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金会:中国基金会转型研究

论基金会:中国基金会转型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0-04
版次: 1
ISBN: 9787508730042
定价: 2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2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21人买过
  •     《论基金会:中国基金会转型研究》是第一本全面介绍中国基金会的学术性著作。展现出我国基金会近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及转型特征,使读者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我国基金会的发展脉络。《论基金会:中国基金会转型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行政权力机制、社会宗旨机制和市场运作机制这三种基金会的资金形成机制,对应资源转化、资源转移和资源创造三种公益资源形成方式;提出从封闭式到开放式的基金会资金使用方式;通过分析中国基金会资源来源与使用方式的变化,归纳总结中国基金会的转型特征。     《论基金会:中国基金会转型研究》可以帮助基金会的决策者、介入者和相关人士,借鉴典型个案中的经验教训;可帮助人们提高对基金会的认识,特别是从基金会与政府关系的剖析中发现工作方向和重点;可帮助基金会的捐款者、受益者以及其他关心基金会发展的公众,了解、鉴别、监督基金会;可帮助研究基金会的学者了解中国基金会的发展趋势及理论概况。     徐字珊,女,1980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99年9月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公共管理系,2003年9月免试进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硕博连读,2009年1月获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深圳市社会科学发展所。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深圳市委重大课题以及多家基金会的战略规划,先后赴全国多个省、市实地调研,在核心期刊上和专著中发表各类学术文章20余篇,参与编写及翻译多本NGO方面的教材。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框架与论文结构 1.5 本书可能存在的研究局限  第2章 基金会基本概况 2.1 基金会的定义与分类 2.2 基金会的基本属性及产权特征 2.3 基金会的历史与现状 2.4 基金会的法律制度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基金会的发展现状 3.1 基金会的资产及收支规模 3.2 基金会的收入结构 3.3 基金会的活动领域 3.4 基金会的人力资源 3.5 基金会的治理现状 3.6 案例简介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基金会转型的制度环境 4.1 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演变 4.2 中国基金会的两种生成路径及其转型 4.3 “政府推动型”基金会的转型 4.4 案例分析:基金会的微观制度环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金会转型——以资金形成为例 5.1 基金会资金的形成机制 5.2 四家基金会公益资金的形成机制分析 5.3 基金会资金形成的若干转型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金会转型——以资金使用为例 6.1 基金会资金形成与使用的关系 6.2 从基金会的宗旨看资金使用导向 6.3 基金会资金使用方式 6.4 基金会资金使用方式的转型特点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转型对行为与治理结构的影响 7.1 基金会稳定资金的行为策略 7.2 基金会转型对组织治理的影响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与贡献 8.3 政策建议 8.4 后续研究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基金会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后记
  • 内容简介:
        《论基金会:中国基金会转型研究》是第一本全面介绍中国基金会的学术性著作。展现出我国基金会近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及转型特征,使读者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我国基金会的发展脉络。《论基金会:中国基金会转型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行政权力机制、社会宗旨机制和市场运作机制这三种基金会的资金形成机制,对应资源转化、资源转移和资源创造三种公益资源形成方式;提出从封闭式到开放式的基金会资金使用方式;通过分析中国基金会资源来源与使用方式的变化,归纳总结中国基金会的转型特征。     《论基金会:中国基金会转型研究》可以帮助基金会的决策者、介入者和相关人士,借鉴典型个案中的经验教训;可帮助人们提高对基金会的认识,特别是从基金会与政府关系的剖析中发现工作方向和重点;可帮助基金会的捐款者、受益者以及其他关心基金会发展的公众,了解、鉴别、监督基金会;可帮助研究基金会的学者了解中国基金会的发展趋势及理论概况。
  • 作者简介:
        徐字珊,女,1980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99年9月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公共管理系,2003年9月免试进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硕博连读,2009年1月获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深圳市社会科学发展所。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深圳市委重大课题以及多家基金会的战略规划,先后赴全国多个省、市实地调研,在核心期刊上和专著中发表各类学术文章20余篇,参与编写及翻译多本NGO方面的教材。
  •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框架与论文结构 1.5 本书可能存在的研究局限  第2章 基金会基本概况 2.1 基金会的定义与分类 2.2 基金会的基本属性及产权特征 2.3 基金会的历史与现状 2.4 基金会的法律制度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基金会的发展现状 3.1 基金会的资产及收支规模 3.2 基金会的收入结构 3.3 基金会的活动领域 3.4 基金会的人力资源 3.5 基金会的治理现状 3.6 案例简介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基金会转型的制度环境 4.1 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演变 4.2 中国基金会的两种生成路径及其转型 4.3 “政府推动型”基金会的转型 4.4 案例分析:基金会的微观制度环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金会转型——以资金形成为例 5.1 基金会资金的形成机制 5.2 四家基金会公益资金的形成机制分析 5.3 基金会资金形成的若干转型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金会转型——以资金使用为例 6.1 基金会资金形成与使用的关系 6.2 从基金会的宗旨看资金使用导向 6.3 基金会资金使用方式 6.4 基金会资金使用方式的转型特点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转型对行为与治理结构的影响 7.1 基金会稳定资金的行为策略 7.2 基金会转型对组织治理的影响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与贡献 8.3 政策建议 8.4 后续研究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基金会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论基金会:中国基金会转型研究
论基督徒(下)
[瑞士]汉斯.昆
论基金会:中国基金会转型研究
论基督教君主的教育
李康 译
论基金会:中国基金会转型研究
论基督徒(上)
汉斯.昆
论基金会:中国基金会转型研究
论基督教教义的发展
[英]约翰·亨利·纽曼 著;王雪迎 译
论基金会:中国基金会转型研究
论基督教信仰
[古罗马]爱比克泰德 著;杨凌峰 译
论基金会:中国基金会转型研究
论基督君主的教育
伊拉斯谟
论基金会:中国基金会转型研究
论基督之大与小:1900-1950年华人知识分子眼中的基督教
[奥]雷立伯 著
论基金会:中国基金会转型研究
论基金监管政策
寿伟光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论基金会:中国基金会转型研究
知行者说:深圳公益人访谈录
徐宇珊 编
论基金会:中国基金会转型研究
美国公益图谱:从传统到现代
徐宇珊、朱照南 著
论基金会:中国基金会转型研究
服务型治理:社区服务中心参与社区治理
徐宇珊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