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锡诚序跋书话集/中国文联晚霞文库

刘锡诚序跋书话集/中国文联晚霞文库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1-12
版次: 1
ISBN: 9787519047009
定价: 1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663页
分类: 文学
1人买过
  • 这本文集收集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和继之而来的新时代六十多年来作者为自己的著作和应朋友之约为其著作写的序跋和书话164篇。根据内容,大体分为五辑:文学方面的34篇,文化艺术人类学方面的20篇,民间文学方面的60篇,民俗方面的18篇,书话类的32篇。这些在发表时间上几乎跨越作者整个个人文艺生涯的序跋,固然主要着眼于所谈著述的内容和旨趣,以及成功与不足之处,但综合来看,也就某些相关的社会问题(如民俗与农耕文明社会及家族文化体系)、思想理论问题(如文艺为人民、革命现实主义等)和诗学问题(如文学与民间文学的研究范式)发表了一己之见。 刘锡诚(1935.2―),男,山东昌乐县人。文艺评论家、民间文艺学家、文化学者,中**员。历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辑研究人员,新华社翻译、编辑、记者,《人民文学》编辑部评论组长,《文艺报》编辑部副主任、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党的领导小组(分党组)组长、顾问,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研究员,《民间文学》《民间文学论坛》《评论选刊》《中国热点文学》主编。1997年退休。2004年获文化部授予的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艺术科学国家重点项目“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特殊贡献个人奖”。2007年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的“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成就奖”。2019年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荣誉称号。 第一辑  文学编
      建国30年文学的回顾――《文学:回忆与思考》前言
      在生活的激流中――《小说创作漫评》后记
      女作家蜂起的时代――《当代女作家作品选3》后记
      从崛起到繁荣――《小说与现实》自序
      把握当代文学的脉搏――《浪潮之外的孤魂》序
      民族心理的探索者――《荒火》序
      社会批评与审美批评的统一――《作家的爱与知》后记
      积极开展俗文学的研究――《中国俗文学研究》前言
      不是忘忧的年华――《月亮雨》序
      独到的批评个性――《女作家笔下的女性世界》序
      外面的世界是多彩的――《走出四合院》自序
      现实主义随想录――《河边文谭》后记
      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昌乐文学五十年》序言
      浩然的第二故乡――《浩然与昌乐》序
      彰显泰山的精神品格――《泰山名人文化》序
      塔里木石油会战的赞歌――《太阳河上的星座》序言
      有感而发知人论世――《收回评论权》序
      文坛名家遭遇新时期――《文坛旧事》后记
      农村题材小说新收获――《桥》序
      见证者的文坛纪事――《在文坛边缘上》后记
      重要的是作家的艺术自觉――《笼中人》序
      建构俗文学史的一大贡献――《二十世纪(俗文学)周刊总目》序
      诗人的气质和外交官的视野――《旅人蕉》序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情爱婚恋集》序
      京城名编之外的名编――《陈年旧事》序
      草原上的网络诗人――《雅虎记忆》序
      不待扬鞭自奋蹄――《骆蹄梦痕》序
      瓜棚架下齐东野语――《丹川拾异》序
      继承聊斋志异的创作传统――《新聊斋故事》序
      客家人社会现实的艺术再现――《望穿秋水》序
      文人荟萃儒雅崇善之地――《文人与张家口》序
      我的这个甲子――《刘锡诚散文集・芳草萋萋》代序
      故乡之忆:齐文化发祥地――《昌乐古今・朱刘辑》序
      艰辛与奋斗的人生――《求学之路》序
    第二辑  文化艺术人类学编
    第三辑  民间文学编
    第四辑  民俗编
    第五辑  边缘书话编
  • 内容简介:
    这本文集收集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和继之而来的新时代六十多年来作者为自己的著作和应朋友之约为其著作写的序跋和书话164篇。根据内容,大体分为五辑:文学方面的34篇,文化艺术人类学方面的20篇,民间文学方面的60篇,民俗方面的18篇,书话类的32篇。这些在发表时间上几乎跨越作者整个个人文艺生涯的序跋,固然主要着眼于所谈著述的内容和旨趣,以及成功与不足之处,但综合来看,也就某些相关的社会问题(如民俗与农耕文明社会及家族文化体系)、思想理论问题(如文艺为人民、革命现实主义等)和诗学问题(如文学与民间文学的研究范式)发表了一己之见。
  • 作者简介:
    刘锡诚(1935.2―),男,山东昌乐县人。文艺评论家、民间文艺学家、文化学者,中**员。历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辑研究人员,新华社翻译、编辑、记者,《人民文学》编辑部评论组长,《文艺报》编辑部副主任、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党的领导小组(分党组)组长、顾问,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研究员,《民间文学》《民间文学论坛》《评论选刊》《中国热点文学》主编。1997年退休。2004年获文化部授予的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艺术科学国家重点项目“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特殊贡献个人奖”。2007年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的“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成就奖”。2019年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荣誉称号。
  • 目录:
    第一辑  文学编
      建国30年文学的回顾――《文学:回忆与思考》前言
      在生活的激流中――《小说创作漫评》后记
      女作家蜂起的时代――《当代女作家作品选3》后记
      从崛起到繁荣――《小说与现实》自序
      把握当代文学的脉搏――《浪潮之外的孤魂》序
      民族心理的探索者――《荒火》序
      社会批评与审美批评的统一――《作家的爱与知》后记
      积极开展俗文学的研究――《中国俗文学研究》前言
      不是忘忧的年华――《月亮雨》序
      独到的批评个性――《女作家笔下的女性世界》序
      外面的世界是多彩的――《走出四合院》自序
      现实主义随想录――《河边文谭》后记
      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昌乐文学五十年》序言
      浩然的第二故乡――《浩然与昌乐》序
      彰显泰山的精神品格――《泰山名人文化》序
      塔里木石油会战的赞歌――《太阳河上的星座》序言
      有感而发知人论世――《收回评论权》序
      文坛名家遭遇新时期――《文坛旧事》后记
      农村题材小说新收获――《桥》序
      见证者的文坛纪事――《在文坛边缘上》后记
      重要的是作家的艺术自觉――《笼中人》序
      建构俗文学史的一大贡献――《二十世纪(俗文学)周刊总目》序
      诗人的气质和外交官的视野――《旅人蕉》序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情爱婚恋集》序
      京城名编之外的名编――《陈年旧事》序
      草原上的网络诗人――《雅虎记忆》序
      不待扬鞭自奋蹄――《骆蹄梦痕》序
      瓜棚架下齐东野语――《丹川拾异》序
      继承聊斋志异的创作传统――《新聊斋故事》序
      客家人社会现实的艺术再现――《望穿秋水》序
      文人荟萃儒雅崇善之地――《文人与张家口》序
      我的这个甲子――《刘锡诚散文集・芳草萋萋》代序
      故乡之忆:齐文化发祥地――《昌乐古今・朱刘辑》序
      艰辛与奋斗的人生――《求学之路》序
    第二辑  文化艺术人类学编
    第三辑  民间文学编
    第四辑  民俗编
    第五辑  边缘书话编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刘锡诚序跋书话集/中国文联晚霞文库
刘锡庆自选集(励耘文库)
刘锡庆 著
刘锡诚序跋书话集/中国文联晚霞文库
刘锡庆纪念集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刘锡诚序跋书话集/中国文联晚霞文库
中国神话与民族精神
刘锡诚
刘锡诚序跋书话集/中国文联晚霞文库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印第安
刘锡诚 马昌仪 编译
刘锡诚序跋书话集/中国文联晚霞文库
田野手记
刘锡诚 著
刘锡诚序跋书话集/中国文联晚霞文库
民间文艺学的诗学传统
刘锡诚 著;郝苏民 编
刘锡诚序跋书话集/中国文联晚霞文库
民俗与艺术
刘锡诚 著
刘锡诚序跋书话集/中国文联晚霞文库
在文坛边缘上(增订本 套装上下册)
刘锡诚 著
刘锡诚序跋书话集/中国文联晚霞文库
黄昏的眷恋
刘锡诚 著
刘锡诚序跋书话集/中国文联晚霞文库
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
刘锡诚 著
刘锡诚序跋书话集/中国文联晚霞文库
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
刘锡诚
刘锡诚序跋书话集/中国文联晚霞文库
在文坛边缘上:编辑手记
刘锡诚
刘锡诚序跋书话集/中国文联晚霞文库
葫芦与象征
刘锡诚 主编;游琪
刘锡诚序跋书话集/中国文联晚霞文库
妙峰山.世纪之交的中国民俗流变
刘锡诚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