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黄河山水画派丛书(套装共两册)

当代黄河山水画派丛书(套装共两册)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5-12
版次: 1
ISBN: 9787203093879
定价: 16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09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艺术
1人买过
  •   《黄河情怀:陈建明诗书画印精选集(套装共两册)》分为《和而不同——中国画发展方略研究》和《黄河情怀——陈建明诗书画印精选集》两册。
      《和而不同——中国画发展方略研究》讲述:西学东渐使当代中国画形成了“意象造型”、“具象造型”、“抽象造型”的多元化发展格局。三大学派的代表人物们在中国画发展方略问题上各执己见,争论近百年而难以定论。
      二十世纪以来,徐悲鸿学派实践了以“具象造型”(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为主导,以改良中国画“意象造型”的发展方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立论显然有“体用”倒置的偏颇。吴冠中学派提出了“笔墨等于零”、“让民族绘画全面国际化”的发展方略,显然有“民族虚无主义”的倾向。
      笔者认为:以西方艺术为主导来改良中国画和以西方艺术取代中国画的发展方略,其结果一只能是强势的西方艺术“同化”了弱势的中国画艺术。这与党中央关于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背道而驰了!笔者在中国文化典籍中找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多元化理论。就山水画而言,提出了“中国北方山水画派”可持续发展的方略。
      此集冠名《黄河情怀——陈建明诗书画印精选集》,意在表明作者在中国画的修炼上所坚持的三个方面的追求:其一,“黄河文化”和“黄河美学”是中国山水画的内涵和灵魂;其二,中国画是诗、书、画、印熔于一炉的艺术,四者缺一不可,其三,书法和诗词是中国画的基础。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实践了徐悲鸿先生的“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的理论。近百年的艺术实践已经证实,这一理论大大促进了中国油画、水粉画、水彩画的繁荣。但对于传统中国画而言,显然存在着“体用倒置”的偏颇;存在着改变中国画遗传基因和导致中国画逐渐走向衰微的问题,招致了“85美术新潮”的“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日”的否定!笔者在中国美学典籍中找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多元化理论,确立了“中国北方山水画派”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提出了创立当代“黄河山水画派”的发展方略。此精选集的出版,是笔者在“85美术新潮”之后的30年来在山水画创作方面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陈建明,1941年9月生,山西省临县人。1962年毕业于山西艺术学院美术系中专科,同年被分配到山西工艺美术厂。1984年调太原画院从事中国山水画创作和研究工作。 2001年退休后,出版有《陈建明画集》。2006年创立“新北派”山水画六法,提出“中国北方山水画派”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并参与筹建“黄河画派艺术研究院”的工作。2012年主编《黄河魂·太行情——山西北派画风山水画集》和《黄河画派艺术研究院论文集》。2014年“黄河魂·太行清——山西山水画展”以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和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为主办单位、黄河画派艺术研究院为承办单位,在北京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展出。 《和而不同——中国画发展方略研究》
    传神黄河水情倾画图中——人民大会堂大型国画《黄河魂》创作经验谈
    “黄河画派”的奠基人——缅怀著名画家张明堂、赵益超画友
    “黄河画派”方兴未艾——兼论中国北方山水画派之端倪
    追求“大美”境界倡导“黄河画派”——论“黄河画派”的“大美”艺术特色
    关于“三晋黄河山水画派”发展机制的思考——兼论“扬州画派”的历史经验
    论“画派”
    群体价值论的启示
    弃名利反成大器“忘笔墨而有真景”——访荆浩隐居处随想
    师古人不如师造化——试谈地域}生特色和艺术个性的形成
    笔墨精神万古不移——试谈中国山水画的“笔墨美”
    “境生象外”成意境“大美”境界入画图——《九曲黄河第一镇》《晋商第一村》创作札记
    弘扬“黄河美学”倡导“黄河画派”——论“中国北方山水画派”的可持续发展
    体制改革开新路转型跨越谋发展——策展编辑后记
    也谈“物种进化”与“变种进化”
    悲壮之美的典范——解读张培林先生山水画艺术
    “新北派”山水画六法论
    解悟“黄河美学”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缅怀王朝瑞画友
    “对景写生”和“对景创作”得失谈——关于20世纪山水画主流画风的评析
    众志继往开来重振北派雄风——山西山水画六十年变革评述
    把阳刚大气的审美观推向时代的主流——论“黄河山水画派”的审美精神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而不同,各美其美”——关于中国画发展方略研究
    编后寄语 确立精品意识重铸北派辉煌
    《黄河情怀——陈建明诗书画印精选集》
    新北派山水画六法歌
    黄河魂
    水调歌头·壶口雄风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晋商第一村(赴京参展作品)
    黄河子孙
    丹青报国
    沁园春·碛口古镇
    平型关颂(捐献于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水调歌头·平型关颂
    阳刚大气
    民族之魂
    人间彩虹
    北派画风
    大美境界
    七言古体·题人间彩虹图
    黄河宁(赴京参展作品)
    弘扬黄河美学
    倡导黄河画派
    沁园春·论画
    武当怀贤
    念奴娇·武当怀贤
    黄河美学方兴未艾
    北派画风源远流长
    登五老峰诗
    器识文章
    道德风骨
    黑茶山祭(赴京参展作品)
    北国风光(赴京参展作品)
    蒙养
    北国风光
    题黄河魂图
    水调歌头·新党章读后感
    和而不同者生
    同而不和者亡
  • 内容简介:
      《黄河情怀:陈建明诗书画印精选集(套装共两册)》分为《和而不同——中国画发展方略研究》和《黄河情怀——陈建明诗书画印精选集》两册。
      《和而不同——中国画发展方略研究》讲述:西学东渐使当代中国画形成了“意象造型”、“具象造型”、“抽象造型”的多元化发展格局。三大学派的代表人物们在中国画发展方略问题上各执己见,争论近百年而难以定论。
      二十世纪以来,徐悲鸿学派实践了以“具象造型”(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为主导,以改良中国画“意象造型”的发展方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立论显然有“体用”倒置的偏颇。吴冠中学派提出了“笔墨等于零”、“让民族绘画全面国际化”的发展方略,显然有“民族虚无主义”的倾向。
      笔者认为:以西方艺术为主导来改良中国画和以西方艺术取代中国画的发展方略,其结果一只能是强势的西方艺术“同化”了弱势的中国画艺术。这与党中央关于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背道而驰了!笔者在中国文化典籍中找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多元化理论。就山水画而言,提出了“中国北方山水画派”可持续发展的方略。
      此集冠名《黄河情怀——陈建明诗书画印精选集》,意在表明作者在中国画的修炼上所坚持的三个方面的追求:其一,“黄河文化”和“黄河美学”是中国山水画的内涵和灵魂;其二,中国画是诗、书、画、印熔于一炉的艺术,四者缺一不可,其三,书法和诗词是中国画的基础。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实践了徐悲鸿先生的“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的理论。近百年的艺术实践已经证实,这一理论大大促进了中国油画、水粉画、水彩画的繁荣。但对于传统中国画而言,显然存在着“体用倒置”的偏颇;存在着改变中国画遗传基因和导致中国画逐渐走向衰微的问题,招致了“85美术新潮”的“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日”的否定!笔者在中国美学典籍中找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多元化理论,确立了“中国北方山水画派”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提出了创立当代“黄河山水画派”的发展方略。此精选集的出版,是笔者在“85美术新潮”之后的30年来在山水画创作方面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 作者简介:
      陈建明,1941年9月生,山西省临县人。1962年毕业于山西艺术学院美术系中专科,同年被分配到山西工艺美术厂。1984年调太原画院从事中国山水画创作和研究工作。 2001年退休后,出版有《陈建明画集》。2006年创立“新北派”山水画六法,提出“中国北方山水画派”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并参与筹建“黄河画派艺术研究院”的工作。2012年主编《黄河魂·太行情——山西北派画风山水画集》和《黄河画派艺术研究院论文集》。2014年“黄河魂·太行清——山西山水画展”以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和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为主办单位、黄河画派艺术研究院为承办单位,在北京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展出。
  • 目录:
    《和而不同——中国画发展方略研究》
    传神黄河水情倾画图中——人民大会堂大型国画《黄河魂》创作经验谈
    “黄河画派”的奠基人——缅怀著名画家张明堂、赵益超画友
    “黄河画派”方兴未艾——兼论中国北方山水画派之端倪
    追求“大美”境界倡导“黄河画派”——论“黄河画派”的“大美”艺术特色
    关于“三晋黄河山水画派”发展机制的思考——兼论“扬州画派”的历史经验
    论“画派”
    群体价值论的启示
    弃名利反成大器“忘笔墨而有真景”——访荆浩隐居处随想
    师古人不如师造化——试谈地域}生特色和艺术个性的形成
    笔墨精神万古不移——试谈中国山水画的“笔墨美”
    “境生象外”成意境“大美”境界入画图——《九曲黄河第一镇》《晋商第一村》创作札记
    弘扬“黄河美学”倡导“黄河画派”——论“中国北方山水画派”的可持续发展
    体制改革开新路转型跨越谋发展——策展编辑后记
    也谈“物种进化”与“变种进化”
    悲壮之美的典范——解读张培林先生山水画艺术
    “新北派”山水画六法论
    解悟“黄河美学”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缅怀王朝瑞画友
    “对景写生”和“对景创作”得失谈——关于20世纪山水画主流画风的评析
    众志继往开来重振北派雄风——山西山水画六十年变革评述
    把阳刚大气的审美观推向时代的主流——论“黄河山水画派”的审美精神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而不同,各美其美”——关于中国画发展方略研究
    编后寄语 确立精品意识重铸北派辉煌
    《黄河情怀——陈建明诗书画印精选集》
    新北派山水画六法歌
    黄河魂
    水调歌头·壶口雄风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晋商第一村(赴京参展作品)
    黄河子孙
    丹青报国
    沁园春·碛口古镇
    平型关颂(捐献于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水调歌头·平型关颂
    阳刚大气
    民族之魂
    人间彩虹
    北派画风
    大美境界
    七言古体·题人间彩虹图
    黄河宁(赴京参展作品)
    弘扬黄河美学
    倡导黄河画派
    沁园春·论画
    武当怀贤
    念奴娇·武当怀贤
    黄河美学方兴未艾
    北派画风源远流长
    登五老峰诗
    器识文章
    道德风骨
    黑茶山祭(赴京参展作品)
    北国风光(赴京参展作品)
    蒙养
    北国风光
    题黄河魂图
    水调歌头·新党章读后感
    和而不同者生
    同而不和者亡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当代黄河山水画派丛书(套装共两册)
当代精神分析场论
(意)朱塞佩·奇维塔雷斯(Giuseppe Civitarese)
当代黄河山水画派丛书(套装共两册)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总第32辑)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编
当代黄河山水画派丛书(套装共两册)
当代巴基斯坦研究 第1辑
宋志辉
当代黄河山水画派丛书(套装共两册)
当代东南亚宗教与政治
郑筱筠主编
当代黄河山水画派丛书(套装共两册)
当代医疗与儒家思想
范瑞平
当代黄河山水画派丛书(套装共两册)
当代恐怖主义犯罪防范与治理
李恒
当代黄河山水画派丛书(套装共两册)
当代中国乡村文化传播的多维视角
王鲁美 著
当代黄河山水画派丛书(套装共两册)
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议题政治学 : 基于对党政系统 政策注意力的研究
杨竺松, 燕阳
当代黄河山水画派丛书(套装共两册)
当代乡土小说审美变迁研究(1949—2015)
贺仲明
当代黄河山水画派丛书(套装共两册)
当代外国学前教育译丛·一周又一周――儿童发展观察计划(第七版)
叶平枝
当代黄河山水画派丛书(套装共两册)
当代少年儿童小四库全书 古文观止(选注)
曹鹏 选注
当代黄河山水画派丛书(套装共两册)
当代中国考古学(第二版)
陈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