己帮助的感谢和对一些温馨往事的回忆。“缀珠篇”则汇集赵先生历年发表在各种报纸杂志上富含真知灼见、极具参考价值的部分文章,以便检索参考。集前的照片和集后的附录简介赵先生的生平和主要著作。读者通过本书,能够对赵先生的成就和他在物理教育方面的独到见解有一基本了解。
  • 作者简介:
      赵凯华先生于1930年5月26日出生于美国纽约,1946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50年毕业。留校工作3年后,被派往苏联莫斯科大学攻读研究生,1958年获苏联的副博士学位(相当于欧美国家的博士),然后回国,主讲物理专业的基础课普通物理。1983到1990年,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
      赵先生历任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1991—1999)、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主任及名词委员会主任(1991—2003)、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委员会委员、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曾担任《物理通报》副主编、《物理》杂志副主编。20世纪80年代初
  • 目录:
    贺寿篇
    由凯华联想到的一些事情沈克琦
    赵凯华和《大学物理》杂志喀兴林
    《大学物理》永远的主编张静江胡镜寰
    继承传统继续办好《大学物理》田光善
    ZhaoKaihua’sRoleinPromotingScientificLiteracyinChinaArtHobson
    从物理教学、研究、开发到产业宋菲君
    物理教育里面有真正的学问——记赵凯华先生对我的学术影响罗星凯
    学识渊博、待人宽厚的赵凯华老师陆果
    物理教师的楷模王稼军
    潜心教学,硕果累累陈熙谋
    我的良师益友赵凯华先生罗蔚茵
    书缘刘寄星
    一本极为独特的物理参考书——评赵凯华先生著《定性与半 定量物理学》(第二版)朱允伦
    于细微处显大识——回忆《新概念物理教程》的诞生过程杨再石
    中学物理教坛中的一枝奇葩——赵凯华先生与《新概念高中物理读本》张维善
    谆谆教诲,铭记心中周誉霭
    赵凯华先生与中国物理学会杨国桢
    赵凯华老师在中国物理学会工作的回顾聂玉昕
    祝贺赵凯华先生八十寿辰恽瑛
    仁者寿秦克诚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毕国强
    贺赵凯华先生八秩大寿联曹则贤
    七绝二首及贺联一副唐海波
    缀珠篇
    安培定律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一对镜像对称电流元的合成磁场
    介质中宏观电磁场的描述赵凯华陈秉乾
    关键是“场”——与自学者谈学习《电磁学》赵凯华陈熙谋
    电磁波的群速与能量传播速度
    晶体中点光源的波面
    也谈“三维导体”的自感系数
    通量法则反例问题
    磁场中正则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电磁感应定律的通量表达式
    电感系数的定义问题
    哪一个钟慢了——关于相对论中钟慢效应的进一步讨论罗蔚茵赵凯华
    位移电流不激发磁场简例
    再论位移电流与传导电流不以同样规律(方式)激发磁场
    不同参考系中多普勒效应公式的统一
    波叠加时的能量佯谬
    磁单极子与超导线圈问题的困惑
    迎接《大学物理》的第十个年头
    《大学物理》十年
    试评安培力起源的讨论赵凯华陈熙谋
    《大学物理》编辑部关于光子动量矩问题讨论的小结
    20年大学物理教学研究成果回顾展编者的话赵凯华喀兴林
    首届“全国大学物理教学优秀论文奖”的组织和评选情况汇报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与焦耳定律相互独立吗
    关于玻意耳定律和焦耳定律相互独立性讨论的小结
    EarlyHistoryofCUSPEA沈克琦赵凯华
    《新概念物理教程》教改历程回顾
    普通物理课程的现代化问题
    物理教育与科学素质培养
    ChineseCulture,ScienceandSchool
    面向21世纪,急待重建我国的工科物理教育陈佳洱赵凯华王殖东
    对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
    从中学生负担过重说起赵凯华丛树桐贾起民
    对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从物理学的地位和作用看对中学物理教师的要求
    公民的科学素养与物理教学
    廖伯琴对北京大学赵凯华教授的采访
    对中学物理课程若干问题之我见
    “热寂说”的终结
    从分子生物学的历程看学科交叉——纪念金螺旋论文发表50周年
    创立量子力学的睿智才思——纪念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诞生80-81周年
    发扬传统,努力做好物理学名词工作
    PhysicsNomenclatureinChina
    几个沿用已久但译名不当的物理学名词——兼谈科技名词的译名方法
    对一个名词的建议
    再论plasma的译名
    Adiabatic的含义是怎样从“绝热”变成“无限缓慢(寝渐)”的
    周公度《结构和物性》序
    《电脑人脑化》序
    喜读冯端先生的新作《熵》
    北京大学非线性科学中心十年赵凯华朱照宣
    《国内外工科物理教材比较研究》序
    科学探索也是对美的追求——《分形艺术》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匈牙利普通高中物理教材中译本序
    纳米艺术美不胜收——欣阅吴全德院士《科学与艺术的交融》
    提高科学素质的一本好书——推荐《相对论与时空》
    《邮票上的物理学史》序
    辛德明、陈昌民《经典力学》序
    A.Hobson《物理学的概念与文化素养》序
    纪念居吉·马克思教授赵凯华恽瑛秦克诚刘炳升
    贺于敏学长八十华诞刘行义赵凯华
    深切悼念彭桓武先生
    纪念吴健雄先生诞辰95周年
    2008年7月获“物理教学杰出成就奖”后的答谢词
    附录一赵凯华先生生平
    附录二赵凯华先生编著的书籍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木铎金声集:贺赵凯华教授八十华诞
木铎千里 童心永在:童庆炳先生追思录(上下册)
北师大文艺学研究中心、北师大文学院 著
木铎金声集:贺赵凯华教授八十华诞
木铎之声——王友强名师工作室实践与探索
王友强
木铎金声集:贺赵凯华教授八十华诞
木铎之心 , 素履之往——广州大学小燕访谈室纪实
刘小燕 编著
木铎金声集:贺赵凯华教授八十华诞
木铎之声
岳雯 著
木铎金声集:贺赵凯华教授八十华诞
木铎集
陶临 著
木铎金声集:贺赵凯华教授八十华诞
木铎扬声 : 北京市基础教育系统党员好故事汇编
刘建 主编
木铎金声集:贺赵凯华教授八十华诞
木铎
李一清
木铎金声集:贺赵凯华教授八十华诞
木铎朝夕
王友强 主编
木铎金声集:贺赵凯华教授八十华诞
木铎金声
蔡红 主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木铎金声集:贺赵凯华教授八十华诞
方寸格致:邮票上的物理学史(增订版)
秦克诚 著
木铎金声集:贺赵凯华教授八十华诞
邮票上的物理学史
秦克诚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