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读史:二十四史评鉴

毛泽东读史:二十四史评鉴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0-04
版次: 1
ISBN: 9787801708960
定价: 2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93页
字数: 126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238人买过
  •   《毛泽东读史:记录和解读毛泽东的读史批注》以毛泽东读史批注为主题,介绍了他平生爱读的史书,以及他读书时所作的笔记和批注,通过分析介绍他对一些历史人物、经典战例的批注,以及他与多位历史学家的书信往来等,对毛泽东读史的相关内容背景作了翔实的资料补充和解读,从中可以体会到毛主席研究历史、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时的科学立志和方法。其高层建瓴的见解,对于我们今天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亦有着现实的启发意义。 张贻玖,中宣部离休干部。山东蓬莱人,火学肄业,1948年参加工作。曾在四川《川南日报》、中华全国总工会、人民出版社工作。1982年由中宣部借调到中南海毛泽东图书管理小组工作。著有《毛主席的书房》、《毛泽东批注历史人物》、《毛泽东和诗》、《毛泽东评点圈阅的中国古典诗词》、《毛泽东评点唐诗300首》、《广读天下书》。 毛泽东,一位历史知识渊博的政治家
    从故居史学藏书中看到的……
    毛泽东爱读哪些史书?
    研究中国历史,“必须扎扎实实把《二十四史》学好”
    《资治治通鉴》“叙事有法”,“写得好”
    “不仅《二十四史》,稗官野史也要读”
    “研究现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和村史”
    毛泽东怎样批注历史人物?
    陈胜、吴广有“二误”
    贾谊的“《冶安策》一文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
    “赵充国很能坚持真理”
    陈寔等人的做法证实:“人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改造的”
    对曹操不能“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张宾献策说明:“分析方法是极重要的”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的梁武帝
    “再读此传,为之神往”的勇将陈庆之
    “我党干部应学韦睿作风”
    “景宗亦豪杰哉”
    傅说、吕望比“马周才德,迥乎远矣”
    王勃的诗文,“反映当时封建盛时的社会动态,很可以读”
    徐有功“以身殉志,不亦伟乎”
    “朱敬则,政治家、历史家”
    姚崇的“十条政治纲领,古今少见”
    “吾疑赵风子、刘七远走,并未死也”
    邹容“提出了一个民主革命的简单纲领”
    毛泽东批注的历史战例
    孙膑“攻魏救赵,因败魏军,千古高手”
    臧质“一解汝南之围,二胜盱眙之敌,三克刘劭之逆”
    刘或“内线作战,以寡对众,以弱敌强”而取胜,“可谓奇矣”
    后唐灭梁说明:“审机独断,往往成功”
    契丹善用“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
    毛泽东的“古为今用”几例,
    历代农民起义的经验证明,革命不能“没有巩固的根据地”
    “《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
    《登徒子好色赋》是“颠倒是非”的诡辩典型
    郭嘉“多谋善断,重点在‘谋’字上”
    读《吕蒙传》,“公安于警应成为有文有武的人”
    《黄琼传》、《李固传》“送刘、周、邓、彭一阅”
    《触詟说赵太后》说明:“不注意严格要求我们的子女,他们也会变质”
    寄史学家以厚望,
    “你的史论、史剧有大益于中国人民”
    “中国需要一部通史”
    “想作民族史,这是很好的”
    《永昌演义》如按“新历史观点加以改造,极有教育人民的作用”
    建议以“历史唯物主义作观察历史的方法论”
    周谷城的《世界通史》,“还是要让他写下去”
    “不批判神学,就不能写好哲学史,也不能写好文学史或世界史”
    “要对姚雪垠加以保护,让他把书写完”
    唯物史观“不能求之于世界观已经固定之老先生们”
    全党都要“学点历史”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毛泽东读史:记录和解读毛泽东的读史批注》以毛泽东读史批注为主题,介绍了他平生爱读的史书,以及他读书时所作的笔记和批注,通过分析介绍他对一些历史人物、经典战例的批注,以及他与多位历史学家的书信往来等,对毛泽东读史的相关内容背景作了翔实的资料补充和解读,从中可以体会到毛主席研究历史、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时的科学立志和方法。其高层建瓴的见解,对于我们今天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亦有着现实的启发意义。
  • 作者简介:
    张贻玖,中宣部离休干部。山东蓬莱人,火学肄业,1948年参加工作。曾在四川《川南日报》、中华全国总工会、人民出版社工作。1982年由中宣部借调到中南海毛泽东图书管理小组工作。著有《毛主席的书房》、《毛泽东批注历史人物》、《毛泽东和诗》、《毛泽东评点圈阅的中国古典诗词》、《毛泽东评点唐诗300首》、《广读天下书》。
  • 目录:
    毛泽东,一位历史知识渊博的政治家
    从故居史学藏书中看到的……
    毛泽东爱读哪些史书?
    研究中国历史,“必须扎扎实实把《二十四史》学好”
    《资治治通鉴》“叙事有法”,“写得好”
    “不仅《二十四史》,稗官野史也要读”
    “研究现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和村史”
    毛泽东怎样批注历史人物?
    陈胜、吴广有“二误”
    贾谊的“《冶安策》一文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
    “赵充国很能坚持真理”
    陈寔等人的做法证实:“人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改造的”
    对曹操不能“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张宾献策说明:“分析方法是极重要的”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的梁武帝
    “再读此传,为之神往”的勇将陈庆之
    “我党干部应学韦睿作风”
    “景宗亦豪杰哉”
    傅说、吕望比“马周才德,迥乎远矣”
    王勃的诗文,“反映当时封建盛时的社会动态,很可以读”
    徐有功“以身殉志,不亦伟乎”
    “朱敬则,政治家、历史家”
    姚崇的“十条政治纲领,古今少见”
    “吾疑赵风子、刘七远走,并未死也”
    邹容“提出了一个民主革命的简单纲领”
    毛泽东批注的历史战例
    孙膑“攻魏救赵,因败魏军,千古高手”
    臧质“一解汝南之围,二胜盱眙之敌,三克刘劭之逆”
    刘或“内线作战,以寡对众,以弱敌强”而取胜,“可谓奇矣”
    后唐灭梁说明:“审机独断,往往成功”
    契丹善用“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
    毛泽东的“古为今用”几例,
    历代农民起义的经验证明,革命不能“没有巩固的根据地”
    “《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
    《登徒子好色赋》是“颠倒是非”的诡辩典型
    郭嘉“多谋善断,重点在‘谋’字上”
    读《吕蒙传》,“公安于警应成为有文有武的人”
    《黄琼传》、《李固传》“送刘、周、邓、彭一阅”
    《触詟说赵太后》说明:“不注意严格要求我们的子女,他们也会变质”
    寄史学家以厚望,
    “你的史论、史剧有大益于中国人民”
    “中国需要一部通史”
    “想作民族史,这是很好的”
    《永昌演义》如按“新历史观点加以改造,极有教育人民的作用”
    建议以“历史唯物主义作观察历史的方法论”
    周谷城的《世界通史》,“还是要让他写下去”
    “不批判神学,就不能写好哲学史,也不能写好文学史或世界史”
    “要对姚雪垠加以保护,让他把书写完”
    唯物史观“不能求之于世界观已经固定之老先生们”
    全党都要“学点历史”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毛泽东读史:二十四史评鉴
毛泽东读诗——记录和品读毛泽东的读诗批注
张贻玖 著
毛泽东读史:二十四史评鉴
毛泽东读史
张贻玖 著
毛泽东读史:二十四史评鉴
毛泽东和诗
张贻玖 著
毛泽东读史:二十四史评鉴
毛泽东读史
张贻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