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历史视野中的诗学方案:比较视域下的时空体理论研究

形式与历史视野中的诗学方案:比较视域下的时空体理论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2-04
版次: 1
ISBN: 9787308098342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261页
分类: 文学
10人买过
  • 《形式与历史视野中的诗学方案:比较视域下的时空体理论研究》从比较视野中,较为灵活地采用了症候阅读法、解释学、深层历史阅读法等多种阅读方法优点,形成了一条新的解读思路。这条解读思路是较为切合时空体理论实际情况的,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一些以往被国内研究所忽略的思想渊源作了一些论证,这些论证较为深人详尽,甚至澄清了一些以往习见的误解;更为重要的是,本研究揭示了时空体理论的整体逻辑建构和具体运思,如笔者对《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整体论证思路,做了深入的论述,笔者也较深人探讨了时空体理论中的人学思想的整体架构,深化了对时空体理论与人学思想关系的认识;此外,孙鹏程探讨了国内尚无人研究的“作者时空体”思想,孙鹏程以为,“作者时空体”思想研究对重新审视作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对于重新认识作者与时间、空间之间的关系,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孙鹏程,1980年4月出生于浙江苍南,文学硕士,温州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发表论文多篇,曾获浙江省高校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 前言时空体理论研究概况
    第一章时空体理论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俄罗斯历史诗学对时空体理论的影响
    第二节康德与新康德主义的认识论意义上的时空学说对时空体理论的影响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文论对时空体理论的影响
    第四节比喻意义上的爱因斯坦时空体一体论对巴赫金时空体理论的影响
    第五节基督教哲学与东正教神学对巴赫金时空体理论的影响

    第二章《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1937—1938年)中的历史类型学思想
    第一节《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1937—1938年)的逻辑起点:历史类型学的“认识论突破”
    第二节《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1937—1938年)的结论:小说体裁的历史类型学
    第三节《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1937—1938年)评述

    第三章1973年“结束语”中时空体理论思路的转变
    第一节1973年“结束语”中时空体思路“偏离”
    第二节时空体理论作为一种修辞的思想及其阐发研究
    第三节巴赫金的“作者时空体”思想初探

    第四章时空体理论中的文艺人学思想——以30—60年代的巴赫金著作为中心
    第一节国内文学与人学关系研究
    第二节“文学类型一时空一人”:时空体理论的人学运思理路
    第三节现代意义上“主体”生成与时空意识的嬗变:时空体理论的人学研究重心
    第四节史诗与小说的价值之辨:时空体理论人学价值诉求的集中体现
    第五节“反现代性”的现代性立场:时空体理论人学研究的诗学立场
    第六节对话:后现代时代文学时间的人学意蕴

    第五章时空体理论的方法论
    第一节历史比较与形式方法的结合的完美典范
    第二节哲学方法的巧妙运用
    第三节从具体文本到中间诗学的独特方法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形式与历史视野中的诗学方案:比较视域下的时空体理论研究》从比较视野中,较为灵活地采用了症候阅读法、解释学、深层历史阅读法等多种阅读方法优点,形成了一条新的解读思路。这条解读思路是较为切合时空体理论实际情况的,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一些以往被国内研究所忽略的思想渊源作了一些论证,这些论证较为深人详尽,甚至澄清了一些以往习见的误解;更为重要的是,本研究揭示了时空体理论的整体逻辑建构和具体运思,如笔者对《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整体论证思路,做了深入的论述,笔者也较深人探讨了时空体理论中的人学思想的整体架构,深化了对时空体理论与人学思想关系的认识;此外,孙鹏程探讨了国内尚无人研究的“作者时空体”思想,孙鹏程以为,“作者时空体”思想研究对重新审视作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对于重新认识作者与时间、空间之间的关系,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 作者简介:
    孙鹏程,1980年4月出生于浙江苍南,文学硕士,温州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发表论文多篇,曾获浙江省高校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
  • 目录:
    前言时空体理论研究概况
    第一章时空体理论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俄罗斯历史诗学对时空体理论的影响
    第二节康德与新康德主义的认识论意义上的时空学说对时空体理论的影响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文论对时空体理论的影响
    第四节比喻意义上的爱因斯坦时空体一体论对巴赫金时空体理论的影响
    第五节基督教哲学与东正教神学对巴赫金时空体理论的影响

    第二章《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1937—1938年)中的历史类型学思想
    第一节《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1937—1938年)的逻辑起点:历史类型学的“认识论突破”
    第二节《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1937—1938年)的结论:小说体裁的历史类型学
    第三节《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1937—1938年)评述

    第三章1973年“结束语”中时空体理论思路的转变
    第一节1973年“结束语”中时空体思路“偏离”
    第二节时空体理论作为一种修辞的思想及其阐发研究
    第三节巴赫金的“作者时空体”思想初探

    第四章时空体理论中的文艺人学思想——以30—60年代的巴赫金著作为中心
    第一节国内文学与人学关系研究
    第二节“文学类型一时空一人”:时空体理论的人学运思理路
    第三节现代意义上“主体”生成与时空意识的嬗变:时空体理论的人学研究重心
    第四节史诗与小说的价值之辨:时空体理论人学价值诉求的集中体现
    第五节“反现代性”的现代性立场:时空体理论人学研究的诗学立场
    第六节对话:后现代时代文学时间的人学意蕴

    第五章时空体理论的方法论
    第一节历史比较与形式方法的结合的完美典范
    第二节哲学方法的巧妙运用
    第三节从具体文本到中间诗学的独特方法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形式与历史视野中的诗学方案:比较视域下的时空体理论研究
形式美学视角下的八股文研究
鹿晓燕
形式与历史视野中的诗学方案:比较视域下的时空体理论研究
形式法语句法学
吴桐 著
形式与历史视野中的诗学方案:比较视域下的时空体理论研究
形式与结构的变奏:方闻风格理论初探
董少校
形式与历史视野中的诗学方案:比较视域下的时空体理论研究
形式逻辑(第六版)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逻辑学教研室
形式与历史视野中的诗学方案:比较视域下的时空体理论研究
形式化方法导论(第2版)
张广泉
形式与历史视野中的诗学方案:比较视域下的时空体理论研究
形式句法理论的最新发展及应用
孙文统
形式与历史视野中的诗学方案:比较视域下的时空体理论研究
形式语言学新发展研究
程工;沈园
形式与历史视野中的诗学方案:比较视域下的时空体理论研究
形式聚焦与第二语言学习(英文版)
卢燕华 著
形式与历史视野中的诗学方案:比较视域下的时空体理论研究
形式的功能(精)
[英]法西德·穆萨维 著;金旭东 译
形式与历史视野中的诗学方案:比较视域下的时空体理论研究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教学参考书(第4版)
蒋宗礼
形式与历史视野中的诗学方案:比较视域下的时空体理论研究
形式概念分析中的知识表示和推理
翟岩慧
形式与历史视野中的诗学方案:比较视域下的时空体理论研究
形式的意义:清代词学方法研究
祝东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形式与历史视野中的诗学方案:比较视域下的时空体理论研究
叙事与空间研究
孙鹏程 编
形式与历史视野中的诗学方案:比较视域下的时空体理论研究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设计、实施与拓展
孙鹏程;贾婷;成钢
形式与历史视野中的诗学方案:比较视域下的时空体理论研究
时空体叙事学概论
孙鹏程 著
形式与历史视野中的诗学方案:比较视域下的时空体理论研究
王尔德奇异主题作品选译
孙鹏程 著;孙鹏程、刘继丽 译
形式与历史视野中的诗学方案:比较视域下的时空体理论研究
超越梦想——你最想了解的政坛精英(英文版)
孙鹏程 编
形式与历史视野中的诗学方案:比较视域下的时空体理论研究
知识空间重组与教育生态重构:温州与欧美、港台地区高等教育中文教材、文学史知识话语比较研究
孙鹏程、施晓武、杜彬彬 著
形式与历史视野中的诗学方案:比较视域下的时空体理论研究
PHP开发手册(典藏版)
孙鹏程 著
形式与历史视野中的诗学方案:比较视域下的时空体理论研究
完全手册PHP网络开发详解
孙鹏程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