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与革命中国--人民画报的图像建构研究/中国纪录影像文库/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文化多样性传

现代中国与革命中国--人民画报的图像建构研究/中国纪录影像文库/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文化多样性传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2020-11
版次: 1
ISBN: 9787105162307
定价: 6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30页
分类: 文学
24人买过
  • 本书稿作者以1950年至1976年的摄影图片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流畅的文字、精美的图片,描述了《人民画报》的诞生、发展以及在“文化大革命”前后的曲折经历,进而以图像建构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在政治宣传和社会整合的特定任务下,《人民画报》的摄影图片是如何建构“现代中国”和“革命中国”这两个核心观念的,向读者展示了那个特殊年代的一些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献价值。 梁君健,现任职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人类学系访问学者(2015―2016)。主要从事影视传播、影视艺术、影视人类学等方向的研究。在《新闻与传播研究》《传播与社会学刊》《民族艺术》《当代电影》等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权威媒体发表影视与文化评论近20篇。 引言
    第一章  办刊观念:《人民画报》的图像建构基础
      第一节  作为传播机构的《人民画报》
        一、机构简史:大众传播和对外宣传的双重属性
        二、双重属性下的政治功能与任务
        三、内外有别的外宣观念与图像建构特点
      第二节  作为摄影媒介的《人民画报》
        一、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的特殊保障
        二、旅行者和叙事人:媒介生产者的身份特征和工作特点
        三、《人民画报》的摄影艺术实践
      第三节  《人民画报》的办刊观念及对图像建构的影响
        一、办刊观念:平衡艺术性与政治性的努力
        二、办刊观念对图像建构的影响
    第二章  现代化与革命化:《人民画报》的图像建构方式
      第一节  官方话语中的现代化与革命化
        一、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化建构: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
        二、社会主义中国的革命化建构:斗争哲学指导下的继续革命
      第二节  分类系统研究:报道内容中的现代化与革命化建梅
        一、1961年至1965年:分类系统的标准方案
        二、1968年至1970年:内容分类系统新体系的产生
        三、1972年至1975年:标准方案的回归和“文化大革命”的影
        四、现代化与革命化在分类系统中的建构与融合
      第三节  典型文本中的图像建构:认知心理学的方彤
        一、图像建构的典型文本
        二、自然场景、工业场景与人物肖像:图像建构中的主客体认知
    第三章  自然场景:从审美到朝圣的意义谱系
      第一节  自然场景的意义谱系
      第二节  荒原与处女地:现代性的注视方式
      第三节  如画风景:审美行为的现代意义与革命意义
        一、无人风景、古代建筑以及人类活动的美学表达
        二、自然场景的现代意义:作为现代生活的游赏、体育和休闲/8E
        三、革命意义的产生:野营、公园和工人疗养院
      第四节  农业活动:自然场景的现代化改造
        一、耕织图:从传统到现代
        二、农业和农村的美学表达
        三、重新安排山河:集体化的大地景形
        四、劳作与丰收:自然场景的生产性
      第五节  革命圣地:“文化大革命’’中的自然场景
        一、苦行:自然场景对革命精神的激发
        二、农业场景中的思想改造
        三、政治野营:朝圣的方彤
      第六节  小结:自然场景意义的多元化
    第四章  工业场景:现代化与革命化紧张感的解决
      第一节  工业:中华人民共和国语境下的建构性
      第二节  工业场景:生产性的图示与工人在场
        一、工业场景的图像传统
        二、垂直线条:工业外景的形式特点
      第三节  小结:工业品和工人阶级的双重生产
    第五章  人物肖像:身份边界上的革命者与建设者
      第一节  话语分析:毛泽东譬代的身份想象
        一、劳动人民:国家的主体
        二、工农商学菇现代化社会生产的分工方式
        三、阶级:思想领域中的革命身份
      第二节  工农兵人物图像:建构中的阶级边界
        一、农民:农业劳动的审美化与神圣化
        二、工人:力量与性别的展示
        三、学生:社会主义中国的知识分子
        四、解放军:现代身份与革命身份的结合
      第三节  社会主义中国的性别身份:有限的多元化
        一、剧照中的女性:性别审美与性别趋同
        二、休闲生活中的女性:性别解放的图景
      第四节  少数民族的人物肖像:多民族国家中的温和他者
        一、节庆、歌舞中的民族国家表征
        二、少数民族肖像对身份边界的建构
      第五节  小结:人物肖像中的他者、自我和超我
    第六章  结论:《人民画报》摄影中的社会主义中
      第一节  《人民画报》摄影的图像建构方
        一、建构任务:官方意识形态与国家形象的表达
        二、图像建构方式:通过场景与肖像建构革命化与现代似
      第二节  现代中国与革命中国:《人民画报》的摄影图景
        一、图像符号系统的组成:自然场景、工业场景与人物肖像
        二、现代中国的图像呈现:读写技能与生产
        三、革命中国的图像呈现:身份政治与神圣
        四、现代中国与革命中国的融合
      第三节  审美意识形态:《人民画报》摄影图像的建构规律
      第四节  文化与美学:《人民画报》摄影的历史价值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本书稿作者以1950年至1976年的摄影图片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流畅的文字、精美的图片,描述了《人民画报》的诞生、发展以及在“文化大革命”前后的曲折经历,进而以图像建构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在政治宣传和社会整合的特定任务下,《人民画报》的摄影图片是如何建构“现代中国”和“革命中国”这两个核心观念的,向读者展示了那个特殊年代的一些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献价值。
  • 作者简介:
    梁君健,现任职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人类学系访问学者(2015―2016)。主要从事影视传播、影视艺术、影视人类学等方向的研究。在《新闻与传播研究》《传播与社会学刊》《民族艺术》《当代电影》等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权威媒体发表影视与文化评论近20篇。
  •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办刊观念:《人民画报》的图像建构基础
      第一节  作为传播机构的《人民画报》
        一、机构简史:大众传播和对外宣传的双重属性
        二、双重属性下的政治功能与任务
        三、内外有别的外宣观念与图像建构特点
      第二节  作为摄影媒介的《人民画报》
        一、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的特殊保障
        二、旅行者和叙事人:媒介生产者的身份特征和工作特点
        三、《人民画报》的摄影艺术实践
      第三节  《人民画报》的办刊观念及对图像建构的影响
        一、办刊观念:平衡艺术性与政治性的努力
        二、办刊观念对图像建构的影响
    第二章  现代化与革命化:《人民画报》的图像建构方式
      第一节  官方话语中的现代化与革命化
        一、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化建构: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
        二、社会主义中国的革命化建构:斗争哲学指导下的继续革命
      第二节  分类系统研究:报道内容中的现代化与革命化建梅
        一、1961年至1965年:分类系统的标准方案
        二、1968年至1970年:内容分类系统新体系的产生
        三、1972年至1975年:标准方案的回归和“文化大革命”的影
        四、现代化与革命化在分类系统中的建构与融合
      第三节  典型文本中的图像建构:认知心理学的方彤
        一、图像建构的典型文本
        二、自然场景、工业场景与人物肖像:图像建构中的主客体认知
    第三章  自然场景:从审美到朝圣的意义谱系
      第一节  自然场景的意义谱系
      第二节  荒原与处女地:现代性的注视方式
      第三节  如画风景:审美行为的现代意义与革命意义
        一、无人风景、古代建筑以及人类活动的美学表达
        二、自然场景的现代意义:作为现代生活的游赏、体育和休闲/8E
        三、革命意义的产生:野营、公园和工人疗养院
      第四节  农业活动:自然场景的现代化改造
        一、耕织图:从传统到现代
        二、农业和农村的美学表达
        三、重新安排山河:集体化的大地景形
        四、劳作与丰收:自然场景的生产性
      第五节  革命圣地:“文化大革命’’中的自然场景
        一、苦行:自然场景对革命精神的激发
        二、农业场景中的思想改造
        三、政治野营:朝圣的方彤
      第六节  小结:自然场景意义的多元化
    第四章  工业场景:现代化与革命化紧张感的解决
      第一节  工业:中华人民共和国语境下的建构性
      第二节  工业场景:生产性的图示与工人在场
        一、工业场景的图像传统
        二、垂直线条:工业外景的形式特点
      第三节  小结:工业品和工人阶级的双重生产
    第五章  人物肖像:身份边界上的革命者与建设者
      第一节  话语分析:毛泽东譬代的身份想象
        一、劳动人民:国家的主体
        二、工农商学菇现代化社会生产的分工方式
        三、阶级:思想领域中的革命身份
      第二节  工农兵人物图像:建构中的阶级边界
        一、农民:农业劳动的审美化与神圣化
        二、工人:力量与性别的展示
        三、学生:社会主义中国的知识分子
        四、解放军:现代身份与革命身份的结合
      第三节  社会主义中国的性别身份:有限的多元化
        一、剧照中的女性:性别审美与性别趋同
        二、休闲生活中的女性:性别解放的图景
      第四节  少数民族的人物肖像:多民族国家中的温和他者
        一、节庆、歌舞中的民族国家表征
        二、少数民族肖像对身份边界的建构
      第五节  小结:人物肖像中的他者、自我和超我
    第六章  结论:《人民画报》摄影中的社会主义中
      第一节  《人民画报》摄影的图像建构方
        一、建构任务:官方意识形态与国家形象的表达
        二、图像建构方式:通过场景与肖像建构革命化与现代似
      第二节  现代中国与革命中国:《人民画报》的摄影图景
        一、图像符号系统的组成:自然场景、工业场景与人物肖像
        二、现代中国的图像呈现:读写技能与生产
        三、革命中国的图像呈现:身份政治与神圣
        四、现代中国与革命中国的融合
      第三节  审美意识形态:《人民画报》摄影图像的建构规律
      第四节  文化与美学:《人民画报》摄影的历史价值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现代中国与革命中国--人民画报的图像建构研究/中国纪录影像文库/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文化多样性传
现代班组长实用培训和学习丛书:现代班组长实用培训和学习丛书
张平亮
现代中国与革命中国--人民画报的图像建构研究/中国纪录影像文库/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文化多样性传
现代班组长实用培训和学习丛书:班组长管理能力提升教程
张平亮 著
现代中国与革命中国--人民画报的图像建构研究/中国纪录影像文库/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文化多样性传
现代食品分析新技术
聂少平,陈奕
现代中国与革命中国--人民画报的图像建构研究/中国纪录影像文库/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文化多样性传
现代C++编程实战:132个核心技巧示例(原书第2版) [罗马尼亚]马里乌斯·班西拉
(罗马尼亚)马里乌斯·班西拉
现代中国与革命中国--人民画报的图像建构研究/中国纪录影像文库/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文化多样性传
现代高分子科学名著译丛--软物质科学精要:基于“当代牛顿”德热纳的研究与教学风格
(法)弗朗索瓦丝·布罗沙尔-维亚尔、(法)皮埃尔·纳瓦、(法)皮埃尔-亨利·皮埃什 著
现代中国与革命中国--人民画报的图像建构研究/中国纪录影像文库/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文化多样性传
现代主义面包(全六卷)
(美) 内森·梅尔沃德 (美) 弗朗西斯科·米格亚
现代中国与革命中国--人民画报的图像建构研究/中国纪录影像文库/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文化多样性传
现代小说佳作100部(邱华栋作品 “100年(1922-2022) , 100位世界级作家,100部伟大小说。进入21世纪世界文学的指南 )
邱华栋
现代中国与革命中国--人民画报的图像建构研究/中国纪录影像文库/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文化多样性传
现代软件测试技术之美
茹炳晟 吴骏龙 刘冉
现代中国与革命中国--人民画报的图像建构研究/中国纪录影像文库/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文化多样性传
现代生活美学——插花之道
刘惠芬
现代中国与革命中国--人民画报的图像建构研究/中国纪录影像文库/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文化多样性传
现代功能材料基础
金海波,李静波
现代中国与革命中国--人民画报的图像建构研究/中国纪录影像文库/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文化多样性传
现代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与医院管理实践
王兴鹏、曹俊山、俞卫
现代中国与革命中国--人民画报的图像建构研究/中国纪录影像文库/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文化多样性传
现代直线电机理论与设计
寇宝泉,张赫,张鲁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现代中国与革命中国--人民画报的图像建构研究/中国纪录影像文库/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文化多样性传
视听传播与创意媒体研究前沿
梁君健 主编;尹鸿
现代中国与革命中国--人民画报的图像建构研究/中国纪录影像文库/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文化多样性传
重构之路: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电影创作
梁君健 著;尹鸿、柳斌杰、陈昌凤 编
现代中国与革命中国--人民画报的图像建构研究/中国纪录影像文库/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文化多样性传
我们这样做记者——《清新时报》记者对话媒体清华人
梁君健、万宁宁、杨添、杨琳、洪敦乐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