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论书诗研究

宋代论书诗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3-06
版次: 1
ISBN: 9787010110578
定价: 4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26页
字数: 320千字
分类: 文学
65人买过
  •   宋代论书诗对宋代书法史的补正令人瞩目,宋初的篆书热潮、北宋中期的书法复古运动、南宋苏黄米书风的流布情况、南宋末的书法复古倾向等均能聊补阙如。宋代论书诗的突出价值与地位尤其凸现在蕴藏甚富的书法美学思想方面,乃宋代尚意书法旗帜性观点的发源地,而崇古尚晋则是宋代论书诗中体现的宋代书法思想的母题。宋代论书诗对后世论书诗具有深远影响,无论是题材、体裁,还是用典的巧妙以及象征式批评方法的运用自如,抑或其中反映的书学观念的全面性与深刻性,均无愧于后事之师。   蔡显良,男,1969年生于江苏。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书法研究所副所长、美术学博士。曾获全国书学讨论会二等奖、首届南京艺术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广东省书协康有为奖。在各级专业报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现主要致力于中国书画史论的研究。 绪论

    一、论书诗的概念界定

    二、宋代论书诗的渊源

    三、宋代文化艺术思想对论书诗的影响

    四、崇古尚晋――宋代论书诗中反映的宋代书法思想的母题

    第一章宋代论书诗发展概况

    第一节宋代论书诗繁荣发展的条件

    一、唐代论书诗的积淀

    二、右文政策与儒学的振兴

    三、古文运动的发展

    四、宋代诗歌特色的形成

    五、其他的美学思想

    第二节“适意无异逍遥游”――响遏行云的北宋论书诗

    一、不期而然――宋代论书诗在宋初的梦英篆书歌诗中令人意外地拉开了帷幕

    二、翘足而待――北宋中期论书诗的发展与梅尧臣的巨大贡献

    三、金声玉振――北宋晚期在苏、黄、米三人的推动下论书诗达到高度成熟

    第三节“笔意不如当日健”――承续发展的南宋论书诗

    一、步履维艰――南宋初期论书诗徘徊不前

    二、中流击楫――南宋中期陆游对论书诗的发展做出很大努力

    三、欲说还休――南宋末期岳珂在论书诗方面作出一定贡献

    第二章宋代论书诗的主要题材与特色

    第一节宋代论书诗的主要题材

    一、书家题材的论书诗

    二、书法题材的论书诗

    三、文房四宝题材的论书诗

    四、诗书雅集、碑铭古迹等题材的论书诗

    五、涉及宋代刻帖与《兰亭序》研究的论书诗

    第二节宋代论书诗的主要特色

    一、象征式批评方法的新发展

    二、比喻、夸张等手法的娴熟运用

    三、用典的巧妙

    四、以禅入诗

    五、“以议论为诗”的特点

    第三章从宋代论书诗透视宋代书风

    第一节“可惜篆文今绝笔”――北宋初期的篆书热潮

    第二节“锺王北面使持毫”――北宋的书法复古现象

    第三节“我书意造本无法”――北宋后期的尚意书法

    第四节“学书须学颜真卿”――颜真卿对北宋书法的影响

    第五节“笔墨无成形”――南宋初期书法彷徨无序

    第六节“书为半酣差近古”――南宋书法的“中兴四家”

    第七节“世人竞写襄阳字”――流布南宋的苏黄米书风

    第八节“开卷令人忆羲献”――南宋末书法对于古法的回归

    第四章宋代论书诗与宋代书法思想的嬗变

    第一节“开元文学锺王笔”――北宋早期崇古尚晋思想的萌芽

    第二节“精神高远照日月”――北宋中期对魏晋书法与精神境界的追求

    第三节“自成一家始逼真”――飙起于世的北宋尚意思想

    一、崇晋――“鹅池谁不赏山阴”

    二、尚意――“点画信手烦推求”

    三、求韵――“要须读五车书”

    第四节“游戏翰墨唯书林”――南宋早期的“游戏”思想

    第五节“晋唐行草可同科”――南宋书法的崇尚晋唐思想

    第六节“犹喜坡翁返故乡”――南宋书法的守成思想

    第七节“风度人品第一流”――南宋的“以人论书”观

    第八节“二王万古擅书名”――南宋末的书法复古思潮

    第五章宋代论书诗中体现宋代书法思想的几对范畴

    第一节古与新――“随人作书奴,终与古人隔”

    一、宋代书法之“古”

    二、宋代书法的创新之路

    第二节法与意――“尽得意时仍放手,到凝情处略濡毫”

    一、宋人对书法之“法”的重视

    二、宋代书法更重视意趣的表达

    三、“率意”――宋人对“意”的进一步演绎

    第三节雅与俗――“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

    一、宋人对书法之“雅”的具体表达

    二、反对俗书

    第四节形与神――“点画纵横一脱新,之乎者也转精神”

    一、宋代书法对“神”的追求

    二、“神”与“逸”在论书诗中的独特运用

    结论

    一、宋代论书诗是补正宋代书法史不可或缺的资料

    二、宋代论书诗在宋代书论中的价值与地位

    三、宋代论书诗对后世论书诗的影响

    四、宋代论书诗中主要书学观点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宋代论书诗存目

    后记
  • 内容简介:
      宋代论书诗对宋代书法史的补正令人瞩目,宋初的篆书热潮、北宋中期的书法复古运动、南宋苏黄米书风的流布情况、南宋末的书法复古倾向等均能聊补阙如。宋代论书诗的突出价值与地位尤其凸现在蕴藏甚富的书法美学思想方面,乃宋代尚意书法旗帜性观点的发源地,而崇古尚晋则是宋代论书诗中体现的宋代书法思想的母题。宋代论书诗对后世论书诗具有深远影响,无论是题材、体裁,还是用典的巧妙以及象征式批评方法的运用自如,抑或其中反映的书学观念的全面性与深刻性,均无愧于后事之师。
  • 作者简介:
      蔡显良,男,1969年生于江苏。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书法研究所副所长、美术学博士。曾获全国书学讨论会二等奖、首届南京艺术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广东省书协康有为奖。在各级专业报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现主要致力于中国书画史论的研究。
  • 目录:
    绪论

    一、论书诗的概念界定

    二、宋代论书诗的渊源

    三、宋代文化艺术思想对论书诗的影响

    四、崇古尚晋――宋代论书诗中反映的宋代书法思想的母题

    第一章宋代论书诗发展概况

    第一节宋代论书诗繁荣发展的条件

    一、唐代论书诗的积淀

    二、右文政策与儒学的振兴

    三、古文运动的发展

    四、宋代诗歌特色的形成

    五、其他的美学思想

    第二节“适意无异逍遥游”――响遏行云的北宋论书诗

    一、不期而然――宋代论书诗在宋初的梦英篆书歌诗中令人意外地拉开了帷幕

    二、翘足而待――北宋中期论书诗的发展与梅尧臣的巨大贡献

    三、金声玉振――北宋晚期在苏、黄、米三人的推动下论书诗达到高度成熟

    第三节“笔意不如当日健”――承续发展的南宋论书诗

    一、步履维艰――南宋初期论书诗徘徊不前

    二、中流击楫――南宋中期陆游对论书诗的发展做出很大努力

    三、欲说还休――南宋末期岳珂在论书诗方面作出一定贡献

    第二章宋代论书诗的主要题材与特色

    第一节宋代论书诗的主要题材

    一、书家题材的论书诗

    二、书法题材的论书诗

    三、文房四宝题材的论书诗

    四、诗书雅集、碑铭古迹等题材的论书诗

    五、涉及宋代刻帖与《兰亭序》研究的论书诗

    第二节宋代论书诗的主要特色

    一、象征式批评方法的新发展

    二、比喻、夸张等手法的娴熟运用

    三、用典的巧妙

    四、以禅入诗

    五、“以议论为诗”的特点

    第三章从宋代论书诗透视宋代书风

    第一节“可惜篆文今绝笔”――北宋初期的篆书热潮

    第二节“锺王北面使持毫”――北宋的书法复古现象

    第三节“我书意造本无法”――北宋后期的尚意书法

    第四节“学书须学颜真卿”――颜真卿对北宋书法的影响

    第五节“笔墨无成形”――南宋初期书法彷徨无序

    第六节“书为半酣差近古”――南宋书法的“中兴四家”

    第七节“世人竞写襄阳字”――流布南宋的苏黄米书风

    第八节“开卷令人忆羲献”――南宋末书法对于古法的回归

    第四章宋代论书诗与宋代书法思想的嬗变

    第一节“开元文学锺王笔”――北宋早期崇古尚晋思想的萌芽

    第二节“精神高远照日月”――北宋中期对魏晋书法与精神境界的追求

    第三节“自成一家始逼真”――飙起于世的北宋尚意思想

    一、崇晋――“鹅池谁不赏山阴”

    二、尚意――“点画信手烦推求”

    三、求韵――“要须读五车书”

    第四节“游戏翰墨唯书林”――南宋早期的“游戏”思想

    第五节“晋唐行草可同科”――南宋书法的崇尚晋唐思想

    第六节“犹喜坡翁返故乡”――南宋书法的守成思想

    第七节“风度人品第一流”――南宋的“以人论书”观

    第八节“二王万古擅书名”――南宋末的书法复古思潮

    第五章宋代论书诗中体现宋代书法思想的几对范畴

    第一节古与新――“随人作书奴,终与古人隔”

    一、宋代书法之“古”

    二、宋代书法的创新之路

    第二节法与意――“尽得意时仍放手,到凝情处略濡毫”

    一、宋人对书法之“法”的重视

    二、宋代书法更重视意趣的表达

    三、“率意”――宋人对“意”的进一步演绎

    第三节雅与俗――“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

    一、宋人对书法之“雅”的具体表达

    二、反对俗书

    第四节形与神――“点画纵横一脱新,之乎者也转精神”

    一、宋代书法对“神”的追求

    二、“神”与“逸”在论书诗中的独特运用

    结论

    一、宋代论书诗是补正宋代书法史不可或缺的资料

    二、宋代论书诗在宋代书论中的价值与地位

    三、宋代论书诗对后世论书诗的影响

    四、宋代论书诗中主要书学观点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宋代论书诗存目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宋代论书诗研究
篆书临摹与创作
蔡显良 著;蔡显良 编
宋代论书诗研究
诗歌中的书法史
蔡显良
宋代论书诗研究
书法史论麈谈/暨南艺丛
蔡显良 著
宋代论书诗研究
广东历代书家研究丛书·康有为
蔡显良 著
宋代论书诗研究
二十世纪中国绘画赏析
蔡显良 编
宋代论书诗研究
神祇的脚印:中国符号文化(琴书乐道)(文玩卷)
蔡显良、曹建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