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脆弱区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研究

生态旅游脆弱区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8-01
版次: 1
ISBN: 9787561439449
定价: 23.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30页
字数: 27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生活
4人买过
  • 《生态旅游脆弱区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研究》是针对西南山地生态旅游脆弱区中广泛存在的利益冲突和矛盾,以利益相关者的视角研究区域生态旅游的和谐发展。通过对相关利益主体的公平利益均衡与和谐因子的揭示,讨论生态旅游脆弱区和谐发展的途径与模式。
    基于西南山地的区域特征,首先揭示出以经济利益为首要追求目标,具有忽略社区利益、环境利益倾向的大众化旅游模式是影响这一区域生态旅游和谐发展的原因之一;其次,由于地理空间位置及资源开发对象的高度重叠,大规模无序的水电开发,也使生态旅游与水电成为两个冲突性产业。若上述两种发展模式得不到扭转,则将不可避免地使西南山地生态旅游发展长期处于“脆弱”的非可持续发展状态。
    在重新界定生态旅游脆弱区的概念和分析其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利益主体合法性、权力性、紧急性的分析,讨论了生态旅游脆弱区相应的利益相关者构成图谱;并进一步揭示出生态旅游和谐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之上提出的,能够通过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实现公平利益均衡分配所达到的现实目标,指出和谐发展是生态旅游区“脆弱性”避免的有效途径,这为生态旅游和谐发展理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生态旅游的实践应用提供了研究思路。接着,《生态旅游脆弱区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研究》从产生“脆弱性”的原因出发,分别从旅游发展环境与水电冲突发展环境这两个纬度进行系统研究,探询它们处于不同利益相关者构成下的利益均衡模式和共同的和谐发展因子。 程励,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旅游文化系副主任。近年来,主持纵向科研课题4项,国际课题1项,获得各类学术奖励6次。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国际论文11篇。受邀担任国际学术刊物、InternationalJouralofServicesTechnologyandManagement(EI收录)的GuestEditor,并担任TourismManagement(SSCI收录)、Society&NaruralResources(SSCI收录)、JournalofElectronicCommerceResearch(剑桥科学文摘收录)等国际一流刊物的论文匿名审稿人。 第一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本书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1.3本书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相关研究述评
    2.1和谐理论研究述评
    2.1.1和谐理论
    2.1.2和谐管理理论
    2.1.3和谐管理理论应用
    2.2生态旅游脆弱区研究述评
    2.2.1生态旅游研究
    2.2.2生态脆弱区研究
    2.2.3生态旅游脆弱区研究
    2.3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述评
    2.3.1利益相关者研究
    2.3.2环境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利益相关者研究
    2.3.3生态旅游研究中的利益相关者研究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生态旅游脆弱区和谐研究
    3.1“生态旅游脆弱区”
    3.1.1“生态脆弱区”的重新定义
    3.1.2“生态旅游脆弱区”的延伸定义
    3.1.3西部“生态旅游脆弱区”
    3.2“生态旅游脆弱区”研究
    3.2.1生态旅游与生态旅游脆弱性
    3.2.2生态旅游脆弱区的稳定性度量模型
    3.2.3生态旅游脆弱区的弹性度量模型
    3.3生态旅游脆弱区的和谐发展
    3.3.1和谐发展的基本理论
    3.3.2生态旅游脆弱区和谐发展的内涵
    3.3.3生态旅游脆弱区利益相关者的和谐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生态旅游脆弱区旅游发展环境下和谐发展研究
    4.1脆弱区关键利益相关者分析
    4.2生态旅游开发中的政府行为
    4.2.1政府利益均衡问题与研究方法
    4.2.2生态旅游资源产权统一管理模式的利益分配
    4.2.3生态旅游资源产权转移管理模式的利益分配
    4.2.4讨论
    4.3基于生态旅游者需求的生态旅游开发
    4.3.1生态旅游产品差异化的必要性分析
    4.3.2差异化实现途径:自然保护区小规模控制开发模式研究
    4.4生态旅游开发与公共利益的公平均衡
    4.4.1生态旅游开发与社区利益研究
    4.4.2生态旅游开发与社会公众压力研究
    4.5基于信息协作的生态旅游和谐发展
    4.5.1利益相关者信息化协作的必要性
    4.5.2旅游目的地管理系统(DMS)在国际上的应用
    4.5.3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在中国的实践
    4.5.4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信息化协作系统构建
    4.6本章小结

    第五章生态旅游脆弱区水电冲突发展环境下和谐发展研究
    5.1西部大规模进行的水电产业与发展冲突
    5.1.1西部大规模水电资源规划情况
    5.1.2大规模水电开发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争论
    5.1.3案例分析:大渡河流域水电建设与影响
    5.2生态旅游中的风景河流价值及其产业冲突下的开发博弈
    5.2.1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多重性分析
    5.2.2河流的风景价值:我国西部旅游资源的重要支撑
    5.2.3旅游与水电开发的产业博弈分析
    5.3公众参与下的河流和谐开发:基于东西方比较的实证研究
    5.3.1国际上的风景河流保护
    5.3.2西南山地风景河流上的公众参与
    5.3.3生态脆弱区河流开发中的利益结构矩阵
    5.3.4西南山地风景河流的和谐开发建议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环境NGO与西南山地生态旅游区的和谐发展
    6.1环境NGO成为生态旅游脆弱区代际利益的现实代言人
    6.2环境NGO参与生态旅游脆弱区和谐发展的公平博弈
    6.2.1引导和谐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6.2.2引导公众参与
    6.2.3为改变生态旅游区的“脆弱性”带来希望
    6.3环境NGO的影响力弱化分析
    6.4本章小结
    结束语
    1本文主要结论
    2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附录一:绿色环球国际生态旅游标准
    附录二:“王朗模式”解析
    1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社区与保护区的利益冲突
    3ICDP实施的成效
    3.1生态旅游开展
    3.2生态旅游促进保护的成效
    3.3社区真正参与的生态旅游
    3.4生态旅游模式得到国内外认同
    3.5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4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生态旅游脆弱区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研究》是针对西南山地生态旅游脆弱区中广泛存在的利益冲突和矛盾,以利益相关者的视角研究区域生态旅游的和谐发展。通过对相关利益主体的公平利益均衡与和谐因子的揭示,讨论生态旅游脆弱区和谐发展的途径与模式。
    基于西南山地的区域特征,首先揭示出以经济利益为首要追求目标,具有忽略社区利益、环境利益倾向的大众化旅游模式是影响这一区域生态旅游和谐发展的原因之一;其次,由于地理空间位置及资源开发对象的高度重叠,大规模无序的水电开发,也使生态旅游与水电成为两个冲突性产业。若上述两种发展模式得不到扭转,则将不可避免地使西南山地生态旅游发展长期处于“脆弱”的非可持续发展状态。
    在重新界定生态旅游脆弱区的概念和分析其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利益主体合法性、权力性、紧急性的分析,讨论了生态旅游脆弱区相应的利益相关者构成图谱;并进一步揭示出生态旅游和谐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之上提出的,能够通过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实现公平利益均衡分配所达到的现实目标,指出和谐发展是生态旅游区“脆弱性”避免的有效途径,这为生态旅游和谐发展理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生态旅游的实践应用提供了研究思路。接着,《生态旅游脆弱区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研究》从产生“脆弱性”的原因出发,分别从旅游发展环境与水电冲突发展环境这两个纬度进行系统研究,探询它们处于不同利益相关者构成下的利益均衡模式和共同的和谐发展因子。
  • 作者简介:
    程励,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旅游文化系副主任。近年来,主持纵向科研课题4项,国际课题1项,获得各类学术奖励6次。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国际论文11篇。受邀担任国际学术刊物、InternationalJouralofServicesTechnologyandManagement(EI收录)的GuestEditor,并担任TourismManagement(SSCI收录)、Society&NaruralResources(SSCI收录)、JournalofElectronicCommerceResearch(剑桥科学文摘收录)等国际一流刊物的论文匿名审稿人。
  •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本书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1.3本书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相关研究述评
    2.1和谐理论研究述评
    2.1.1和谐理论
    2.1.2和谐管理理论
    2.1.3和谐管理理论应用
    2.2生态旅游脆弱区研究述评
    2.2.1生态旅游研究
    2.2.2生态脆弱区研究
    2.2.3生态旅游脆弱区研究
    2.3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述评
    2.3.1利益相关者研究
    2.3.2环境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利益相关者研究
    2.3.3生态旅游研究中的利益相关者研究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生态旅游脆弱区和谐研究
    3.1“生态旅游脆弱区”
    3.1.1“生态脆弱区”的重新定义
    3.1.2“生态旅游脆弱区”的延伸定义
    3.1.3西部“生态旅游脆弱区”
    3.2“生态旅游脆弱区”研究
    3.2.1生态旅游与生态旅游脆弱性
    3.2.2生态旅游脆弱区的稳定性度量模型
    3.2.3生态旅游脆弱区的弹性度量模型
    3.3生态旅游脆弱区的和谐发展
    3.3.1和谐发展的基本理论
    3.3.2生态旅游脆弱区和谐发展的内涵
    3.3.3生态旅游脆弱区利益相关者的和谐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生态旅游脆弱区旅游发展环境下和谐发展研究
    4.1脆弱区关键利益相关者分析
    4.2生态旅游开发中的政府行为
    4.2.1政府利益均衡问题与研究方法
    4.2.2生态旅游资源产权统一管理模式的利益分配
    4.2.3生态旅游资源产权转移管理模式的利益分配
    4.2.4讨论
    4.3基于生态旅游者需求的生态旅游开发
    4.3.1生态旅游产品差异化的必要性分析
    4.3.2差异化实现途径:自然保护区小规模控制开发模式研究
    4.4生态旅游开发与公共利益的公平均衡
    4.4.1生态旅游开发与社区利益研究
    4.4.2生态旅游开发与社会公众压力研究
    4.5基于信息协作的生态旅游和谐发展
    4.5.1利益相关者信息化协作的必要性
    4.5.2旅游目的地管理系统(DMS)在国际上的应用
    4.5.3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在中国的实践
    4.5.4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信息化协作系统构建
    4.6本章小结

    第五章生态旅游脆弱区水电冲突发展环境下和谐发展研究
    5.1西部大规模进行的水电产业与发展冲突
    5.1.1西部大规模水电资源规划情况
    5.1.2大规模水电开发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争论
    5.1.3案例分析:大渡河流域水电建设与影响
    5.2生态旅游中的风景河流价值及其产业冲突下的开发博弈
    5.2.1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多重性分析
    5.2.2河流的风景价值:我国西部旅游资源的重要支撑
    5.2.3旅游与水电开发的产业博弈分析
    5.3公众参与下的河流和谐开发:基于东西方比较的实证研究
    5.3.1国际上的风景河流保护
    5.3.2西南山地风景河流上的公众参与
    5.3.3生态脆弱区河流开发中的利益结构矩阵
    5.3.4西南山地风景河流的和谐开发建议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环境NGO与西南山地生态旅游区的和谐发展
    6.1环境NGO成为生态旅游脆弱区代际利益的现实代言人
    6.2环境NGO参与生态旅游脆弱区和谐发展的公平博弈
    6.2.1引导和谐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6.2.2引导公众参与
    6.2.3为改变生态旅游区的“脆弱性”带来希望
    6.3环境NGO的影响力弱化分析
    6.4本章小结
    结束语
    1本文主要结论
    2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附录一:绿色环球国际生态旅游标准
    附录二:“王朗模式”解析
    1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社区与保护区的利益冲突
    3ICDP实施的成效
    3.1生态旅游开展
    3.2生态旅游促进保护的成效
    3.3社区真正参与的生态旅游
    3.4生态旅游模式得到国内外认同
    3.5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4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生态旅游脆弱区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研究
生态文化视域下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研究:基于中西方游憩者比较分析
王屏
生态旅游脆弱区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研究
生态文艺学
鲁枢元
生态旅游脆弱区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研究
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机制研究
牟永福 等 著
生态旅游脆弱区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研究
生态农田实践与展望
蒋高明,郭立月
生态旅游脆弱区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研究
生态党建
衣启永
生态旅游脆弱区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研究
生态伦理十日谈
刘兵,雷毅,刘天天
生态旅游脆弱区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研究
生态环境无人机遥感监测方法与案例
孙志刚
生态旅游脆弱区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研究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培训教程
刘德全,张雪容 著
生态旅游脆弱区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研究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沈满洪顾光同、钱志权、陈真亮 等
生态旅游脆弱区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研究
生态保护补偿条例
法律出版社
生态旅游脆弱区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研究
生态安全学导论
李政、姚树洁、宋有涛
生态旅游脆弱区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研究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持证上岗考核理论试题集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