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知识与认知逻辑

逻辑、知识与认知逻辑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9-01
版次: 1
ISBN: 9787520334914
定价: 8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56页
分类: 哲学心理学
13人买过
  •   作者认为,认知是希望获得理性,而获得理性的工具就是逻辑;知识学本质是为了推进知识创新,而逻辑学有利于推进理论创新;逻辑学的知识创新功能决定了它的认知转向,知识逻辑应运而生。知识逻辑已经成为逻辑学的重要领域,必将对整个逻辑学产生重大的学科引导作用,同时,知识逻辑也将迎来自己的多元发展。《逻辑、知识与认知逻辑》共分七章,论述了逻辑与知识的关系。   刘邦凡,1967年生,重庆涪陵人,教授。硕士毕业于西南大学,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曾任燕山大学文法学院院长助理、副院长、院长(兼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现任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导师。 第1章 逻辑与逻辑学
    1.1 “逻辑”的理解
    1.1.1 关于“逻辑”一词
    1.1.2 什么是“逻辑
    1.2 “逻辑学”的观念
    1.2.1 对“逻辑学”不同角度的理解
    1.2.2 关于“逻辑学”的界定
    1.2.3 以亚里士多德逻辑为标志的传统逻辑
    1.2.4 以数理逻辑为标志的现代逻辑范畴

    第2章 知识、知识学与知识表示的逻辑
    2.1 “知识”概念解读
    2.1.1 “知”及其相关语词
    2.1.2 “识”及其相关语词
    2.1.3 知识及其相关语词
    2.1.4 知识定义的讨论
    2.2 知识学引论
    2.2.1 什么是知识学
    2.2.2 知识学的基本内容
    2.3 知识表示的一个逻辑方案
    2.3.1 知识表示引论
    2.3.2 知识表示的一个逻辑系统——KW

    第3章 经典认知逻辑概述
    3.1 认知逻辑引论
    3.1.1 “认知逻辑”研究
    3.1.2 知道逻辑理论
    3.1.3 相信逻辑理论
    3.2 断定逻辑引论
    3.2.1 断定模态及其性质
    3.2.2 断定逻辑理论概述
    3.3 问题逻辑引论
    3.3.1 问题逻辑研究状况综述
    3.3.2 问题逻辑基本理论
    3.4 命令逻辑概述
    3.4.1 命令逻辑及其分类
    3.4.2 命令逻辑系统
    3.4.3 命令逻辑的语义解释
    3.4.4 命令逻辑系统Imp的有效性、完全性

    第4章 概率认知逻辑的两个系统
    4.1 概率、概率逻辑与认知
    4.1.1 概率
    4.1.2 概率逻辑
    4.1.3 概率逻辑与知识进步
    4.2 概率动态认知逻辑
    4.2.1 概率认知逻辑(PEL)
    4.2.2 概率动态认知逻辑(PDEL)
    4.3 概率认知博弈逻辑
    4.3.1 引言
    4.3.2 博弈逻辑引论
    4.3.3 概率认知博弈逻辑理论
    4.3.4 基于PAL求解均衡
    4.3.5 剔除算法逻辑刻画的比较与分析

    第5章 信息认知的逻辑
    5.1 信息搜索技术概述
    5.1.1 信息、网络与搜索技术
    5.1.2 信息搜索弓l擎的分类
    5.1.3 信息搜索引擎的逻辑工作原理
    5.2 信息检索模型的逻辑
    5.2.1 信息检索的逻辑方法分析
    5.2.2 信息检索模型的逻辑分析
    5.3 网络信息搜索技术的逻辑
    5.3.1 搜索引擎的逻辑模型
    5.3.2 知识库的逻辑模型
    5.4 信息流逻辑
    5.4.1 信息流与信息流逻辑的概念
    5.4.2 信息流的逻辑过程
    5.4.3 信息流逻辑的理论研究

    第6章 知识进化的逻辑
    6.1 知识进化逻辑的理论与发展
    6.1.1 知识进化逻辑概述
    6.1.2 知识进化逻辑的关键理论及认知功能
    6.2 知识进化逻辑与人工智能的认知交叉
    6.2.1 人工智能逻辑
    6.2.2 知识进化逻辑与进化计算的互动发展
    6.3 知识进化逻辑的价值分析
    6.3.1 知识进化逻辑视域下的教育进化
    6.3.2 西方逻辑东渐与知识进化逻辑的启示

    第7章 模糊知识的逻辑
    7.1 模糊逻辑概论
    7.1.1 模糊知识与模糊逻辑
    7.1.2 模糊逻辑理论与方法
    7.2 模糊逻辑与神经网络
    7.2.1 模糊逻辑与神经网络的关系
    7.2.2 模糊逻辑下的神经网络控制
    7.2.3 神经模糊控制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作者认为,认知是希望获得理性,而获得理性的工具就是逻辑;知识学本质是为了推进知识创新,而逻辑学有利于推进理论创新;逻辑学的知识创新功能决定了它的认知转向,知识逻辑应运而生。知识逻辑已经成为逻辑学的重要领域,必将对整个逻辑学产生重大的学科引导作用,同时,知识逻辑也将迎来自己的多元发展。《逻辑、知识与认知逻辑》共分七章,论述了逻辑与知识的关系。
  • 作者简介:
      刘邦凡,1967年生,重庆涪陵人,教授。硕士毕业于西南大学,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曾任燕山大学文法学院院长助理、副院长、院长(兼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现任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导师。
  • 目录:
    第1章 逻辑与逻辑学
    1.1 “逻辑”的理解
    1.1.1 关于“逻辑”一词
    1.1.2 什么是“逻辑
    1.2 “逻辑学”的观念
    1.2.1 对“逻辑学”不同角度的理解
    1.2.2 关于“逻辑学”的界定
    1.2.3 以亚里士多德逻辑为标志的传统逻辑
    1.2.4 以数理逻辑为标志的现代逻辑范畴

    第2章 知识、知识学与知识表示的逻辑
    2.1 “知识”概念解读
    2.1.1 “知”及其相关语词
    2.1.2 “识”及其相关语词
    2.1.3 知识及其相关语词
    2.1.4 知识定义的讨论
    2.2 知识学引论
    2.2.1 什么是知识学
    2.2.2 知识学的基本内容
    2.3 知识表示的一个逻辑方案
    2.3.1 知识表示引论
    2.3.2 知识表示的一个逻辑系统——KW

    第3章 经典认知逻辑概述
    3.1 认知逻辑引论
    3.1.1 “认知逻辑”研究
    3.1.2 知道逻辑理论
    3.1.3 相信逻辑理论
    3.2 断定逻辑引论
    3.2.1 断定模态及其性质
    3.2.2 断定逻辑理论概述
    3.3 问题逻辑引论
    3.3.1 问题逻辑研究状况综述
    3.3.2 问题逻辑基本理论
    3.4 命令逻辑概述
    3.4.1 命令逻辑及其分类
    3.4.2 命令逻辑系统
    3.4.3 命令逻辑的语义解释
    3.4.4 命令逻辑系统Imp的有效性、完全性

    第4章 概率认知逻辑的两个系统
    4.1 概率、概率逻辑与认知
    4.1.1 概率
    4.1.2 概率逻辑
    4.1.3 概率逻辑与知识进步
    4.2 概率动态认知逻辑
    4.2.1 概率认知逻辑(PEL)
    4.2.2 概率动态认知逻辑(PDEL)
    4.3 概率认知博弈逻辑
    4.3.1 引言
    4.3.2 博弈逻辑引论
    4.3.3 概率认知博弈逻辑理论
    4.3.4 基于PAL求解均衡
    4.3.5 剔除算法逻辑刻画的比较与分析

    第5章 信息认知的逻辑
    5.1 信息搜索技术概述
    5.1.1 信息、网络与搜索技术
    5.1.2 信息搜索弓l擎的分类
    5.1.3 信息搜索引擎的逻辑工作原理
    5.2 信息检索模型的逻辑
    5.2.1 信息检索的逻辑方法分析
    5.2.2 信息检索模型的逻辑分析
    5.3 网络信息搜索技术的逻辑
    5.3.1 搜索引擎的逻辑模型
    5.3.2 知识库的逻辑模型
    5.4 信息流逻辑
    5.4.1 信息流与信息流逻辑的概念
    5.4.2 信息流的逻辑过程
    5.4.3 信息流逻辑的理论研究

    第6章 知识进化的逻辑
    6.1 知识进化逻辑的理论与发展
    6.1.1 知识进化逻辑概述
    6.1.2 知识进化逻辑的关键理论及认知功能
    6.2 知识进化逻辑与人工智能的认知交叉
    6.2.1 人工智能逻辑
    6.2.2 知识进化逻辑与进化计算的互动发展
    6.3 知识进化逻辑的价值分析
    6.3.1 知识进化逻辑视域下的教育进化
    6.3.2 西方逻辑东渐与知识进化逻辑的启示

    第7章 模糊知识的逻辑
    7.1 模糊逻辑概论
    7.1.1 模糊知识与模糊逻辑
    7.1.2 模糊逻辑理论与方法
    7.2 模糊逻辑与神经网络
    7.2.1 模糊逻辑与神经网络的关系
    7.2.2 模糊逻辑下的神经网络控制
    7.2.3 神经模糊控制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