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区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

脆弱区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0-05
版次: 1
ISBN: 9787511141828
定价: 8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工程技术
6人买过
  •   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两大全球性环境热点和难点问题。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候系统的变暖是明确无疑的,自1901年以来全球地表气温已经升高了0.89℃。中国国土空间辽阔,气候类型和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山地、高原、丘陵占中国国土面积的2/3以上,生态本底脆弱,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中国陆地国土空间的55%。气候变化可能导致脆弱生态系统退化和受保护物种适宜生境的萎缩甚至消失,是影响区域生态安全和优质生态产品持续供给的一大风险源。因此,在气候变暖趋势不可逆转的前提下,查明脆弱区气候变化生态响应机制不仅是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制定自然保护地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政策的科学基础和前提。

      《脆弱区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一书,是李海东博士带领他的科研团队深入研究总结而成。一是以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新疆阿尔泰山地森林草原生态功能区和内蒙古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揭示了不同类型脆弱区气候变化生态响应机制,提出了“青藏高原高寒脆弱区积极利用气候变暖的正面效益、遏制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高纬度地区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干旱区内陆湖流域植被状况改善影响地下水对湖泊的有效补给”的观点;二是以高寒脆弱区沙地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定位观测、三维激光雷达扫描等方法,调查与评估了高寒沙地植被生态恢复技术体系的应用成效,建立了基于地基激光雷达的沙地,植被结构参数提取指标体系,提出了东坡和东南坡的生境条件有利于河谷山坡沙地植被恢复的结论;三是面向适应气候变化的脆弱区生态保护修复需求,通过现状分析和问题诊断,研究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适应气候变化策略和高寒脆弱区沙地植被生态修复对策。研究成果可以为制定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相关议题谈判提供案例支撑。

      《脆弱区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思路明确、内容丰富,涵盖了脆弱区气候变化生态响应、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生态保护修复对策,充分地反映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新形势和管理需求。二是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作者以求实、严肃的科学态度,从气候变化生态风险管理和脆弱区生态保护修复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技术措施明确。三是具有很强的应用性,高寒沙地植被生态恢复技术体系和基于地基激光雷达的沙地.植被结构参数提取指标体系,可以为其他脆弱区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关键技术。 第一篇 脆弱区气候变化生态响应

    第1章 气候变化与适应性管理

    1.1 气候变化风险与恢复力理论

    1.1.1 气候变化风险

    1.1.2 恢复力理论

    1.2 脆弱区与适应性管理

    1.2.1 脆弱性和脆弱区

    1.2.2 适应性和适应性循环理论

    1.2.3 适应性管理

    第2章 气候变化对雅鲁藏布江流域植被格局的影响

    2.1 雅鲁藏布江流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生态功能区划

    2.1.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2 高海拔大流域植被格局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主要植被类型及空间分布

    2.2.3 植被格局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2.2.4 讨论

    2.3 流域植被绿度

    2.3.1 材料与方法

    2.3.2 流域NDVI

    2.3.3 不同植被类型NDVI年际与季节变化

    2.3.4 不同海拔梯度NDVI年际与季节变化

    2.3.5 NDVI变化与植被类型的相关性

    2.3.6 讨论

    2.4 流域植物物候

    2.4.1 材料与方法

    2.4.2 植物物候的年际变化

    2.4.3 植物物候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2.4.4 讨论

    2.5 大峡谷自然保护区

    2.5.1 气候变化

    2.5.2 NDVI变化

    2.5.3 NDVI变化与气候要素的相关性

    2.6 结论

    第3章 气候变化对阿尔泰山地森林草原生态功能区植被覆盖的影响

    ……

    第二篇 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

    第三篇 适应气候变化的生态保护修复对策

    参考文献

    附录

    摘要
  • 内容简介:
      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两大全球性环境热点和难点问题。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候系统的变暖是明确无疑的,自1901年以来全球地表气温已经升高了0.89℃。中国国土空间辽阔,气候类型和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山地、高原、丘陵占中国国土面积的2/3以上,生态本底脆弱,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中国陆地国土空间的55%。气候变化可能导致脆弱生态系统退化和受保护物种适宜生境的萎缩甚至消失,是影响区域生态安全和优质生态产品持续供给的一大风险源。因此,在气候变暖趋势不可逆转的前提下,查明脆弱区气候变化生态响应机制不仅是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制定自然保护地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政策的科学基础和前提。

      《脆弱区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一书,是李海东博士带领他的科研团队深入研究总结而成。一是以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新疆阿尔泰山地森林草原生态功能区和内蒙古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揭示了不同类型脆弱区气候变化生态响应机制,提出了“青藏高原高寒脆弱区积极利用气候变暖的正面效益、遏制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高纬度地区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干旱区内陆湖流域植被状况改善影响地下水对湖泊的有效补给”的观点;二是以高寒脆弱区沙地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定位观测、三维激光雷达扫描等方法,调查与评估了高寒沙地植被生态恢复技术体系的应用成效,建立了基于地基激光雷达的沙地,植被结构参数提取指标体系,提出了东坡和东南坡的生境条件有利于河谷山坡沙地植被恢复的结论;三是面向适应气候变化的脆弱区生态保护修复需求,通过现状分析和问题诊断,研究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适应气候变化策略和高寒脆弱区沙地植被生态修复对策。研究成果可以为制定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相关议题谈判提供案例支撑。

      《脆弱区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思路明确、内容丰富,涵盖了脆弱区气候变化生态响应、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生态保护修复对策,充分地反映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新形势和管理需求。二是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作者以求实、严肃的科学态度,从气候变化生态风险管理和脆弱区生态保护修复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技术措施明确。三是具有很强的应用性,高寒沙地植被生态恢复技术体系和基于地基激光雷达的沙地.植被结构参数提取指标体系,可以为其他脆弱区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关键技术。
  • 目录:
    第一篇 脆弱区气候变化生态响应

    第1章 气候变化与适应性管理

    1.1 气候变化风险与恢复力理论

    1.1.1 气候变化风险

    1.1.2 恢复力理论

    1.2 脆弱区与适应性管理

    1.2.1 脆弱性和脆弱区

    1.2.2 适应性和适应性循环理论

    1.2.3 适应性管理

    第2章 气候变化对雅鲁藏布江流域植被格局的影响

    2.1 雅鲁藏布江流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生态功能区划

    2.1.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2 高海拔大流域植被格局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主要植被类型及空间分布

    2.2.3 植被格局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2.2.4 讨论

    2.3 流域植被绿度

    2.3.1 材料与方法

    2.3.2 流域NDVI

    2.3.3 不同植被类型NDVI年际与季节变化

    2.3.4 不同海拔梯度NDVI年际与季节变化

    2.3.5 NDVI变化与植被类型的相关性

    2.3.6 讨论

    2.4 流域植物物候

    2.4.1 材料与方法

    2.4.2 植物物候的年际变化

    2.4.3 植物物候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2.4.4 讨论

    2.5 大峡谷自然保护区

    2.5.1 气候变化

    2.5.2 NDVI变化

    2.5.3 NDVI变化与气候要素的相关性

    2.6 结论

    第3章 气候变化对阿尔泰山地森林草原生态功能区植被覆盖的影响

    ……

    第二篇 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

    第三篇 适应气候变化的生态保护修复对策

    参考文献

    附录

    摘要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脆弱区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
脆弱:长篇小说
橡子 著
脆弱区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
脆弱的物种 细胞生命的礼赞作者 刘易斯·托马斯 作品 经典新译 尹烨译作 医学科普读物 中信出版社
刘易斯·托马斯
脆弱区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
脆弱的崛起:大战略与德意志帝国的命运(修订版)
徐弃郁 著
脆弱区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
脆弱的边界
依尔福
脆弱区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
脆弱性视角下的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于长永 著
脆弱区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
脆弱的蓝色 竹林
竹林
脆弱区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
脆弱的繁华:南宋的一百五十年
张程
脆弱区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
脆弱的征服:欧洲扩张与新世界秩序创建的真实故事
[英]杰森·沙曼 著;黄浩 译
脆弱区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
脆弱心理学
颜丽媛
脆弱区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
脆弱草原带土地利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
敖登高娃
脆弱区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
脆弱亦美好
亚历山德罗·达维尼亚(Alessandro D’Avenia)
脆弱区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
脆弱不安的生命
[美]朱迪斯·巴特勒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脆弱区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
高中数学教材编写研究
李海东 主编;章建跃
脆弱区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
中国非营利机构卫星账户
李海东 著
脆弱区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
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
李海东、许志强、邱学军 编
脆弱区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
如何教创业
李海东、吴昊 著
脆弱区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
经济学基础(第3版)
李海东、蔡利 著
脆弱区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
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 广东中高职衔接体制构建的理论与实践
李海东
脆弱区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
李东生:向生而生
李海东 著
脆弱区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
新时期中国“三农”问题的发展及对策研究
李海东 著
脆弱区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
从泰晤士到珠江
李海东 编
脆弱区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
中高职衔接标准建设新视野 : 从需求到供给
李海东、杜怡萍 著
脆弱区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
刑法原理入门:犯罪论基础
李海东
脆弱区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研究
日本刑事法学者(上)
李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