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深延拓技术及应用

景深延拓技术及应用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14-06
版次: 1
ISBN: 9787030406552
定价: 6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08页
字数: 259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自然科学
1人买过
  • 《景深延拓技术及应用》首先介绍了景深延拓的意义,并系统地对景深延拓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综述,然后从几何光学和傅里叶光学分析了衍射受限系统景深受限的原因。从理论推导、系统设计、模拟仿真、成像实验和图像处理等方面详细论述了二元相位模板、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和无衍射光三种景深延拓技术,最后介绍了无衍射技术在几何量测量中的应用。 目录

    第1章概述-l
    1.1景深延拓的意义-l
    1.2景深延拓方法概述-3
    1.2.1波前编码..-4
    1.2.2光学切趾术-7
    1.2.3数字图像合成法-8
    1.2.4球差法-IO
    1.2.5液体透镜法.-II
    1.2.6光剑光学元件.-12
    参考文献..-12
    第2章衍射受限系统景深分析-15
    2.1几何光学景深分析.-15
    2.1.1景深分析-15
    2.1.2景深和焦深的关系.-16
    2.1.3显微镜景深.-16
    9.9成像系统频谱分析.-16
    2.3大景深成像系统传递函数分析.-18
    2.3.1无像差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19
    2.3.2离焦成像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20
    参考文献..-25
    第3章二元相位板景深延拓技术-26
    3.1二元光学研究现状.-26
    3.1.1二元相位元件的发展和应用现状.-26
    3.1.2二元相位模板的研究现状-27
    3.2“0/丌”相位模板的波前调制原理.-28
    3.3最优二元相位板的设计-30
    3.3.1最优算法-30
    3.3.2步幅为o.1的粗搜索-323.3.3步幅为o.01的精搜索计算-Q9
    3.4模板相位误差分析..-36
    3.4.1最佳半径处误差分析-38
    3.4.2连续物距变化量的最佳半径计算.-41
    3.5相位模板对景深内成像的影响.-43
    3.6基于二元相位板大景深成像系统设计.-44
    3.6.1利用ZEMAX实现筒长无限显微镜的设计-45
    3.6.2前组物镜的设计.--47
    3.6.3辅助物镜的设计.--50
    3.6.4相位模板的设计.--53
    3.7系统离焦成像特性及实验分析.-56
    3.7.1MTF、PSF和点列图分析-56
    3.7.2实验结果对比分析.--63
    3.7.3相位模板的相位误差引起的成像差异.-66
    3.7.4景深分析-68
    3.8与其他方法的比较..-70
    3.8.1球差法-70
    3.8.2对数非球面法.--73
    参考文献..-73
    第4章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景深延拓技术.-78
    4.1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光电特性.-78
    4.1.1液晶的分类.--78
    4.1.2液晶的光电特性.--79
    4.2空间光调制器相位调制原理-81
    4.2.1强度及相位调制原理-81
    4.2.2傍真分析-83
    4.3相位调制及标定..-86
    4.3.1常用相位调制方法.--87
    4.3.2干涉法相位测量原理-90
    4.3.3相位模型及求解方法-90
    4.3.4相位差求解.--96
    4.4相位标定实验及结果分析-98
    4.5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大景深成像系统设计.-105
    4.6成像实验及分析-107
    4.6.1成像试验一-1074.6.2景深分析111
    参考文献112
    5.1无衍射光技术114
    5.2轴锥镜的光学115
    5.2.1轴锥镜透115
    5.2.2单色光下115
    5.2.3准单色光124
    5.2.4白光照射128
    5.2.5轴锥镜在ZEMAX中的设计128
    5.3无衍射光大景深成像系统设计129
    5.3.1基本原理129
    5.3.2成像系统130
    5.4大景深成像技术理论分析137
    5.4.1点扩散函的分析137
    5.4.2大景深成像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145
    5.4.3分辨率与对比度148
    5.4.4景深分析151
    5.5图像复原方法154
    5.5.1无衍射光成像系统图像的特性分析154
    5.5.2常用的图像复原方法157
    5.5.3点扩散函数的估计160
    5.5.4算法比较161
    5.5.5多幅图像叠加法164
    5.5.6图像复原质量的客观评价方法166
    5.6成像实验及结果分析168
    5.6.1大景深1:1成像系统的成像实验与结果分析168
    5.6.2大景深显微系统的成像实验172
    5.6.3大景深望远系统的成像实验174
    参考文献175
    6.1无衍射光在测量中的应用现状178
    6.2无衍射光的干涉分析179
    6.2.1两束无衍射光干涉理论分析179
    6.2.2仿真及实验结果1826.3多自由度运动误差测量1836.3.1测量原理1846.3.2莫尔条纹与中心距的关系1866.3.3莫尔条纹技术方法1876.4大景深视觉检测6.4.1测量原理1896.4.2成像系统设计190参考文献196
  • 内容简介:
    《景深延拓技术及应用》首先介绍了景深延拓的意义,并系统地对景深延拓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综述,然后从几何光学和傅里叶光学分析了衍射受限系统景深受限的原因。从理论推导、系统设计、模拟仿真、成像实验和图像处理等方面详细论述了二元相位模板、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和无衍射光三种景深延拓技术,最后介绍了无衍射技术在几何量测量中的应用。
  • 目录:
    目录

    第1章概述-l
    1.1景深延拓的意义-l
    1.2景深延拓方法概述-3
    1.2.1波前编码..-4
    1.2.2光学切趾术-7
    1.2.3数字图像合成法-8
    1.2.4球差法-IO
    1.2.5液体透镜法.-II
    1.2.6光剑光学元件.-12
    参考文献..-12
    第2章衍射受限系统景深分析-15
    2.1几何光学景深分析.-15
    2.1.1景深分析-15
    2.1.2景深和焦深的关系.-16
    2.1.3显微镜景深.-16
    9.9成像系统频谱分析.-16
    2.3大景深成像系统传递函数分析.-18
    2.3.1无像差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19
    2.3.2离焦成像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20
    参考文献..-25
    第3章二元相位板景深延拓技术-26
    3.1二元光学研究现状.-26
    3.1.1二元相位元件的发展和应用现状.-26
    3.1.2二元相位模板的研究现状-27
    3.2“0/丌”相位模板的波前调制原理.-28
    3.3最优二元相位板的设计-30
    3.3.1最优算法-30
    3.3.2步幅为o.1的粗搜索-323.3.3步幅为o.01的精搜索计算-Q9
    3.4模板相位误差分析..-36
    3.4.1最佳半径处误差分析-38
    3.4.2连续物距变化量的最佳半径计算.-41
    3.5相位模板对景深内成像的影响.-43
    3.6基于二元相位板大景深成像系统设计.-44
    3.6.1利用ZEMAX实现筒长无限显微镜的设计-45
    3.6.2前组物镜的设计.--47
    3.6.3辅助物镜的设计.--50
    3.6.4相位模板的设计.--53
    3.7系统离焦成像特性及实验分析.-56
    3.7.1MTF、PSF和点列图分析-56
    3.7.2实验结果对比分析.--63
    3.7.3相位模板的相位误差引起的成像差异.-66
    3.7.4景深分析-68
    3.8与其他方法的比较..-70
    3.8.1球差法-70
    3.8.2对数非球面法.--73
    参考文献..-73
    第4章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景深延拓技术.-78
    4.1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光电特性.-78
    4.1.1液晶的分类.--78
    4.1.2液晶的光电特性.--79
    4.2空间光调制器相位调制原理-81
    4.2.1强度及相位调制原理-81
    4.2.2傍真分析-83
    4.3相位调制及标定..-86
    4.3.1常用相位调制方法.--87
    4.3.2干涉法相位测量原理-90
    4.3.3相位模型及求解方法-90
    4.3.4相位差求解.--96
    4.4相位标定实验及结果分析-98
    4.5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大景深成像系统设计.-105
    4.6成像实验及分析-107
    4.6.1成像试验一-1074.6.2景深分析111
    参考文献112
    5.1无衍射光技术114
    5.2轴锥镜的光学115
    5.2.1轴锥镜透115
    5.2.2单色光下115
    5.2.3准单色光124
    5.2.4白光照射128
    5.2.5轴锥镜在ZEMAX中的设计128
    5.3无衍射光大景深成像系统设计129
    5.3.1基本原理129
    5.3.2成像系统130
    5.4大景深成像技术理论分析137
    5.4.1点扩散函的分析137
    5.4.2大景深成像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145
    5.4.3分辨率与对比度148
    5.4.4景深分析151
    5.5图像复原方法154
    5.5.1无衍射光成像系统图像的特性分析154
    5.5.2常用的图像复原方法157
    5.5.3点扩散函数的估计160
    5.5.4算法比较161
    5.5.5多幅图像叠加法164
    5.5.6图像复原质量的客观评价方法166
    5.6成像实验及结果分析168
    5.6.1大景深1:1成像系统的成像实验与结果分析168
    5.6.2大景深显微系统的成像实验172
    5.6.3大景深望远系统的成像实验174
    参考文献175
    6.1无衍射光在测量中的应用现状178
    6.2无衍射光的干涉分析179
    6.2.1两束无衍射光干涉理论分析179
    6.2.2仿真及实验结果1826.3多自由度运动误差测量1836.3.1测量原理1846.3.2莫尔条纹与中心距的关系1866.3.3莫尔条纹技术方法1876.4大景深视觉检测6.4.1测量原理1896.4.2成像系统设计190参考文献196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景深延拓技术及应用
景深
那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景深延拓技术及应用
控制工程基础
翟中生、王选择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