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模式引领城市发展转型-深圳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模式创新与实践

人居环境模式引领城市发展转型-深圳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模式创新与实践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17-11
版次: 01
ISBN: 9787030554437
定价: 9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36页
字数: 271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1人买过
  •   本书以深圳市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呈现深圳人居环境模式初创至今的整个历史进程,基于实践经验持续拓展深化人居环境的内涵与外延,建立并完善了指导深圳市中长期人居环境建设与发展的行动纲领和实施纲要。第一部分,在总结国内外人居环境研究与实践进展的基础上,结合深圳特区一体化及大部制改革等阶段特征,提出了城市人居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理论框架和具体建设途径,探索构建了经济发达和高度城市化地区的人居环境模式。第二部分,对深圳人居环境模式的演进情况与建设成效进行系统回顾和跟踪评价,总结经验和教训。第三部分,系统解析十八大以来深圳人居环境工作发展深刻变革的内外部形势,从源头压力变化、质量改善响应等方面对未来发展进行制约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优化完善深圳人居环境模式,并提出对策建议。 目录
    前言
    第1篇 深圳人居环境模式构建 3
    1 人居环境理论与研究进展 3
    1.1 概念内涵与特征 3
    1.1.1 人居环境的概念 3
    1.1.2 人居环境的内涵 4
    1.1.3 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特征 5
    1.2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进展
    1.2.1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7
    1.2.2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 11
    2 深圳人居环境转型的时代背景 14
    2.1 转型前的总体形势 14
    2.1.1 全球绿色革命风起云涌,生态竞争愈演愈烈 14
    2.1.2 国内环境与发展矛盾凸显,亟待环境与发展的战略转型 15
    2.1.3 深圳肩负着率先实现发展转型的历史使命,具备战略转型的先机 15
    2.2 转型前的主要问题 17
    2.2.1 经济和社会发展压力持续加大 17
    2.2.2 资源瓶颈日益突出 18
    2.2.3 生态环境压力显著 18
    2.2.4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21
    2.2.5 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21
    3 深圳人居环境模式的提出 23
    3.1 框架和理念 23
    3.1.1 框架结构 23
    3.1.2 基本理念 27
    3.2 管理模式配套改革思路 28
    3.2.1 1条主线 28
    3.2.2 2大范畴 28
    3.2.3 4个层面 29
    3.2.4 4点原则 30
    3.2.5 5大任务 30
    3.3 人居环境工作体系构建 30
    3.3.1 基本模式 31
    3.3.2 运行机制 31
    4 人居环堤战略目标 33
    4.1 总体目标 33
    4.1.1 战略目标 33
    4.1.2 阶段目标 33
    4.2 指标体系 34
    4.2.1 构建原则 34
    4.2.2 指标体革框架 34
    4.2.3 指标体系构建 35
    5 人居环境重点领域 44
    5.1 引领绿色发展 44
    5.1.1 推动低碳发展 44
    5.1.2 发展循环经济 44
    5.1.3 做强环保产业 45
    5.1.4 建立倒逼机制 46
    5.2 建设宜居城市 47
    5.2.1 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47
    5.2.2 优化城市环境功能 47
    5.2.3 推进住宅产业化 48
    5.2.4 推进绿道网络建设 48
    5.3 改善生态环境 49
    5.3.1 改善水环境质量 49
    5.3.2 提升大气环境质量 50
    5.3.3 提升固废处理处置水平 51
    5.3.4 营造安静的生活环境 52
    5.3.5 提升土壤污防能力 52
    5.3.6 强化按与辐射安全保障 52
    5.3.7 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 53
    5.3.8 提升生态服务功能 53
    5.4 倡导生态文明 54
    5.4.1 普及生态文明教育 54
    5.4.2 开展生态示范创建 54
    5.4.3 促进公众参与互动 55
    5.5 制度能力保障 55
    5.5.1 完善规划法规体系 55
    5.5.2 加大环境保护投资 55
    5.5.3 强化管理能力建设 55
    5.5.4 建设预警应急体革 56
    5.5.5 强化环境科技支撑 56
    5.5.6 推进一体化进程 57
    第2篇 深圳人居环境建设演进与成效
    6 人居环撞模式摘进 61
    6.1 人居环境模式优化 61
    6.1.1 总体发展变化 61
    6.1.2 具体变化 62
    6.2 人居环境建设实践推进 63
    6.2.1 全面促进城市绿色增长 63
    6.2.2 持续实施环境污染治理 65
    6.2.3 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体系 67
    6.2.4 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69
    6.2.5 提高环境监察监管水平 70
    6.2.6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改革 72
    7 人居环境保护与建设绩效评估 80
    7.1 绩效评估 80
    7.1.1 指标体系设计 80
    7.1.2 指标数据收集与处理 81
    7.1.3 人居环境建设绩效评估 83
    7.1.4 评价结果分析 84
    7.1.5 评估结论 86
    7.2 主要问题与成因分析 86
    7.2.1 源头发展压力尚有优化空间 86
    7.2.2 环境质量改善不均衡的问题较为突出 90
    7.2.3 基础设施处理规模和水平存在差距 96
    7.2.4 宜居生态建设面临开发建设和市民意愿的双重挤压 100
    7.2.5 环境风险隐患量多面广 106
    7.2.6 制度能力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108
    7.3 主要成效与经验总结
    7.3.1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从源头、全过程保护生态环境 114
    7.3.2 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强环境保护,环境治理能力显著提高 114
    7.3.3 大幅度削减污染负荷,环境质量呈现稳中持续改善的良好态势 116
    7.3.4 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和美商深圳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国 116
    7.3.5 实施最严格的环境监管执法,形成强大震慑和高压态势 118
    第3篇 深圳人居环境模式优化
    8 新时期深圳面临形势 121
    8.1 城市发展内外部形势 121
    8.1.1 国家经济新常态 121
    8.1.2 深圳社会经济发展形势 124
    8.2 城市生态环境改善面临形势 130
    8.2.1 国家生态环保形势 130
    8.2.2 深圳人居环境工作形势 131
    8.3 未来发展研判与制约因素分析 135
    8.3.1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135
    8.3.2 人居环境发展预测 139
    8.3.3 未来机遇与挑战 152
    9 新形势下的人居环境建设战略转型 157
    9.1 转型概况 157
    9.1.1 基本理念转型 157
    9.1.2 目标指标转型 161
    9.1.3 重点任务转型 162
    9.2 基本理念 162
    9.2.1 绿色发展理念 162
    9.2.2 助力竞争理念 163
    9.2.3 生态优先理念 163
    9.2.4 环境建设理念 163
    9.2.5 宜居惠民理念 163
    9.2.6 多元共治理念 163
    9.3 目标指标 164
    9.3.1 总体目标 164
    9.3.2 阶段目标 164
    9.3.3 指标体系 165
    10 人居环境建设策略 172
    10.1 绿色发展策略 172
    10.1.1 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型 172
    10.1.2 加强资源循环和集约利用 176
    10.1.3 提升节能减排减碳水平 177
    10.2 水环境建设策略 179
    10.2.1 全面开展水环境基础调查 179
    10.2.2 制定水质总体达标方案 180
    10.2.3 精细化水环境管理 180
    10.2.4 实施水环境专项治理 181
    10.3 大气环境质量提升策略 184
    10.3.1 综合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 184
    10.3.2 加快推进港口船舶污染控制 185
    10.3.3 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控制 185
    10.3.4 大力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 185
    10.3.5 全面深化扬尘污染控制 185
    10.3.6 持续提升工业行业污染防治水平 186
    10.3.7 推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186
    10.4 固体废物综合管控策略 186
    10.4.1 推行固体废物分类及减量 186
    10.4.2 完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建设 188
    10.4.3 建立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全过程管理构架 190
    10.4.4 增强固体废物监督管控 191
    10.5 宜居生态城市建设策略
    10.5.1 优化城市生态空间 192
    10.5.2 完善生态安全体系 193
    10.5.3 多方增加城市绿量 196
    10.5.4 推动生态文明创建 198
    10.6 环境风险全过程管控策略 
    10.6.1 实施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 199
    10.6.2 加强土壤环境保护 203
    10.6.3 深化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 206
    10.6.4 加强接与辐射安全监管 208
    10.6.5 推进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 210
    10.7 生态环保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策略 211
    10.7.1 完善资源环境管控机制 211
    10.7.2 改革环保监管体制 211
    10.7.3 创新环境经济政策 212
    10.7.4 完善社会共治体系 212
    10.7.5 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213
    10.8 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策略 214
    10.8.1 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214
    10.8.2 加强环境监管执法能力建设 216
    10.8.3 提高环境信息化水平 217
    10.9 保障措施 218
    10.9.1 完善生态环保法规,体系 218
    10.9.2 加大环保投入力度 218
    10.9.3 强化环境科技支撑 219
    10.9.4 加强人居环境宣传教育 219
    参考资料 220
  • 内容简介:
      本书以深圳市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呈现深圳人居环境模式初创至今的整个历史进程,基于实践经验持续拓展深化人居环境的内涵与外延,建立并完善了指导深圳市中长期人居环境建设与发展的行动纲领和实施纲要。第一部分,在总结国内外人居环境研究与实践进展的基础上,结合深圳特区一体化及大部制改革等阶段特征,提出了城市人居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理论框架和具体建设途径,探索构建了经济发达和高度城市化地区的人居环境模式。第二部分,对深圳人居环境模式的演进情况与建设成效进行系统回顾和跟踪评价,总结经验和教训。第三部分,系统解析十八大以来深圳人居环境工作发展深刻变革的内外部形势,从源头压力变化、质量改善响应等方面对未来发展进行制约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优化完善深圳人居环境模式,并提出对策建议。
  •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篇 深圳人居环境模式构建 3
    1 人居环境理论与研究进展 3
    1.1 概念内涵与特征 3
    1.1.1 人居环境的概念 3
    1.1.2 人居环境的内涵 4
    1.1.3 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特征 5
    1.2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进展
    1.2.1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7
    1.2.2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 11
    2 深圳人居环境转型的时代背景 14
    2.1 转型前的总体形势 14
    2.1.1 全球绿色革命风起云涌,生态竞争愈演愈烈 14
    2.1.2 国内环境与发展矛盾凸显,亟待环境与发展的战略转型 15
    2.1.3 深圳肩负着率先实现发展转型的历史使命,具备战略转型的先机 15
    2.2 转型前的主要问题 17
    2.2.1 经济和社会发展压力持续加大 17
    2.2.2 资源瓶颈日益突出 18
    2.2.3 生态环境压力显著 18
    2.2.4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21
    2.2.5 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21
    3 深圳人居环境模式的提出 23
    3.1 框架和理念 23
    3.1.1 框架结构 23
    3.1.2 基本理念 27
    3.2 管理模式配套改革思路 28
    3.2.1 1条主线 28
    3.2.2 2大范畴 28
    3.2.3 4个层面 29
    3.2.4 4点原则 30
    3.2.5 5大任务 30
    3.3 人居环境工作体系构建 30
    3.3.1 基本模式 31
    3.3.2 运行机制 31
    4 人居环堤战略目标 33
    4.1 总体目标 33
    4.1.1 战略目标 33
    4.1.2 阶段目标 33
    4.2 指标体系 34
    4.2.1 构建原则 34
    4.2.2 指标体革框架 34
    4.2.3 指标体系构建 35
    5 人居环境重点领域 44
    5.1 引领绿色发展 44
    5.1.1 推动低碳发展 44
    5.1.2 发展循环经济 44
    5.1.3 做强环保产业 45
    5.1.4 建立倒逼机制 46
    5.2 建设宜居城市 47
    5.2.1 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47
    5.2.2 优化城市环境功能 47
    5.2.3 推进住宅产业化 48
    5.2.4 推进绿道网络建设 48
    5.3 改善生态环境 49
    5.3.1 改善水环境质量 49
    5.3.2 提升大气环境质量 50
    5.3.3 提升固废处理处置水平 51
    5.3.4 营造安静的生活环境 52
    5.3.5 提升土壤污防能力 52
    5.3.6 强化按与辐射安全保障 52
    5.3.7 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 53
    5.3.8 提升生态服务功能 53
    5.4 倡导生态文明 54
    5.4.1 普及生态文明教育 54
    5.4.2 开展生态示范创建 54
    5.4.3 促进公众参与互动 55
    5.5 制度能力保障 55
    5.5.1 完善规划法规体系 55
    5.5.2 加大环境保护投资 55
    5.5.3 强化管理能力建设 55
    5.5.4 建设预警应急体革 56
    5.5.5 强化环境科技支撑 56
    5.5.6 推进一体化进程 57
    第2篇 深圳人居环境建设演进与成效
    6 人居环撞模式摘进 61
    6.1 人居环境模式优化 61
    6.1.1 总体发展变化 61
    6.1.2 具体变化 62
    6.2 人居环境建设实践推进 63
    6.2.1 全面促进城市绿色增长 63
    6.2.2 持续实施环境污染治理 65
    6.2.3 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体系 67
    6.2.4 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69
    6.2.5 提高环境监察监管水平 70
    6.2.6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改革 72
    7 人居环境保护与建设绩效评估 80
    7.1 绩效评估 80
    7.1.1 指标体系设计 80
    7.1.2 指标数据收集与处理 81
    7.1.3 人居环境建设绩效评估 83
    7.1.4 评价结果分析 84
    7.1.5 评估结论 86
    7.2 主要问题与成因分析 86
    7.2.1 源头发展压力尚有优化空间 86
    7.2.2 环境质量改善不均衡的问题较为突出 90
    7.2.3 基础设施处理规模和水平存在差距 96
    7.2.4 宜居生态建设面临开发建设和市民意愿的双重挤压 100
    7.2.5 环境风险隐患量多面广 106
    7.2.6 制度能力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108
    7.3 主要成效与经验总结
    7.3.1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从源头、全过程保护生态环境 114
    7.3.2 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强环境保护,环境治理能力显著提高 114
    7.3.3 大幅度削减污染负荷,环境质量呈现稳中持续改善的良好态势 116
    7.3.4 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和美商深圳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国 116
    7.3.5 实施最严格的环境监管执法,形成强大震慑和高压态势 118
    第3篇 深圳人居环境模式优化
    8 新时期深圳面临形势 121
    8.1 城市发展内外部形势 121
    8.1.1 国家经济新常态 121
    8.1.2 深圳社会经济发展形势 124
    8.2 城市生态环境改善面临形势 130
    8.2.1 国家生态环保形势 130
    8.2.2 深圳人居环境工作形势 131
    8.3 未来发展研判与制约因素分析 135
    8.3.1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135
    8.3.2 人居环境发展预测 139
    8.3.3 未来机遇与挑战 152
    9 新形势下的人居环境建设战略转型 157
    9.1 转型概况 157
    9.1.1 基本理念转型 157
    9.1.2 目标指标转型 161
    9.1.3 重点任务转型 162
    9.2 基本理念 162
    9.2.1 绿色发展理念 162
    9.2.2 助力竞争理念 163
    9.2.3 生态优先理念 163
    9.2.4 环境建设理念 163
    9.2.5 宜居惠民理念 163
    9.2.6 多元共治理念 163
    9.3 目标指标 164
    9.3.1 总体目标 164
    9.3.2 阶段目标 164
    9.3.3 指标体系 165
    10 人居环境建设策略 172
    10.1 绿色发展策略 172
    10.1.1 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型 172
    10.1.2 加强资源循环和集约利用 176
    10.1.3 提升节能减排减碳水平 177
    10.2 水环境建设策略 179
    10.2.1 全面开展水环境基础调查 179
    10.2.2 制定水质总体达标方案 180
    10.2.3 精细化水环境管理 180
    10.2.4 实施水环境专项治理 181
    10.3 大气环境质量提升策略 184
    10.3.1 综合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 184
    10.3.2 加快推进港口船舶污染控制 185
    10.3.3 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控制 185
    10.3.4 大力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 185
    10.3.5 全面深化扬尘污染控制 185
    10.3.6 持续提升工业行业污染防治水平 186
    10.3.7 推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186
    10.4 固体废物综合管控策略 186
    10.4.1 推行固体废物分类及减量 186
    10.4.2 完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建设 188
    10.4.3 建立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全过程管理构架 190
    10.4.4 增强固体废物监督管控 191
    10.5 宜居生态城市建设策略
    10.5.1 优化城市生态空间 192
    10.5.2 完善生态安全体系 193
    10.5.3 多方增加城市绿量 196
    10.5.4 推动生态文明创建 198
    10.6 环境风险全过程管控策略 
    10.6.1 实施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 199
    10.6.2 加强土壤环境保护 203
    10.6.3 深化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 206
    10.6.4 加强接与辐射安全监管 208
    10.6.5 推进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 210
    10.7 生态环保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策略 211
    10.7.1 完善资源环境管控机制 211
    10.7.2 改革环保监管体制 211
    10.7.3 创新环境经济政策 212
    10.7.4 完善社会共治体系 212
    10.7.5 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213
    10.8 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策略 214
    10.8.1 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214
    10.8.2 加强环境监管执法能力建设 216
    10.8.3 提高环境信息化水平 217
    10.9 保障措施 218
    10.9.1 完善生态环保法规,体系 218
    10.9.2 加大环保投入力度 218
    10.9.3 强化环境科技支撑 219
    10.9.4 加强人居环境宣传教育 219
    参考资料 22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