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城市发展报告2016

中国健康城市发展报告2016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7-08
版次: 1
ISBN: 9787520309769
定价: 56.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92页
字数: 152千字
分类: 政治
1人买过
  •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为了更全面、更广泛地反映“十三五”时期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的总体水平、特点和趋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与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联合出版《中国健康城市研究报告(2016)》。本书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5种统计年鉴采集相关数据,选取了32个评价指标,建构健康城市建设指标评价体系,从健康设施、健康服务、健康管理、健康保障和健康环境5个维度,对7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健康建设水平进行评价。由于直辖市与地级市的规范、体量等级没有可比性,所以,直辖市和地级市建设水平的评价指标不同。通过主成分数学建模,分析评价2016年中国健康城市的发展现状、特点和走势;结合课题组成员的观察和调研,全面总结了中国健康城市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了2016年中国健康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孙逊,1944年生,江苏丹阳人。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光启国际学者中心教授、博导,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主持撰写《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主编《都市文化研究》集刊、《上海城市地图集成》等。



    鲍宗豪,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华东理工大学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经济伦理学会会员,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2005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5年版首席专家。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近年来着重研究文化、文明与社会现代化。代表性著作有《论无知——一个新的认识域》《2015年健康中国研究报告》《中国社会建设报告(2016)》等43本;1984年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和《欧洲经济伦理》(国际权     威刊物),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400余篇。2016年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研究:10年来文明城市创建的理论、实践与制度构建”。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等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导 论 1
    一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1
    (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1
    (二)“健康中国”战略是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国家战略 2
    (三)开辟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 3
    二  以健康城市为载体,推进“健康中国”战略 4
    (一)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 4
    (二)国家卫生城市走向健康城市创建 6
    (三)健康城市创建要兼容和谐宜居需求 8
    三  建立科学有效的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10
    (一)“健康中国2030”主要健康指标 10
    (二)“2016健康城市指数”主要健康指标 12
    四  中国对全球健康治理的重大贡献 14
    (一)为全球健康提供“中国处方” 14
    (二)创建全球健康城市的“中国药方” 15
    第一章 中国健康城市综合指数 17
    一  研究2016年中国健康城市指数的新背景 17
    (一)客观反映“健康中国”行动纲要的实施 18
    (二)客观反映“十三五”时期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的进展 18
    (三)客观反映“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绩效 19
    二  中国直辖市健康城市建设总体水平 20
    (一)四个直辖市健康城市指数得分排序 21
    (二)四个直辖市建设健康城市分析 22
    三  中国74个城市健康指数 24
    (一)中国74个城市健康指数排名得分与综合分析 24
    (二)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健康指数比较分析 29
    (三)43个地级市的健康城市指数比较分析 33
    四  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的前瞻性思考 37
    (一)提高医疗卫生支出比重 37
    (二)不断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38
    (三)重视亚健康问题,培育健康人群 38
    (四)发扬传统养生理念,发展健康文化 39
    第二章  中国健康城市服务指数 41
    一  中国直辖市的健康服务指数排名得分与分析 41
    (一)京、沪人均卫生费用靠前,重庆垫底 42
    (二)服务效能上海排名居首,津、渝存在短板 43
    (三)京、沪健康城市治理排名全国乃至世界前列 43
    (四)沪、京医疗资源下沉,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成为主角 44
    二  中国74个城市健康服务指数排名得分与综合分析 45
    (一)74个城市的健康服务得分 45
    (二)74个城市健康服务指标的平均分值 48
    (三)74个城市健康服务指标分析 48
    三  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的健康服务指数 52
    (一)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的健康服务得分 52
    (二)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健康服务指数分析 53
    四  43个地级市的健康服务指数 56
    (一)地级市健康服务指数得分 56
    (二)排名前五位地级市健康服务指数分析 58
    (三)排名后五位地级市健康服务指数分析 60
    第三章  中国城市健康环境指数 62
    一  中国直辖市健康环境指数比较分析 63
    (一)直辖市健康环境指数得分 63
    (二)直辖市健康环境核心指标比较 64
    二  中国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健康环境指数排名得分与综合分析 69
    (一)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健康环境指数得分排序 69
    (二)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健康环境指数比较分析 71
    三  43地级市健康环境指数比较分析 72
    (一)43地级市健康环境指数得分排序 72
    (二)43地级市健康环境指数比较分析 74
    (三)前五位地级市健康环境核心指标比较 76
    四  地级市打造健康环境的路径和对策 84
    (一)健康城市要以健康环境为引领 84
    (二)以生态为主抓手,攻克健康环境整治难点 85
    (三)以绿色为目标,开展森林城市创建 86
    第四章  中国健康城市保障指数 88
    一  中国直辖市健康保障指数比较分析 88
    (一)四个直辖市健康保障指数得分排序 88
    (二)四个直辖市健康保障指数比较分析 89
    二  中国城市健康保障指数比较分析 90
    (一)中国城市健康保障指数得分排序 90
    (二) 中国城市健康保障指数比较分析 93
    三  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的健康保障指数比较分析 94
    (一)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健康保障指数得分排序 94
    (二)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健康保障指数得分比较分析 96
    四  43个地级市健康保障指数比较分析 97
    (一)43个地级市健康保障指数得分排序 97
    (二)43个地级市健康保障指数得分比较分析 99
    五  中国74个城市健康保障核心指标比较 100
    (一)公共财政中医疗卫生支出预算支出(元/人) 100
    (二)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元/人) 104
    (三)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108
    (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 112
    (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 115
    (六)城镇登记失业率(%) 119
    (七)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元/人) 122
    (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人/万人) 126
    (九)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人/万人) 130
    (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人/万人) 134
    附录I  2016年健康城市指数框架结构 138
    附录II  2016健康城市指数原始数据 139
    附录III 健康城市指数主要指标解释 157
    附录IV 健康城市指数计算结果 161
    附录V 参考文献 167
  • 内容简介: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为了更全面、更广泛地反映“十三五”时期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的总体水平、特点和趋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与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联合出版《中国健康城市研究报告(2016)》。本书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5种统计年鉴采集相关数据,选取了32个评价指标,建构健康城市建设指标评价体系,从健康设施、健康服务、健康管理、健康保障和健康环境5个维度,对7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健康建设水平进行评价。由于直辖市与地级市的规范、体量等级没有可比性,所以,直辖市和地级市建设水平的评价指标不同。通过主成分数学建模,分析评价2016年中国健康城市的发展现状、特点和走势;结合课题组成员的观察和调研,全面总结了中国健康城市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了2016年中国健康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作者简介:
    孙逊,1944年生,江苏丹阳人。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光启国际学者中心教授、博导,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主持撰写《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主编《都市文化研究》集刊、《上海城市地图集成》等。



    鲍宗豪,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华东理工大学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经济伦理学会会员,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2005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5年版首席专家。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近年来着重研究文化、文明与社会现代化。代表性著作有《论无知——一个新的认识域》《2015年健康中国研究报告》《中国社会建设报告(2016)》等43本;1984年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和《欧洲经济伦理》(国际权     威刊物),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400余篇。2016年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研究:10年来文明城市创建的理论、实践与制度构建”。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等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目录:
    导 论 1
    一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1
    (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1
    (二)“健康中国”战略是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国家战略 2
    (三)开辟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 3
    二  以健康城市为载体,推进“健康中国”战略 4
    (一)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 4
    (二)国家卫生城市走向健康城市创建 6
    (三)健康城市创建要兼容和谐宜居需求 8
    三  建立科学有效的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10
    (一)“健康中国2030”主要健康指标 10
    (二)“2016健康城市指数”主要健康指标 12
    四  中国对全球健康治理的重大贡献 14
    (一)为全球健康提供“中国处方” 14
    (二)创建全球健康城市的“中国药方” 15
    第一章 中国健康城市综合指数 17
    一  研究2016年中国健康城市指数的新背景 17
    (一)客观反映“健康中国”行动纲要的实施 18
    (二)客观反映“十三五”时期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的进展 18
    (三)客观反映“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绩效 19
    二  中国直辖市健康城市建设总体水平 20
    (一)四个直辖市健康城市指数得分排序 21
    (二)四个直辖市建设健康城市分析 22
    三  中国74个城市健康指数 24
    (一)中国74个城市健康指数排名得分与综合分析 24
    (二)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健康指数比较分析 29
    (三)43个地级市的健康城市指数比较分析 33
    四  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的前瞻性思考 37
    (一)提高医疗卫生支出比重 37
    (二)不断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38
    (三)重视亚健康问题,培育健康人群 38
    (四)发扬传统养生理念,发展健康文化 39
    第二章  中国健康城市服务指数 41
    一  中国直辖市的健康服务指数排名得分与分析 41
    (一)京、沪人均卫生费用靠前,重庆垫底 42
    (二)服务效能上海排名居首,津、渝存在短板 43
    (三)京、沪健康城市治理排名全国乃至世界前列 43
    (四)沪、京医疗资源下沉,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成为主角 44
    二  中国74个城市健康服务指数排名得分与综合分析 45
    (一)74个城市的健康服务得分 45
    (二)74个城市健康服务指标的平均分值 48
    (三)74个城市健康服务指标分析 48
    三  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的健康服务指数 52
    (一)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的健康服务得分 52
    (二)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健康服务指数分析 53
    四  43个地级市的健康服务指数 56
    (一)地级市健康服务指数得分 56
    (二)排名前五位地级市健康服务指数分析 58
    (三)排名后五位地级市健康服务指数分析 60
    第三章  中国城市健康环境指数 62
    一  中国直辖市健康环境指数比较分析 63
    (一)直辖市健康环境指数得分 63
    (二)直辖市健康环境核心指标比较 64
    二  中国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健康环境指数排名得分与综合分析 69
    (一)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健康环境指数得分排序 69
    (二)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健康环境指数比较分析 71
    三  43地级市健康环境指数比较分析 72
    (一)43地级市健康环境指数得分排序 72
    (二)43地级市健康环境指数比较分析 74
    (三)前五位地级市健康环境核心指标比较 76
    四  地级市打造健康环境的路径和对策 84
    (一)健康城市要以健康环境为引领 84
    (二)以生态为主抓手,攻克健康环境整治难点 85
    (三)以绿色为目标,开展森林城市创建 86
    第四章  中国健康城市保障指数 88
    一  中国直辖市健康保障指数比较分析 88
    (一)四个直辖市健康保障指数得分排序 88
    (二)四个直辖市健康保障指数比较分析 89
    二  中国城市健康保障指数比较分析 90
    (一)中国城市健康保障指数得分排序 90
    (二) 中国城市健康保障指数比较分析 93
    三  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的健康保障指数比较分析 94
    (一)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健康保障指数得分排序 94
    (二)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健康保障指数得分比较分析 96
    四  43个地级市健康保障指数比较分析 97
    (一)43个地级市健康保障指数得分排序 97
    (二)43个地级市健康保障指数得分比较分析 99
    五  中国74个城市健康保障核心指标比较 100
    (一)公共财政中医疗卫生支出预算支出(元/人) 100
    (二)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元/人) 104
    (三)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108
    (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 112
    (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 115
    (六)城镇登记失业率(%) 119
    (七)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元/人) 122
    (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人/万人) 126
    (九)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人/万人) 130
    (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人/万人) 134
    附录I  2016年健康城市指数框架结构 138
    附录II  2016健康城市指数原始数据 139
    附录III 健康城市指数主要指标解释 157
    附录IV 健康城市指数计算结果 161
    附录V 参考文献 167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健康城市发展报告2016
中国国有资本管理学:探索与构建
綦好东,朱炜 等
中国健康城市发展报告2016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 端午节(精装)
武建华
中国健康城市发展报告2016
中国的节日(文学大家冰心笔下的节日绘本,感受中国传统节俗之美。新锐画家贵图子倾情绘制中国风插画。)
冰心
中国健康城市发展报告2016
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选讲(下册)
王泽龙、李遇春
中国健康城市发展报告20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过勇等
中国健康城市发展报告2016
中国琴史演义
殷伟
中国健康城市发展报告2016
中国能源安全及其与石油国家关系
(俄罗斯)安娜·库捷列娃|责编:尹璐|译者: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中国健康城市发展报告2016
中国古典文房插花:重新发现中国古典插花美学
张传伦 著
中国健康城市发展报告2016
中国社会政策制度体系发展构建
杨涛
中国健康城市发展报告2016
中国之旅--让世界知道的宝藏(立体百科书)
陈颖/主编,高晓青/文
中国健康城市发展报告2016
中国通史 : 精编典藏本
吕思勉 著,天河世纪 出品
中国健康城市发展报告2016
中国文化的精神
许倬云 著;理想国 出品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健康城市发展报告2016
美国欧亚地区导弹防御政策研究
孙逊、韩略 著
中国健康城市发展报告2016
城市印记 : 上海老地图
孙逊、钟翀 主编
中国健康城市发展报告2016
城市与城市生活
孙逊、陈恒 著;黄韬 编;张大伟 校
中国健康城市发展报告2016
《红楼梦》精读
孙逊、王乙珈 著
中国健康城市发展报告2016
书写城市 : 文学与城市体验 : literature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孙逊、陈恒 主编
中国健康城市发展报告2016
城市科学与城市学
孙逊、杨剑龙 编
中国健康城市发展报告2016
网络社会与城市环境
孙逊、杨剑龙 著
中国健康城市发展报告2016
冷战后美国核威慑政策与国际战略稳定
孙逊、潘远强 著
中国健康城市发展报告2016
都市空间与文化想象
孙逊、杨剑龙 编
中国健康城市发展报告2016
全球化中的上海与东京(第4辑)
孙逊、杨剑龙 著
中国健康城市发展报告2016
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油画人像精选
孙逊、刘霞飞 编著
中国健康城市发展报告2016
刘易斯·芒福德的城市观念
孙逊、陈恒主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