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涌起:1927年密西西比河大洪水怎样改变了美国

大浪涌起:1927年密西西比河大洪水怎样改变了美国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美] ,
2019-01
版次: 1
ISBN: 9787203105855
定价: 14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纯质纸
页数: 540000页
字数: 1千字
分类: 历史
71人买过
  • 密西西比河是贯通美国内陆水运的大动脉,为这片土地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滋养。但是,这条大河又始终桀骜不驯,时常泛滥成灾。能否有效治理、开发甚至驯服这条河流,关乎美国的繁荣与发展,成为其难以回避的一个重大课题。
      1927年,密西西比河再次肆虐,洪水波及范围之广、破坏力度之强,前所未有。一时之间,无论是波涛中奋力挣扎求生的灾民,还是在幕后操纵时局的总统议员、富豪商贾,每个美国人都直接或间接地被这场洪水裹挟。紧随这场灾难而来的,更是人间权力斗争的暴风雨:荣誉原则与金钱利益相冲突,白人与黑人的种族矛盾加剧,中央与地方层面的权力结构强烈对立。这些矛盾相互交织,撼动着当时的美国社会,对时代局势和历史进程,产生了微妙而深远的影响。
      本书作者约翰·M.巴里依托大量档案文件,采访了诸多知情者,并实地走访洪灾遗迹,以宏观视角还原了1927年密西西比河大洪水从暴发、肆虐到退却的全过程:剖析了这场洪灾暴发的深层历史原因,展现了洪灾现场的骇人情景,以及灾后重建过程中的重重困难与复杂纠葛。全书以河流的治理历程为窗口,囊括了科学探索、种族冲突、政治斗争、社会变革等重大主题,有助于从独特角度重新认识美国历史。 约翰·M.巴里(John M. Barry),美国作家、历史学家,曾任记者和足球教练,《时代周刊》《华盛顿邮报》等报刊的撰稿人。其著作多次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除《大浪涌起》外,代表作还有《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等。 序 言i

    第一部 工程师们

    第1章3

    在圣路易斯,伊兹是引人关注的人物。他的打捞事业已经让他在整个密西西比河流域为人所知,而现在更是声名远播。

    第2章16

    埃利特年龄与汉弗莱斯一样大,但为人与他颇为不同。他很迷人、体格强壮、富有才气、长相英俊、自大傲慢,为了争出风头可以冒生命危险。

    第3章32

    汉弗莱斯认为自己的工作正在剥去遮蔽着密西西比这条大河的各种面纱,也在发布自己管制这条大河的那些法则。

    第4章42

    汉弗莱斯与这个竞争者很快就会对密西西比河的控制权发生猛烈冲突。这个竞争者就是詹姆斯·布坎南·伊兹。他们的冲突始于一座桥梁。

    第5章56

    伊兹和汉弗莱斯都知道,在是否建防波堤这场战斗中的胜者,将决定整个密西西比河流域上的政策。

    第6章69

    在一个工程师大放异彩的世纪,对这条扭动翻滚之河的研究,开始成为一项科学事业,但导出的政策却是侵蚀科学精神的。

    第二部 参议员珀西

    第7章89

    在南方,劳动力问题避免不了与种族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也难解难分地与珀西家族要去创建的那个社会联系在一起。

    第8章104

    最终,密西西比河将显示出,在种族问题上,珀西的个人利益与道德准则并不一致,这条河将迫使他在这二者之间做出选择。

    第9章123

    珀西仍然尽其所能来阻止瓦达曼升入参议院,因为他想要建造的一切都会因瓦达曼而陷于危险。

    第10章135

    这个国家的两种特性之间存在着张力——一方面蓬勃进取,另一方面因循守旧,由此产生了一些更为基本的变化。

    第11章150

    三K党的出现威胁着他在三角洲创建的每一件事物,威胁着他对三角洲所抱有的每一个希望。

    第12章167

    新奥尔良爆发了极度的恐慌。不再相信报纸所言,成百上千的民众亲自涌上河堤去看,他们带着恐惧而离开。

    第三部 大河

    第13章187

    人们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庄稼被淹、河水上涨,想着自己的无能和上帝与大自然的力量,进行祈祷。

    第14章194

    雨越下越大,越下时间越长,没有人能够回忆起曾有过范围如此之大、如此猛烈的雨。

    第15章208

    许多事情都可以导致河堤崩溃。筑堤时,如果有一块木头、一根树枝留在堤内,它们腐烂,造成空洞,就会带来灾难。

    第16章222

    现在,堤坝董事会总部更像一个蜂巢了,而国民警卫队总部则像一个准备打仗的大军营。

    第四部 俱乐部

    第17章233

    个人的、社会的、政治的和金钱的历史之根扎得很深,将人们联结起来。

    第18章245

    随着密西西比河越来越显现出威胁,新奥尔良报纸就越来越少报道。新闻关注的这种减少并非偶然。

    第19章260

    这个委员会没有任何一种法律权威,但它和巴特勒将负责与洪水有关以及新奥尔良从现在开始的一切事务,包括对美国政府的政策制定施加影响。

    第20章274

    新奥尔良终于平静下来了。也许,用不着炸堤,这座城市也会是安全的,但它的声誉却不会一如既往。

    第五部 “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第21章293

    胡佛对这个“大牌局”的兴趣,部分来自他教友会的成长经历,部分来自他的工程师背景,部分来自纯粹的野心。

    第22章306

    许多救人者都带着枪。有人不止一次开枪,以阻止人们朝他的船上乱跳,导致翻船。

    第23章318

    胡佛致力于灾民营的建立,与此同时成千上万的人在奋力保住河堤。

    第六部 儿子

    第24章331

    然而,他们只是在两人之间的那条关系裂谷上建起了一座桥而已。父子之间的问题并不是看事物的方式不同,而是关注的事物不同。

    第25章344

    父子之间的这场谈话紧张而私密。威廉不会动摇,即使是父亲也动摇不了他。

    第26章362

    胡佛开始玩一个更为重要的游戏,这远比改进灾民营的条件要重要得多。

    第27章370

    白人和黑人的恐惧都在滋长。这是一种深层的恐惧,不是一种外在的东西,而是渗入到内心的东西,它在一个人的心灵深处萌生,然后弥漫到整个社群。

    第七部 权力俱乐部

    第28章387

    已经到了处理善后事宜的时候,这座城市的精英阶层也将以此展示自己。这种展示将具有重大意义。

    第29章394

    门罗冷酷无情,不屈服于任何东西。对付这座城市的那些对手——炸堤的那些受害者——门罗真是巴特勒的一个绝妙选择。

    第30章404

    没有一家银行、商号或政府机构对洪水受灾者们做出自愿补偿,以履行它们自己承诺过的道德义务。

    第八部 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第31章417

    对于这个国家而言,他是一个英雄,再次获得了他在那次欧洲救援行动中所获得的称号——“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第32章435

    胡佛鼓励这个委员会去幻想他将帮助黑人,反过来,他想要、也需要委员会的帮助。

    第33章446

    莫顿决心去做自己能够做到的一切事情,来帮助赫伯特·胡佛实现这个雄心。他的帮助是可以起作用的。

    第九部 洪水退去

    第34章459

    这项立法有许多缺陷。事实上,平民工程师们一致谴责它的工程设计,以及对使用私人土地的吝啬补偿。

    第35章476

    1927 年密西西比河的这场大洪水,促使人们迈出了许多微小的步伐。

     

    附 录 大河的今天491

    注 释497

    参考文献565

    致谢与写作方式587

    索 引591

    译后记623
  • 内容简介:
    密西西比河是贯通美国内陆水运的大动脉,为这片土地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滋养。但是,这条大河又始终桀骜不驯,时常泛滥成灾。能否有效治理、开发甚至驯服这条河流,关乎美国的繁荣与发展,成为其难以回避的一个重大课题。
      1927年,密西西比河再次肆虐,洪水波及范围之广、破坏力度之强,前所未有。一时之间,无论是波涛中奋力挣扎求生的灾民,还是在幕后操纵时局的总统议员、富豪商贾,每个美国人都直接或间接地被这场洪水裹挟。紧随这场灾难而来的,更是人间权力斗争的暴风雨:荣誉原则与金钱利益相冲突,白人与黑人的种族矛盾加剧,中央与地方层面的权力结构强烈对立。这些矛盾相互交织,撼动着当时的美国社会,对时代局势和历史进程,产生了微妙而深远的影响。
      本书作者约翰·M.巴里依托大量档案文件,采访了诸多知情者,并实地走访洪灾遗迹,以宏观视角还原了1927年密西西比河大洪水从暴发、肆虐到退却的全过程:剖析了这场洪灾暴发的深层历史原因,展现了洪灾现场的骇人情景,以及灾后重建过程中的重重困难与复杂纠葛。全书以河流的治理历程为窗口,囊括了科学探索、种族冲突、政治斗争、社会变革等重大主题,有助于从独特角度重新认识美国历史。
  • 作者简介:
    约翰·M.巴里(John M. Barry),美国作家、历史学家,曾任记者和足球教练,《时代周刊》《华盛顿邮报》等报刊的撰稿人。其著作多次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除《大浪涌起》外,代表作还有《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等。
  • 目录:
    序 言i

    第一部 工程师们

    第1章3

    在圣路易斯,伊兹是引人关注的人物。他的打捞事业已经让他在整个密西西比河流域为人所知,而现在更是声名远播。

    第2章16

    埃利特年龄与汉弗莱斯一样大,但为人与他颇为不同。他很迷人、体格强壮、富有才气、长相英俊、自大傲慢,为了争出风头可以冒生命危险。

    第3章32

    汉弗莱斯认为自己的工作正在剥去遮蔽着密西西比这条大河的各种面纱,也在发布自己管制这条大河的那些法则。

    第4章42

    汉弗莱斯与这个竞争者很快就会对密西西比河的控制权发生猛烈冲突。这个竞争者就是詹姆斯·布坎南·伊兹。他们的冲突始于一座桥梁。

    第5章56

    伊兹和汉弗莱斯都知道,在是否建防波堤这场战斗中的胜者,将决定整个密西西比河流域上的政策。

    第6章69

    在一个工程师大放异彩的世纪,对这条扭动翻滚之河的研究,开始成为一项科学事业,但导出的政策却是侵蚀科学精神的。

    第二部 参议员珀西

    第7章89

    在南方,劳动力问题避免不了与种族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也难解难分地与珀西家族要去创建的那个社会联系在一起。

    第8章104

    最终,密西西比河将显示出,在种族问题上,珀西的个人利益与道德准则并不一致,这条河将迫使他在这二者之间做出选择。

    第9章123

    珀西仍然尽其所能来阻止瓦达曼升入参议院,因为他想要建造的一切都会因瓦达曼而陷于危险。

    第10章135

    这个国家的两种特性之间存在着张力——一方面蓬勃进取,另一方面因循守旧,由此产生了一些更为基本的变化。

    第11章150

    三K党的出现威胁着他在三角洲创建的每一件事物,威胁着他对三角洲所抱有的每一个希望。

    第12章167

    新奥尔良爆发了极度的恐慌。不再相信报纸所言,成百上千的民众亲自涌上河堤去看,他们带着恐惧而离开。

    第三部 大河

    第13章187

    人们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庄稼被淹、河水上涨,想着自己的无能和上帝与大自然的力量,进行祈祷。

    第14章194

    雨越下越大,越下时间越长,没有人能够回忆起曾有过范围如此之大、如此猛烈的雨。

    第15章208

    许多事情都可以导致河堤崩溃。筑堤时,如果有一块木头、一根树枝留在堤内,它们腐烂,造成空洞,就会带来灾难。

    第16章222

    现在,堤坝董事会总部更像一个蜂巢了,而国民警卫队总部则像一个准备打仗的大军营。

    第四部 俱乐部

    第17章233

    个人的、社会的、政治的和金钱的历史之根扎得很深,将人们联结起来。

    第18章245

    随着密西西比河越来越显现出威胁,新奥尔良报纸就越来越少报道。新闻关注的这种减少并非偶然。

    第19章260

    这个委员会没有任何一种法律权威,但它和巴特勒将负责与洪水有关以及新奥尔良从现在开始的一切事务,包括对美国政府的政策制定施加影响。

    第20章274

    新奥尔良终于平静下来了。也许,用不着炸堤,这座城市也会是安全的,但它的声誉却不会一如既往。

    第五部 “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第21章293

    胡佛对这个“大牌局”的兴趣,部分来自他教友会的成长经历,部分来自他的工程师背景,部分来自纯粹的野心。

    第22章306

    许多救人者都带着枪。有人不止一次开枪,以阻止人们朝他的船上乱跳,导致翻船。

    第23章318

    胡佛致力于灾民营的建立,与此同时成千上万的人在奋力保住河堤。

    第六部 儿子

    第24章331

    然而,他们只是在两人之间的那条关系裂谷上建起了一座桥而已。父子之间的问题并不是看事物的方式不同,而是关注的事物不同。

    第25章344

    父子之间的这场谈话紧张而私密。威廉不会动摇,即使是父亲也动摇不了他。

    第26章362

    胡佛开始玩一个更为重要的游戏,这远比改进灾民营的条件要重要得多。

    第27章370

    白人和黑人的恐惧都在滋长。这是一种深层的恐惧,不是一种外在的东西,而是渗入到内心的东西,它在一个人的心灵深处萌生,然后弥漫到整个社群。

    第七部 权力俱乐部

    第28章387

    已经到了处理善后事宜的时候,这座城市的精英阶层也将以此展示自己。这种展示将具有重大意义。

    第29章394

    门罗冷酷无情,不屈服于任何东西。对付这座城市的那些对手——炸堤的那些受害者——门罗真是巴特勒的一个绝妙选择。

    第30章404

    没有一家银行、商号或政府机构对洪水受灾者们做出自愿补偿,以履行它们自己承诺过的道德义务。

    第八部 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第31章417

    对于这个国家而言,他是一个英雄,再次获得了他在那次欧洲救援行动中所获得的称号——“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第32章435

    胡佛鼓励这个委员会去幻想他将帮助黑人,反过来,他想要、也需要委员会的帮助。

    第33章446

    莫顿决心去做自己能够做到的一切事情,来帮助赫伯特·胡佛实现这个雄心。他的帮助是可以起作用的。

    第九部 洪水退去

    第34章459

    这项立法有许多缺陷。事实上,平民工程师们一致谴责它的工程设计,以及对使用私人土地的吝啬补偿。

    第35章476

    1927 年密西西比河的这场大洪水,促使人们迈出了许多微小的步伐。

     

    附 录 大河的今天491

    注 释497

    参考文献565

    致谢与写作方式587

    索 引591

    译后记623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大浪涌起:1927年密西西比河大洪水怎样改变了美国
归属感:如何通过社群获得商业竞争优势
[美]大卫·斯平克斯(David Spinks) 著;颉腾文化 出品
大浪涌起:1927年密西西比河大洪水怎样改变了美国
雪花的故事(用照片展示雪花的秘密,为你揭开冬日奇景的奥秘)
[美]马克·卡西诺[美]乔恩·尼尔森
大浪涌起:1927年密西西比河大洪水怎样改变了美国
进阶书系-国际史的技艺
[美] 马克·特拉亨伯格
大浪涌起:1927年密西西比河大洪水怎样改变了美国
杜甫传
[美]弗洛伦斯.艾思柯
大浪涌起:1927年密西西比河大洪水怎样改变了美国
神奇的数字零:从数字0开始的极简数学史和人类发展史
[美]查尔斯·塞弗(Charles Seife)著 杨杨立汝 译
大浪涌起:1927年密西西比河大洪水怎样改变了美国
爵士乐史(精装本)
[美]泰德·乔亚 著
大浪涌起:1927年密西西比河大洪水怎样改变了美国
环境的科学 (平装版)
[美]威廉·坎宁安 后浪
大浪涌起:1927年密西西比河大洪水怎样改变了美国
美利坚在燃烧: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警察暴力与黑人反抗
[美]伊丽莎白·欣顿 著 胡位钧 译
大浪涌起:1927年密西西比河大洪水怎样改变了美国
数学侦探 游乐园里的古怪笑脸
[美]丹尼尔·肯尼 艾米丽·博艾尔 著 刘玙婧、王婧 译;小博集出品
大浪涌起:1927年密西西比河大洪水怎样改变了美国
读懂经济学:提升“财商”、塑造价值观念的经济学读本,一本书参破瞬息万变的经济世界底层逻辑!
[美]霍华德·亚鲁斯 著;赵善江 译;斯坦威 出品
大浪涌起:1927年密西西比河大洪水怎样改变了美国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三部曲)
[美]列文森 作者;[中]季剑青 译者
大浪涌起:1927年密西西比河大洪水怎样改变了美国
逃家小兔成长绘本系列
[美]玛格丽特.怀兹.布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