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堡凹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南堡凹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
2016-12
版次: 1
ISBN: 9787562539988
定价: 7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89页
字数: 4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   《南堡凹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以渤海湾盆地中“小而肥”的富油气凹陷——南堡凹陷为对象,以古近纪晚期的东营组堆积期为研究时段,创造性地识别出了南堡凹陷存在的边缘断裂的强烈活动性和凹陷整体的强烈拗陷作用的“双强效应”。研究了“双强要素”联合作用控制下,凹陷的构造一地层格架以及沉积相的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系统地探讨了东营期“双强要素”联合作用的成因机制及其巨大的油气地质意义。
      《南堡凹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偏重于在含能源盆地及其油气资源勘查领域的应用实践和综合分析,是笔者长期在该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的成果。
      《南堡凹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适用于石油地质、沉积盆地分析等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和学习,同时也适合于从事油气勘探领域的科研人员参考。 第1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构造活动与沉积作用的研究现状
    1.1.2 构造活动与油气成藏的研究现状
    1.1.3 南堡凹陷勘探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南堡凹陷区域地质概况
    2.1 南堡凹陷地理位置
    2.2 南堡凹陷区域构造特征
    2.2.1 渤海湾盆地形成演化的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
    2.2.2 南堡凹陷断裂系统及构造单元划分
    2.3 南堡凹陷沉积充填特征
    2.4 南堡凹陷石油地质特征

    第3章 南堡凹陷层序地层分析
    3.1 层序界面的识别
    3.2 层位精细标定
    3.3 骨干地震剖面层序地层解释
    3.4 层序地层划分
    3.5 层序构成样式

    第4章 南堡凹陷构造活动分析
    4.1 南堡凹陷构造特征及演化分析
    4.1.1 次级构造单元划分
    4.1.2 南堡凹陷主控断裂特征
    4.1.3 南堡凹陷构造地层特征
    4.1.4 南堡凹陷构造演化特征
    4.2 南堡凹陷边界断裂的活动特征
    4.2.1 南堡凹陷边界断裂活动性的垂向演化特征
    4.2.2 南堡凹陷边界断裂活动性的空间特征
    4.3 南堡凹陷基底沉降特征
    4.3.1 南堡凹陷沉降速率的垂向演化特征
    4.3.2 南堡凹陷沉降速率的空间展布特征
    4.4 南堡凹陷伸展特征
    4.4.1 南堡凹陷伸展量的计算方法及测线位置的选择
    4.4.2 南堡凹陷伸展特征分析
    4.5 南堡凹陷与周邻地区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对比分析
    4.5.1 南堡凹陷与歧口凹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对比分析
    4.5.2 南堡凹陷与周邻坳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对比分析
    4.6 南堡凹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

    第5章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对沉积的控制
    5.1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对沉积环境的控制
    5.2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对地层厚度及其空间展布的控制
    5.2.1 南堡凹陷古近纪各时期地层厚度及其空间展布特征
    5.2.2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对地层厚度的控制
    5.2.3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对厚度中心空间展布的控制
    5.3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对凹陷补偿性的控制
    5.4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对沉积体系类型及其空间展布的控制
    5.4.1 岩芯沉积相分析
    5.4.2 单井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和沉积相研究
    5.4.3 南堡凹陷东营组沉积体系空间展布特征
    5.4.4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对沉积体系类型及其空间展布的控制

    第6章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成因机制及油气地质意义探讨.
    6.1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成因机制探讨
    6.1.1 南堡及黄骅坳陷古近纪沉降中心迁移及应力场分析
    6.1.2 南堡凹陷岩浆活动及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分析
    6.1.3 南堡凹陷高柳断裂的形成演化分析
    6.1.4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成因机制探讨
    6.2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油气地质意义探讨
    6.2.1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对烃源岩的控制
    6.2.2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对储层的控制
    6.2.3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对盖层的控制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南堡凹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以渤海湾盆地中“小而肥”的富油气凹陷——南堡凹陷为对象,以古近纪晚期的东营组堆积期为研究时段,创造性地识别出了南堡凹陷存在的边缘断裂的强烈活动性和凹陷整体的强烈拗陷作用的“双强效应”。研究了“双强要素”联合作用控制下,凹陷的构造一地层格架以及沉积相的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系统地探讨了东营期“双强要素”联合作用的成因机制及其巨大的油气地质意义。
      《南堡凹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偏重于在含能源盆地及其油气资源勘查领域的应用实践和综合分析,是笔者长期在该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的成果。
      《南堡凹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适用于石油地质、沉积盆地分析等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和学习,同时也适合于从事油气勘探领域的科研人员参考。
  • 目录:
    第1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构造活动与沉积作用的研究现状
    1.1.2 构造活动与油气成藏的研究现状
    1.1.3 南堡凹陷勘探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南堡凹陷区域地质概况
    2.1 南堡凹陷地理位置
    2.2 南堡凹陷区域构造特征
    2.2.1 渤海湾盆地形成演化的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
    2.2.2 南堡凹陷断裂系统及构造单元划分
    2.3 南堡凹陷沉积充填特征
    2.4 南堡凹陷石油地质特征

    第3章 南堡凹陷层序地层分析
    3.1 层序界面的识别
    3.2 层位精细标定
    3.3 骨干地震剖面层序地层解释
    3.4 层序地层划分
    3.5 层序构成样式

    第4章 南堡凹陷构造活动分析
    4.1 南堡凹陷构造特征及演化分析
    4.1.1 次级构造单元划分
    4.1.2 南堡凹陷主控断裂特征
    4.1.3 南堡凹陷构造地层特征
    4.1.4 南堡凹陷构造演化特征
    4.2 南堡凹陷边界断裂的活动特征
    4.2.1 南堡凹陷边界断裂活动性的垂向演化特征
    4.2.2 南堡凹陷边界断裂活动性的空间特征
    4.3 南堡凹陷基底沉降特征
    4.3.1 南堡凹陷沉降速率的垂向演化特征
    4.3.2 南堡凹陷沉降速率的空间展布特征
    4.4 南堡凹陷伸展特征
    4.4.1 南堡凹陷伸展量的计算方法及测线位置的选择
    4.4.2 南堡凹陷伸展特征分析
    4.5 南堡凹陷与周邻地区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对比分析
    4.5.1 南堡凹陷与歧口凹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对比分析
    4.5.2 南堡凹陷与周邻坳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对比分析
    4.6 南堡凹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

    第5章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对沉积的控制
    5.1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对沉积环境的控制
    5.2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对地层厚度及其空间展布的控制
    5.2.1 南堡凹陷古近纪各时期地层厚度及其空间展布特征
    5.2.2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对地层厚度的控制
    5.2.3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对厚度中心空间展布的控制
    5.3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对凹陷补偿性的控制
    5.4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对沉积体系类型及其空间展布的控制
    5.4.1 岩芯沉积相分析
    5.4.2 单井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和沉积相研究
    5.4.3 南堡凹陷东营组沉积体系空间展布特征
    5.4.4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对沉积体系类型及其空间展布的控制

    第6章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成因机制及油气地质意义探讨.
    6.1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成因机制探讨
    6.1.1 南堡及黄骅坳陷古近纪沉降中心迁移及应力场分析
    6.1.2 南堡凹陷岩浆活动及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分析
    6.1.3 南堡凹陷高柳断裂的形成演化分析
    6.1.4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成因机制探讨
    6.2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油气地质意义探讨
    6.2.1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对烃源岩的控制
    6.2.2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对储层的控制
    6.2.3 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对盖层的控制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南堡凹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葡萄酒分析检验(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王华、张予林 编
南堡凹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理论与实践
王华、邹统钎 著
南堡凹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读)中国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蓝皮书(2020)——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王华、赵栓文、舒伟、曹健 著
南堡凹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世界古代纺织品研究
王华、王厉冰 著
南堡凹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王华、焦嫦亮、先国兰 编
南堡凹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高中自主招生与初高中衔接学习数学
王华、胡军 编
南堡凹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中老年常见病防治策略
王华、田雪飞、周英杰 编
南堡凹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页岩气勘探开发导论
王华、宋春雨 编
南堡凹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中医药+”新思维
王华、汤少梁 著
南堡凹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Delft3D模型理论及应用
王华、魏乾坤 著
南堡凹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铁路车务系统职场管理
王华、刘凯锋、石文洲 编
南堡凹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统计数据质量评估:误差效应分析与用户满意度测评
王华、金勇进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