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第9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儿科学(第9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18-07
版次: 8
ISBN: 9787117266642
定价: 7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纸张: 胶版纸
3510人买过
  • 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 规划教材修订说明 
      
      
    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教材自1978年轮出版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几十年来,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和支持下,以裘法祖、吴阶平、吴孟超、陈灏珠等院士为代表的我国几代德高望重、有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有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国内外著名院士、专家、医学家、教育家参与了本套教材的创建和每一轮教材的修订工作,使我国的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教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到精,不断丰富、完善与创新,形成了课程门类齐全、学科系统优化、内容衔接合理、结构体系科学的由规划教材、配套教材、网络增值服务、数字出版等组成的立体化教材格局。这套教材为我国千百万医学生的培养和成才提供了根本保障,为我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高水平、高素质的合格医学人才,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巨大贡献,并通过教材的创新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推动了我国高等医学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了我国医药学相关学科或领域的教材建设和教育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医药学教育和卫生事业发展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医药学教材建设和发展的道路,创建了中国特色医药学教育教材建设模式。老一辈医学教育家和科学家们亲切地称这套教材是中国医学教育的“干细胞”教材。 
    本套第九轮教材修订启动之时,正是我国进一步深化医教协同之际,更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全方位深入推进之时。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亲自批示“人才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资源,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对于加强医学人才队伍建设、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并着重强调,要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奋力推动建设健康中国。 
    教材建设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教材体现国家意志。人民卫生出版社紧紧抓住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历史发展机遇期,以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全面启动为契机,以规划教材创新建设,全面推进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工作,服务于医改和教改。第九轮教材的修订原则,是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努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发展以“5+3”模式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临床实践教学,切实落实好“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要求,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在全国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精神鼓舞下和老一辈医学家奉献精神的感召下,全国一大批临床教学、科研、医疗线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教授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的优秀传统,以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积极参与第九轮教材的修订和建设工作,紧密结合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和医药卫生行业人才的需求,借鉴国内外医学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成果,不断创新编写思路和编写模式,不断完善表达形式和内容,不断提升编写水平和质量,已逐渐将每一部教材打造成了学科精品教材,使第九轮全套教材更加成熟、完善和科学,从而构建了适合以“5+3”为主体的医学教育综合改革需要、满足卓越临床医师培养需求的教材体系和优化、系统、科学、经典的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 
      
      
      
      
      
      
      其修订和编写特点如下: 
      
    1.教材编写修订工作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的领导和支持下,由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学组规划,临床医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审定,院士专家把关,全国各医学院校知名专家教授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高质量出版。 
    2.教材编写修订工作是根据教育部培养目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行业要求、社会用人需求,在全国进行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和教材建设经验,充分研究论证本专业人才素质要求、学科体系构成、课程体系设计和教材体系规划后,科学进行的。 
    3.在教材修订工作中,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战略部署要求,贯穿教材编写全过程。全套教材在专业内容中渗透医学人文的温度与情怀,通过案例与病例融合基础与临床相关知识,通过总结和汲取前八轮教材的编写经验与成果,充分体现教材的科学性、代表性和适用性。 
    4.教材编写修订工作着力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和教材体系的建设创新——科学整合课程、淡化学科意识、实现整体优化、注重系统科学、保证点面结合。继续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教材编写原则,以确保教材质量。 
    5.为配合教学改革的需要,减轻学生负担,精炼文字压缩字数,注重提高内容质量。根据学科需要,继续沿用大16开国际开本、双色或彩色印刷,充分拓展侧边留白的笔记和展示功能,提升学生阅读的体验性与学习的便利性。 
    6.为满足教学资源的多样化,实现教材系列化、立体化建设,进一步丰富了理论教材中的数字资源内容与类型,创新在教材移动端融入AR、V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课堂学习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每种教材均配有2套模拟试卷,线上实时答题与判卷,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重点知识。同时,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了实验指导与习题集类配套教材的品种,方便老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 
      
    第九轮教材共有53种,均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套教材将于2018年6月出版发行,数字内容也将同步上线。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同志亲自为本套教材撰写序言,并对通过修订教材启发和指导高校不断深化医学教育改革、进一步推进医教协同,为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服务人民群众健康乃至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寄予厚望。希望全国广大院校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多提供宝贵意见,反馈使用信息,以逐步修改和完善教材内容,提高教材质量,为第十轮教材的修订工作建言献策。 

    主 编 简 介 
    王卫平
     
    男,1951年11月出生于上海市,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临床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洲医学教育协会(AMEA)副主席。曾经兼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儿科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医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至今30余年,先后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第六届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誉,主编儿科学规划教材3部,主编其他医学专著5部,作为副主编参编《实用内科学》(第14版、第15版)等其他医学专著数部。 
    孙 锟
     
    男,1964年8月出生于浙江省临海,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儿童医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院院长。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会长,亚太小儿心血管学会主席。国家教委重点学科儿科学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教委小儿心血管重点学科带头人。
     
    长期从事儿科疾病临床诊治和教学,先后获得“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青年人才银蛇奖”和“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担任精品课程《儿科学》主讲教师,主编“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小儿内科学》(第4版、第5版)和《儿科疾病与生长发育》。承担多项上海市教学研究课题,先后获得上海市和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多项。担任《临床儿科杂志》及《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副主编,《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等多本杂志编委。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国家科技支撑/攻关计划等20余项课题。迄今发表论文216篇,其中SCI收录48篇;获得专利9项。并先后获得10余项教学表彰/奖励,10项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常立文
     
    女,1948年7月出生于河南省安阳,教授、博士生导师。卫生部新生儿重点专科负责人,兼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学会新生儿分会常委,湖北省围产学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儿科学会常委、新生儿学组组长;全国高等学校医学成人学历教育教材《儿科学》(第2版)主编,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儿科学》第6~8版副主编、第9版主编之一,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儿科学》(第1版、第2版)编委,并担任《中国儿童保健杂志》副主编,《中华围产医学》《中国实用儿科》等多种杂志编委。
     
    从事教学工作至今30余年,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湖北省科委重点项目2项;主编或参编教材、参考书12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20余篇被SCI收录;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副主编简介
     
    申昆玲
     
    女,1958年8月出生于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教授。现任亚洲儿科呼吸学会主席、亚洲儿科研究学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专业组组长等职,主编“十一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儿科学》(第2版),并担任《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临床儿科杂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等十余家学术期刊副主编或编委。
     
    从事教学工作31年,发表文章300余篇,SCI收录文章50余篇,其中一篇发表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主持多项“十二五”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研项目。获得第七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第八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等。 
    李 秋
     
    女,1963年8月出生于重庆,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八届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现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中国医院协会儿童医院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代表。担任卫健委“十三五”规划教材《儿科学》(第9版)副主编。是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精品课程、教学团队”骨干成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项、省部级重点及一般项目17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十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及二、三等奖各2项。已培养博、硕研究生50余名。主、参编国家规划教材或专著17部,担任《中华儿科杂志》等多个杂志编委。
     
    杜立中
     
    男,1958年9月出生于浙江省杭州,教授、博士生导师,儿科研究所所长。现任浙江大学儿科研究所所长,Societies for Pediatric Research(SPR)(美国)会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委,新生儿学组组长,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担任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儿科学》第6~8版编委,第9版副主编;普通高等学校教材(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儿科学》(第1~3版)副主编;研究生教材《儿科学》副主编;主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专著多部。
     
    从事儿科学教学工作35年,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50余篇;主持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科技部“十二五”支撑项目2项。担任国内外10余种学术期刊副主编或编委,包括BMC Pediatrics(副主编),《中华儿科杂志》副主编;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编委。获得“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医药卫生领军人才”等称号,2014年获“中国儿科医师奖”;2014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母得志
     
    男,1963年出生于四川省古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常务副院长、华西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之名医·优秀风范”称号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中国儿科医师奖获得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四川卫生计生首席专家。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全国新生儿学组副组长。
     
    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及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项目等10余项课题研究。发表论文400余篇,SCI收录论文13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部省级科技进步奖7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任《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总编,《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等副总编,Scientific Reports编委。主编、副主编和主译儿科专著15部,培养研究生50余名。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1 
     第二节 儿科学的特点  1 
     第三节 儿童年龄分期  2 
       一、胎儿期  2 
       二、新生儿期  3 
       三、婴儿期  3 
       四、幼儿期  3 
       五、学龄前期  3 
       六、学龄期  3 
       七、青春期  3 
     第四节 儿科学的发展与展望  3 
      
      
    第二章 生长发育7 
     第一节 生长发育规律  7 
     第二节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8 
       一、遗传因素  8 
       二、环境因素  8 
     第三节 体格生长  8 
       一、体格生长常用指标  8 
       二、出生至青春前期的体格生长规律  9 
       三、青春期的体格生长规律  11 
       四、体格生长评价  11 
     第四节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的发育  13 
       一、骨骼  13 
       二、牙齿  14 
       三、生殖系统  15 
     第五节 神经心理发育  15 
       一、神经系统的发育  15 
       二、感知觉的发育  15 
       三、运动的发育  15 
       四、语言的发育  16 
       五、心理活动的发展  16 
     第六节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  18 
       一、筛查性评估  18 
       二、诊断性评估  20 
     第七节 发育行为与心理异常  20 
       一、儿童发育与行为的概念  20 
       二、儿童期常见的发育与行为问题  20 
       三、青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22 
       四、其他  23 
      
      
      
      
      
    第三章 儿童保健25 
     第一节 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  26 
       一、胎儿期及围生期  26 
       二、新生儿期  26 
       三、婴儿期  27 
       四、幼儿期  28 
       五、学龄前期  28 
       六、学龄期  28 
       七、青春期  29 
     第二节 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  29 
       一、护理  29 
       二、营养  29 
       三、计划免疫  29 
       四、儿童心理卫生  31 
       五、定期健康检查  32 
       六、体格锻炼  32 
       七、意外事故预防  33 
      
      
    第四章 儿科疾病诊治原则34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34 
       一、病史采集和记录  34 
       二、体格检查  35 
     第二节 儿科疾病治疗原则  38 
       一、护理的原则  38 
       二、饮食治疗原则  39 
       三、药物治疗原则  40 
       四、心理治疗原则  42 
       五、伦理学原则  42 
     第三节 儿童液体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  43 
       一、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  43 
       二、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  45 
       三、液体疗法时常用补液溶液  51 
       四、液体疗法  51 
      
      
    第五章 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54 
     第一节 儿童营养基础  54 
       一、营养素与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54 
       二、消化系统功能发育与儿童营养关系  57 
     第二节 婴儿喂养  58 
       一、母乳喂养  58 
       二、部分母乳喂养  61 
       三、人工喂养  61 
       四、婴儿食物转换  61 
     第三节 幼儿营养  62 
       一、营养特点  62 
       二、膳食安排及进食技能培养  62 
     第四节 学龄前儿童营养  62 
       一、营养特点  62 
       二、膳食建议  63 
     第五节 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营养  63 
       一、营养特点  63 
       二、膳食安排与营养知识教育  63 
     第六节 儿童营养状况评价  63 
     第七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64 
     第八节 儿童单纯性肥胖  67 
     第九节 维生素营养障碍  70 
       一、维生素A缺乏症  70 
       二、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  75 
     第十节 微量元素缺乏  83 
       一、锌缺乏  83 
       二、碘缺乏症  84 
      
      
    第六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86 
     第一节 概述  86 
     第二节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  88 
     第三节 胎儿宫内生长异常  93 
       一、宫内生长迟缓和小于胎龄儿  93 
       二、大于胎龄儿  95 
     第四节 新生儿窒息  95 
     第五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100 
     第六节 新生儿颅内出血  103 
     第七节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105 
     第八节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107 
     第九节 新生儿黄疸  111 
     第十节 新生儿溶血病  116 
     第十一节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121 
       一、新生儿败血症  122 
       二、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124 
       三、新生儿破伤风  125 
       四、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  126 
       五、先天性弓形虫感染  127 
       六、新生儿衣原体感染  128 
       七、先天性梅毒  129 
     第十二节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130 
     第十三节 新生儿出血症  132 
     第十四节 新生儿低血糖和高血糖  134 
       一、新生儿低血糖  134 
       二、新生儿高血糖  135 
     第十五节 新生儿低钙血症  136 
     第十六节 新生儿脐部疾病  137 
       一、脐炎  137 
       二、脐疝  138 
       三、脐肉芽肿  138 
     第十七节 新生儿产伤性疾病  138 
       一、头颅血肿  138 
       二、锁骨骨折  138 
       三、臂丛神经麻痹  139 
       四、面神经麻痹  139 
      
      
    第七章 免疫性疾病140 
     第一节 概述  140 
     第二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142 
     第三节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149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  149 
     第四节 风湿性疾病概述  153 
     第五节 风湿热  154 
     第六节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158 
     第七节 过敏性紫癜  162 
     第八节 川崎病  164 
      
      
    第八章 感染性疾病168 
     第一节 病毒感染  168 
       一、麻疹  168 
       二、脊髓灰质炎  171 
       三、水痘  174 
       四、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176 
       五、流行性腮腺炎  178 
       六、手足口病  180 
     第二节 细菌感染  182 
       一、脓毒症  182 
       二、脓毒性休克  184 
     第三节 结核病  188 
       一、概述  188 
       二、原发型肺结核  192 
       三、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193 
       四、结核性脑膜炎  194 
       五、潜伏结核感染  197 
     第四节 深部真菌病  197 
       一、概述  197 
       二、假丝酵母菌病  198 
       三、隐球菌病  199 
       四、曲霉病  200 
       五、抗真菌治疗  201 
     第五节 寄生虫病  202 
       一、蛔虫病  202 
       二、蛲虫病  204 
       三、钩虫病  205 
      
      
    第九章 消化系统疾病208 
     第一节 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08 
       一、口腔  208 
       二、食管  208 
       三、胃  208 
       四、肠  208 
       五、肝  208 
       六、胰腺  209 
       七、肠道细菌  209 
       八、粪便  209 
     第二节 口炎  209 
       一、鹅口疮  209 
       二、疱疹性口腔炎  210 
     第三节 胃食管反流及反流性食管炎  210 
     第四节 胃炎和消化性溃疡  213 
       一、胃炎  213 
       二、消化性溃疡  214 
     第五节 炎症性肠病  217 
     第六节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221 
     第七节 肠套叠  222 
     第八节 先天性巨结肠  224 
     第九节 腹泻病  226 
     第十节 婴儿胆汁淤积症  234 
      
      
    第十章 呼吸系统疾病238 
     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免疫特点和检查方法  238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40 
     第三节 急性感染性喉炎  242 
     第四节 急性支气管炎  243 
     第五节 毛细支气管炎  244 
     第六节 支气管哮喘  245 
     第七节 肺炎的分类  252 
     第八节 支气管肺炎  253 
     第九节 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特点  259 
       一、病毒性肺炎  259 
       二、细菌性肺炎  260 
       三、其他微生物所致肺炎  261 
      
      
    第十一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264 
     第一节 正常心血管解剖生理  264 
       一、心脏的胚胎发育  264 
       二、胎儿新生儿循环转换  265 
     第二节 儿童心血管系统疾病诊断方法  266 
       一、病史和体格检查  266 
       二、辅助检查  267 
     第三节 先天性心脏病  268 
       一、房间隔缺损  269 
       二、室间隔缺损  271 
       三、动脉导管未闭  273 
       四、肺动脉瓣狭窄  274 
       五、法洛四联症  276 
       六、完全性大动脉换位  278 
     第四节 病毒性心肌炎  279 
     第五节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281 
     第六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282 
     第七节 小儿心律失常  284 
       一、期前收缩  284 
       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86 
       三、室性心动过速  287 
       四、房室传导阻滞  288 
     第八节 心力衰竭  290 
      
      
    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294 
     第一节 儿童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94 
       一、解剖特点  294 
       二、生理特点  294 
     第二节 儿童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  296 
     第三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297 
     第四节 肾病综合征  300 
     第五节 泌尿道感染  307 
     第六节 肾小管酸中毒  311 
       一、远端肾小管酸中毒(Ⅰ型)  311 
       二、近端肾小管酸中毒(Ⅱ型)  313 
     第七节 溶血尿毒综合征  314 
     第八节 血尿  316 
     第九节 急性肾衰竭  318 
      
      
    第十三章 造血系统疾病322 
     第一节 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  322 
       一、造血特点  322 
       二、血象特点  322 
     第二节 儿童贫血概述  323 
     第三节 营养性贫血  326 
       一、缺铁性贫血  327 
       二、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330 
     第四节 溶血性贫血  332 
       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332 
       二、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333 
       三、地中海贫血  335 
     第五节 出血性疾病  338 
       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338 
       二、血友病  341 
       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44 
     第六节 急性白血病  348 
     第七节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354 
     第八节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357 
      
      
    第十四章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362 
     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检查方法  362 
       一、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362 
       二、神经系统辅助检查  364 
     第二节 癫痫  367 
     第三节 惊厥  374 
     第四节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  377 
     第五节 病毒性脑炎  381 
     第六节 脑性瘫痪  383 
     第七节 吉兰巴雷综合征  385 
     第八节 重症肌无力  388 
     第九节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390 
      
      
    第十五章 内分泌疾病393 
     第一节 儿童内分泌系统概述  393 
     第二节 生长激素缺乏症  395 
     第三节 中枢性尿崩症  399 
     第四节 性早熟  401 
     第五节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403 
     第六节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407 
     第七节 儿童糖尿病  411 
      
      
    第十六章 遗传性疾病419 
     第一节 遗传学概述  419 
       一、前言  419 
       二、遗传性疾病的临床分类  419 
       三、遗传性疾病的诊断  421 
       四、遗传咨询  423 
       五、遗传性疾病的治疗及预防  424 
     第二节 临床细胞遗传学染色体疾病  425 
       一、唐氏综合征  425 
       二、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综合征  427 
       三、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  428 
       四、 DiGeorge 综合征  428 
     第三节 单基因遗传疾病  429 
       一、概述  429 
       二、苯丙酮尿症  431 
       三、肝豆状核变性  433 
       四、糖原贮积症  434 
       五、黏多糖贮积病  435 
       六、甲基丙二酸血症  437 
      
      
      
    第十七章 儿童急救439 
     第一节 儿童心肺复苏  439 
     第二节 急性呼吸衰竭  444 
     第三节 儿童急性中毒  447 
      
      
    推荐网址454 
      
      
    附录455 
     附录一 2015年中国九市儿童体格发育测量值  455 
       附表11 2015年九市3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测量值(x±s)  455 
       附表12 2015年九市3~<7岁儿童体格发育测量值(x±s)  456 
     附录二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457 
       附表21 能量和蛋白质的DRIs及脂肪供能比  457 
       附表22 常量和微量元素的DRIs  458 
       附表23 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的DRIs  459 
     附录三 脑脊液测定正常值  460 
     附录四 血液一般检测正常值  460 
     附录五 心电图各波的正常值  462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464 

  • 内容简介:
    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 规划教材修订说明 
      
      
    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教材自1978年轮出版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几十年来,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和支持下,以裘法祖、吴阶平、吴孟超、陈灏珠等院士为代表的我国几代德高望重、有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有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国内外著名院士、专家、医学家、教育家参与了本套教材的创建和每一轮教材的修订工作,使我国的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教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到精,不断丰富、完善与创新,形成了课程门类齐全、学科系统优化、内容衔接合理、结构体系科学的由规划教材、配套教材、网络增值服务、数字出版等组成的立体化教材格局。这套教材为我国千百万医学生的培养和成才提供了根本保障,为我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高水平、高素质的合格医学人才,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巨大贡献,并通过教材的创新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推动了我国高等医学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了我国医药学相关学科或领域的教材建设和教育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医药学教育和卫生事业发展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医药学教材建设和发展的道路,创建了中国特色医药学教育教材建设模式。老一辈医学教育家和科学家们亲切地称这套教材是中国医学教育的“干细胞”教材。 
    本套第九轮教材修订启动之时,正是我国进一步深化医教协同之际,更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全方位深入推进之时。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亲自批示“人才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资源,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对于加强医学人才队伍建设、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并着重强调,要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奋力推动建设健康中国。 
    教材建设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教材体现国家意志。人民卫生出版社紧紧抓住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历史发展机遇期,以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全面启动为契机,以规划教材创新建设,全面推进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工作,服务于医改和教改。第九轮教材的修订原则,是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努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发展以“5+3”模式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临床实践教学,切实落实好“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要求,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在全国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精神鼓舞下和老一辈医学家奉献精神的感召下,全国一大批临床教学、科研、医疗线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教授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的优秀传统,以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积极参与第九轮教材的修订和建设工作,紧密结合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和医药卫生行业人才的需求,借鉴国内外医学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成果,不断创新编写思路和编写模式,不断完善表达形式和内容,不断提升编写水平和质量,已逐渐将每一部教材打造成了学科精品教材,使第九轮全套教材更加成熟、完善和科学,从而构建了适合以“5+3”为主体的医学教育综合改革需要、满足卓越临床医师培养需求的教材体系和优化、系统、科学、经典的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 
      
      
      
      
      
      
      其修订和编写特点如下: 
      
    1.教材编写修订工作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的领导和支持下,由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学组规划,临床医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审定,院士专家把关,全国各医学院校知名专家教授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高质量出版。 
    2.教材编写修订工作是根据教育部培养目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行业要求、社会用人需求,在全国进行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和教材建设经验,充分研究论证本专业人才素质要求、学科体系构成、课程体系设计和教材体系规划后,科学进行的。 
    3.在教材修订工作中,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战略部署要求,贯穿教材编写全过程。全套教材在专业内容中渗透医学人文的温度与情怀,通过案例与病例融合基础与临床相关知识,通过总结和汲取前八轮教材的编写经验与成果,充分体现教材的科学性、代表性和适用性。 
    4.教材编写修订工作着力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和教材体系的建设创新——科学整合课程、淡化学科意识、实现整体优化、注重系统科学、保证点面结合。继续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教材编写原则,以确保教材质量。 
    5.为配合教学改革的需要,减轻学生负担,精炼文字压缩字数,注重提高内容质量。根据学科需要,继续沿用大16开国际开本、双色或彩色印刷,充分拓展侧边留白的笔记和展示功能,提升学生阅读的体验性与学习的便利性。 
    6.为满足教学资源的多样化,实现教材系列化、立体化建设,进一步丰富了理论教材中的数字资源内容与类型,创新在教材移动端融入AR、V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课堂学习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每种教材均配有2套模拟试卷,线上实时答题与判卷,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重点知识。同时,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了实验指导与习题集类配套教材的品种,方便老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 
      
    第九轮教材共有53种,均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套教材将于2018年6月出版发行,数字内容也将同步上线。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同志亲自为本套教材撰写序言,并对通过修订教材启发和指导高校不断深化医学教育改革、进一步推进医教协同,为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服务人民群众健康乃至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寄予厚望。希望全国广大院校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多提供宝贵意见,反馈使用信息,以逐步修改和完善教材内容,提高教材质量,为第十轮教材的修订工作建言献策。 

  • 作者简介:
    主 编 简 介 
    王卫平
     
    男,1951年11月出生于上海市,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临床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洲医学教育协会(AMEA)副主席。曾经兼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儿科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医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至今30余年,先后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第六届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誉,主编儿科学规划教材3部,主编其他医学专著5部,作为副主编参编《实用内科学》(第14版、第15版)等其他医学专著数部。 
    孙 锟
     
    男,1964年8月出生于浙江省临海,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儿童医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院院长。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会长,亚太小儿心血管学会主席。国家教委重点学科儿科学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教委小儿心血管重点学科带头人。
     
    长期从事儿科疾病临床诊治和教学,先后获得“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青年人才银蛇奖”和“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担任精品课程《儿科学》主讲教师,主编“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小儿内科学》(第4版、第5版)和《儿科疾病与生长发育》。承担多项上海市教学研究课题,先后获得上海市和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多项。担任《临床儿科杂志》及《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副主编,《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等多本杂志编委。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国家科技支撑/攻关计划等20余项课题。迄今发表论文216篇,其中SCI收录48篇;获得专利9项。并先后获得10余项教学表彰/奖励,10项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常立文
     
    女,1948年7月出生于河南省安阳,教授、博士生导师。卫生部新生儿重点专科负责人,兼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学会新生儿分会常委,湖北省围产学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儿科学会常委、新生儿学组组长;全国高等学校医学成人学历教育教材《儿科学》(第2版)主编,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儿科学》第6~8版副主编、第9版主编之一,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儿科学》(第1版、第2版)编委,并担任《中国儿童保健杂志》副主编,《中华围产医学》《中国实用儿科》等多种杂志编委。
     
    从事教学工作至今30余年,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湖北省科委重点项目2项;主编或参编教材、参考书12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20余篇被SCI收录;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副主编简介
     
    申昆玲
     
    女,1958年8月出生于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教授。现任亚洲儿科呼吸学会主席、亚洲儿科研究学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专业组组长等职,主编“十一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儿科学》(第2版),并担任《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临床儿科杂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等十余家学术期刊副主编或编委。
     
    从事教学工作31年,发表文章300余篇,SCI收录文章50余篇,其中一篇发表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主持多项“十二五”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研项目。获得第七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第八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等。 
    李 秋
     
    女,1963年8月出生于重庆,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八届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现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中国医院协会儿童医院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代表。担任卫健委“十三五”规划教材《儿科学》(第9版)副主编。是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精品课程、教学团队”骨干成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项、省部级重点及一般项目17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十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及二、三等奖各2项。已培养博、硕研究生50余名。主、参编国家规划教材或专著17部,担任《中华儿科杂志》等多个杂志编委。
     
    杜立中
     
    男,1958年9月出生于浙江省杭州,教授、博士生导师,儿科研究所所长。现任浙江大学儿科研究所所长,Societies for Pediatric Research(SPR)(美国)会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委,新生儿学组组长,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担任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儿科学》第6~8版编委,第9版副主编;普通高等学校教材(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儿科学》(第1~3版)副主编;研究生教材《儿科学》副主编;主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专著多部。
     
    从事儿科学教学工作35年,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50余篇;主持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科技部“十二五”支撑项目2项。担任国内外10余种学术期刊副主编或编委,包括BMC Pediatrics(副主编),《中华儿科杂志》副主编;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编委。获得“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医药卫生领军人才”等称号,2014年获“中国儿科医师奖”;2014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母得志
     
    男,1963年出生于四川省古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常务副院长、华西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之名医·优秀风范”称号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中国儿科医师奖获得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四川卫生计生首席专家。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全国新生儿学组副组长。
     
    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及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项目等10余项课题研究。发表论文400余篇,SCI收录论文13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部省级科技进步奖7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任《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总编,《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等副总编,Scientific Reports编委。主编、副主编和主译儿科专著15部,培养研究生50余名。 
      

  •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1 
     第二节 儿科学的特点  1 
     第三节 儿童年龄分期  2 
       一、胎儿期  2 
       二、新生儿期  3 
       三、婴儿期  3 
       四、幼儿期  3 
       五、学龄前期  3 
       六、学龄期  3 
       七、青春期  3 
     第四节 儿科学的发展与展望  3 
      
      
    第二章 生长发育7 
     第一节 生长发育规律  7 
     第二节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8 
       一、遗传因素  8 
       二、环境因素  8 
     第三节 体格生长  8 
       一、体格生长常用指标  8 
       二、出生至青春前期的体格生长规律  9 
       三、青春期的体格生长规律  11 
       四、体格生长评价  11 
     第四节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的发育  13 
       一、骨骼  13 
       二、牙齿  14 
       三、生殖系统  15 
     第五节 神经心理发育  15 
       一、神经系统的发育  15 
       二、感知觉的发育  15 
       三、运动的发育  15 
       四、语言的发育  16 
       五、心理活动的发展  16 
     第六节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  18 
       一、筛查性评估  18 
       二、诊断性评估  20 
     第七节 发育行为与心理异常  20 
       一、儿童发育与行为的概念  20 
       二、儿童期常见的发育与行为问题  20 
       三、青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22 
       四、其他  23 
      
      
      
      
      
    第三章 儿童保健25 
     第一节 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  26 
       一、胎儿期及围生期  26 
       二、新生儿期  26 
       三、婴儿期  27 
       四、幼儿期  28 
       五、学龄前期  28 
       六、学龄期  28 
       七、青春期  29 
     第二节 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  29 
       一、护理  29 
       二、营养  29 
       三、计划免疫  29 
       四、儿童心理卫生  31 
       五、定期健康检查  32 
       六、体格锻炼  32 
       七、意外事故预防  33 
      
      
    第四章 儿科疾病诊治原则34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34 
       一、病史采集和记录  34 
       二、体格检查  35 
     第二节 儿科疾病治疗原则  38 
       一、护理的原则  38 
       二、饮食治疗原则  39 
       三、药物治疗原则  40 
       四、心理治疗原则  42 
       五、伦理学原则  42 
     第三节 儿童液体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  43 
       一、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  43 
       二、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  45 
       三、液体疗法时常用补液溶液  51 
       四、液体疗法  51 
      
      
    第五章 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54 
     第一节 儿童营养基础  54 
       一、营养素与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54 
       二、消化系统功能发育与儿童营养关系  57 
     第二节 婴儿喂养  58 
       一、母乳喂养  58 
       二、部分母乳喂养  61 
       三、人工喂养  61 
       四、婴儿食物转换  61 
     第三节 幼儿营养  62 
       一、营养特点  62 
       二、膳食安排及进食技能培养  62 
     第四节 学龄前儿童营养  62 
       一、营养特点  62 
       二、膳食建议  63 
     第五节 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营养  63 
       一、营养特点  63 
       二、膳食安排与营养知识教育  63 
     第六节 儿童营养状况评价  63 
     第七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64 
     第八节 儿童单纯性肥胖  67 
     第九节 维生素营养障碍  70 
       一、维生素A缺乏症  70 
       二、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  75 
     第十节 微量元素缺乏  83 
       一、锌缺乏  83 
       二、碘缺乏症  84 
      
      
    第六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86 
     第一节 概述  86 
     第二节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  88 
     第三节 胎儿宫内生长异常  93 
       一、宫内生长迟缓和小于胎龄儿  93 
       二、大于胎龄儿  95 
     第四节 新生儿窒息  95 
     第五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100 
     第六节 新生儿颅内出血  103 
     第七节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105 
     第八节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107 
     第九节 新生儿黄疸  111 
     第十节 新生儿溶血病  116 
     第十一节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121 
       一、新生儿败血症  122 
       二、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124 
       三、新生儿破伤风  125 
       四、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  126 
       五、先天性弓形虫感染  127 
       六、新生儿衣原体感染  128 
       七、先天性梅毒  129 
     第十二节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130 
     第十三节 新生儿出血症  132 
     第十四节 新生儿低血糖和高血糖  134 
       一、新生儿低血糖  134 
       二、新生儿高血糖  135 
     第十五节 新生儿低钙血症  136 
     第十六节 新生儿脐部疾病  137 
       一、脐炎  137 
       二、脐疝  138 
       三、脐肉芽肿  138 
     第十七节 新生儿产伤性疾病  138 
       一、头颅血肿  138 
       二、锁骨骨折  138 
       三、臂丛神经麻痹  139 
       四、面神经麻痹  139 
      
      
    第七章 免疫性疾病140 
     第一节 概述  140 
     第二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142 
     第三节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149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  149 
     第四节 风湿性疾病概述  153 
     第五节 风湿热  154 
     第六节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158 
     第七节 过敏性紫癜  162 
     第八节 川崎病  164 
      
      
    第八章 感染性疾病168 
     第一节 病毒感染  168 
       一、麻疹  168 
       二、脊髓灰质炎  171 
       三、水痘  174 
       四、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176 
       五、流行性腮腺炎  178 
       六、手足口病  180 
     第二节 细菌感染  182 
       一、脓毒症  182 
       二、脓毒性休克  184 
     第三节 结核病  188 
       一、概述  188 
       二、原发型肺结核  192 
       三、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193 
       四、结核性脑膜炎  194 
       五、潜伏结核感染  197 
     第四节 深部真菌病  197 
       一、概述  197 
       二、假丝酵母菌病  198 
       三、隐球菌病  199 
       四、曲霉病  200 
       五、抗真菌治疗  201 
     第五节 寄生虫病  202 
       一、蛔虫病  202 
       二、蛲虫病  204 
       三、钩虫病  205 
      
      
    第九章 消化系统疾病208 
     第一节 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08 
       一、口腔  208 
       二、食管  208 
       三、胃  208 
       四、肠  208 
       五、肝  208 
       六、胰腺  209 
       七、肠道细菌  209 
       八、粪便  209 
     第二节 口炎  209 
       一、鹅口疮  209 
       二、疱疹性口腔炎  210 
     第三节 胃食管反流及反流性食管炎  210 
     第四节 胃炎和消化性溃疡  213 
       一、胃炎  213 
       二、消化性溃疡  214 
     第五节 炎症性肠病  217 
     第六节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221 
     第七节 肠套叠  222 
     第八节 先天性巨结肠  224 
     第九节 腹泻病  226 
     第十节 婴儿胆汁淤积症  234 
      
      
    第十章 呼吸系统疾病238 
     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免疫特点和检查方法  238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40 
     第三节 急性感染性喉炎  242 
     第四节 急性支气管炎  243 
     第五节 毛细支气管炎  244 
     第六节 支气管哮喘  245 
     第七节 肺炎的分类  252 
     第八节 支气管肺炎  253 
     第九节 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特点  259 
       一、病毒性肺炎  259 
       二、细菌性肺炎  260 
       三、其他微生物所致肺炎  261 
      
      
    第十一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264 
     第一节 正常心血管解剖生理  264 
       一、心脏的胚胎发育  264 
       二、胎儿新生儿循环转换  265 
     第二节 儿童心血管系统疾病诊断方法  266 
       一、病史和体格检查  266 
       二、辅助检查  267 
     第三节 先天性心脏病  268 
       一、房间隔缺损  269 
       二、室间隔缺损  271 
       三、动脉导管未闭  273 
       四、肺动脉瓣狭窄  274 
       五、法洛四联症  276 
       六、完全性大动脉换位  278 
     第四节 病毒性心肌炎  279 
     第五节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281 
     第六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282 
     第七节 小儿心律失常  284 
       一、期前收缩  284 
       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86 
       三、室性心动过速  287 
       四、房室传导阻滞  288 
     第八节 心力衰竭  290 
      
      
    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294 
     第一节 儿童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94 
       一、解剖特点  294 
       二、生理特点  294 
     第二节 儿童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  296 
     第三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297 
     第四节 肾病综合征  300 
     第五节 泌尿道感染  307 
     第六节 肾小管酸中毒  311 
       一、远端肾小管酸中毒(Ⅰ型)  311 
       二、近端肾小管酸中毒(Ⅱ型)  313 
     第七节 溶血尿毒综合征  314 
     第八节 血尿  316 
     第九节 急性肾衰竭  318 
      
      
    第十三章 造血系统疾病322 
     第一节 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  322 
       一、造血特点  322 
       二、血象特点  322 
     第二节 儿童贫血概述  323 
     第三节 营养性贫血  326 
       一、缺铁性贫血  327 
       二、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330 
     第四节 溶血性贫血  332 
       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332 
       二、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333 
       三、地中海贫血  335 
     第五节 出血性疾病  338 
       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338 
       二、血友病  341 
       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44 
     第六节 急性白血病  348 
     第七节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354 
     第八节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357 
      
      
    第十四章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362 
     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检查方法  362 
       一、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362 
       二、神经系统辅助检查  364 
     第二节 癫痫  367 
     第三节 惊厥  374 
     第四节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  377 
     第五节 病毒性脑炎  381 
     第六节 脑性瘫痪  383 
     第七节 吉兰巴雷综合征  385 
     第八节 重症肌无力  388 
     第九节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390 
      
      
    第十五章 内分泌疾病393 
     第一节 儿童内分泌系统概述  393 
     第二节 生长激素缺乏症  395 
     第三节 中枢性尿崩症  399 
     第四节 性早熟  401 
     第五节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403 
     第六节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407 
     第七节 儿童糖尿病  411 
      
      
    第十六章 遗传性疾病419 
     第一节 遗传学概述  419 
       一、前言  419 
       二、遗传性疾病的临床分类  419 
       三、遗传性疾病的诊断  421 
       四、遗传咨询  423 
       五、遗传性疾病的治疗及预防  424 
     第二节 临床细胞遗传学染色体疾病  425 
       一、唐氏综合征  425 
       二、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综合征  427 
       三、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  428 
       四、 DiGeorge 综合征  428 
     第三节 单基因遗传疾病  429 
       一、概述  429 
       二、苯丙酮尿症  431 
       三、肝豆状核变性  433 
       四、糖原贮积症  434 
       五、黏多糖贮积病  435 
       六、甲基丙二酸血症  437 
      
      
      
    第十七章 儿童急救439 
     第一节 儿童心肺复苏  439 
     第二节 急性呼吸衰竭  444 
     第三节 儿童急性中毒  447 
      
      
    推荐网址454 
      
      
    附录455 
     附录一 2015年中国九市儿童体格发育测量值  455 
       附表11 2015年九市3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测量值(x±s)  455 
       附表12 2015年九市3~<7岁儿童体格发育测量值(x±s)  456 
     附录二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457 
       附表21 能量和蛋白质的DRIs及脂肪供能比  457 
       附表22 常量和微量元素的DRIs  458 
       附表23 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的DRIs  459 
     附录三 脑脊液测定正常值  460 
     附录四 血液一般检测正常值  460 
     附录五 心电图各波的正常值  462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464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儿科学(第9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儿科临床与研究进展(下册)
舒强
儿科学(第9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儿科护理(第3版)
熊杰平
儿科学(第9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儿科免疫系统疾病诊疗规范(第2版)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儿科学(第9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儿科护理
白震;袁小慧;韦珊
儿科学(第9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儿科疾病临床诊疗与护理技术
田晔
儿科学(第9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思维案例 儿科医院88个真实病例 病史查体初步诊断初步治疗 儿科住院医师及医学生用书 广东科技
李水雄
儿科学(第9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儿科危重病救治与疾病处置
董静主编
儿科学(第9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儿科临床指导手册
王献民;皮光环;雷勋明
儿科学(第9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儿科临床药师的培养与考核体系
陆晓彤
儿科学(第9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儿科护理学
蒋小平 贾晓慧
儿科学(第9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儿科临床与研究进展(上册)
舒强
儿科学(第9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儿科护理学(创新教材)
王秀华、张丽卓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儿科学(第9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中、西讽刺幽默小说比较研究
王卫平 穆莹
儿科学(第9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江南文化概论
王卫平 主编
儿科学(第9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昆山史纪
王卫平 编
儿科学(第9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吴文化的精神传承
王卫平、黄鸿山 编
儿科学(第9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默克诊疗手册(翻译版)
王卫平
儿科学(第9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江苏地方文化史·苏州卷(精装收藏版)
王卫平
儿科学(第9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分析化学实验(英汉双语版)
王卫平、吴靓、刘卫东、翁雪香、钱兆生 编
儿科学(第9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儿科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第3版/本科临床配套)
王卫平、孙锟、常立文 著
儿科学(第9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王卫平 编
儿科学(第9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中国电视剧60年大系(编年史)
王卫平、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剧研究所 编
儿科学(第9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苏州大学历史学系本科生优秀学位论文选编
王卫平、朱从兵 编
儿科学(第9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医务社会工作/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
王卫平、郑立羽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