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6-11
版次: 1
ISBN: 9787516192993
定价: 5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13页
字数: 229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20人买过
  •   《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通过系统梳理我国反贫困实践的发展历程,就反贫困模式进行了系统总结;在准确把握实践中形成的反贫困核心要点基础上,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两线一力”反贫困理论框架;以此框架为依据,与国际反贫困实践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国外反贫困实践对我国的启不。
      同时,《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利用国际组织的社会调查数据,实证测算并描述出我国贫困率的变化趋势,验证现有贫困测度及其分解理论的时效性,总结归纳我国农村贫困的组群特征及差异,进而从多个方面对我国的减贫效果进行评价与评估测算;《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针对“中国模式”作出基本判断,提出应对新挑战的思路与方案,以及实现新时期反贫困目标的有效手段。   闫坤(曾用名:阎坤),1964年生于辽宁省大连市,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税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近年来,多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己出版专著 “中国县乡财政体制研究))等6部,合著”公共支出理论前沿))等13部,在“经济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0余篇,并荣获第五次全国财政理论研究成果1等奖、第二届全国青年社会科学成果论文奖、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科研成果奖、财政部论文1等奖、2015年度邓子基财税学术论文奖1等奖、财政部”中国财政与改革开放30年征文“专题论文奖1等奖等多种奖项。 曾多次赴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讲学。主要研究领域是宏观经济与财政理论。
      
      刘轶芳,女,1981年生,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经济学博士后。现任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应用经济系主任、绿色经济与区域转型研究中心负责人。 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多项,已出版独著《循环经济的投入产出分析》、合著《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研究》2部,在《经济研究》、Ener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等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曾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五届国家统计局机关统计科研成果二等奖。 第一章 引言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一) 贫困概念的发展
    (二) 贫困的分类
    (三) 贫困的原因
    (四) 贫困的标准
    (五) 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
    (六) 贫困的治理
    (七) 财政减贫
    (八) 小结
    三 理论综述
    (一) 贫困的形成机理
    (二) 贫困的影响因素
    (三) 反贫困的理论形成
    四 研究的主要方法、思路和框架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二章 中国特色的反贫困实践研究
    一 中国特色反贫困实践的背景
    二 中国反贫困历程
    (一) 第一阶段:体制转轨、经济绩效与贫困减少(1978-1985年)
    (二) 第二阶段:设立机构、加强组织与扶贫开发(1986-1993年)
    (三) 第三阶段:制订计划、解决温饱与扶贫攻坚(1994-2000年)
    (四) 第四阶段:颁布纲要、巩固成果与促进民生(2001-2010年)
    (五) 第五阶段:创新制度、精准扶贫与全面脱贫(2011-2020年)
    三 中国反贫困模式
    (一) 模式一:财政扶贫
    (二) 模式二:微型金融扶贫
    (三) 模式三:产业扶贫
    (四) 模式四:教育扶贫
    (五) 模式五:科技扶贫
    (六) 模式六:组织化扶贫
    (七) 模式七:迁移式扶贫
    (八) 模式八:“以工代赈”扶贫
    (九) 模式九:“整村推进”扶贫
    (十) 模式十:对口、定点与联系式扶贫
    小结
    四 中国反贫困实践的基本经验、适用条件及存在的问题
    (一) 反贫困实践的基本经验
    (二) 适用条件
    (三) 我国反贫困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第三章 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研究
    一 反贫困理论的一般性分析
    (一) 贫困与贫困群体
    (二) 贫困的测度
    二 中国反贫困问题的理论分析
    (一) 中国反贫困的内涵及中国反贫困理论观点的梳理
    (二) 中国反贫困的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影响因素
    三 中国模式反贫困理论的体系框架与核心要素
    (一) 反贫困的中国模式:“两线一力”的理论框架
    (二) 反贫困的中国模式主线之一:经济发展
    (三) 反贫困的中国模式主线之二:社会安全网
    (四) 中国模式反贫困理论的核心要素:政府主导下的财政减贫

    第四章 反贫困实践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一 发达国家反贫困的实践
    (一) 发达国家贫困问题的特征分析
    (二) 发达国家反贫困的实践
    二 发展中国家反贫困的实践
    (一) 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的特征分析
    (二) 代表性发展中国家反贫困的实践
    三 国外反贫困实践对中国的启示
    (一) 经济增长是反贫困的最主要的途径
    (二) 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收入分配的公平性问题
    (三) 政府要积极参与到反贫困过程中,采取的政策措施也要与时俱进
    (四) 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制度在反贫困中的重要作用
    (五) 重视对弱势群体相关社会权利的维护

    第五章 我国经济增长的减贫效果评估
    一 我国经济增长及贫困程度的演变
    (一) 贫困测度指标——FGT贫困指标
    (二) 1981-2011年我国贫困程度的测算
    二 平均脱贫时间测度
    三 1981-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减贫效应测算及分析
    四 小结

    第六章 我国农村贫困分解及组群差异研究
    一 贫困指数与分解原理选择
    (一) SST指数及其分解
    (二) FGT指数及Shapley分解
    二 数据来源及处理
    (一) 贫困线的选取
    (二) 样本数据说明及处理
    三 我国农村贫困的组群特征分析——基于SST指数分解
    (一) 我国农村贫困SST指数的演变
    (二) 我国各省农村贫困的差异比较
    (三) 我国农村贫困的分组及特征总结
    四 我国农村贫困变化的原因分析——基于FGT指数分解
    (一) 我国农村FCT指数演变
    (二) 我国农村FGT指数的地区分解结果
    (三) 原因分析
    五 小结

    第七章 我国农村贫困的演变分析
    一 贫困指数与分解原理的选择
    二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数据来源与处理
    (一) 贫困线的选取
    (二) 数据说明及处理
    (三) FGT指数分解
    三 我国农村贫困演变测算及分解
    (一) 我国农村贫困率演变
    (二) 我国农村贫困率分解结果
    四 小结

    第八章 巩固和发展反贫困的中国模式
    一 吸取我国现有理论观点的合理部分,积极进行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创新
    (一) 根据主要致贫原因的理论分析,提出可供选择的反贫困方案
    (二) 根据反贫困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提出可供选择的反贫困方案
    (三) 积极进行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创新,确立以“两线一力”为特征的中国反贫困模式
    二 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带动贫困群体收入增加
    (一) 发展县域经济,促进收入分配
    (二) 加快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培育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点
    (三) 下移贫困瞄准对象到村,探索乡村经济跨越式发展
    (四) 促进金融发展,解决贫困农户贷款难题
    (五) 促进贫困人口权利发展,依据实际需求提高反贫困效率
    三 建设完善社会安全网,对贫困群体做到全覆盖
    (一) 任何人都不被隔离在社会安全网之外,并按需获得社会福利
    (二) 强化资金保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三) 针对现行社会安全网存在的问题,按受益人群进行分类解决
    四 完善财政减贫制度及政策,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网奠定物质基础
    (一) 进一步优化财政体制,为减贫奠定良好制度基础
    (二) 赋予省以下各级地方政府相应的财权和财力,提高贫困地区财政减贫能力
    (三) 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强贫困地区财力
    (四) 规范财政减贫程序,提高减贫效率
    (五) 建立健全财政减贫管理的体制机制,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六) 建立财政扶贫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向贫困地区

    附录A 贫困测度指标
    附录B 贫困测度指标的分解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通过系统梳理我国反贫困实践的发展历程,就反贫困模式进行了系统总结;在准确把握实践中形成的反贫困核心要点基础上,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两线一力”反贫困理论框架;以此框架为依据,与国际反贫困实践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国外反贫困实践对我国的启不。
      同时,《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利用国际组织的社会调查数据,实证测算并描述出我国贫困率的变化趋势,验证现有贫困测度及其分解理论的时效性,总结归纳我国农村贫困的组群特征及差异,进而从多个方面对我国的减贫效果进行评价与评估测算;《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针对“中国模式”作出基本判断,提出应对新挑战的思路与方案,以及实现新时期反贫困目标的有效手段。
  • 作者简介:
      闫坤(曾用名:阎坤),1964年生于辽宁省大连市,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税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近年来,多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己出版专著 “中国县乡财政体制研究))等6部,合著”公共支出理论前沿))等13部,在“经济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0余篇,并荣获第五次全国财政理论研究成果1等奖、第二届全国青年社会科学成果论文奖、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科研成果奖、财政部论文1等奖、2015年度邓子基财税学术论文奖1等奖、财政部”中国财政与改革开放30年征文“专题论文奖1等奖等多种奖项。 曾多次赴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讲学。主要研究领域是宏观经济与财政理论。
      
      刘轶芳,女,1981年生,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经济学博士后。现任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应用经济系主任、绿色经济与区域转型研究中心负责人。 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多项,已出版独著《循环经济的投入产出分析》、合著《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研究》2部,在《经济研究》、Ener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等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曾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五届国家统计局机关统计科研成果二等奖。
  •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一) 贫困概念的发展
    (二) 贫困的分类
    (三) 贫困的原因
    (四) 贫困的标准
    (五) 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
    (六) 贫困的治理
    (七) 财政减贫
    (八) 小结
    三 理论综述
    (一) 贫困的形成机理
    (二) 贫困的影响因素
    (三) 反贫困的理论形成
    四 研究的主要方法、思路和框架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二章 中国特色的反贫困实践研究
    一 中国特色反贫困实践的背景
    二 中国反贫困历程
    (一) 第一阶段:体制转轨、经济绩效与贫困减少(1978-1985年)
    (二) 第二阶段:设立机构、加强组织与扶贫开发(1986-1993年)
    (三) 第三阶段:制订计划、解决温饱与扶贫攻坚(1994-2000年)
    (四) 第四阶段:颁布纲要、巩固成果与促进民生(2001-2010年)
    (五) 第五阶段:创新制度、精准扶贫与全面脱贫(2011-2020年)
    三 中国反贫困模式
    (一) 模式一:财政扶贫
    (二) 模式二:微型金融扶贫
    (三) 模式三:产业扶贫
    (四) 模式四:教育扶贫
    (五) 模式五:科技扶贫
    (六) 模式六:组织化扶贫
    (七) 模式七:迁移式扶贫
    (八) 模式八:“以工代赈”扶贫
    (九) 模式九:“整村推进”扶贫
    (十) 模式十:对口、定点与联系式扶贫
    小结
    四 中国反贫困实践的基本经验、适用条件及存在的问题
    (一) 反贫困实践的基本经验
    (二) 适用条件
    (三) 我国反贫困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第三章 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研究
    一 反贫困理论的一般性分析
    (一) 贫困与贫困群体
    (二) 贫困的测度
    二 中国反贫困问题的理论分析
    (一) 中国反贫困的内涵及中国反贫困理论观点的梳理
    (二) 中国反贫困的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影响因素
    三 中国模式反贫困理论的体系框架与核心要素
    (一) 反贫困的中国模式:“两线一力”的理论框架
    (二) 反贫困的中国模式主线之一:经济发展
    (三) 反贫困的中国模式主线之二:社会安全网
    (四) 中国模式反贫困理论的核心要素:政府主导下的财政减贫

    第四章 反贫困实践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一 发达国家反贫困的实践
    (一) 发达国家贫困问题的特征分析
    (二) 发达国家反贫困的实践
    二 发展中国家反贫困的实践
    (一) 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的特征分析
    (二) 代表性发展中国家反贫困的实践
    三 国外反贫困实践对中国的启示
    (一) 经济增长是反贫困的最主要的途径
    (二) 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收入分配的公平性问题
    (三) 政府要积极参与到反贫困过程中,采取的政策措施也要与时俱进
    (四) 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制度在反贫困中的重要作用
    (五) 重视对弱势群体相关社会权利的维护

    第五章 我国经济增长的减贫效果评估
    一 我国经济增长及贫困程度的演变
    (一) 贫困测度指标——FGT贫困指标
    (二) 1981-2011年我国贫困程度的测算
    二 平均脱贫时间测度
    三 1981-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减贫效应测算及分析
    四 小结

    第六章 我国农村贫困分解及组群差异研究
    一 贫困指数与分解原理选择
    (一) SST指数及其分解
    (二) FGT指数及Shapley分解
    二 数据来源及处理
    (一) 贫困线的选取
    (二) 样本数据说明及处理
    三 我国农村贫困的组群特征分析——基于SST指数分解
    (一) 我国农村贫困SST指数的演变
    (二) 我国各省农村贫困的差异比较
    (三) 我国农村贫困的分组及特征总结
    四 我国农村贫困变化的原因分析——基于FGT指数分解
    (一) 我国农村FCT指数演变
    (二) 我国农村FGT指数的地区分解结果
    (三) 原因分析
    五 小结

    第七章 我国农村贫困的演变分析
    一 贫困指数与分解原理的选择
    二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数据来源与处理
    (一) 贫困线的选取
    (二) 数据说明及处理
    (三) FGT指数分解
    三 我国农村贫困演变测算及分解
    (一) 我国农村贫困率演变
    (二) 我国农村贫困率分解结果
    四 小结

    第八章 巩固和发展反贫困的中国模式
    一 吸取我国现有理论观点的合理部分,积极进行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创新
    (一) 根据主要致贫原因的理论分析,提出可供选择的反贫困方案
    (二) 根据反贫困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提出可供选择的反贫困方案
    (三) 积极进行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创新,确立以“两线一力”为特征的中国反贫困模式
    二 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带动贫困群体收入增加
    (一) 发展县域经济,促进收入分配
    (二) 加快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培育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点
    (三) 下移贫困瞄准对象到村,探索乡村经济跨越式发展
    (四) 促进金融发展,解决贫困农户贷款难题
    (五) 促进贫困人口权利发展,依据实际需求提高反贫困效率
    三 建设完善社会安全网,对贫困群体做到全覆盖
    (一) 任何人都不被隔离在社会安全网之外,并按需获得社会福利
    (二) 强化资金保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三) 针对现行社会安全网存在的问题,按受益人群进行分类解决
    四 完善财政减贫制度及政策,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网奠定物质基础
    (一) 进一步优化财政体制,为减贫奠定良好制度基础
    (二) 赋予省以下各级地方政府相应的财权和财力,提高贫困地区财政减贫能力
    (三) 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强贫困地区财力
    (四) 规范财政减贫程序,提高减贫效率
    (五) 建立健全财政减贫管理的体制机制,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六) 建立财政扶贫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向贫困地区

    附录A 贫困测度指标
    附录B 贫困测度指标的分解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选编(2017—2022)
中共中央办公厅法规局 编
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之美
郭文斌
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山川故事和藏在山川里的333个小秘密
恩友 文;陈亚非;冯忆南;黄冠余;侯国良;洪涛;倪绍勇;于友善;王晓明;王祖民;周翔;天舒;李一婧;陈翩翩;张心如;冷风;王学颖;邓淑贤/绘。印姗姗;邓淑贤
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刘海戏金蟾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李寄斩蛇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周处除害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
施爱东 后浪
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玄鸟生商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蚕神传说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鲧化黄龙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杜宇化鹃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伏羲画卦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共产党百年财政史:思想与实践
闫坤、史卫、马蔡琛、于树一 编
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财政可持续发展报告(2019)
闫坤、汪德华 编
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
新中国财政学研究7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书系
闫坤、谢伏瞻 编
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与公共财政职能转换
闫坤、于树一 著
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2008-2009)
闫坤、张鹏 著
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
送你一把金钥匙:财税对农业的反哺
闫坤、安宁、于树一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