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观察与检验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观察与检验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5-04
版次: 1
ISBN: 9787509633830
定价: 7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88页
字数: 23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   农村金融是发展转型社会的普遍难题。《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观察与检验》一书系统论述了农村金融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脉络,对农村金融改革成效进行了实证评估,检验了农户融资选择行为,揭示了农村信用机制的演进规律,分析了各种农村金融政策干预效果,是农村金融领域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结合的精品学术著作。《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观察与检验》既有对农村金融理论和政策逻辑的系统梳理,又有金融实践的深刻洞察;既有全国层面农村金融改革成效的实证研究,也有立足于农村金融微观领域的细微观察;既讲求对政策实践检验的科学方法,又注重收集农村金融改革的典型事实。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观察与检验》在帮助理解十年来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过程、政策思路演进和农村金融市场化发展进展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可检验素材和清晰的论证线索。   陈鹏,1980年6月出生,经济学博士,先后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现供职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三农金融部。长期在中央银行参与和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工作,先后参与推动中国人民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贵州试点、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央行专项票据兑付、人民银行在浙江丽水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等多项工作,既涉及政策理论的研究,也涉及改革实践的具体操作。先后在《管理世界》、《金融研究》、《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中国金融》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先后有20余篇相关政策研究成果被国办《金融情况专报》、中农办《农村要情》、人民银行《参阅件》等采用:先后有多个以农村金融为主题的课题获得中国人民银行年度重点课题成果奖,有多篇成果获其他省部奖励。在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期间,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2批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和第六批特别资助。 第一章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理论阐释
    第一节农村金融理论问题
    第二节中国农村金融的微观基础
    一、中国农村金融概念及内涵
    二、微观基础之农户金融
    三、微观基础之现代农业金融
    第三节中国农村金融的宏观基础
    一、古代社会的“农资”需求与农贷政策
    二、现代世界体系下的中国农村金融
    三、当前农村金融问题的宏观逻辑
    第四节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二章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历史回顾
    一、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的宏观背景
    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农村金融
    三、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的改革发展
    第二节2003年以来农村金融改革过程及主要内容
    一、2003年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的制度设计
    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政策措施
    三、设立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增量改革
    第三节2003年以来农村金融改革的主要成效
    一、2003年以来农村金融改革的主要特征
    二、目前农村金融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
    三、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仍面临的主要挑战
    第四节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三章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选择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改革模式选择的研究背景
    第二节选择省联社模式的动因分析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路径依赖
    二、行政效率对经济效率的替代
    三、影响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选择的其他因素
    第三节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效与省联社模式的关联性
    一、省联社模式下的行政主导路径
    二、规模扩展中的行政效率
    三、经济效率被替代产生的问题
    第四节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四章影响农村金融机构商业绩效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农村金融机构绩效的研究综述
    第二节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农村金融发展与绩效评价理论
    二、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绩效目标
    三、影响农村金融绩效因素与基本假设
    第三节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
    第四节实证结论
    一、描述统计分析
    二、改革后影响农村信用社绩效的实证结论
    第五节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

    第五章中国农村金融机构资本约束有效吗
    第一节该问题的研究背景
    第二节研究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思路及实证模型
    三、实证变量描述
    第三节实证检验
    一、数据来源及描述统计
    二、实证过程
    三、实证检验结论
    四、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六章边际成本约束与农信社县级法人体制
    第一节农村金融服务边际成本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测算原则与模型设计
    第二节数据来源与农村金融服务成本测算结果
    一、数据来源
    二、农村金融服务成本测算结果
    三、农村金融机构层级之间成本结构比较
    第三节边际成本约束与县级法人主体地位的关系
    一、城乡两类合作机构金融服务成本差异
    二、金融服务成本层级比较优势与网点广覆盖的平衡
    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县级法人主体的特殊地位
    第四节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七章农村金融利率市场定价机制有效性实证研究
    第一节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竞争不充分与适度竞争条件下的农村金融利率定价
    一、竞争不充分条件下的利率定价行为
    二、农户家庭借贷生产的最优化行为
    三、市场竞争条件下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
    四、更一般性角度的农村金融利率定价行为
    第三节成本约束、市场竞争与利率定价的贵州证据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有效性检验的几个假定
    二、农信社利率调整政策背景与当前利率水平
    三、成本约束、市场竞争与利率定价的关系检验
    第四节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八章中国农户融资选择行为实证研究
    第一节引言与文献综述
    第二节研究设计与模型设定
    一、研究思路
    二、变量设定
    三、研究方法及模型设定
    第三节样本选择与数据描述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二、数据处理
    三、数据描述
    第四节实证检验结果
    一、不同融资渠道农户选择行为比较
    二、影响农户融资选择因素的边际效应
    三、农户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的融资次序
    第五节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九章中国农户信用机制演进与信用建设
    第一节农户信用机制演进与制度变迁
    一、信任、信用与信用行为结构
    二、农户信任与农户信用
    三、改革开放过程中农户信用的制度变迁
    第二节农户信用演进的机制特征:假说与检验
    一、当前农户信用的制度变迁“倒u”形特征假说
    二、农户信用制度变迁“倒U”形假说检验
    三、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结构解析
    第三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制度变迁与构建
    一、从传统乡村农户信任到农户信用体系的制度变迁
    二、农村信用体系的理论内涵
    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制度绩效
    第四节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十章农村熟人社会信用与银行信用联结机制
    第一节理论回顾与研究综述
    第二节双水村模式的背景、机制设计与制度绩效
    一、双水村担保合作社设立所突破的约束环境
    二、担保合作社的制度设计与治理
    三、双水村模式的运行与制度性绩效
    第三节双水村担保合作社模式的理论解释
    一、嵌入性视角农户信用行为的声誉机制
    二、农户异质性与农村熟人社会信用机制
    三、转型背景下双水村模式的熟人信用与商业信用的联结机制
    第四节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十一章农村金融政策干预:补贴农户抑或扶持机构
    第一节补贴农户:“以奖代补”推进小额信贷到户实践
    一、“以奖代补”试点背景及政策思路
    二、“政府+银行”双主体补贴模式的实施成效
    三、“以奖代补”推进小额贷款到户试点的干预行为分析
    第二节扶持机构:填补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网点案例
    一、贵州填补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的背景及实施
    二、推进填补金融空白乡镇网点中的扶持政策
    三、扶持机构政策对农户金融发展的实际效果
    第三节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十二章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顶层设计上规划三种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思路
    第二节总体上区分农户金融与现代农业金融
    第三节分层设计农村金融的管理体制机制
    第四节继续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基础设施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农村金融是发展转型社会的普遍难题。《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观察与检验》一书系统论述了农村金融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脉络,对农村金融改革成效进行了实证评估,检验了农户融资选择行为,揭示了农村信用机制的演进规律,分析了各种农村金融政策干预效果,是农村金融领域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结合的精品学术著作。《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观察与检验》既有对农村金融理论和政策逻辑的系统梳理,又有金融实践的深刻洞察;既有全国层面农村金融改革成效的实证研究,也有立足于农村金融微观领域的细微观察;既讲求对政策实践检验的科学方法,又注重收集农村金融改革的典型事实。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观察与检验》在帮助理解十年来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过程、政策思路演进和农村金融市场化发展进展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可检验素材和清晰的论证线索。
  • 作者简介:
      陈鹏,1980年6月出生,经济学博士,先后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现供职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三农金融部。长期在中央银行参与和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工作,先后参与推动中国人民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贵州试点、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央行专项票据兑付、人民银行在浙江丽水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等多项工作,既涉及政策理论的研究,也涉及改革实践的具体操作。先后在《管理世界》、《金融研究》、《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中国金融》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先后有20余篇相关政策研究成果被国办《金融情况专报》、中农办《农村要情》、人民银行《参阅件》等采用:先后有多个以农村金融为主题的课题获得中国人民银行年度重点课题成果奖,有多篇成果获其他省部奖励。在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期间,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2批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和第六批特别资助。
  • 目录:
    第一章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理论阐释
    第一节农村金融理论问题
    第二节中国农村金融的微观基础
    一、中国农村金融概念及内涵
    二、微观基础之农户金融
    三、微观基础之现代农业金融
    第三节中国农村金融的宏观基础
    一、古代社会的“农资”需求与农贷政策
    二、现代世界体系下的中国农村金融
    三、当前农村金融问题的宏观逻辑
    第四节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二章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历史回顾
    一、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的宏观背景
    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农村金融
    三、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的改革发展
    第二节2003年以来农村金融改革过程及主要内容
    一、2003年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的制度设计
    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政策措施
    三、设立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增量改革
    第三节2003年以来农村金融改革的主要成效
    一、2003年以来农村金融改革的主要特征
    二、目前农村金融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
    三、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仍面临的主要挑战
    第四节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三章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选择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改革模式选择的研究背景
    第二节选择省联社模式的动因分析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路径依赖
    二、行政效率对经济效率的替代
    三、影响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选择的其他因素
    第三节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效与省联社模式的关联性
    一、省联社模式下的行政主导路径
    二、规模扩展中的行政效率
    三、经济效率被替代产生的问题
    第四节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四章影响农村金融机构商业绩效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农村金融机构绩效的研究综述
    第二节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农村金融发展与绩效评价理论
    二、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绩效目标
    三、影响农村金融绩效因素与基本假设
    第三节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
    第四节实证结论
    一、描述统计分析
    二、改革后影响农村信用社绩效的实证结论
    第五节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

    第五章中国农村金融机构资本约束有效吗
    第一节该问题的研究背景
    第二节研究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思路及实证模型
    三、实证变量描述
    第三节实证检验
    一、数据来源及描述统计
    二、实证过程
    三、实证检验结论
    四、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六章边际成本约束与农信社县级法人体制
    第一节农村金融服务边际成本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测算原则与模型设计
    第二节数据来源与农村金融服务成本测算结果
    一、数据来源
    二、农村金融服务成本测算结果
    三、农村金融机构层级之间成本结构比较
    第三节边际成本约束与县级法人主体地位的关系
    一、城乡两类合作机构金融服务成本差异
    二、金融服务成本层级比较优势与网点广覆盖的平衡
    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县级法人主体的特殊地位
    第四节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七章农村金融利率市场定价机制有效性实证研究
    第一节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竞争不充分与适度竞争条件下的农村金融利率定价
    一、竞争不充分条件下的利率定价行为
    二、农户家庭借贷生产的最优化行为
    三、市场竞争条件下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
    四、更一般性角度的农村金融利率定价行为
    第三节成本约束、市场竞争与利率定价的贵州证据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有效性检验的几个假定
    二、农信社利率调整政策背景与当前利率水平
    三、成本约束、市场竞争与利率定价的关系检验
    第四节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八章中国农户融资选择行为实证研究
    第一节引言与文献综述
    第二节研究设计与模型设定
    一、研究思路
    二、变量设定
    三、研究方法及模型设定
    第三节样本选择与数据描述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二、数据处理
    三、数据描述
    第四节实证检验结果
    一、不同融资渠道农户选择行为比较
    二、影响农户融资选择因素的边际效应
    三、农户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的融资次序
    第五节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九章中国农户信用机制演进与信用建设
    第一节农户信用机制演进与制度变迁
    一、信任、信用与信用行为结构
    二、农户信任与农户信用
    三、改革开放过程中农户信用的制度变迁
    第二节农户信用演进的机制特征:假说与检验
    一、当前农户信用的制度变迁“倒u”形特征假说
    二、农户信用制度变迁“倒U”形假说检验
    三、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结构解析
    第三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制度变迁与构建
    一、从传统乡村农户信任到农户信用体系的制度变迁
    二、农村信用体系的理论内涵
    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制度绩效
    第四节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十章农村熟人社会信用与银行信用联结机制
    第一节理论回顾与研究综述
    第二节双水村模式的背景、机制设计与制度绩效
    一、双水村担保合作社设立所突破的约束环境
    二、担保合作社的制度设计与治理
    三、双水村模式的运行与制度性绩效
    第三节双水村担保合作社模式的理论解释
    一、嵌入性视角农户信用行为的声誉机制
    二、农户异质性与农村熟人社会信用机制
    三、转型背景下双水村模式的熟人信用与商业信用的联结机制
    第四节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十一章农村金融政策干预:补贴农户抑或扶持机构
    第一节补贴农户:“以奖代补”推进小额信贷到户实践
    一、“以奖代补”试点背景及政策思路
    二、“政府+银行”双主体补贴模式的实施成效
    三、“以奖代补”推进小额贷款到户试点的干预行为分析
    第二节扶持机构:填补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网点案例
    一、贵州填补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的背景及实施
    二、推进填补金融空白乡镇网点中的扶持政策
    三、扶持机构政策对农户金融发展的实际效果
    第三节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十二章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顶层设计上规划三种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思路
    第二节总体上区分农户金融与现代农业金融
    第三节分层设计农村金融的管理体制机制
    第四节继续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基础设施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观察与检验
家庭教育指导
陈鹏 王辉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观察与检验
使命 担当 创新——高职扩招专项行动的实践历程与思考
陈鹏 李俊雅 唐振华 林瑞双 编著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观察与检验
科氏流量计信号处理算法及应用
陈鹏 沈廷鳌 陈钦 苏欣 李明 著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观察与检验
人工智能时代的治道变革
陈鹏 著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观察与检验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第23辑)
陈鹏 主编;劳凯声;余雅风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观察与检验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第22辑)
陈鹏 主编;劳凯声;余雅风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观察与检验
6G之美: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演进
陈鹏 佘小明 杨姗 朱剑驰 蒋峥 赵嵩 刘博 杨蓓 编著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观察与检验
国际化与中国路:中国跨国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及路径研究
陈鹏 著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观察与检验
陈鹏 编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观察与检验
细语/大益文学
陈鹏 编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观察与检验
商务谈判与沟通实战指南
陈鹏 著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观察与检验
中国土地制度下的城市空间演变
陈鹏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