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湛茂地区粤语语音研究

粤西湛茂地区粤语语音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6-09
版次: 1
ISBN: 9787306056382
定价: 7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62页
字数: 534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17人买过
  •   “岭南学丛书”系列二(共5本)简介  “岭南学丛书”(系列二,共5本),包括1. 《岭南文献与文学考论》(左鹏军著,64元);2.《九龄风度与盛唐气象》(陈建森著,42元);3. 《岭南近代文化与社会转型》(谢放著,52元);4. 《粤西湛茂地区粤语语音研究》(邵慧君著,72元);5.《近代岭南文化价值观的演变》(宋德华著,58元)。这套丛书,是作者们汇聚多年学术积累而成的新成果,或以岭南近代杰出思想家、政治家为中心,考察近代岭南文化价值观的演进和岭南思想走向、文化路径的新变;或以张九龄的诗歌创作、人格魅力为中心,探讨张九龄与岭南诗学精神、盛唐文学气象形成的关系;或以若干典型个案、思想观念为中心,探究中西交汇、古今嬗变背景下岭南文化与社会形态的新动向;或以岭南方言分布与扎实的方言调查材料为基础,研究广东湛江、茂名地区粤语语音特点;或以丰富的明清及近代岭南文献史实与文学个案为依据,论述岭南文献与文学的传承与新变、探索与经验。这些著作都显示出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突出的创新价值。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包括绪论与三个章节:绪论部分主要梳理湛江、茂名各地的历史沿革、人文背景、方言分布和选点理据;第一章 “粤西湛茂地区11个粤方言点音系”,主要归纳描写湛江、茂名各地语音系统并对音值特点进行详细说明;第二章“粤西湛茂地区11个粤方言点字音”,以表格形式按照《方言调查字表》(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顺序将各点的字音排列出来,并附上音韵地位;第三章“粤西湛茂地区粤方言语音研究专论”,主要收录作者关于粤西粤方言语音方面的专题研究成果。
      邵慧君,女,1966年生,祖籍浙江宁波,出生于上海。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岭南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1984-1991年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和文学硕士学位(师从汤珍珠教授);1991-1994年就读于暨南大学中文系(师从詹伯慧教授),获文学博士学位。1994年7月起就职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学术主攻方向为汉语方言学。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厅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各1项。出版专著3部,即《粤北十县市粤方言调查报告》(合作,1994年)、《粤西十县市粤方言调查报告》(合作,1998年)、《广东方言与文化探论》(合著,2007年)。在《中国语文》《方言》等各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前言1 
     绪论 第一节湛江市人文历史及方言分布总况 第二节湛江各县市历史沿革及粤方言选点介绍 第三节茂名市人文历史及方言分布总况 第四节茂名各县市历史沿革及粤方言选点介绍 
     第一章粤西湛茂地区11个粤方言点音系 第一节湛江市赤坎区寸金街粤方言音系 第二节湛江廉江市廉城镇粤方言音系 第三节湛江吴川市梅菉镇粤方言音系 第四节湛江吴川市吴阳镇粤方言(土白话)音系 第五节湛江遂溪县北坡镇粤方言(大种白话)音系 第六节茂名市茂南区新坡镇粤方言音系 第七节茂名高州市潘州街粤方言音系 第八节茂名信宜市东镇镇粤方言音系 第九节茂名市茂港区(原电白县)羊角镇粤方言音系 第十节茂名化州市河西街粤方言(上江话)音系 第十一节茂名化州市长岐镇粤方言(下江话)音系 
     第二章粤西湛茂地区11个粤方言点字音 第一节字音表凡例 第二节湛江、茂名11个粤方言点字音对照表 
     第三章粤西湛茂地区粤方言语音研究专论 第一节茂名各地粤方言语音特点比较 第二节从粤西方言论汉语南方方言中的、声母 第三节从化州上江话、下江话古全浊声母演变看粤方言的浊音清化 
     第四节化州市化州街粤方言(上江话)音韵特点 第五节化州市长岐镇粤方言(下江话)音韵特点 第六节吴川市梅菉镇粤方言音韵特点 第七节吴川市吴阳镇粤方言(土白话)音韵特点 第八节廉江市安铺镇粤方言音系及同音字汇 第九节论粤方言i、u 介音韵母——由粤西方言说起 第十节论粤语“吴化片”语音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兼与周边方言比较 
     后记 
  • 内容简介:
      “岭南学丛书”系列二(共5本)简介  “岭南学丛书”(系列二,共5本),包括1. 《岭南文献与文学考论》(左鹏军著,64元);2.《九龄风度与盛唐气象》(陈建森著,42元);3. 《岭南近代文化与社会转型》(谢放著,52元);4. 《粤西湛茂地区粤语语音研究》(邵慧君著,72元);5.《近代岭南文化价值观的演变》(宋德华著,58元)。这套丛书,是作者们汇聚多年学术积累而成的新成果,或以岭南近代杰出思想家、政治家为中心,考察近代岭南文化价值观的演进和岭南思想走向、文化路径的新变;或以张九龄的诗歌创作、人格魅力为中心,探讨张九龄与岭南诗学精神、盛唐文学气象形成的关系;或以若干典型个案、思想观念为中心,探究中西交汇、古今嬗变背景下岭南文化与社会形态的新动向;或以岭南方言分布与扎实的方言调查材料为基础,研究广东湛江、茂名地区粤语语音特点;或以丰富的明清及近代岭南文献史实与文学个案为依据,论述岭南文献与文学的传承与新变、探索与经验。这些著作都显示出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突出的创新价值。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包括绪论与三个章节:绪论部分主要梳理湛江、茂名各地的历史沿革、人文背景、方言分布和选点理据;第一章 “粤西湛茂地区11个粤方言点音系”,主要归纳描写湛江、茂名各地语音系统并对音值特点进行详细说明;第二章“粤西湛茂地区11个粤方言点字音”,以表格形式按照《方言调查字表》(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顺序将各点的字音排列出来,并附上音韵地位;第三章“粤西湛茂地区粤方言语音研究专论”,主要收录作者关于粤西粤方言语音方面的专题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
      邵慧君,女,1966年生,祖籍浙江宁波,出生于上海。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岭南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1984-1991年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和文学硕士学位(师从汤珍珠教授);1991-1994年就读于暨南大学中文系(师从詹伯慧教授),获文学博士学位。1994年7月起就职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学术主攻方向为汉语方言学。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厅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各1项。出版专著3部,即《粤北十县市粤方言调查报告》(合作,1994年)、《粤西十县市粤方言调查报告》(合作,1998年)、《广东方言与文化探论》(合著,2007年)。在《中国语文》《方言》等各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 目录:
    前言1 
     绪论 第一节湛江市人文历史及方言分布总况 第二节湛江各县市历史沿革及粤方言选点介绍 第三节茂名市人文历史及方言分布总况 第四节茂名各县市历史沿革及粤方言选点介绍 
     第一章粤西湛茂地区11个粤方言点音系 第一节湛江市赤坎区寸金街粤方言音系 第二节湛江廉江市廉城镇粤方言音系 第三节湛江吴川市梅菉镇粤方言音系 第四节湛江吴川市吴阳镇粤方言(土白话)音系 第五节湛江遂溪县北坡镇粤方言(大种白话)音系 第六节茂名市茂南区新坡镇粤方言音系 第七节茂名高州市潘州街粤方言音系 第八节茂名信宜市东镇镇粤方言音系 第九节茂名市茂港区(原电白县)羊角镇粤方言音系 第十节茂名化州市河西街粤方言(上江话)音系 第十一节茂名化州市长岐镇粤方言(下江话)音系 
     第二章粤西湛茂地区11个粤方言点字音 第一节字音表凡例 第二节湛江、茂名11个粤方言点字音对照表 
     第三章粤西湛茂地区粤方言语音研究专论 第一节茂名各地粤方言语音特点比较 第二节从粤西方言论汉语南方方言中的、声母 第三节从化州上江话、下江话古全浊声母演变看粤方言的浊音清化 
     第四节化州市化州街粤方言(上江话)音韵特点 第五节化州市长岐镇粤方言(下江话)音韵特点 第六节吴川市梅菉镇粤方言音韵特点 第七节吴川市吴阳镇粤方言(土白话)音韵特点 第八节廉江市安铺镇粤方言音系及同音字汇 第九节论粤方言i、u 介音韵母——由粤西方言说起 第十节论粤语“吴化片”语音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兼与周边方言比较 
     后记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粤西湛茂地区粤语语音研究
粤西名医临证经验拾遗
蔡柏;廖凯明
粤西湛茂地区粤语语音研究
粤西士人研究
胡大雷 著
粤西湛茂地区粤语语音研究
粤西士人与文化研究
胡大雷 著
粤西湛茂地区粤语语音研究
粤西地区甘蔗主要品种鉴别图谱(农务版)
黄香武、宫玉林 编
粤西湛茂地区粤语语音研究
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
林琳 著
粤西湛茂地区粤语语音研究
粤西甘蔗机械化栽培技术实践
苏俊波
粤西湛茂地区粤语语音研究
粤西唐诗之路探源与诗人寻踪(唐诗之路研究丛书)
莫道才 编
粤西湛茂地区粤语语音研究
粤西文论选
陈丕武 刘海珊
粤西湛茂地区粤语语音研究
粤西农业生态、土壤与肥料论文集
王颖明、黄继渊 著
粤西湛茂地区粤语语音研究
粤西闽语雷州话研究
林伦伦 著
粤西湛茂地区粤语语音研究
粤西濒危民俗文化研究
林春 著
粤西湛茂地区粤语语音研究
粤西八音研究
范晓君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