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禅心佛语

季羡林禅心佛语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书店
2008-08
版次: 1
ISBN: 9787806635360
定价: 3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64页
字数: 27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宗教
97人买过
  •   据我个人的看法,人一死就是涅架,不用你苦苦去追求。那种追求是“可怜无补费工夫”。在亿万年地球存在的期间,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这一次生命是万分难得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切不可掉以轻心。尽管人的寿天不同;这是人们自己无能为力的。不管寿长寿短,都要尽力实现这仅有的一次生命的价值。多体会民胞物与的意义,使人类和动植物都能在仅有的一生中过得愉快,过得幸福,过得美满,过得祥和。
      众所周知,禅学虽然号称来自天竺,实际上几乎是完全中国化了的佛学。在所有的中国佛教宗派中,独有禅宗流行时间最长,流行地域最广。个中消息,不难参透。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用自己的人生阅历来向我们解读那些深奥的禅心佛语。   季羡林是我国著名学者,生于1911年8月2日,山东清平人。1930年秋入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1946年回国,受胡适、傅斯年、汤用彤三位先生之聘,为北大教授,并创办东语系。195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部委员。1978年后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另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国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糖史等。主持编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近年担任《儒藏》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的首席顾问。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季羡林不仅是学术造诣颇深的著名学者,还是一个著名作家。他年轻时就创作发表了许多散文、杂文作品,是清华四剑客之一,在当时文坛很有名气。他回国后,在从事学术研究的同时,还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杂文作品,在中国文坛有很大影响,深受读者欢迎。 上篇说禅
    一禅宗
    二禅籍
    三中国佛教史上的《六祖坛经》
    四佛教的倒流
    1中国佛典中关于佛教倒流的记载
    2梁武帝和菩提达磨
    3翻《老》为梵与佛道之争
    4变枝叶为根干的中国高僧:智颉和玄奘
    5探讨三个问题
    6补充
    五作诗与参禅
    1中国古籍中对诗禅关系的看法
    2诗与禅的不同之处
    3诗与禅的共同之处
    4禅与中国山水诗
    5言意之辨
    六关于神韵
    《关于神韵》一文的补遗
    七禅趣人生
    1禅趣人生
    2坏人
    3容忍
    4缘分与命运
    5不完满才是人生
    6长寿之道
    7长生不老
    下篇说佛
    一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
    1佛教兴起时印度社会经济和政治情况
    2当时思想界的情况
    3佛教的起源
    二关于梵本《法华经》的问题答复
    三中天竺在佛徒心中的地位
    1众佛诞生地
    2神仙说中的印度话
    3大乘诞生地
    四佛教的传入中国
    1佛教传人中国的两条途径
    2两种文化的撞击
    3中国文化对佛教的吸收
    4后汉三国时期的译经情况
    五中国古代西天取经的三位高僧
    1法显
    2玄奘
    3义净
    六关于弥勒信仰
    1弥勒信仰在印度的萌芽和发展
    2关于中国弥勒信仰的几点感想
    3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剧本》的故事情节
    七玉华宫
    八法门寺
    九在敦煌
    十六字真言
    十一原始社会风俗残余——关于妓女祷雨
    十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正史与印度传说
    1三国两晋南北朝正史关于大人异相的记载
    2佛典中的相好说
    3我的结论
    十三佛教对于宋代理学影响之一例
    十四佛典中的“黑”与“白”
    十五《列子》与佛典——对于《列子》成书时代和著者的一个推测
    1学者对于《列子》成书年代的几种看法
    2《列子》与《生经》的机关木人故事
    3我的推测
    十六《西游记》里面的印度成分
    1《西游记》吸收印度故事的几个例子
    2我的看法
    十七说“嚏喷”
    十八《佛本生故事》选译
    1跳舞本生
    2苍鹭本生
    3吠陀婆奉生
    4猴王本生
    5鹿奉生
    6兽皮苦行者本生
    7波毗噜本生
    附关于巴利文《佛本生故事》
  • 内容简介:
      据我个人的看法,人一死就是涅架,不用你苦苦去追求。那种追求是“可怜无补费工夫”。在亿万年地球存在的期间,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这一次生命是万分难得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切不可掉以轻心。尽管人的寿天不同;这是人们自己无能为力的。不管寿长寿短,都要尽力实现这仅有的一次生命的价值。多体会民胞物与的意义,使人类和动植物都能在仅有的一生中过得愉快,过得幸福,过得美满,过得祥和。
      众所周知,禅学虽然号称来自天竺,实际上几乎是完全中国化了的佛学。在所有的中国佛教宗派中,独有禅宗流行时间最长,流行地域最广。个中消息,不难参透。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用自己的人生阅历来向我们解读那些深奥的禅心佛语。
  • 作者简介:
      季羡林是我国著名学者,生于1911年8月2日,山东清平人。1930年秋入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1946年回国,受胡适、傅斯年、汤用彤三位先生之聘,为北大教授,并创办东语系。195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部委员。1978年后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另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国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糖史等。主持编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近年担任《儒藏》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的首席顾问。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季羡林不仅是学术造诣颇深的著名学者,还是一个著名作家。他年轻时就创作发表了许多散文、杂文作品,是清华四剑客之一,在当时文坛很有名气。他回国后,在从事学术研究的同时,还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杂文作品,在中国文坛有很大影响,深受读者欢迎。
  • 目录:
    上篇说禅
    一禅宗
    二禅籍
    三中国佛教史上的《六祖坛经》
    四佛教的倒流
    1中国佛典中关于佛教倒流的记载
    2梁武帝和菩提达磨
    3翻《老》为梵与佛道之争
    4变枝叶为根干的中国高僧:智颉和玄奘
    5探讨三个问题
    6补充
    五作诗与参禅
    1中国古籍中对诗禅关系的看法
    2诗与禅的不同之处
    3诗与禅的共同之处
    4禅与中国山水诗
    5言意之辨
    六关于神韵
    《关于神韵》一文的补遗
    七禅趣人生
    1禅趣人生
    2坏人
    3容忍
    4缘分与命运
    5不完满才是人生
    6长寿之道
    7长生不老
    下篇说佛
    一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
    1佛教兴起时印度社会经济和政治情况
    2当时思想界的情况
    3佛教的起源
    二关于梵本《法华经》的问题答复
    三中天竺在佛徒心中的地位
    1众佛诞生地
    2神仙说中的印度话
    3大乘诞生地
    四佛教的传入中国
    1佛教传人中国的两条途径
    2两种文化的撞击
    3中国文化对佛教的吸收
    4后汉三国时期的译经情况
    五中国古代西天取经的三位高僧
    1法显
    2玄奘
    3义净
    六关于弥勒信仰
    1弥勒信仰在印度的萌芽和发展
    2关于中国弥勒信仰的几点感想
    3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剧本》的故事情节
    七玉华宫
    八法门寺
    九在敦煌
    十六字真言
    十一原始社会风俗残余——关于妓女祷雨
    十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正史与印度传说
    1三国两晋南北朝正史关于大人异相的记载
    2佛典中的相好说
    3我的结论
    十三佛教对于宋代理学影响之一例
    十四佛典中的“黑”与“白”
    十五《列子》与佛典——对于《列子》成书时代和著者的一个推测
    1学者对于《列子》成书年代的几种看法
    2《列子》与《生经》的机关木人故事
    3我的推测
    十六《西游记》里面的印度成分
    1《西游记》吸收印度故事的几个例子
    2我的看法
    十七说“嚏喷”
    十八《佛本生故事》选译
    1跳舞本生
    2苍鹭本生
    3吠陀婆奉生
    4猴王本生
    5鹿奉生
    6兽皮苦行者本生
    7波毗噜本生
    附关于巴利文《佛本生故事》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季羡林禅心佛语
佛教十六讲(精装)/大人文经典系列
季羡林 著
季羡林禅心佛语
季羡林谈佛
季羡林 著
季羡林禅心佛语
季羡林谈佛
季羡林 著
季羡林禅心佛语
季羡林讲佛教:季羡林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珍藏版
季羡林 著
季羡林禅心佛语
佛教十六讲
季羡林 著
季羡林禅心佛语
季羡林全集(第29卷)·译著 10: 罗摩衍那(7)
季羡林 著
季羡林禅心佛语
季羡林随想录3:谈佛
季羡林 著
季羡林禅心佛语
季羡林谈佛
季羡林 著
季羡林禅心佛语
季羡林 著
季羡林禅心佛语
佛教十五题
季羡林 著
季羡林禅心佛语
禅与文化
季羡林 著
季羡林禅心佛语
季羡林学术精粹(第2卷)(佛教与语言卷)
季羡林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