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对网络公共舆论的应对管理与回应机制建设研究

地方政府对网络公共舆论的应对管理与回应机制建设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8-11
版次: 1
ISBN: 9787520133012
定价: 85.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08页
字数: 291千字
分类: 政治
10人买过
  • 本书主要对各地方政府网络公共舆论的回应机制及社会回应能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共分为三部分,十三章。*部分主要研究网络社会中网络公共舆论产生的基本原理及其传播规律。在对网络、网络空间与网络社会进行概念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地方政府网络舆论产生的基础和事件频发的原因,总结网络突发事件及其特征。研究分析了网络公共舆论形成机理与传播规律,作者认为对网络公共舆论与传统舆论要进行区分,网络公共舆论形成有其机理,在危机传播中网络公共舆论具有负性传播规律。第二部分是网络公共舆论政府应对处置与实践。研究指出,网络舆论的应对起点在于地方政府网络公共舆论识别预警,应对要点在于地方政府对网络公共舆论沟通应对管理,应对重点在于健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网民行为转化政府防控机制,应对难点在于网络公共舆论的受众逆反心理地方应对管理与回应。第三部分是网络公共舆论政府回应能力与机制建设。本书对各地方政府网络舆论回应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地方政府网络舆论应对能力欠缺表现。针对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应对与回应能力不足的表现,作者提出,应提升公务员网络突发事件的各阶段应对能力。 李伟权,广东省博罗县人,1974年8月生。现为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副院长、副书记,广东省网络安全与预警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突发性卫生公共事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

    1994年-1998年在吉林大学行政学院行政管理本科,1998年到2004年,就读于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博士。2004年3月-2005年曾于广东省人事厅工作,2005年5月-2007年6月,暨南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工作,同时担任暨南大学公共管理硕士教育中心执行主任。2007年12月-2010年3月挂职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副县长两年多、2010年为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2011年1月-2012年1月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到美国著名大学杜克大学政治学系、公共政策学院作访问学者。2011年11月任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副院长、副书记。现为行政管理、应急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MPA(公共管理硕士)、MBA(工商管理硕士)导师。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30多篇。

    主要研究方向:政府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和地方治理、政府应急管理、领导科学、电子政务、网络舆情管理。

    学术兼职、社会兼职:

    广东省公共网络安全与预警应急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 专家

    广东省突发性卫生公共事件咨询委员会 专家委员

    广东省教育厅第二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组 专家成员

    广东省重大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

    广州市重大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 研究局限与不足

     

    第一编 网络公共舆论传播规律与网民社会心态

    第二章 地方政府网络公共舆论与网络突发事件

      一 网络公共舆论的几个基本概念

      二 地方政府网络舆论产生的基础

      三 网络突发事件与舆情管理

      四 地方政府网络公共舆论的舆情管理分类

      五 地方政府网络公共舆论事件频发的原因分析

      六 网络舆论对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挑战

    第三章 地方政府网络公共舆论的形成机理与传播规律

      一 网络公共舆论的形成过程与机理

      二 网络舆论在危机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

      三 网络公共舆论的负性传播规律

      四 网络公共舆论传播的正向规律与演化机理

    第四章 网络舆论中网民社会心态状态表现及调适问题

      一 网民社会心态概念、特征及调适必要性

      二 广东网民一般社会心态调查报告的分析与发现

      三 网民网络公共舆论中一般行为心态层面的分析

      四 网民在网络公共舆论事件中的典型社会心态分析

      五 政府主动调适与引导网民社会心态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编 网络公共舆论政府应对处置与实践

    第五章 地方政府网络公共舆论危机的识别与预警

      一 地方政府网络公共舆论的危机先兆与危机识别

      二 地方政府网络公共舆论的危机预警与预防方法

      三 地方政府网络公共舆论风险意识与控制意识提升

      四 地方政府网络公共舆论危机预防管控的主要原则

      五 网络舆情危机处理预防性管控阶段性难点与重点

    第六章 地方政府对网络公共舆论的沟通与应对管理

      一 网络公共舆论处理过程中双向互动与沟通问题

      二 地方政府与网民双向沟通与互动的困境分析

      三 建立地方政府与网民双向沟通互动的有效途径

    第七章 网络公共舆论受众逆反心理应对管理与回应

      一 突发事件状态下舆论传播受众逆反心理的出现

      二 突发事件状态下舆论传播受众逆反心理的影响及危机

      三 政府网络舆论的公众逆反心理预警机理分析

      四 突发事件状态下政府舆论传播受众逆反心理的策略

      五 网络舆论逆反心理预警的技术路线与指标体系建构

      六 网络舆论传播受众逆反心理政府预警与干预机制构建

    第八章 重大网络公共舆论事件的政府应对特征与重点

        ——基于广东省各地方政府2003~2012年240起热点网络舆情事件的研究

      一 重大网络舆情事件的时空分布特点

      二 广东省重大网络舆情事件的类型及发展特征

      三 广东省重大网络舆情事件政府危机应对重点

     

    第三编 网络公共舆论政府回应能力与机制建设

    第九章 地方政府网络公共舆论回应与应对机制的发展

      一 各地方政府网络舆论回应环境的变革

      二 政府网络公共舆论的回应性法规不断加强与健全

      三 网络舆论公众参与和地方政府回应机制建立与发展

    第十章 地方政府网络公共舆论回应能力提升方向

      一 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回应能力存在的问题

      二 网络突发事件公务员回应与应对能力不足的表现

      三 提升地方政府官员网络突发事件的各阶段应对能力

      四 打造回应型政府,提高网络公共舆论回应能力顶层策略

    第十一章 完善地方政府网络公共舆论回应机制建设思路

      一 地方政府网络公共舆论政府回应机制建设的三个维度

      二 地方政府网络公共回应能力提高的机制建设

      三 建立网民社会心态调适机制:以管理创新解决网民关心的问题

      四 建立网络舆情应对机制,消解与调适不良网络心态

      五 网信部门加强网民治理的顶层设计、战略规划、统筹协调

      六 以民为本,打造新形态的网络回应型政府

    附 录 广东省网民社会心态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对各地方政府网络公共舆论的回应机制及社会回应能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共分为三部分,十三章。*部分主要研究网络社会中网络公共舆论产生的基本原理及其传播规律。在对网络、网络空间与网络社会进行概念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地方政府网络舆论产生的基础和事件频发的原因,总结网络突发事件及其特征。研究分析了网络公共舆论形成机理与传播规律,作者认为对网络公共舆论与传统舆论要进行区分,网络公共舆论形成有其机理,在危机传播中网络公共舆论具有负性传播规律。第二部分是网络公共舆论政府应对处置与实践。研究指出,网络舆论的应对起点在于地方政府网络公共舆论识别预警,应对要点在于地方政府对网络公共舆论沟通应对管理,应对重点在于健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网民行为转化政府防控机制,应对难点在于网络公共舆论的受众逆反心理地方应对管理与回应。第三部分是网络公共舆论政府回应能力与机制建设。本书对各地方政府网络舆论回应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地方政府网络舆论应对能力欠缺表现。针对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应对与回应能力不足的表现,作者提出,应提升公务员网络突发事件的各阶段应对能力。
  • 作者简介:
    李伟权,广东省博罗县人,1974年8月生。现为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副院长、副书记,广东省网络安全与预警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突发性卫生公共事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

    1994年-1998年在吉林大学行政学院行政管理本科,1998年到2004年,就读于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博士。2004年3月-2005年曾于广东省人事厅工作,2005年5月-2007年6月,暨南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工作,同时担任暨南大学公共管理硕士教育中心执行主任。2007年12月-2010年3月挂职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副县长两年多、2010年为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2011年1月-2012年1月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到美国著名大学杜克大学政治学系、公共政策学院作访问学者。2011年11月任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副院长、副书记。现为行政管理、应急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MPA(公共管理硕士)、MBA(工商管理硕士)导师。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30多篇。

    主要研究方向:政府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和地方治理、政府应急管理、领导科学、电子政务、网络舆情管理。

    学术兼职、社会兼职:

    广东省公共网络安全与预警应急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 专家

    广东省突发性卫生公共事件咨询委员会 专家委员

    广东省教育厅第二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组 专家成员

    广东省重大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

    广州市重大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
  •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 研究局限与不足

     

    第一编 网络公共舆论传播规律与网民社会心态

    第二章 地方政府网络公共舆论与网络突发事件

      一 网络公共舆论的几个基本概念

      二 地方政府网络舆论产生的基础

      三 网络突发事件与舆情管理

      四 地方政府网络公共舆论的舆情管理分类

      五 地方政府网络公共舆论事件频发的原因分析

      六 网络舆论对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挑战

    第三章 地方政府网络公共舆论的形成机理与传播规律

      一 网络公共舆论的形成过程与机理

      二 网络舆论在危机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

      三 网络公共舆论的负性传播规律

      四 网络公共舆论传播的正向规律与演化机理

    第四章 网络舆论中网民社会心态状态表现及调适问题

      一 网民社会心态概念、特征及调适必要性

      二 广东网民一般社会心态调查报告的分析与发现

      三 网民网络公共舆论中一般行为心态层面的分析

      四 网民在网络公共舆论事件中的典型社会心态分析

      五 政府主动调适与引导网民社会心态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编 网络公共舆论政府应对处置与实践

    第五章 地方政府网络公共舆论危机的识别与预警

      一 地方政府网络公共舆论的危机先兆与危机识别

      二 地方政府网络公共舆论的危机预警与预防方法

      三 地方政府网络公共舆论风险意识与控制意识提升

      四 地方政府网络公共舆论危机预防管控的主要原则

      五 网络舆情危机处理预防性管控阶段性难点与重点

    第六章 地方政府对网络公共舆论的沟通与应对管理

      一 网络公共舆论处理过程中双向互动与沟通问题

      二 地方政府与网民双向沟通与互动的困境分析

      三 建立地方政府与网民双向沟通互动的有效途径

    第七章 网络公共舆论受众逆反心理应对管理与回应

      一 突发事件状态下舆论传播受众逆反心理的出现

      二 突发事件状态下舆论传播受众逆反心理的影响及危机

      三 政府网络舆论的公众逆反心理预警机理分析

      四 突发事件状态下政府舆论传播受众逆反心理的策略

      五 网络舆论逆反心理预警的技术路线与指标体系建构

      六 网络舆论传播受众逆反心理政府预警与干预机制构建

    第八章 重大网络公共舆论事件的政府应对特征与重点

        ——基于广东省各地方政府2003~2012年240起热点网络舆情事件的研究

      一 重大网络舆情事件的时空分布特点

      二 广东省重大网络舆情事件的类型及发展特征

      三 广东省重大网络舆情事件政府危机应对重点

     

    第三编 网络公共舆论政府回应能力与机制建设

    第九章 地方政府网络公共舆论回应与应对机制的发展

      一 各地方政府网络舆论回应环境的变革

      二 政府网络公共舆论的回应性法规不断加强与健全

      三 网络舆论公众参与和地方政府回应机制建立与发展

    第十章 地方政府网络公共舆论回应能力提升方向

      一 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回应能力存在的问题

      二 网络突发事件公务员回应与应对能力不足的表现

      三 提升地方政府官员网络突发事件的各阶段应对能力

      四 打造回应型政府,提高网络公共舆论回应能力顶层策略

    第十一章 完善地方政府网络公共舆论回应机制建设思路

      一 地方政府网络公共舆论政府回应机制建设的三个维度

      二 地方政府网络公共回应能力提高的机制建设

      三 建立网民社会心态调适机制:以管理创新解决网民关心的问题

      四 建立网络舆情应对机制,消解与调适不良网络心态

      五 网信部门加强网民治理的顶层设计、战略规划、统筹协调

      六 以民为本,打造新形态的网络回应型政府

    附 录 广东省网民社会心态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地方政府对网络公共舆论的应对管理与回应机制建设研究
影视鉴赏
李伟权
地方政府对网络公共舆论的应对管理与回应机制建设研究
艺术鉴赏(第2版)
李伟权、李时、关莹 著
地方政府对网络公共舆论的应对管理与回应机制建设研究
新媒体与政府舆论传播
李伟权、刘新业 著
地方政府对网络公共舆论的应对管理与回应机制建设研究
电影精品读解/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十二五”规划教材
李伟权 著
地方政府对网络公共舆论的应对管理与回应机制建设研究
应用文写作(第二版)
李伟权、关莹、李时 著
地方政府对网络公共舆论的应对管理与回应机制建设研究
艺术鉴赏/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十二五”规划教材
李伟权 著
地方政府对网络公共舆论的应对管理与回应机制建设研究
应用文写作
李伟权、关莹 编
地方政府对网络公共舆论的应对管理与回应机制建设研究
领袖思维:政治领导艺术
李伟权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