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衡派的精神世界

学衡派的精神世界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3-12
版次: 1
ISBN: 9787565016981
定价: 3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37页
字数: 27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5人买过
  •   《学衡派的精神世界》主要介绍了民国时期重要思想流派之一——学衡派的基本情况、人物生平、思想主张、时代影响等,同时收录了反映学衡派的基本思想主张的代表人物(吴宓、柳诒徵、陈寅恪)的代表性文章和专著,所收录的资料主要来自当时国内出版的各种报刊杂志、专著和1949年后所编辑的文集,为学者研究学衡派思想提供了原始的资料。作者提出,真正理解学衡派的内在精神,首要的是把握学衡派群体的精神世界,寻找学衡派之所以成为学衡派的可能和必然。全书叙述力求简洁、明了、流畅,并对部分历史细节进行必不可少的考证与辨证。   郭昭昭,1982年生,安徽合肥人。先后于安徽大学(2003)、南京大学(2006)、南京大学(2011)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自2006年始执教于江苏科技大学。先后主持省部级课题一项,市厅级课题两项,校级课题三项。出版《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合著,撰写25万字),参编教材3部,在《浙江学刊》《安徽史学》《学术界》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价值

    第一章《学衡》杂志发展史
    第一节发展期:1922-1925年
    第二节困难期:1926-1928年
    第三节落寞期:1928-1933年
    第四节出版的总结

    第二章学衡派谱系的形成及其思想的知识考古
    第一节存续的历史大背景
    第二节谱系形成概况
    第三节思想的知识考古

    第三章破中有立——学衡派对新文化派的盘点
    第一节新文化派谱系的形成及立论重点
    第二节学衡派对新文化派思想的解构

    第四章夯实共和基础——学衡派思想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精审的研究
    第二节正名的理路
    第三节国性的保留
    第四节教育的进步

    第五章现代化路径选择的异同——学衡派与新文化派的方案
    第一节同样的着眼点
    第二节先破后立——新文化派的方案及其评价
    第三节先立后破——学衡派的方案及其评价

    第六章《学衡》同仁的个案考察——吴宓
    第一节古典的坚守者
    第二节政治的远离者
    第三节完美友情的追寻者
    第四节爱情的过激者
    结语

    第七章《学衡》同仁的个案考察——柳诒徵
    第一节严守师道的教育家
    第二节放宽视野的历史学家
    第三节勇于反思的知识分子
    结语

    第八章《学衡》同仁的个案考察——陈寅恪
    第一节胸有成竹谈学问
    第二节冷静从容作判断
    第三节和谐有度处人事
    结语

    第九章《学衡》同仁的个案考察——梅光迪
    第一节保守的进取——从与胡适的交往谈起
    第二节问题与主义——梅光迪的系统思考
    结语

    第十章《学衡》同仁的个案考察——胡先骕
    第一节科学救国的践行者
    第二节传统文化的守护者
    结语

    第十一章多维视野下的学衡派
    第一节学术传承的宏大气象
    第二节理性选择的内在逻辑
    第三节保守思想的内在精神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学衡派的精神世界》主要介绍了民国时期重要思想流派之一——学衡派的基本情况、人物生平、思想主张、时代影响等,同时收录了反映学衡派的基本思想主张的代表人物(吴宓、柳诒徵、陈寅恪)的代表性文章和专著,所收录的资料主要来自当时国内出版的各种报刊杂志、专著和1949年后所编辑的文集,为学者研究学衡派思想提供了原始的资料。作者提出,真正理解学衡派的内在精神,首要的是把握学衡派群体的精神世界,寻找学衡派之所以成为学衡派的可能和必然。全书叙述力求简洁、明了、流畅,并对部分历史细节进行必不可少的考证与辨证。
  • 作者简介:
      郭昭昭,1982年生,安徽合肥人。先后于安徽大学(2003)、南京大学(2006)、南京大学(2011)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自2006年始执教于江苏科技大学。先后主持省部级课题一项,市厅级课题两项,校级课题三项。出版《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合著,撰写25万字),参编教材3部,在《浙江学刊》《安徽史学》《学术界》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价值

    第一章《学衡》杂志发展史
    第一节发展期:1922-1925年
    第二节困难期:1926-1928年
    第三节落寞期:1928-1933年
    第四节出版的总结

    第二章学衡派谱系的形成及其思想的知识考古
    第一节存续的历史大背景
    第二节谱系形成概况
    第三节思想的知识考古

    第三章破中有立——学衡派对新文化派的盘点
    第一节新文化派谱系的形成及立论重点
    第二节学衡派对新文化派思想的解构

    第四章夯实共和基础——学衡派思想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精审的研究
    第二节正名的理路
    第三节国性的保留
    第四节教育的进步

    第五章现代化路径选择的异同——学衡派与新文化派的方案
    第一节同样的着眼点
    第二节先破后立——新文化派的方案及其评价
    第三节先立后破——学衡派的方案及其评价

    第六章《学衡》同仁的个案考察——吴宓
    第一节古典的坚守者
    第二节政治的远离者
    第三节完美友情的追寻者
    第四节爱情的过激者
    结语

    第七章《学衡》同仁的个案考察——柳诒徵
    第一节严守师道的教育家
    第二节放宽视野的历史学家
    第三节勇于反思的知识分子
    结语

    第八章《学衡》同仁的个案考察——陈寅恪
    第一节胸有成竹谈学问
    第二节冷静从容作判断
    第三节和谐有度处人事
    结语

    第九章《学衡》同仁的个案考察——梅光迪
    第一节保守的进取——从与胡适的交往谈起
    第二节问题与主义——梅光迪的系统思考
    结语

    第十章《学衡》同仁的个案考察——胡先骕
    第一节科学救国的践行者
    第二节传统文化的守护者
    结语

    第十一章多维视野下的学衡派
    第一节学术传承的宏大气象
    第二节理性选择的内在逻辑
    第三节保守思想的内在精神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学衡派的精神世界
学衡(第二辑)
乐黛云 编
学衡派的精神世界
学衡派谱系——历史与叙事(古典与人文)
沈卫威
学衡派的精神世界
学衡派的身份想象
周佩瑶 著
学衡派的精神世界
学衡名家讲演录:第一卷
孙江、李里峰 著
学衡派的精神世界
学衡(第三辑)
胡士颍 执行主编;乐黛云/主编 潘静如
学衡派的精神世界
学衡历史与记忆译丛 记忆中的历史:从个人经历到公共演示
孙江 编;袁斯乔 译
学衡派的精神世界
学衡(第一辑)
乐黛云 主编;潘静如 执行主编;胡士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学衡派的精神世界
关外团体与民众呈文(下)/李顿调查团档案文献集
郭昭昭、孙洪军、唐杨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