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歌:为管弦乐队与混声合唱而作

挽歌:为管弦乐队与混声合唱而作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5-07
版次: 1
ISBN: 9787103049594
定价: 5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8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72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艺术
1人买过
  •   《挽歌:为管弦乐队与混声合唱而作》是一部为管弦乐队和混声合唱而创作的作品。“7·28”“5·12”“3·11”等这些令全人类所铭记和哀痛的数字,在作曲家笔下凝聚成特有的音乐语言,通过抽象而富有逻辑的艺术加工,表达出对罹难者最深切的关怀与哀悼。《挽歌:为管弦乐队与混声合唱而作》不仅为听众带来了共鸣,更加唤起了人们对于生存的思考。   董立强,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十研究生导师。1963年出生于山东青岛。1990年以优秀成绩提前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并留校任教。1992年至1997年留学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师从南弘明教授,获作曲硕士学位。1997年归国后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2000年至2006年师从吴祖强教授攻读作曲博士课程,获博士学位。
      董立强的创作涉及管弦乐、室内乐、声乐、舞蹈、影视等多种音乐体裁作品,并在国内外多次上演。
  • 内容简介:
      《挽歌:为管弦乐队与混声合唱而作》是一部为管弦乐队和混声合唱而创作的作品。“7·28”“5·12”“3·11”等这些令全人类所铭记和哀痛的数字,在作曲家笔下凝聚成特有的音乐语言,通过抽象而富有逻辑的艺术加工,表达出对罹难者最深切的关怀与哀悼。《挽歌:为管弦乐队与混声合唱而作》不仅为听众带来了共鸣,更加唤起了人们对于生存的思考。
  • 作者简介:
      董立强,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十研究生导师。1963年出生于山东青岛。1990年以优秀成绩提前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并留校任教。1992年至1997年留学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师从南弘明教授,获作曲硕士学位。1997年归国后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2000年至2006年师从吴祖强教授攻读作曲博士课程,获博士学位。
      董立强的创作涉及管弦乐、室内乐、声乐、舞蹈、影视等多种音乐体裁作品,并在国内外多次上演。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挽歌:为管弦乐队与混声合唱而作
挽歌
叶兆言
挽歌:为管弦乐队与混声合唱而作
挽歌
[日]原田康子
挽歌:为管弦乐队与混声合唱而作
挽歌与幻像:大学校园生活实录
黄祖民、冰马 编
挽歌:为管弦乐队与混声合唱而作
挽歌
白庚胜 著
挽歌:为管弦乐队与混声合唱而作
挽歌与纪念
阎志 著
挽歌:为管弦乐队与混声合唱而作
挽歌
[日]朱川湊人 著;高璐璐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