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旅游地域系统演化与旅游规划转型:朱家尖案例

海岛旅游地域系统演化与旅游规划转型:朱家尖案例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7-06
版次: 1
ISBN: 9787308167024
定价: 4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社会文化
3人买过
  •   全球旅游业发展快速拓展至海岸海岛地区,海岛旅游地域系统及其发展日渐成为人文地理学与旅游规划研究热点区域与焦点议题。作为中国典型旅游海岛之一的朱家尖,拥有优越的海洋旅游发展条件,旅游业迅速成长,日益成为浙东海洋旅游区的重要节点。倪欣欣、马仁锋编著的《海岛旅游地域系统演化与旅游规划转型(朱家尖案例)》构建了海岛旅游地域系统演化分析框架,阐释了舟山朱家尖岛旅游地域系统形成和发展的要素与动力、阶段与特征、路径惯性及其旅游社会文化空间效应,揭示海岛旅游地域系统的演化特性,既可丰富人地关系变迁研究海岛案例,又为提升海岛旅游地域系统可持续性寻求规划响应。 
      本书可供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海洋经济与海洋旅游、人文地理和城乡规划领域的研究人员阅读和参考,也可作为相关科研院校教师、学生的参考书。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滨海地区与孤立海岛日益成为人类旅游活动实践地 
     1.1.2 演化分析有助于诠释海岛旅游地域系统的发展路径 
     1.1.3 发展路径判识与优化可突破海岛旅游发展惯性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样区选择 
    2 核心概念与研究动态 
     2.1 人地关系与海岛旅游地域系统及其实证动态 
     2.1.1 人地关系思想应用旅游地域系统研究 
     2.1.2 落脚在“人”的海岛旅游地域系统实证研究 
     2.1.3 落脚在“地”的海岛旅游地域系统实证研究 
     2.1.4 落脚在人与地“关系”的旅游地域系统实证研究 
     2.2 海洋旅游与海岛旅游业态 
     2.2.1 海洋旅游、海滨旅游与海岛旅游关系 
     2.2.2 海岛旅游地域系统特性及相关实证 
     2.3 演化经济地理学思想及其应用领域 
     2.3.1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城市演化领域 
     2.3.2 旅游领域 
     2.4 本章小结 
    3 演化视角海岛旅游地域系统研究架构 
     3.1 传统人地关系研究的范式 
     3.1.1 人地关系的理论解析 
     3.1.2 地域系统要素、结构、功能 
     3.1.3 人地关系的生命周期规律 
     3.2 演化经济地理思想在人地关系分析中应用 
     3.2.1 人地关系演化的核心要素 
     3.2.2 演化路径 
     3.3 人地关系视角旅游道德 
     3.3.1 旅游道德的主体及解析视角 
     3.3.2 人地关系视角旅游道德研究的主体、客体 
     3.3.3 旅游道德的解析维度 
     3.4 本章小结 
    4 嵌入浙江与舟山旅游系统的朱家尖 
     4.1 浙江旅游经济时空差异和旅游资源匹配度 
     4.1.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4.1.2 浙江省旅游经济差异的多尺度分析 
     4.1.3 旅游资源丰度与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差异的关联性 
     4.2 舟山旅游经济、旅游资源的省域地位错位 
     4.2.1 舟山旅游经济在浙江旅游经济中的贡献 
     4.2.2 造成舟山旅游经济贡献与旅游资源不匹配的原因 
     4.3 本章小结 
    5 朱家尖旅游地域系统的核心要素与演化动力 
     5.1 核心要素及其发展过程 
     5.1.1 核心要素的演化概念模型 
     5.1.2 核心要素演化的阶段性 
     5.1.3 “自然空间”趋向“旅游空间”的朱家尖岛 
     5.2 演化动力 
     5.2.1 旅游资源 
     5.2.2 游客需求 
     5.2.3 旅游中介引导 
     5.2.4 区际旅游发展 
     5.3 本章小结 
    6 朱家尖旅游地域系统的演化阶段与路径 
     6.1 典型海岛旅游地演化历程及特征 
     6.1.1 不同旅游定位的海岛旅游地演化特征 
     6.1.2 海岛旅游业自身变迁 
     6.1.3 海岛旅游地演化的基本特征 
     6.2 朱家尖旅游地域系统演化阶段划分 
     6.2.1 朱家尖旅游地域系统演化导控主体的结构方程模型判别 
     6.2.2 朱家尖旅游地域系统演化阶段 
     6.3 朱家尖旅游地域系统演化路径 
     6.3.1 路径识别依据 
     6.3.2 发展路径的依赖和锁定 
     6.4 本章小结 
    7 朱家尖旅游地域系统的空间结构演化 
     7.1 形成与发展的时空背景 
     7.1.1 旅游发展转向海洋 
     7.1.2 宗教文化旅游转向自然休闲度假旅游 
     7.1.3 自然景观开发转向人工景观塑造 
     7.1.4 普陀山造就的朱家尖旅游发展阴影效应 
     7.2 嵌入普陀旅游区的朱家尖旅游目的地营造 
     7.2.1 朱家尖旅游地空间演化过程 
     7.2.2 朱家尖旅游产品结构演变 
     7.2.3 朱家尖旅游产品其他结构演变 
     7.3 挣脱阴影区的朱家尖旅游地域系统空间剧变 
     7.3.1 文化空间剧变 
     7.3.2 社会空间剧变 
     7.4 调和朱家尖旅游地域系统旅游空间发展矛盾 
     7.4.1 关键问题及化解路径 
     7.4.2 朱家尖未来入岛游客量预测 
     7.5 本章小结 
    8 朱家尖旅游升级及规划响应 
     8.1 山海协作到海洋主导 
     8.1.1 区域协调到区域旅游合作 
     8.1.2 陆域旅游新业态 
     8.2 朱家尖海岛旅游新业态培育 
     8.2.1 旅游业态 
     8.2.2 景区建设 
     8.2.3 人才支撑 
     8.3 朱家尖海岛旅游转型升级路径 
     8.3.1 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 
     8.3.2 旅游业态重塑 
     8.3.3 旅游设施变迁与完善 
    参考文献 
    索引 
    附录 
    后记
  • 内容简介:
      全球旅游业发展快速拓展至海岸海岛地区,海岛旅游地域系统及其发展日渐成为人文地理学与旅游规划研究热点区域与焦点议题。作为中国典型旅游海岛之一的朱家尖,拥有优越的海洋旅游发展条件,旅游业迅速成长,日益成为浙东海洋旅游区的重要节点。倪欣欣、马仁锋编著的《海岛旅游地域系统演化与旅游规划转型(朱家尖案例)》构建了海岛旅游地域系统演化分析框架,阐释了舟山朱家尖岛旅游地域系统形成和发展的要素与动力、阶段与特征、路径惯性及其旅游社会文化空间效应,揭示海岛旅游地域系统的演化特性,既可丰富人地关系变迁研究海岛案例,又为提升海岛旅游地域系统可持续性寻求规划响应。 
      本书可供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海洋经济与海洋旅游、人文地理和城乡规划领域的研究人员阅读和参考,也可作为相关科研院校教师、学生的参考书。 

  •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滨海地区与孤立海岛日益成为人类旅游活动实践地 
     1.1.2 演化分析有助于诠释海岛旅游地域系统的发展路径 
     1.1.3 发展路径判识与优化可突破海岛旅游发展惯性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样区选择 
    2 核心概念与研究动态 
     2.1 人地关系与海岛旅游地域系统及其实证动态 
     2.1.1 人地关系思想应用旅游地域系统研究 
     2.1.2 落脚在“人”的海岛旅游地域系统实证研究 
     2.1.3 落脚在“地”的海岛旅游地域系统实证研究 
     2.1.4 落脚在人与地“关系”的旅游地域系统实证研究 
     2.2 海洋旅游与海岛旅游业态 
     2.2.1 海洋旅游、海滨旅游与海岛旅游关系 
     2.2.2 海岛旅游地域系统特性及相关实证 
     2.3 演化经济地理学思想及其应用领域 
     2.3.1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城市演化领域 
     2.3.2 旅游领域 
     2.4 本章小结 
    3 演化视角海岛旅游地域系统研究架构 
     3.1 传统人地关系研究的范式 
     3.1.1 人地关系的理论解析 
     3.1.2 地域系统要素、结构、功能 
     3.1.3 人地关系的生命周期规律 
     3.2 演化经济地理思想在人地关系分析中应用 
     3.2.1 人地关系演化的核心要素 
     3.2.2 演化路径 
     3.3 人地关系视角旅游道德 
     3.3.1 旅游道德的主体及解析视角 
     3.3.2 人地关系视角旅游道德研究的主体、客体 
     3.3.3 旅游道德的解析维度 
     3.4 本章小结 
    4 嵌入浙江与舟山旅游系统的朱家尖 
     4.1 浙江旅游经济时空差异和旅游资源匹配度 
     4.1.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4.1.2 浙江省旅游经济差异的多尺度分析 
     4.1.3 旅游资源丰度与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差异的关联性 
     4.2 舟山旅游经济、旅游资源的省域地位错位 
     4.2.1 舟山旅游经济在浙江旅游经济中的贡献 
     4.2.2 造成舟山旅游经济贡献与旅游资源不匹配的原因 
     4.3 本章小结 
    5 朱家尖旅游地域系统的核心要素与演化动力 
     5.1 核心要素及其发展过程 
     5.1.1 核心要素的演化概念模型 
     5.1.2 核心要素演化的阶段性 
     5.1.3 “自然空间”趋向“旅游空间”的朱家尖岛 
     5.2 演化动力 
     5.2.1 旅游资源 
     5.2.2 游客需求 
     5.2.3 旅游中介引导 
     5.2.4 区际旅游发展 
     5.3 本章小结 
    6 朱家尖旅游地域系统的演化阶段与路径 
     6.1 典型海岛旅游地演化历程及特征 
     6.1.1 不同旅游定位的海岛旅游地演化特征 
     6.1.2 海岛旅游业自身变迁 
     6.1.3 海岛旅游地演化的基本特征 
     6.2 朱家尖旅游地域系统演化阶段划分 
     6.2.1 朱家尖旅游地域系统演化导控主体的结构方程模型判别 
     6.2.2 朱家尖旅游地域系统演化阶段 
     6.3 朱家尖旅游地域系统演化路径 
     6.3.1 路径识别依据 
     6.3.2 发展路径的依赖和锁定 
     6.4 本章小结 
    7 朱家尖旅游地域系统的空间结构演化 
     7.1 形成与发展的时空背景 
     7.1.1 旅游发展转向海洋 
     7.1.2 宗教文化旅游转向自然休闲度假旅游 
     7.1.3 自然景观开发转向人工景观塑造 
     7.1.4 普陀山造就的朱家尖旅游发展阴影效应 
     7.2 嵌入普陀旅游区的朱家尖旅游目的地营造 
     7.2.1 朱家尖旅游地空间演化过程 
     7.2.2 朱家尖旅游产品结构演变 
     7.2.3 朱家尖旅游产品其他结构演变 
     7.3 挣脱阴影区的朱家尖旅游地域系统空间剧变 
     7.3.1 文化空间剧变 
     7.3.2 社会空间剧变 
     7.4 调和朱家尖旅游地域系统旅游空间发展矛盾 
     7.4.1 关键问题及化解路径 
     7.4.2 朱家尖未来入岛游客量预测 
     7.5 本章小结 
    8 朱家尖旅游升级及规划响应 
     8.1 山海协作到海洋主导 
     8.1.1 区域协调到区域旅游合作 
     8.1.2 陆域旅游新业态 
     8.2 朱家尖海岛旅游新业态培育 
     8.2.1 旅游业态 
     8.2.2 景区建设 
     8.2.3 人才支撑 
     8.3 朱家尖海岛旅游转型升级路径 
     8.3.1 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 
     8.3.2 旅游业态重塑 
     8.3.3 旅游设施变迁与完善 
    参考文献 
    索引 
    附录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