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案例研究

检察案例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
2017-08
版次: 1
ISBN: 9787562076681
定价: 4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15页
字数: 32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法律
5人买过
  •   《检察案例研究》一书不是单纯的案例编写,而是重视引证、善于说理的案例研究。该书中的每一个案例,都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办案经验,对涉及的核心问题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阐明己见,进行多角度深入细致的法理分析,力求做到评析意见依据充分、说理到位、论证严密、观点准确,从审查方法、法律适用、办案思维和逻辑推理等方面为司法适用提供了参考。《检察案例研究》案例所涉学术观点对于检察工作、法学研究以及教学工作,乃至普法宣传工作,都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   李玉基,男,汉族,生于1963年1月,甘肃会宁人,中共党员,现任甘肃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先后担任甘肃政法学院法学院院长、教务处长、院长助理,甘肃政法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兼任中国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理事,甘肃省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兰州市人大代表、法制工作委员会委员,甘肃省社科联副主席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法律制度。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循环经济法的研究,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公开发表了《大学课堂教学及管理的价值取向——基于大学“优秀教学奖”评选的视角》《论循环经济法中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等学术论文50余篇,公开出版了《证券法学》《经济法》《循环经济基本法律制度研究》等专著8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中的难点分析和对策研究》,主持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循环经济基本法律制度研究——基于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思考》《循环经济法制创新研究》等。2004年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2年、2013年两次荣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金石,全国检察业务专家,甘肃省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工作11年来有60余篇文章被《中国司法》《西南政法大学学报》《河南社会科学》《人民检察》《行政法学研究》等国家知名期刊以及《法制日报》《检察日报》《人民法院报》等国家报刊采用;有20余篇文章被《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人大研究》《中国检察官》等国家期刊采用;有30余篇文章荣获全国或全省性一、二、三等奖;有30余篇文章入选全国刑法学年会、全国刑诉法学年会等全国性学术会议。
      全程参与《甘肃省检察机关绩效考评办法》《关于在刑事执法活动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规定》等60余件规范性文件的起草、修改工作。主持或参与完成高检院检察理论研究重点课题和检察应用理论研究重点课题9项。撰写的《我省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工作调查报告》《“十二五”期间我省职务犯罪发案趋势预测及应对策略》《“十二五”期间我省普通刑事犯罪发案趋势预测及应对策略》等137篇调研报告,被省委、省院领导做出重要批示。
      
      祁亚平,男,汉族,出生于1973年,甘肃庆阳人,现任甘肃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甘肃省司法科学与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刑事司法制度和刑事证据制度。目前主要著作包括《刑事庭审之事实认定的本质、局限以及罪案评价研究》(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刑事庭审之事实认定》(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刑事证据学原理》(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主持完成2007年甘肃政法学院重点课题研究,2011年结项。
      
      何青洲,男,汉族,出生于1979年,甘肃庆阳人。现任甘肃政法学院法学院副院长,甘肃省司法学科与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甘肃省教育法制培训与研究中心培训部副主任,甘肃政法学院副教授,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甘肃政法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访问学者。兼任“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兰州基地研究人员、西南政法大学人权教育与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甘肃政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人员。研究专长为法理学、法政治学理论、法律社会学等。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多项,主持甘肃省人民检察院重点项目2项,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法理论研究项目l项,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l项,甘肃政法学院重点项目1项,甘肃政法学院智库项目1项,在法学和政治学类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专著《“人民司法”在中国的实践路线:政治正义的司法实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编著《中国法律文献学引论》(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获甘肃省人民检察院“依法治国与检察理论”研讨会论文二等奖,甘肃政法学院首届学科专业竞赛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甘肃政法学院科研成果奖二等奖,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序言
    刑事诉讼法篇
    柳某某故意杀人案
    ——赔偿巨款能否减轻罪大恶极死刑犯的量刑
    陆某贪污罪、挪用公款案
    ——立案但未采取强制措施情况下主动供述侦查机关掌握的犯罪事实是否构成自首
    王某某涉嫌贩卖毒品案
    ——零口供下如何界定案件事实
    王某某故意伤害案
    ——重伤害案件被告人积极进行赔偿能否对其适用缓刑
    曹某某盗窃案
    ——曹某某的行为如何定性处理
    王某某强制医疗案
    ——如何把握强制医疗案件证据、适用标准
    韩某某强奸案
    ——不宜关押能否成为适用缓刑的必要条件
    祁某某虐待案
    ——虐待案件导致后果严重应属公诉案
    李某某寻衅滋事案
    ——多次上访、缠访的行为能否认定为犯罪
    赵某某、姚某某运输毒品案
    ——赵某某、姚某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运输毒品罪
    李某合同诈骗案
    ——异地寄押及押解在途时间是否应计入刑事拘留期限
    白某盗窃案
    ——如何正确理解“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王某等五人盗窃案
    ——劳务派遣合同制看井工人伙同他人“监守自盗”的行为定性
    董某某妨害公务案
    ——什么程度的暴力可达妨害公务罪的入罪标准
    李某社区矫正监督案
    ——撤销缓刑裁定书能否作为网上追逃依据
    ……
    刑法篇
    证据篇
    后记
  • 内容简介:
      《检察案例研究》一书不是单纯的案例编写,而是重视引证、善于说理的案例研究。该书中的每一个案例,都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办案经验,对涉及的核心问题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阐明己见,进行多角度深入细致的法理分析,力求做到评析意见依据充分、说理到位、论证严密、观点准确,从审查方法、法律适用、办案思维和逻辑推理等方面为司法适用提供了参考。《检察案例研究》案例所涉学术观点对于检察工作、法学研究以及教学工作,乃至普法宣传工作,都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
  • 作者简介:
      李玉基,男,汉族,生于1963年1月,甘肃会宁人,中共党员,现任甘肃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先后担任甘肃政法学院法学院院长、教务处长、院长助理,甘肃政法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兼任中国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理事,甘肃省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兰州市人大代表、法制工作委员会委员,甘肃省社科联副主席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法律制度。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循环经济法的研究,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公开发表了《大学课堂教学及管理的价值取向——基于大学“优秀教学奖”评选的视角》《论循环经济法中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等学术论文50余篇,公开出版了《证券法学》《经济法》《循环经济基本法律制度研究》等专著8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中的难点分析和对策研究》,主持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循环经济基本法律制度研究——基于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思考》《循环经济法制创新研究》等。2004年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2年、2013年两次荣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金石,全国检察业务专家,甘肃省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工作11年来有60余篇文章被《中国司法》《西南政法大学学报》《河南社会科学》《人民检察》《行政法学研究》等国家知名期刊以及《法制日报》《检察日报》《人民法院报》等国家报刊采用;有20余篇文章被《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人大研究》《中国检察官》等国家期刊采用;有30余篇文章荣获全国或全省性一、二、三等奖;有30余篇文章入选全国刑法学年会、全国刑诉法学年会等全国性学术会议。
      全程参与《甘肃省检察机关绩效考评办法》《关于在刑事执法活动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规定》等60余件规范性文件的起草、修改工作。主持或参与完成高检院检察理论研究重点课题和检察应用理论研究重点课题9项。撰写的《我省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工作调查报告》《“十二五”期间我省职务犯罪发案趋势预测及应对策略》《“十二五”期间我省普通刑事犯罪发案趋势预测及应对策略》等137篇调研报告,被省委、省院领导做出重要批示。
      
      祁亚平,男,汉族,出生于1973年,甘肃庆阳人,现任甘肃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甘肃省司法科学与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刑事司法制度和刑事证据制度。目前主要著作包括《刑事庭审之事实认定的本质、局限以及罪案评价研究》(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刑事庭审之事实认定》(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刑事证据学原理》(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主持完成2007年甘肃政法学院重点课题研究,2011年结项。
      
      何青洲,男,汉族,出生于1979年,甘肃庆阳人。现任甘肃政法学院法学院副院长,甘肃省司法学科与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甘肃省教育法制培训与研究中心培训部副主任,甘肃政法学院副教授,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甘肃政法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访问学者。兼任“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兰州基地研究人员、西南政法大学人权教育与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甘肃政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人员。研究专长为法理学、法政治学理论、法律社会学等。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多项,主持甘肃省人民检察院重点项目2项,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法理论研究项目l项,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l项,甘肃政法学院重点项目1项,甘肃政法学院智库项目1项,在法学和政治学类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专著《“人民司法”在中国的实践路线:政治正义的司法实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编著《中国法律文献学引论》(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获甘肃省人民检察院“依法治国与检察理论”研讨会论文二等奖,甘肃政法学院首届学科专业竞赛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甘肃政法学院科研成果奖二等奖,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 目录:
    序言
    刑事诉讼法篇
    柳某某故意杀人案
    ——赔偿巨款能否减轻罪大恶极死刑犯的量刑
    陆某贪污罪、挪用公款案
    ——立案但未采取强制措施情况下主动供述侦查机关掌握的犯罪事实是否构成自首
    王某某涉嫌贩卖毒品案
    ——零口供下如何界定案件事实
    王某某故意伤害案
    ——重伤害案件被告人积极进行赔偿能否对其适用缓刑
    曹某某盗窃案
    ——曹某某的行为如何定性处理
    王某某强制医疗案
    ——如何把握强制医疗案件证据、适用标准
    韩某某强奸案
    ——不宜关押能否成为适用缓刑的必要条件
    祁某某虐待案
    ——虐待案件导致后果严重应属公诉案
    李某某寻衅滋事案
    ——多次上访、缠访的行为能否认定为犯罪
    赵某某、姚某某运输毒品案
    ——赵某某、姚某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运输毒品罪
    李某合同诈骗案
    ——异地寄押及押解在途时间是否应计入刑事拘留期限
    白某盗窃案
    ——如何正确理解“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王某等五人盗窃案
    ——劳务派遣合同制看井工人伙同他人“监守自盗”的行为定性
    董某某妨害公务案
    ——什么程度的暴力可达妨害公务罪的入罪标准
    李某社区矫正监督案
    ——撤销缓刑裁定书能否作为网上追逃依据
    ……
    刑法篇
    证据篇
    后记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检察案例研究
检察关键词:人民检察制度研究 王海军
王海军
检察案例研究
检察工作现代化与检察案件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路径研究
刘涛
检察案例研究
检察监督案例解析
秦前红;黄明涛
检察案例研究
检察官客观公正立场研究
贾宇 著
检察案例研究
检察行为论
宋远升;泰安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
检察案例研究
检察研究(2022年第3辑)
江苏省人民检察院
检察案例研究
检察机关提起反垄断公益诉讼问题研究
谭袁 著
检察案例研究
检察研究(2022年第4辑)
江苏省人民检察院
检察案例研究
检察实务前沿问题研究(8) 法学理论 新华正版
作者
检察案例研究
检察官如何思考:从办案实践到司法理念
陈亚东
检察案例研究
检察官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优秀案(事)例选编(2021)
孙军 主编
检察案例研究
检察研究(2022年第2辑)
江苏省人民检察院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检察案例研究
中国循环经济政策与法制发展报告(2016—2017)
李玉基、俞金香分册 著
检察案例研究
审判案例研究(第1辑)
李玉基、南永绪、何青洲、祁亚平 编
检察案例研究
检察案例研究(第2辑)
李玉基、李东亮 编
检察案例研究
甘肃省司法改革研究
李玉基、李东亮、金石、南水绪 编
检察案例研究
部门法史研究中的问题与方法:第三届青年法史论坛文集
李玉基 刘晓林 主编
检察案例研究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系列教材:法学导论
李玉基 编
检察案例研究
循环经济基本法律制度研究:基于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思考
李玉基、俞金香 著
检察案例研究
经济法
李玉基 著
检察案例研究
法学导论/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法学系列
李玉基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