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体效应研究

山体效应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5-09
版次: 1
ISBN: 9787511123770
定价: 6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50页
字数: 42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自然科学
9人买过
  •   世界山地发育了万花筒般的植被垂直带谱。全球基本垂直带类型很有限,全球大概在88个左右。但是它们的组合是无限的!由于各种尺度因素的综合作用,垂直带的成分、高度、厚度以及组合形式在不同地区发生了极为复杂的变化,以至于没有两处的带谱是一样的。这种变化主要地反映了非地带性因素的重要作用。但如何定量地揭示非地带性因素的作用,一直是一个特别具有挑战的基础自然地理学问题。尤其在利用经纬度拟合林线、雪线及其他垂直带界线的过程中,拟合线与实际分布高度的巨大误差成为挥之不去的胸中块垒,特别是北纬30°附近和南纬20°附近极高海拔的林线和雪线,使得任何拟合都失去效力。 第1章 山体效应的概念与意义
    1.1 与山地有关的传统生物气候模型
    1.2 山体效应的概念
    1.3 山体效应的地理学意义
    1.4 山体效应研究面临的挑战

    第2章 山体效应对林线、雪线高度分布的影响
    2.1 山体效应对林线高度分布的影响
    2.2 山体效应对雪线高度分布的影响
    2.3 山体效应与极高海拔雪线(6000m以上)和林线(4500m以上)

    第3章 山体基面高度及其识别
    3.1 山体基面高度的概念
    3.2 山体基面高度的作用与意义
    3.3 山体基面高度的数字识别方法
    3.4 山体基面高度对山体效应、林线上限高度分布的影响

    第4章 青藏高原的山体效应
    4.1 高原加热机理分析
    4.2 高原加热效应的估算
    4.3 高原加热的规律
    4.4 高原加热对垂直带界线的影响

    第5章 安第斯山脉中段的山体效应
    5.1 安第斯山脉中段自然地理概况
    5.2 安第斯山脉中段内外温度差异
    5.3 安第斯山脉中段山体效应对林线的影响

    第6章 青藏高原的减湿效应
    6.1 青藏高原的干湿格局
    6.2 高原降水格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6.3 高原干湿度与林线、雪线高度的关系

    第7章 山体效应的间接定量化研究
    7.1 山体效应间接定量化方法及数据准备
    7.2 林线、雪线理想高度模型
    7.3 欧亚大陆林线、雪线的实际一理想高度分布的差异
    7.4 基于垂直带高差的山体效应半量化

    第8章 山体效应的影响因素及数字模拟
    8.1 山体效应的影响因素
    8.2 山体效应指数及研究方案
    8.3 山体效应指数的初步计算
    8.4 山体效应的数字模拟

    第9章 基于山体效应的全球林线分布模式
    9.1 全球林线的传统地理模型
    9.2 全球林线的传统生态模型
    9.3 全球林线模型的主要问题
    9.4 纳入山体效应的全球林线模型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世界山地发育了万花筒般的植被垂直带谱。全球基本垂直带类型很有限,全球大概在88个左右。但是它们的组合是无限的!由于各种尺度因素的综合作用,垂直带的成分、高度、厚度以及组合形式在不同地区发生了极为复杂的变化,以至于没有两处的带谱是一样的。这种变化主要地反映了非地带性因素的重要作用。但如何定量地揭示非地带性因素的作用,一直是一个特别具有挑战的基础自然地理学问题。尤其在利用经纬度拟合林线、雪线及其他垂直带界线的过程中,拟合线与实际分布高度的巨大误差成为挥之不去的胸中块垒,特别是北纬30°附近和南纬20°附近极高海拔的林线和雪线,使得任何拟合都失去效力。
  • 目录:
    第1章 山体效应的概念与意义
    1.1 与山地有关的传统生物气候模型
    1.2 山体效应的概念
    1.3 山体效应的地理学意义
    1.4 山体效应研究面临的挑战

    第2章 山体效应对林线、雪线高度分布的影响
    2.1 山体效应对林线高度分布的影响
    2.2 山体效应对雪线高度分布的影响
    2.3 山体效应与极高海拔雪线(6000m以上)和林线(4500m以上)

    第3章 山体基面高度及其识别
    3.1 山体基面高度的概念
    3.2 山体基面高度的作用与意义
    3.3 山体基面高度的数字识别方法
    3.4 山体基面高度对山体效应、林线上限高度分布的影响

    第4章 青藏高原的山体效应
    4.1 高原加热机理分析
    4.2 高原加热效应的估算
    4.3 高原加热的规律
    4.4 高原加热对垂直带界线的影响

    第5章 安第斯山脉中段的山体效应
    5.1 安第斯山脉中段自然地理概况
    5.2 安第斯山脉中段内外温度差异
    5.3 安第斯山脉中段山体效应对林线的影响

    第6章 青藏高原的减湿效应
    6.1 青藏高原的干湿格局
    6.2 高原降水格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6.3 高原干湿度与林线、雪线高度的关系

    第7章 山体效应的间接定量化研究
    7.1 山体效应间接定量化方法及数据准备
    7.2 林线、雪线理想高度模型
    7.3 欧亚大陆林线、雪线的实际一理想高度分布的差异
    7.4 基于垂直带高差的山体效应半量化

    第8章 山体效应的影响因素及数字模拟
    8.1 山体效应的影响因素
    8.2 山体效应指数及研究方案
    8.3 山体效应指数的初步计算
    8.4 山体效应的数字模拟

    第9章 基于山体效应的全球林线分布模式
    9.1 全球林线的传统地理模型
    9.2 全球林线的传统生态模型
    9.3 全球林线模型的主要问题
    9.4 纳入山体效应的全球林线模型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山体效应研究
《给孩子讲中国地理》(全14册)
张百平;周国宝
山体效应研究
大美阿尔金
张百平、张书清 著
山体效应研究
山地垂直带信息图谱研究
张百平、谭靖、姚永慧 著
山体效应研究
数字贵州:技术与方法案例研究
张百平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