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7
ISBN: 9787516191002
定价: 59.00
装帧: 其他
开本: 其他
纸张: 其他
分类: 经济
1人买过




  • 张爱民,四川南充人。四川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中共成都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易醇,四川自贡人。四川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生,任职于四川省政府办公厅。 本书在界定城乡统筹与产业协调发展范畴的基础上,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系统科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我国城乡关系发展、产业关系演变以及产业发展不协调的现实进行了研究,对产业协调的基本标志进行了概括,结合成都试验区的实证分析,对城乡统筹下产业协调发展的要求、路径、实施重点和动力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第一章 范畴界定和相关研究述评


    第一节 基本范畴界定


    一 城市和乡村


    二 城乡二元结构和统筹城乡发展


    三 产业协调发展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一 城乡关系理论


    二 产业发展相关理论


    三 系统论、协同论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第三节 国内外关于城乡关系和产业协调发展的研究述评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第四节 成都试验区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概述


    一 基本区情


    二 成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


    三 成都试验区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实践与创新





    第二章 我国城乡关系与产业发展相关性分析


    第一节 我国城乡关系的演进


    一 1949-1978年


    二 1978-2002年


    三 2002年-至今


    第二节 我国产业发展及其相互关系回顾


    一 计划经济下的产业关系


    二 改革开放后的产业关系


    三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产业关系的新变化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产业协调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一 我国产业发展的基底


    二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产业协调发展的内涵


    三 城乡一体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内在联系


    四 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 产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实现途径


    第一节 产业协调发展的判定和影响因素


    一 产业发展不协调的基本特征与主要表现


    二 产业协调发展的判定标准


    三 产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我国产业发展中的不协调分析


    一 农业依然薄弱,难以对工业和服务业形成有效支撑


    二 工业一马当先,对农业、服务业发展带动性不足


    三 现代服务业发展整体滞后,制约了工业和农业发展


    第三节 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路径


    一 拓展产业链条,深化城乡产业内在联系


    二 发展园区经济,实现产业集聚


    三 优化产业城乡空间布局


    第四节 成都试验区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一 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走农业现代化道路


    二 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 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促进服务业均衡发展


    四 成都市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启示





    第四章 在城乡产业协调互动中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第一节 农业特性及其在产业协调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一 农业及农产品的特点


    二 农业在产业协调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三 落后农业是我国产业发展失衡的主要表现和基本原因


    第二节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协调发展


    一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 农业现代化促进工业发展的作用机制


    三 农业现代化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制


    四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第三节 成都试验区以现代农业促进产业协调的实践探索


    一 成都试验区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二 成都市走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推进农业“接二连三”的实践





    第五章 优化提升工业增强以工促农力度


    第一节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现代工业发展道路


    一 世界工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 中国特色的现代工业发展道路


    三 我国工业化发展的新特点


    第二节 新型工业化与产业协调发展


    一 工业反哺农业是世界产业协调发展的普遍规律


    二 工业反哺农业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三 城乡统筹下工业反哺农业对策分析


    第三节 成都试验区推进现代工业发展与促进城乡产业协调的实践探索


    一 成都试验区工业发展状况


    二 成都试验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实践





    第六章 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城乡纽带作用


    第一节 服务业发展与服务业现代化


    一 服务业的内涵及其分类


    二 现代服务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三 国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启示


    第二节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服务业现代化与产业协调


    一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二 现代服务业在产业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三 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


    第三节 成都试验区发展现代服务业与促进城乡产业协调的实践探索


    一 成都试验区服务业的特点


    二 成都试验区以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实践





    第七章 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


    第一节 制约我国产业协调发展的体制和制度障碍


    一 缺乏城乡统一的产业规划,造成三次产业发展脱节


    二 城乡差别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劳动力合理流动


    三 农村土地使用权不清,影响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


    四 不合理的相关政策,导致产业发展失衡


    五 现行的金融供给制度,导致金融资本配置不合理


    第二节 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 制订城乡一体的产业发展规划


    二 以明晰土地使用权为核心,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三 以政策扶持为重点,深化财税体制和金融制度创新


    四 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


    五 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全部↓    
  • 内容简介:




    张爱民,四川南充人。四川大学经济学博士,任职于中共成都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易醇,四川自贡人。四川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生,任职于四川省政府办公厅。 本书在界定城乡统筹与产业协调发展范畴的基础上,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系统科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我国城乡关系发展、产业关系演变以及产业发展不协调的现实进行了研究,对产业协调的基本标志进行了概括,结合成都试验区的实证分析,对城乡统筹下产业协调发展的要求、路径、实施重点和动力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 目录:
       第一章 范畴界定和相关研究述评


    第一节 基本范畴界定


    一 城市和乡村


    二 城乡二元结构和统筹城乡发展


    三 产业协调发展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一 城乡关系理论


    二 产业发展相关理论


    三 系统论、协同论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第三节 国内外关于城乡关系和产业协调发展的研究述评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第四节 成都试验区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概述


    一 基本区情


    二 成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


    三 成都试验区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实践与创新





    第二章 我国城乡关系与产业发展相关性分析


    第一节 我国城乡关系的演进


    一 1949-1978年


    二 1978-2002年


    三 2002年-至今


    第二节 我国产业发展及其相互关系回顾


    一 计划经济下的产业关系


    二 改革开放后的产业关系


    三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产业关系的新变化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产业协调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一 我国产业发展的基底


    二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产业协调发展的内涵


    三 城乡一体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内在联系


    四 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 产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实现途径


    第一节 产业协调发展的判定和影响因素


    一 产业发展不协调的基本特征与主要表现


    二 产业协调发展的判定标准


    三 产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我国产业发展中的不协调分析


    一 农业依然薄弱,难以对工业和服务业形成有效支撑


    二 工业一马当先,对农业、服务业发展带动性不足


    三 现代服务业发展整体滞后,制约了工业和农业发展


    第三节 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路径


    一 拓展产业链条,深化城乡产业内在联系


    二 发展园区经济,实现产业集聚


    三 优化产业城乡空间布局


    第四节 成都试验区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一 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走农业现代化道路


    二 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 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促进服务业均衡发展


    四 成都市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启示





    第四章 在城乡产业协调互动中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第一节 农业特性及其在产业协调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一 农业及农产品的特点


    二 农业在产业协调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三 落后农业是我国产业发展失衡的主要表现和基本原因


    第二节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协调发展


    一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 农业现代化促进工业发展的作用机制


    三 农业现代化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制


    四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第三节 成都试验区以现代农业促进产业协调的实践探索


    一 成都试验区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二 成都市走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推进农业“接二连三”的实践





    第五章 优化提升工业增强以工促农力度


    第一节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现代工业发展道路


    一 世界工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 中国特色的现代工业发展道路


    三 我国工业化发展的新特点


    第二节 新型工业化与产业协调发展


    一 工业反哺农业是世界产业协调发展的普遍规律


    二 工业反哺农业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三 城乡统筹下工业反哺农业对策分析


    第三节 成都试验区推进现代工业发展与促进城乡产业协调的实践探索


    一 成都试验区工业发展状况


    二 成都试验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实践





    第六章 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城乡纽带作用


    第一节 服务业发展与服务业现代化


    一 服务业的内涵及其分类


    二 现代服务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三 国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启示


    第二节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服务业现代化与产业协调


    一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二 现代服务业在产业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三 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


    第三节 成都试验区发展现代服务业与促进城乡产业协调的实践探索


    一 成都试验区服务业的特点


    二 成都试验区以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实践





    第七章 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


    第一节 制约我国产业协调发展的体制和制度障碍


    一 缺乏城乡统一的产业规划,造成三次产业发展脱节


    二 城乡差别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劳动力合理流动


    三 农村土地使用权不清,影响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


    四 不合理的相关政策,导致产业发展失衡


    五 现行的金融供给制度,导致金融资本配置不合理


    第二节 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 制订城乡一体的产业发展规划


    二 以明晰土地使用权为核心,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三 以政策扶持为重点,深化财税体制和金融制度创新


    四 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


    五 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全部↓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信息技术基础(第2版)
张爱民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古建修缮纪录(城墙卷)
张爱民、马猛 编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10+Office 2019)(第4版)
张爱民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信息技术基础
张爱民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棉花生产农机农艺融合技术
张爱民、杜明伟、孙冬霞 编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外国经典钢琴作品50首/北京联合大学“十三五”规划教材
张爱民、刘欣雨 编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版式设计(第二版)(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张爱民 著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古建修缮纪录(承德卷)
张爱民、钧朗 编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2010第3版)
张爱民、陈炯 编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蔬菜高效栽培模式40例
张爱民 编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现代工笔荷花画法/中国画技法
张爱民 绘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
张爱民、陈艳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