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并购与政府监管政策研究

公司并购与政府监管政策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8-11
版次: 1
ISBN: 9787509604151
定价: 43.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80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 并购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对社会经济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公司并购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理论学者们经过长期努力探索,从各个角度构建了公司并购的理论体系并逐渐完善,同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本研究试图从目前国内外公司并购的现状和已有的并购动因理论出发,以分析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和法律制度建设为研究目的,即研究并购前后公司绩效的变化情况、主要是哪些因素对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产生影响和各国特别是我国对上市公司并购的法律制度建设的现状及政策引导。
    本研究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所选取的样本进行分类,试图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考察不同因素对公司并购价值创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在综合分析已有公司并购绩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司并购绩效评价的差量分析模型,并对我国2004年发生的77笔以买方为上市公司且控制权发生转移的股权类交易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并购提高了绩优公司的业绩,但同时降低了绩差公司的绩效;从短期看,并购活动明显提高了公司的绩效,但从较长的时期来看,只有55.8%的公司因为并购活动绩效得到了改善;同时,不同行业的长期并购绩效值差异较大,其中批发及零售贸易业的行业绩效均值远高于其他行业。
    通过对并购绩效影响因素已有理论的分析,结合样本公司各影响因素指标的可获得性,从中选出七个影响因素并将其量化,利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并购绩效影响因素模型,再针对各个因素特征分别选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从而检验各因素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七个影响因素对并购绩效的拟合优度R2等于0.207,回归方程线性程度较差,各影响因素总体上对并购绩效的解释能力不强。分别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检验,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从长期看并购相关性对并购绩效有显著影响,而短期无显著影响;不同的主并方持股比例对其长短期绩效有较大差异,为了取得长期的并购绩效,公司应将并购交易的持股比例控制在0.35-0.45为最佳;以有偿转让方式支付并购价款的并购交易在短期内绩效得到提高,而长期绩效却稍有下降,而以无偿划转方式发生的并购交易其绩效表现为先降后升;不同的并购相对规模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不同,资产规模较大的并购其绩效短期内显著降低,而长期显著提高;对于关联交易,虽然短期绩效大幅下降,但从长期看绩效是上升的;与此相反,对于非关联交易,短期内并购绩效有所上升,长期却稍有下降;从长期看,并购绩效随国有股权比例的升高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而短期内,随国有股权比例的升高并购绩效逐步降低,国有股权比例在70%以上时短期的绩效值最低。
    通过对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机制的研究,得出结论:全流通仅仅解决了非流通股票流通的问题,并不是解决我国目前上市公司问题的“良药”,不是可以独立发挥作用的“良药”,全流通自身同样面临着自身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通过分析跨国公司来华并购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双重影响和我国公司海外并购的现状、趋势及存在问题,并结合目前我国对公司并购的法律制度建设,分别研究了反垄断法与公司并购的法律制度建设、规范竞争秩序与完善公司并购的证券监管、公司并购中的税收问题和税收政策引导以及中介机构在我国公司并购中的作用。 李志学,1962年6月生,陕西乾县人;1983年7月毕业于宝鸡师范学院物理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6月毕业于天津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6年11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浙江财经学院教授。
    先后参与财政部重点科研项目《石油天然气会计研究》、国家资源委《油气储量价值分级与有偿使用制度研究》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在《中国管理科学》、《系统工程》、《经济管理》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地区油田公司财务问题与对策》等专著、教材多部。 第一章导论
    1.1国外公司并购的规模和增长态势
    1.2西方国家公司并购的最新动向
    1.3我国公司并购的现状及其特点

    第二章公司并购的行为动因及其风险分析
    2.1西方国家公司并购的行为动因考察
    2.2我国公司并购动因及其与国外的比较
    2.3公司并购的风险分析

    第三章我国公司并购绩效评价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3.1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界定
    3.2公司并购绩效评价方法的已有研究综述
    3.3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我国公司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4.1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差量分析模型
    4.2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差量分析模型的应用
    4.3并购绩效差量分析模型应用的结论及启示
    4.4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五章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调查分析
    5.1公司控股权转移相关理论概述
    5.2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统计调查分析
    5.3案例:延中实业公司控制权转移调查与分析
    5.4对我国控制权转移监管政策的建议

    第六章跨国公司来华并购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6.1跨国并购的含义和范围的界定
    6.2跨国公司来华并购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6.3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第七章跨国公司来华并购行为的一般考察与法律规制
    7.1跨国公司来华并购的发展历程、主要方式及特点
    7.2我国规制跨国公司并购的法律制度透视
    7.3跨国公司来华并购的产业政策引导
    7.4案例:哈萨克斯坦积极调整石油法规,应对不断变化的跨国并购

    第八章我国公司海外并购状况与问题分析
    8.1我国公司对跨国并购的现状调查
    8.2我国公司跨国并购的趋势分析
    8.3我国公司跨国并购活动存在的问题
    8.4鼓励我国公司跨国并购的对策建议

    第九章反对垄断与公司并购的法律制度建设
    9.1不同类型的公司并购及其垄断性
    9.2对外资并购进行反垄断规制的必要性
    9.3主要发达国家对外资并购进行反垄断规制的实践
    9.4我国《反垄断法》的出台及对外资并购的规制

    第十章公司并购的证券和税收监管政策分析
    10.1我国公司证券法规存在的问题与完善的途径分析
    10.2西方发达国家对公司并购的税收政策
    10.3我国公司并购涉及的主要税收政策
    10.4我国公司并购中的税收政策引导

    第十一章中介机构在我国公司并购中的作用
    11.1公司并购中的中介机构
    11.2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并购中的作用
    附录1重点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附录2原始样本数据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并购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对社会经济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公司并购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理论学者们经过长期努力探索,从各个角度构建了公司并购的理论体系并逐渐完善,同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本研究试图从目前国内外公司并购的现状和已有的并购动因理论出发,以分析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和法律制度建设为研究目的,即研究并购前后公司绩效的变化情况、主要是哪些因素对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产生影响和各国特别是我国对上市公司并购的法律制度建设的现状及政策引导。
    本研究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所选取的样本进行分类,试图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考察不同因素对公司并购价值创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在综合分析已有公司并购绩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司并购绩效评价的差量分析模型,并对我国2004年发生的77笔以买方为上市公司且控制权发生转移的股权类交易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并购提高了绩优公司的业绩,但同时降低了绩差公司的绩效;从短期看,并购活动明显提高了公司的绩效,但从较长的时期来看,只有55.8%的公司因为并购活动绩效得到了改善;同时,不同行业的长期并购绩效值差异较大,其中批发及零售贸易业的行业绩效均值远高于其他行业。
    通过对并购绩效影响因素已有理论的分析,结合样本公司各影响因素指标的可获得性,从中选出七个影响因素并将其量化,利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并购绩效影响因素模型,再针对各个因素特征分别选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从而检验各因素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七个影响因素对并购绩效的拟合优度R2等于0.207,回归方程线性程度较差,各影响因素总体上对并购绩效的解释能力不强。分别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检验,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从长期看并购相关性对并购绩效有显著影响,而短期无显著影响;不同的主并方持股比例对其长短期绩效有较大差异,为了取得长期的并购绩效,公司应将并购交易的持股比例控制在0.35-0.45为最佳;以有偿转让方式支付并购价款的并购交易在短期内绩效得到提高,而长期绩效却稍有下降,而以无偿划转方式发生的并购交易其绩效表现为先降后升;不同的并购相对规模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不同,资产规模较大的并购其绩效短期内显著降低,而长期显著提高;对于关联交易,虽然短期绩效大幅下降,但从长期看绩效是上升的;与此相反,对于非关联交易,短期内并购绩效有所上升,长期却稍有下降;从长期看,并购绩效随国有股权比例的升高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而短期内,随国有股权比例的升高并购绩效逐步降低,国有股权比例在70%以上时短期的绩效值最低。
    通过对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机制的研究,得出结论:全流通仅仅解决了非流通股票流通的问题,并不是解决我国目前上市公司问题的“良药”,不是可以独立发挥作用的“良药”,全流通自身同样面临着自身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通过分析跨国公司来华并购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双重影响和我国公司海外并购的现状、趋势及存在问题,并结合目前我国对公司并购的法律制度建设,分别研究了反垄断法与公司并购的法律制度建设、规范竞争秩序与完善公司并购的证券监管、公司并购中的税收问题和税收政策引导以及中介机构在我国公司并购中的作用。
  • 作者简介:
    李志学,1962年6月生,陕西乾县人;1983年7月毕业于宝鸡师范学院物理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6月毕业于天津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6年11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浙江财经学院教授。
    先后参与财政部重点科研项目《石油天然气会计研究》、国家资源委《油气储量价值分级与有偿使用制度研究》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在《中国管理科学》、《系统工程》、《经济管理》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地区油田公司财务问题与对策》等专著、教材多部。
  • 目录:
    第一章导论
    1.1国外公司并购的规模和增长态势
    1.2西方国家公司并购的最新动向
    1.3我国公司并购的现状及其特点

    第二章公司并购的行为动因及其风险分析
    2.1西方国家公司并购的行为动因考察
    2.2我国公司并购动因及其与国外的比较
    2.3公司并购的风险分析

    第三章我国公司并购绩效评价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3.1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界定
    3.2公司并购绩效评价方法的已有研究综述
    3.3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我国公司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4.1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差量分析模型
    4.2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差量分析模型的应用
    4.3并购绩效差量分析模型应用的结论及启示
    4.4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五章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调查分析
    5.1公司控股权转移相关理论概述
    5.2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统计调查分析
    5.3案例:延中实业公司控制权转移调查与分析
    5.4对我国控制权转移监管政策的建议

    第六章跨国公司来华并购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6.1跨国并购的含义和范围的界定
    6.2跨国公司来华并购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6.3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第七章跨国公司来华并购行为的一般考察与法律规制
    7.1跨国公司来华并购的发展历程、主要方式及特点
    7.2我国规制跨国公司并购的法律制度透视
    7.3跨国公司来华并购的产业政策引导
    7.4案例:哈萨克斯坦积极调整石油法规,应对不断变化的跨国并购

    第八章我国公司海外并购状况与问题分析
    8.1我国公司对跨国并购的现状调查
    8.2我国公司跨国并购的趋势分析
    8.3我国公司跨国并购活动存在的问题
    8.4鼓励我国公司跨国并购的对策建议

    第九章反对垄断与公司并购的法律制度建设
    9.1不同类型的公司并购及其垄断性
    9.2对外资并购进行反垄断规制的必要性
    9.3主要发达国家对外资并购进行反垄断规制的实践
    9.4我国《反垄断法》的出台及对外资并购的规制

    第十章公司并购的证券和税收监管政策分析
    10.1我国公司证券法规存在的问题与完善的途径分析
    10.2西方发达国家对公司并购的税收政策
    10.3我国公司并购涉及的主要税收政策
    10.4我国公司并购中的税收政策引导

    第十一章中介机构在我国公司并购中的作用
    11.1公司并购中的中介机构
    11.2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并购中的作用
    附录1重点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附录2原始样本数据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公司并购与政府监管政策研究
公司法: 规则与应用
徐强胜
公司并购与政府监管政策研究
公司资本经营原理与案例
韦德洪 杨海燕
公司并购与政府监管政策研究
公司保卫战:公司控制权案例点评与战术指导(第三版)
唐青林, 张德荣, 李斌编著
公司并购与政府监管政策研究
公司控制权争夺战——公司治理与诉讼实战指引(第二版)
唐青林, 李舒 主编 张德荣, 李斌 副主编
公司并购与政府监管政策研究
公司印章案例裁判规则解读:公司印章风险防范指南
唐青林 李舒 主编,王盼 李元元 副主编
公司并购与政府监管政策研究
公司章程陷阱及72个核心条款设计指引(第二版)基于200个公司章程及股东争议真实案例深度解析
唐青林,李舒 主编;李斌,张德荣 副主编
公司并购与政府监管政策研究
公司法评注
李建伟 主编
公司并购与政府监管政策研究
公司商标管理:商业逻辑与战略思维
袁真富、苏和秦
公司并购与政府监管政策研究
公司法学习笔记与重点条文解读
王真真 编著
公司并购与政府监管政策研究
公司法理论、实践与改革
朱慈蕴
公司并购与政府监管政策研究
公司法(学习笔记版)
《公司法(学习笔记版)》编写组
公司并购与政府监管政策研究
公司人格否认案件裁判精要与办案指导
王春生,张文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公司并购与政府监管政策研究
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
李志学;张泓波
公司并购与政府监管政策研究
公司业绩评价与激励
李志学、潘栋梁 著
公司并购与政府监管政策研究
新能源产业环境效应与价格补贴政策研究
李志学 著
公司并购与政府监管政策研究
石油天然气会计
李志学、杨惠贤、王岚 著
公司并购与政府监管政策研究
中国碳排放强度与减排潜力研究
李志学 著
公司并购与政府监管政策研究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案例教程/计算机应用案例教程系列
李志学 著
公司并购与政府监管政策研究
高级财务管理
李志学、戴娟萍 编
公司并购与政府监管政策研究
采掘业研发支出与绩效评价研究
李志学、邹荣 著
公司并购与政府监管政策研究
能源产业环境成本计算与监管政策研究
李志学、邹荣 著
公司并购与政府监管政策研究
公司并购与政府监管政策研究
李志学 著
公司并购与政府监管政策研究
石油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石油天然气会计教程
李志学 编
公司并购与政府监管政策研究
油气勘探成本与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李志学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