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布街:英国新闻业往事

格拉布街:英国新闻业往事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0-01
版次: 1
ISBN: 9787301159361
定价: 21.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10页
字数: 14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22人买过
  •   诞生于16世纪的格拉布街曾是为生计挣扎的独立作家、新闻记者和出版商的传统聚居地,也是英国出版业的一个中心;它几经浮沉,在18世纪逐渐成为中产阶级获取消息、评论时事的主要渠道,成为英国重要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极大地动员了公共舆论,在监督政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政坛上的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格拉布街:英国新闻业往事》将对格拉布街的兴衰沉浮和活动在格拉布街的有代表性的人物的命运进行讲述,展示英国新闻出版业的一段经年往事。   吴伟,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历史教师。 引子
    第一章二十六个铅字兵
    “有二十六个铅字兵,我就可以征服全世界。”这是16世纪的一位印刷商口中的狂言。这位商人所说的“铅字兵”实际上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印刷用铅字。尽管这位印刷商的话有夸张之嫌,但用“铅字兵”来形容德国人古腾堡所发明的金属活字印刷术中的二十六个字母活字,其战斗威力可见一斑。在历史上,活字印刷术不仅是催生格拉布街的重要技术基础,而且这项技术的核心——二十六个铅活字也活像“铅字兵”一样谱写了格拉布街自诞生之日始终一以贯之的战斗基调。
    格拉布街的幽灵
    特许制下的早期格拉布街
    星法庭与早期格拉布街

    第二章革命与“信使”
    革命不仅意味着双方你来我往的暴力厮杀以及各种血腥场景,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沙场上双方硝烟弥漫的角力,另一个战场上的决斗虽不见硝烟但同样火药味十足,这就是对立双方在意识形态领域拉开的宣传战役。在风云激荡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岁月里,格拉布街就曾上演了一场革命与反革命双方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殊死对决。
    吹响革命的号角
    《议会纪闻》与短暂的出版自由
    革命与“信使”
    护国主与出版检查制度《出版许可法》的废除

    第三章咖啡桌上的启蒙如果说英国内战时期格拉布街文人的“呐喊冲杀”多多少少有些火药味,那内战后的和平年代里,格拉布街文人在咖啡桌上的笔耕就显得雅静7许多。在这份平静的背后,格拉布街文人参与社会启蒙的思想却已经悸动。格拉布街文人办刊物,写文章,以此开启民智,他们就像一颗颗明星,点亮了18世纪英国民众的夜空,其中尤数斯蒂尔、艾迪逊最为耀眼。在英国咖啡馆民主、开放的氛围中,上演了一场由格拉布街文人主导的咖啡桌上的启蒙。
    “道德周刊”的创办者
    小咖啡里的大智慧
    咖啡桌上的启蒙

    第四章为生计而写作
    “为生计写作”,今天这句话虽然依然会引起诸多争议,但它已成为很多体制外文人的生存方式,因此为公众所理解和宽容。但对格拉布街文人而言,“为生计写作”除了反映了他们艰辛的生活,更多的则承载了世人的鄙夷与不齿。让我们暂且摘掉偏见的有色眼镜,退回到历史的语境,触摸当时格拉布街文人真实的生活状态。
    政论者笛福
    坎坷的政论之路
    报刊政治津贴
    文学商业化的弄潮儿——18世纪
    格拉布街文人群像
    格拉布街文人的“独立宣言”

    第五章走向大众的政治刊物
    在民主制度尚不十分健全的18世纪,在很多人看来,政治仍然是少数社会精英玩弄于股掌中的游戏,对普通大众而言。妄谈政治多少显得有些出格。但也是在18世纪,有那么一些格拉布街文人通过创办通俗政治刊物,逐渐揭开蒙在政治脸上的那层神秘面纱,使普通民众也有机会接触并谈论此前曾高高在上的政治,从而为英国民众参与政治铺筑T一条渐行渐远的道路。
    《印花税法案》
    激进的政治刊物——《周刊》
    反对派的论坛——《匠人》

    第六章公共舆论的胜利
    对一份公开发行的报纸而言,在应对重大政治事件之时,它所刊登的文章若能在社会上收到一石激起三层浪的轰动效果,激起民众对时局的关注,也不失为一种成功。19世纪中后期的格拉布街就曾涌现出多份此类报纸,一度在英国社会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并最终以公共舆论的力量影响了英国政局的走向。
    《北不列颠人报》第45期风波
    “国王之友”内阁
    米德尔赛克斯郡的选举事件
    现代舆论的先锋——《朱尼厄斯书简》

    第七章争取报道议会进程权
    今天,每当英国议会开会,除了议员,议会大厅里总能见到各家大报、小报及网络媒体的记者们忙碌的身影。这些记者负责向外界传达议会开会的详细情形及各种动态信息,以保证英国民众在第一时间了解议会的议程。然而,这种在英国民众今天看来司空见惯的情形在18世纪的英国则是不可想象的。正是格拉布街文人勇敢地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他们以惊人的智慧和勇气击败了惯于“黑箱操作”的议会以及傲慢的议员,为英国民众铺设了又一个7解并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平台。
    18世纪英国议会一瞥
    从《议会进程日报》到《纪事晨报》
    最后的胜利
    结语从格拉布街到舰队街:英国新闻业的一曲挽歌
    参考文献
    出版后记
  • 内容简介:
      诞生于16世纪的格拉布街曾是为生计挣扎的独立作家、新闻记者和出版商的传统聚居地,也是英国出版业的一个中心;它几经浮沉,在18世纪逐渐成为中产阶级获取消息、评论时事的主要渠道,成为英国重要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极大地动员了公共舆论,在监督政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政坛上的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格拉布街:英国新闻业往事》将对格拉布街的兴衰沉浮和活动在格拉布街的有代表性的人物的命运进行讲述,展示英国新闻出版业的一段经年往事。
  • 作者简介:
      吴伟,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历史教师。
  • 目录:
    引子
    第一章二十六个铅字兵
    “有二十六个铅字兵,我就可以征服全世界。”这是16世纪的一位印刷商口中的狂言。这位商人所说的“铅字兵”实际上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印刷用铅字。尽管这位印刷商的话有夸张之嫌,但用“铅字兵”来形容德国人古腾堡所发明的金属活字印刷术中的二十六个字母活字,其战斗威力可见一斑。在历史上,活字印刷术不仅是催生格拉布街的重要技术基础,而且这项技术的核心——二十六个铅活字也活像“铅字兵”一样谱写了格拉布街自诞生之日始终一以贯之的战斗基调。
    格拉布街的幽灵
    特许制下的早期格拉布街
    星法庭与早期格拉布街

    第二章革命与“信使”
    革命不仅意味着双方你来我往的暴力厮杀以及各种血腥场景,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沙场上双方硝烟弥漫的角力,另一个战场上的决斗虽不见硝烟但同样火药味十足,这就是对立双方在意识形态领域拉开的宣传战役。在风云激荡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岁月里,格拉布街就曾上演了一场革命与反革命双方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殊死对决。
    吹响革命的号角
    《议会纪闻》与短暂的出版自由
    革命与“信使”
    护国主与出版检查制度《出版许可法》的废除

    第三章咖啡桌上的启蒙如果说英国内战时期格拉布街文人的“呐喊冲杀”多多少少有些火药味,那内战后的和平年代里,格拉布街文人在咖啡桌上的笔耕就显得雅静7许多。在这份平静的背后,格拉布街文人参与社会启蒙的思想却已经悸动。格拉布街文人办刊物,写文章,以此开启民智,他们就像一颗颗明星,点亮了18世纪英国民众的夜空,其中尤数斯蒂尔、艾迪逊最为耀眼。在英国咖啡馆民主、开放的氛围中,上演了一场由格拉布街文人主导的咖啡桌上的启蒙。
    “道德周刊”的创办者
    小咖啡里的大智慧
    咖啡桌上的启蒙

    第四章为生计而写作
    “为生计写作”,今天这句话虽然依然会引起诸多争议,但它已成为很多体制外文人的生存方式,因此为公众所理解和宽容。但对格拉布街文人而言,“为生计写作”除了反映了他们艰辛的生活,更多的则承载了世人的鄙夷与不齿。让我们暂且摘掉偏见的有色眼镜,退回到历史的语境,触摸当时格拉布街文人真实的生活状态。
    政论者笛福
    坎坷的政论之路
    报刊政治津贴
    文学商业化的弄潮儿——18世纪
    格拉布街文人群像
    格拉布街文人的“独立宣言”

    第五章走向大众的政治刊物
    在民主制度尚不十分健全的18世纪,在很多人看来,政治仍然是少数社会精英玩弄于股掌中的游戏,对普通大众而言。妄谈政治多少显得有些出格。但也是在18世纪,有那么一些格拉布街文人通过创办通俗政治刊物,逐渐揭开蒙在政治脸上的那层神秘面纱,使普通民众也有机会接触并谈论此前曾高高在上的政治,从而为英国民众参与政治铺筑T一条渐行渐远的道路。
    《印花税法案》
    激进的政治刊物——《周刊》
    反对派的论坛——《匠人》

    第六章公共舆论的胜利
    对一份公开发行的报纸而言,在应对重大政治事件之时,它所刊登的文章若能在社会上收到一石激起三层浪的轰动效果,激起民众对时局的关注,也不失为一种成功。19世纪中后期的格拉布街就曾涌现出多份此类报纸,一度在英国社会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并最终以公共舆论的力量影响了英国政局的走向。
    《北不列颠人报》第45期风波
    “国王之友”内阁
    米德尔赛克斯郡的选举事件
    现代舆论的先锋——《朱尼厄斯书简》

    第七章争取报道议会进程权
    今天,每当英国议会开会,除了议员,议会大厅里总能见到各家大报、小报及网络媒体的记者们忙碌的身影。这些记者负责向外界传达议会开会的详细情形及各种动态信息,以保证英国民众在第一时间了解议会的议程。然而,这种在英国民众今天看来司空见惯的情形在18世纪的英国则是不可想象的。正是格拉布街文人勇敢地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他们以惊人的智慧和勇气击败了惯于“黑箱操作”的议会以及傲慢的议员,为英国民众铺设了又一个7解并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平台。
    18世纪英国议会一瞥
    从《议会进程日报》到《纪事晨报》
    最后的胜利
    结语从格拉布街到舰队街:英国新闻业的一曲挽歌
    参考文献
    出版后记
查看详情
12
系列丛书 / 更多
格拉布街:英国新闻业往事
铁血浪漫:中世纪骑士
倪世光 著
格拉布街:英国新闻业往事
罗马军团
魏凤莲 著
格拉布街:英国新闻业往事
欧陆烽烟:五百年欧洲陆军战争
陈海宏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格拉布街:英国新闻业往事
格拉姆-施密特过程及相关算法的误差分析
邹秦萌
格拉布街:英国新闻业往事
格拉克曼法律人类学思想研究
王秋俊
格拉布街:英国新闻业往事
格拉纳多斯《西班牙舞曲》
李承远 著
格拉布街:英国新闻业往事
格拉斯的烟斗
黄灿然
格拉布街:英国新闻业往事
格拉斯 文与画
胡其鼎 译;[德]君特·格拉斯 著 蔡鸿君 选编
格拉布街:英国新闻业往事
格拉长大
阿来
格拉布街:英国新闻业往事
格拉纳多斯浪漫钢琴曲集
徐彬 编著
格拉布街:英国新闻业往事
格拉瑞尔庄园
三山下 著
格拉布街:英国新闻业往事
格拉纳多斯《戈雅之画》(教学版)/21世纪钢琴教学丛书
李承远 著
格拉布街:英国新闻业往事
格拉斯的音乐创作与文化实践
韩江雪 著
格拉布街:英国新闻业往事
格拉斯米尔日记
多萝西·华兹华斯 著
格拉布街:英国新闻业往事
格拉长大
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