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经纬:宋明理学

中国文化经纬:宋明理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5-10
版次: 1
ISBN: 9787506845458
定价: 3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09页
字数: 1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哲学心理学
15人买过
  •   我以为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不应简单视为文化落后,而是二千多年的农业文明在十八世纪已经无法比肩欧洲工业文明之生产效率与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由此社会政治纰漏丛生。由是而观当下之中国,体制改革刻不容缓,而从五四时代以来的文化批判也需深刻反思。启蒙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评固然有时代需求,未经理性拷问的传统文化无法随时代而重生。但“五四运动”的先贤们也犯了“理性科学的傲慢”,他们认为旧的都是糟粕,新的都是精华,以二元对立的思考将传统与现代对峙而观,无视传统文化在代际之间促成了代与代的连续性与同一性,从而形成了一个社会再创造自己的文化基因。美国学者席尔思写了一部书《论传统》,他说: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为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沉淀。因而一个社会不可能完全排除其传统,不可能一切从头开始或完全取而代之以新的传统,而只能在旧传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的改造。此言至矣!传统与现代不应仅在时间序列上划分,在文化传承上可理解为“传统”是江河之源,而“现代”则是江河之流。“现代”对“传统”的理性诠释,使“传统”在“现代”得以重生。由此,以“同情的敬意”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是当下中国的应有之义,任何历史文化的虚无主义都要彻底摒弃。从“五四”先行者到今天的一些名士,他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激烈批判,却也无法摆脱传统文化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这样的事实岂可漠视。   尹协理,男,曾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兼职教授;山西省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周易研究会副会长;太原市万柏林区人大代表等。著有《王通论》,1990年获山西省首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白话列子》;《傅山年谱》等。

    总序
    第一章 宋明理学的形成
    一、隋唐经济制度的变革
    二、隋唐政治制度的变革
    三、隋唐意识形态的变革
    四、理学的形成
    第二章 理学程朱派的基本理论
    一、宇宙生成论
    二、人性论
    三、教育论
    四、道德修养论
    五、治国论
    第三章 理学陆王派的不同观点
    一、心即理
    二、致良知
    三、知行合
    第四章 理学的衰落
    一、明中后期反理学思想的萌芽
    二、理学正统派挽救社会危机的努力
    三、理学的衰落
    简短的结论
    出版后记
  • 内容简介:
      我以为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不应简单视为文化落后,而是二千多年的农业文明在十八世纪已经无法比肩欧洲工业文明之生产效率与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由此社会政治纰漏丛生。由是而观当下之中国,体制改革刻不容缓,而从五四时代以来的文化批判也需深刻反思。启蒙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评固然有时代需求,未经理性拷问的传统文化无法随时代而重生。但“五四运动”的先贤们也犯了“理性科学的傲慢”,他们认为旧的都是糟粕,新的都是精华,以二元对立的思考将传统与现代对峙而观,无视传统文化在代际之间促成了代与代的连续性与同一性,从而形成了一个社会再创造自己的文化基因。美国学者席尔思写了一部书《论传统》,他说: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为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沉淀。因而一个社会不可能完全排除其传统,不可能一切从头开始或完全取而代之以新的传统,而只能在旧传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的改造。此言至矣!传统与现代不应仅在时间序列上划分,在文化传承上可理解为“传统”是江河之源,而“现代”则是江河之流。“现代”对“传统”的理性诠释,使“传统”在“现代”得以重生。由此,以“同情的敬意”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是当下中国的应有之义,任何历史文化的虚无主义都要彻底摒弃。从“五四”先行者到今天的一些名士,他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激烈批判,却也无法摆脱传统文化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这样的事实岂可漠视。
  • 作者简介:
      尹协理,男,曾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兼职教授;山西省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周易研究会副会长;太原市万柏林区人大代表等。著有《王通论》,1990年获山西省首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白话列子》;《傅山年谱》等。

  • 目录:
    总序
    第一章 宋明理学的形成
    一、隋唐经济制度的变革
    二、隋唐政治制度的变革
    三、隋唐意识形态的变革
    四、理学的形成
    第二章 理学程朱派的基本理论
    一、宇宙生成论
    二、人性论
    三、教育论
    四、道德修养论
    五、治国论
    第三章 理学陆王派的不同观点
    一、心即理
    二、致良知
    三、知行合
    第四章 理学的衰落
    一、明中后期反理学思想的萌芽
    二、理学正统派挽救社会危机的努力
    三、理学的衰落
    简短的结论
    出版后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中国文化经纬:宋明理学
中国文化经纬 神秘文化的启示:纬书与汉代文化
李中华 著;王守常 编
中国文化经纬:宋明理学
中国文化经纬:中国图书
肖东发 著;王守常 编
中国文化经纬:宋明理学
中国文化经纬:墨子与墨学
孙中原 著;王守常 编
中国文化经纬:宋明理学
中国文化经纬:老子与道家
许抗生 著;王守常 编
中国文化经纬:宋明理学
中国文化经纬: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高专诚 著;王守常 编
中国文化经纬:宋明理学
伏尔泰与孔子
孟华 著;王守常 编
相关图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