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人居溯本:从非洲草原到桃花源

理想人居溯本:从非洲草原到桃花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0-12
ISBN: 9787301316337
定价: 80.00
分类: 社会文化
35人买过
  • 本书以人类进化和文化的生态经验为主线,结合作者多年来大量的实地考察资料,揭示了中国文化中的理想人居景观模式,如山水画、山水诗及园林艺术中的景观,与日常行为和统计心理学的理想景观模式等具有的共同结构特征,从而对中国景观理论进行了地理、文化、生物和哲学意义上的阐释。与此同时,作者尝试揭示人类理想的景观及其深层含义,对美好居住环境的创造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作者十多年来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探索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中的理想人居并揭示其背后的意义。本书对于发展和谐、宜居、可持续发展的新人居环境,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具有较强的现实关照作用。 俞孔坚,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和景观设计、生态规划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出版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300余篇,并主持完成大量国内外城市与景观的设计项目;促成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确立并走向世界。 初版序 

    自序 

    引言 古今中外论风水 

    第一章 理想风水模式 

    一、一个无所不在的模式 

    二、理想风水模式的基本结构特征 

    (一)围护与屏蔽 

    (二)界缘与依靠 

    (三)隔离与胎息 

    (四)豁口与走廊 

    (五)小品与符号 

    第二章 绝非偶然的同构――源于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图式 

    一、中国人心目中的仙境和神域模式 

    (一)昆仑山模式 

    (二)蓬莱模式 

    (三)壶天模式 

    二、艺术家心目中的理想景观模式 

    (一)陶渊明模式 

    (二) 丘壑内营――中国山水画中的理想景观模式 

    (三)统计心理学的理想景观模式 

    (四)风水表达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理想图式 

    第三章 从土拨鼠到鲁滨逊――择居的本能 

    一、动物择居的启示 

    二、从鲁滨逊的择居看人的择居天赋 

    第四章 中国原始人类满意的栖息地模式――理想风水之原型 

    一、从森林到森林草原――景观吉凶意识的进化史观 

    (一)庇护 

    (二)狩猎 

    (三)空间辨析和探索 

    (四)捍域 

    二、中国原始人类满意的栖息地模式――理想风水的原型 

    (一)围合与尺度效应 

    (二)边缘效应 

    (三)隔离效应 

    (四)豁口和走廊效应 

    三、关于风水小品 

    (一)关于风水亭、塔之类 

    (二)关于门、牌坊、照壁之类 

    (三)关于风水树与风水林 

    第五章 中国农耕文化的盆地经验对风水模式的强化 

    一、跨文化比较――风水模式的强化特征 

    (一)“ 盒子中的盒子”――强化的庇护特征 

    (二)“ 重”关“ 四塞”――强化的捍域特征 

    二、关中盆地――文化定型时期对风水模式的强化 

    (一)关中盆地――联结生物与文化基因的桥梁 

    (二)关中盆地―― 一个具有庇护与捍域战略优势的农耕领地 

    (三)从“ 肥遁”到“ 利西南不利东北”――逃跑的战略优势 

    (四)从“ 辰”“ 涣”到“ 禁林,吉”――关中盆地的灾害效应 

    三、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盆地经验――风水模式的再强化 

    (一)关中盆地伴随中华民族文化之成熟 

    (二)盆地作为中国农耕领地的普遍性 

    (三)盆地经验与中国农耕文化的生态节制机制 

    (四)“ 逐鹿中原”与“ 桃花源”模式 

    第六章 “风水说”关于景观吉凶意识的解释体系 

    一、哲学解释体系 

    二、技术和“ 民信”解释体系 

    结 语 

    参考文献 

    索引
  •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人类进化和文化的生态经验为主线,结合作者多年来大量的实地考察资料,揭示了中国文化中的理想人居景观模式,如山水画、山水诗及园林艺术中的景观,与日常行为和统计心理学的理想景观模式等具有的共同结构特征,从而对中国景观理论进行了地理、文化、生物和哲学意义上的阐释。与此同时,作者尝试揭示人类理想的景观及其深层含义,对美好居住环境的创造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作者十多年来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探索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中的理想人居并揭示其背后的意义。本书对于发展和谐、宜居、可持续发展的新人居环境,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具有较强的现实关照作用。
  • 作者简介:
    俞孔坚,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和景观设计、生态规划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出版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300余篇,并主持完成大量国内外城市与景观的设计项目;促成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确立并走向世界。
  • 目录:
    初版序 

    自序 

    引言 古今中外论风水 

    第一章 理想风水模式 

    一、一个无所不在的模式 

    二、理想风水模式的基本结构特征 

    (一)围护与屏蔽 

    (二)界缘与依靠 

    (三)隔离与胎息 

    (四)豁口与走廊 

    (五)小品与符号 

    第二章 绝非偶然的同构――源于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图式 

    一、中国人心目中的仙境和神域模式 

    (一)昆仑山模式 

    (二)蓬莱模式 

    (三)壶天模式 

    二、艺术家心目中的理想景观模式 

    (一)陶渊明模式 

    (二) 丘壑内营――中国山水画中的理想景观模式 

    (三)统计心理学的理想景观模式 

    (四)风水表达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理想图式 

    第三章 从土拨鼠到鲁滨逊――择居的本能 

    一、动物择居的启示 

    二、从鲁滨逊的择居看人的择居天赋 

    第四章 中国原始人类满意的栖息地模式――理想风水之原型 

    一、从森林到森林草原――景观吉凶意识的进化史观 

    (一)庇护 

    (二)狩猎 

    (三)空间辨析和探索 

    (四)捍域 

    二、中国原始人类满意的栖息地模式――理想风水的原型 

    (一)围合与尺度效应 

    (二)边缘效应 

    (三)隔离效应 

    (四)豁口和走廊效应 

    三、关于风水小品 

    (一)关于风水亭、塔之类 

    (二)关于门、牌坊、照壁之类 

    (三)关于风水树与风水林 

    第五章 中国农耕文化的盆地经验对风水模式的强化 

    一、跨文化比较――风水模式的强化特征 

    (一)“ 盒子中的盒子”――强化的庇护特征 

    (二)“ 重”关“ 四塞”――强化的捍域特征 

    二、关中盆地――文化定型时期对风水模式的强化 

    (一)关中盆地――联结生物与文化基因的桥梁 

    (二)关中盆地―― 一个具有庇护与捍域战略优势的农耕领地 

    (三)从“ 肥遁”到“ 利西南不利东北”――逃跑的战略优势 

    (四)从“ 辰”“ 涣”到“ 禁林,吉”――关中盆地的灾害效应 

    三、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盆地经验――风水模式的再强化 

    (一)关中盆地伴随中华民族文化之成熟 

    (二)盆地作为中国农耕领地的普遍性 

    (三)盆地经验与中国农耕文化的生态节制机制 

    (四)“ 逐鹿中原”与“ 桃花源”模式 

    第六章 “风水说”关于景观吉凶意识的解释体系 

    一、哲学解释体系 

    二、技术和“ 民信”解释体系 

    结 语 

    参考文献 

    索引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理想人居溯本:从非洲草原到桃花源
理想国(柏拉图代表作,完整全译本,随书附赠思维导图。人人能读懂的精华译本。颠覆思维,启迪灵感,突破认知,提升格局)
(古希腊) 柏拉图,创美工厂 出品
理想人居溯本:从非洲草原到桃花源
理想国译丛064:狼性时代:第三帝国余波中的德国与德国人,1945—1955
德]哈拉尔德·耶纳 著,理想国 出品
理想人居溯本:从非洲草原到桃花源
理想国译丛018: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2024版)
(日)小熊英二 著,理想国 出品
理想人居溯本:从非洲草原到桃花源
理想国译丛030:资本之都:21世纪德里的美好与野蛮
[英]拉纳·达斯古普塔
理想人居溯本:从非洲草原到桃花源
理想新校园——用建筑空间提升中国教育的未来
傅斌
理想人居溯本:从非洲草原到桃花源
理想国(120年纪念版·分科本)
[古希腊]柏拉图
理想人居溯本:从非洲草原到桃花源
理想国译丛065:毁灭与重生
(英) 保罗·贝茨 著,陈超 译,理想国 出品
理想人居溯本:从非洲草原到桃花源
理想国译丛066:现代日本的缔造
(美)马里乌斯·詹森 著,理想国 出品
理想人居溯本:从非洲草原到桃花源
理想国(罗翔多次推荐的哲学经典!西方思想的源泉,特别收录英国古典学家本杰明·乔伊特万字导读, 深度理解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与历史意义。)
[古希腊]柏拉图
理想人居溯本:从非洲草原到桃花源
理想国译丛023:金与铁:俾斯麦、布莱希罗德与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美)弗里茨·斯特恩
理想人居溯本:从非洲草原到桃花源
理想与革命:多重视野下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史
张太原
理想人居溯本:从非洲草原到桃花源
理想国(政制)(上下册)(柏拉图全集)
柏拉图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理想人居溯本:从非洲草原到桃花源
大脚革命与新桃源
俞孔坚
理想人居溯本:从非洲草原到桃花源
棕地再生 2020河北省第四届(邯郸)园林博览会设计实践与技术应用
俞孔坚 刘向军 张媛 王书芬
理想人居溯本:从非洲草原到桃花源
海绵城市十讲
俞孔坚口述 牛建宏 编著
理想人居溯本:从非洲草原到桃花源
海绵城市景观工程图集
俞孔坚 张锦
理想人居溯本:从非洲草原到桃花源
台湖展望——中国城乡结合带景观多解规划;北京东南部案例
俞孔坚 编
理想人居溯本:从非洲草原到桃花源
景观设计学:废弃土地更新(2012No.4总第24辑)
俞孔坚 著;俞孔坚 编
理想人居溯本:从非洲草原到桃花源
景观设计2007合订本(景观与建筑设计系列)
俞孔坚 主编
理想人居溯本:从非洲草原到桃花源
田:人民景观叙事南北案例
俞孔坚、刘向军、李鸿 编
理想人居溯本:从非洲草原到桃花源
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
俞孔坚、李迪华 著
理想人居溯本:从非洲草原到桃花源
土人景观俞孔坚谈话录
俞孔坚 编著
理想人居溯本:从非洲草原到桃花源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从硅谷到中关村
俞孔坚 编
理想人居溯本:从非洲草原到桃花源
理想景观探源:風水的文化意義
俞孔坚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