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新问题研究

合同法新问题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1-01
版次: 1
ISBN: 9787500492047
定价: 8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812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法律
29人买过
  • 《合同法新问题研究(修订版)》的颁布表明了我国合同法律制度已渐趋完善,也标志着我国民事立法进入了一个体系化的崭新阶段,但也并不意味着合同法立法的完善及理论研究工作就到此终结。正如梅因所言,“社会的需要和社会的意见常常是或多或少地走在法律的前面,我们可能非常接近地达到它们之间缺口的接合处,但永远存在的倾向是要把这个缺口重新打开来。因为法律是稳定的,而我们谈到的社会是前进的。人民幸福的或大或小,完全取决于缺口缩小的快慢程度”①。尽管《合同法》颁布至今也不过短短的十余年,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出现了很多《合同法》制定者所始料不及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对作为成文法的合同法提出了更尖锐的挑战。及时有效地应对这些新情况,解决这些新问题,不仅是司法实践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更是每一个民法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王利明,1960年2月生,湖北省仙桃市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曾获“中国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第一届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等荣誉称号,以及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第一届中韩青年学术奖、长江学者等奖励。
    主要学术成果:专著《违约责任论》(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等奖),《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获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司法改革研究》(获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吴玉章科研基金三等奖),《物权法论》,《物权法研究》(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合同法研究》(第一、二卷),(《民法总则研究》(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书》(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我国民法典重大疑难问题之研究》(入选新闻出版总署第一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主编或合著《民法新论》(上、下册,获北京市高等学校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高等学校出版社优秀学术专著,优秀奖),《民法·侵权行为法》(获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三届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人格权法新论》(获第九届中国图书评论奖),《人格权法研究》(获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二等奖);发表论文集《民商法研究》(1至8辑)和学术论文二百余篇。曾两次获得教育部颁布的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王利明教授作为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起草小组成员,全程参与了《侵权责任法》的起草工作。 前言
    第一章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第一节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合同相对性原则
    第三节合同法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第四节合同法与相关法律

    第二章当代合同法的新发展
    第一节从形式正义走向实质正义
    第二节对合同自由的限制趋势
    第三节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合同法
    第四节合同法与侵权法的相互交融
    第五节诚实信用原则与合同法
    第六节经济全球化与合同法

    第三章合同的成立
    第一节合同的成立概述
    第二节要约与要约邀请
    第三节承诺及其生效
    第四节关于确认书、交叉要约等问题
    第五节合同成立与履行治愈规则
    第六节合同审批的效力
    第七节预约合同问题

    第四章电子合同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电子合同的概念
    第二节电子合同是否为书面形式
    第三节电子合同的签名问题
    第四节电子合同的成立

    第五章缔约过失责任
    第一节缔约过失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第二节缔约过失责任的形态
    第三节缔约过失责任的类型
    第四节缔约过失责任与相关责任的区别
    第五节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

    第六章格式条款
    第一节格式条款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格式条款订入合同
    第三节格式条款的效力
    第四节格式条款的解释

    第七章合同解释
    第一节合同解释概述
    第二节合同解释与法律解释
    第三节合同解释与合同漏洞的填补
    第四节合同解释的规则
  • 内容简介:
    《合同法新问题研究(修订版)》的颁布表明了我国合同法律制度已渐趋完善,也标志着我国民事立法进入了一个体系化的崭新阶段,但也并不意味着合同法立法的完善及理论研究工作就到此终结。正如梅因所言,“社会的需要和社会的意见常常是或多或少地走在法律的前面,我们可能非常接近地达到它们之间缺口的接合处,但永远存在的倾向是要把这个缺口重新打开来。因为法律是稳定的,而我们谈到的社会是前进的。人民幸福的或大或小,完全取决于缺口缩小的快慢程度”①。尽管《合同法》颁布至今也不过短短的十余年,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出现了很多《合同法》制定者所始料不及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对作为成文法的合同法提出了更尖锐的挑战。及时有效地应对这些新情况,解决这些新问题,不仅是司法实践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更是每一个民法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 作者简介:
    王利明,1960年2月生,湖北省仙桃市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曾获“中国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第一届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等荣誉称号,以及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第一届中韩青年学术奖、长江学者等奖励。
    主要学术成果:专著《违约责任论》(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等奖),《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获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司法改革研究》(获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吴玉章科研基金三等奖),《物权法论》,《物权法研究》(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合同法研究》(第一、二卷),(《民法总则研究》(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书》(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我国民法典重大疑难问题之研究》(入选新闻出版总署第一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主编或合著《民法新论》(上、下册,获北京市高等学校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高等学校出版社优秀学术专著,优秀奖),《民法·侵权行为法》(获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三届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人格权法新论》(获第九届中国图书评论奖),《人格权法研究》(获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二等奖);发表论文集《民商法研究》(1至8辑)和学术论文二百余篇。曾两次获得教育部颁布的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王利明教授作为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起草小组成员,全程参与了《侵权责任法》的起草工作。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第一节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合同相对性原则
    第三节合同法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第四节合同法与相关法律

    第二章当代合同法的新发展
    第一节从形式正义走向实质正义
    第二节对合同自由的限制趋势
    第三节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合同法
    第四节合同法与侵权法的相互交融
    第五节诚实信用原则与合同法
    第六节经济全球化与合同法

    第三章合同的成立
    第一节合同的成立概述
    第二节要约与要约邀请
    第三节承诺及其生效
    第四节关于确认书、交叉要约等问题
    第五节合同成立与履行治愈规则
    第六节合同审批的效力
    第七节预约合同问题

    第四章电子合同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电子合同的概念
    第二节电子合同是否为书面形式
    第三节电子合同的签名问题
    第四节电子合同的成立

    第五章缔约过失责任
    第一节缔约过失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第二节缔约过失责任的形态
    第三节缔约过失责任的类型
    第四节缔约过失责任与相关责任的区别
    第五节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

    第六章格式条款
    第一节格式条款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格式条款订入合同
    第三节格式条款的效力
    第四节格式条款的解释

    第七章合同解释
    第一节合同解释概述
    第二节合同解释与法律解释
    第三节合同解释与合同漏洞的填补
    第四节合同解释的规则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