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蜂窝舷侧防护结构耐撞性能分析与优化

新型蜂窝舷侧防护结构耐撞性能分析与优化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8-08
版次: 1
ISBN: 9787568260527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92页
字数: 216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新型蜂窝舷侧防护结构耐撞性能分析与优化》围绕控制进入被保护结构应力值及提高蜂窝材料的能量吸收能力展开。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数值仿真的基础上对蜂窝舷侧防护结构受面内及面外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受面外冲击载荷作用下的蜂窝结构进行了耐撞性优化设计。
      《新型蜂窝舷侧防护结构耐撞性能分析与优化》由6个章节组成:第1章介绍了蜂窝舷侧防护结构力学性能的研究背景,以及《新型蜂窝舷侧防护结构耐撞性能分析与优化》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2章和第3章从降低传入到被保护结构的应力水平入手,研究蜂窝结构面内冲击性能。通过第2章和第3章对蜂窝结构面内冲击性能的研究发现,利用其面内方向压缩吸能有可能降低传入到被保护结构的应力值,但是其吸能能力也远小于面外压缩时的吸能能力。作为基础理论研究,为通过其耗能尽可能多地吸收冲击能量,有必要进一步考虑利用蜂窝结构的面外方向压缩进行吸能。紧接着,第4章对常规正六边形蜂窝进行了面外准静态压缩试验,并得到了可靠的数值仿真模型,为第5章和第6章中其他构型蜂窝面外方向压缩的有限元仿真奠定基础。与此同时,为吸收尽可能多的冲击能量,《新型蜂窝舷侧防护结构耐撞性能分析与优化》第5章对加筋形式蜂窝面外压缩性能进行了研究。第6章更是选取三种新型蜂窝为研究对象。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蜂窝舷侧防护结构面内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1.2.1 规则蜂窝结构面内力学性能研究
    1.2.2 功能梯度蜂窝结构面内力学性能研究
    1.2.3 含缺陷蜂窝结构面内力学性能研究
    1.3 蜂窝舷侧防护结构面外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1.4 吸能结构耐撞性及耐撞性优化
    1.4.1 吸能结构耐撞性
    1.4.2 吸能结构耐撞性优化
    1.4.3 吸能结构耐撞性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1.5 显示有限元理论简介
    1.5.1 弹塑性动力学基本方程
    1.5.2 显示积分算法
    1.5.3 接触一碰撞界面算法
    1.6 本书的主要内容
    1.7 本书的结构安排

    2 功能梯度蜂窝舷侧防护结构的面内冲击性能研究
    2.1 理论分析
    2.2 递变屈服强度梯度圆形蜂窝面内冲击性能研究
    2.2.1 有限元数值模型
    2.2.2 有限元模型可靠性分析
    2.2.3 变形模式
    2.2.4 递变梯度蜂窝材料冲击端动态应力
    2.2.5 递变梯度蜂窝材料固定端动态应力
    2.2.6 递变梯度蜂窝材料能量吸收特性
    2.3 分层屈服强度梯度圆形蜂窝面内冲击性能研究
    2.3.1 有限元数值模型
    2.3.2 变形模式
    2.3.3 分层梯度蜂窝材料冲击端动态应力
    2.3.4 分层梯度蜂窝材料固定端动态应力
    2.3.5 分层梯度蜂窝材料能量吸收特性
    2.4 小结
    ……

    3 含填充孔缺陷蜂窝舷侧防护结构的面内冲击吸能特性研究
    4 正六边形蜂窝舷侧防护结构面外压缩力学特性分析
    5 加筋正六边形蜂窝舷侧防护结构面外压缩性能研究及优化设计
    6 新型蜂窝舷侧防护结构面外压缩应力计算及耐撞性优化设计
    7 结束语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新型蜂窝舷侧防护结构耐撞性能分析与优化》围绕控制进入被保护结构应力值及提高蜂窝材料的能量吸收能力展开。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数值仿真的基础上对蜂窝舷侧防护结构受面内及面外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受面外冲击载荷作用下的蜂窝结构进行了耐撞性优化设计。
      《新型蜂窝舷侧防护结构耐撞性能分析与优化》由6个章节组成:第1章介绍了蜂窝舷侧防护结构力学性能的研究背景,以及《新型蜂窝舷侧防护结构耐撞性能分析与优化》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2章和第3章从降低传入到被保护结构的应力水平入手,研究蜂窝结构面内冲击性能。通过第2章和第3章对蜂窝结构面内冲击性能的研究发现,利用其面内方向压缩吸能有可能降低传入到被保护结构的应力值,但是其吸能能力也远小于面外压缩时的吸能能力。作为基础理论研究,为通过其耗能尽可能多地吸收冲击能量,有必要进一步考虑利用蜂窝结构的面外方向压缩进行吸能。紧接着,第4章对常规正六边形蜂窝进行了面外准静态压缩试验,并得到了可靠的数值仿真模型,为第5章和第6章中其他构型蜂窝面外方向压缩的有限元仿真奠定基础。与此同时,为吸收尽可能多的冲击能量,《新型蜂窝舷侧防护结构耐撞性能分析与优化》第5章对加筋形式蜂窝面外压缩性能进行了研究。第6章更是选取三种新型蜂窝为研究对象。
  •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蜂窝舷侧防护结构面内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1.2.1 规则蜂窝结构面内力学性能研究
    1.2.2 功能梯度蜂窝结构面内力学性能研究
    1.2.3 含缺陷蜂窝结构面内力学性能研究
    1.3 蜂窝舷侧防护结构面外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1.4 吸能结构耐撞性及耐撞性优化
    1.4.1 吸能结构耐撞性
    1.4.2 吸能结构耐撞性优化
    1.4.3 吸能结构耐撞性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1.5 显示有限元理论简介
    1.5.1 弹塑性动力学基本方程
    1.5.2 显示积分算法
    1.5.3 接触一碰撞界面算法
    1.6 本书的主要内容
    1.7 本书的结构安排

    2 功能梯度蜂窝舷侧防护结构的面内冲击性能研究
    2.1 理论分析
    2.2 递变屈服强度梯度圆形蜂窝面内冲击性能研究
    2.2.1 有限元数值模型
    2.2.2 有限元模型可靠性分析
    2.2.3 变形模式
    2.2.4 递变梯度蜂窝材料冲击端动态应力
    2.2.5 递变梯度蜂窝材料固定端动态应力
    2.2.6 递变梯度蜂窝材料能量吸收特性
    2.3 分层屈服强度梯度圆形蜂窝面内冲击性能研究
    2.3.1 有限元数值模型
    2.3.2 变形模式
    2.3.3 分层梯度蜂窝材料冲击端动态应力
    2.3.4 分层梯度蜂窝材料固定端动态应力
    2.3.5 分层梯度蜂窝材料能量吸收特性
    2.4 小结
    ……

    3 含填充孔缺陷蜂窝舷侧防护结构的面内冲击吸能特性研究
    4 正六边形蜂窝舷侧防护结构面外压缩力学特性分析
    5 加筋正六边形蜂窝舷侧防护结构面外压缩性能研究及优化设计
    6 新型蜂窝舷侧防护结构面外压缩应力计算及耐撞性优化设计
    7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新型蜂窝舷侧防护结构耐撞性能分析与优化
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分析报告 2023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型蜂窝舷侧防护结构耐撞性能分析与优化
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孪生技术及实践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型蜂窝舷侧防护结构耐撞性能分析与优化
新型低扬程立式泵装置设计与应用
张仁田、单海春 著
新型蜂窝舷侧防护结构耐撞性能分析与优化
新型纤维材料学
何建新
新型蜂窝舷侧防护结构耐撞性能分析与优化
新型储能发展分析报告 2023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型蜂窝舷侧防护结构耐撞性能分析与优化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路线图研究
史玉波
新型蜂窝舷侧防护结构耐撞性能分析与优化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下的支农金融服务研究
祁瑞雄 著
新型蜂窝舷侧防护结构耐撞性能分析与优化
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市场化政策律保障研究 法学理论 冯华 李庆保主编 新华正版
冯华 李庆保主编
新型蜂窝舷侧防护结构耐撞性能分析与优化
新型博士:如何构建更好的研究生教育
(美)莱纳德·卡苏托(Leonard Cassuto)(美)罗伯特·韦斯巴赫(Robert Weisbuch)著,樊智强 译
新型蜂窝舷侧防护结构耐撞性能分析与优化
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报告2022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新型蜂窝舷侧防护结构耐撞性能分析与优化
新型稻麦联合收获装备设计与分析
王志明、丁肇、苏展 著
新型蜂窝舷侧防护结构耐撞性能分析与优化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下时空信息智能化平台应用与实践
林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