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人间

佛在人间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2010-06
版次: 1
ISBN: 9787101074840
定价: 1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3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宗教
128人买过
  • 关于佛法,我从圣龙树的《中观论》得一深确的信解:佛法的如实相无所谓大小,大乘与小乘,只能从行愿中去分别。缘起中道,是佛法究竟的唯一正见,所以《阿含经》是三乘共依的圣典。当然,《阿含经》义是不能照着偏执者——否认大乘的小乘者、离开小乘的大乘者的见地来解说的。 印顺法师(1906-2005),当代著名高僧、百科全书式的佛学泰斗。1930年出家,追随太虚法师投身中国近现代佛教复兴运动,在当时便以学问精深享誉佛教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赴台湾,创建了多所著名佛学院。 印顺法师博通三藏,造诣精深,一生讲学不辍,著述宏富,撰写、编纂作品四十余种,计八百万言,陆续结集为《妙云集》(24册)、《华雨集》(5册)等,其学术水准备受海内外佛教界、学术界推崇。1973年,日本大正大学因印顺法师《中国禅宗史》一书的创见而特别授予他文学博士学位。由于他在介绍和弘扬印度佛学方面的杰出成就,被誉为“玄奘以来第一人”。 一佛在人间
    一释尊小史
    二佛陀的身命
    三释尊的故国之思
    四出家更接近了人间
    五佛从人间被升到天上

    二人间佛教绪言
    一人间佛教的展开
    二人间佛教的三宝观

    三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
    一教乘应机的安立
    二诸乘应机的分析

    四人性
    一人与众生性
    二人性与佛性

    五人间佛教要略
    一论题核心
    二理论原则
    三时代倾向
    四修持心要

    六从人到成佛之路
    一学佛即向佛学习
    二唯人为能学佛
    三学佛所不可少的信解
    四从十善菩萨学起

    七佛法与人类和平
    一和平的意义
    二不和(不平)的心因
    三(不和)不平的事缘
    四外缘为重的世间和平
    五着重内因的心地和平
    六内因外缘并重的究竟和平

    八佛法是救世之仁
    一人间相互引起的忧苦的救济
    二身心充满忧苦的解脱

    九佛教的财富观
    一叙起
    二财富由布施福业而来
    三如法求财不以非法
    四财富的处理
    五财富究属于谁

    十佛教的知识观
    一一般文化界的看法
    二佛教的知识观
    三现代知识应有之反省

    十一佛教的战斗观

    十二一般道德与佛化道德
    一道德与不道德
    二最一般的道德与道德律
    三道德的变与不变
    四道德的三增上
    五佛化的道德在般若
    六学佛即是道德的实践

    十三佛教与教育

    十四发扬佛法以鼓铸世界性之新文化
    一佛法与世界性
    二佛教的世界性原理
    三佛教的世界性事例
    四结论
  • 内容简介:
    关于佛法,我从圣龙树的《中观论》得一深确的信解:佛法的如实相无所谓大小,大乘与小乘,只能从行愿中去分别。缘起中道,是佛法究竟的唯一正见,所以《阿含经》是三乘共依的圣典。当然,《阿含经》义是不能照着偏执者——否认大乘的小乘者、离开小乘的大乘者的见地来解说的。
  • 作者简介:
    印顺法师(1906-2005),当代著名高僧、百科全书式的佛学泰斗。1930年出家,追随太虚法师投身中国近现代佛教复兴运动,在当时便以学问精深享誉佛教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赴台湾,创建了多所著名佛学院。 印顺法师博通三藏,造诣精深,一生讲学不辍,著述宏富,撰写、编纂作品四十余种,计八百万言,陆续结集为《妙云集》(24册)、《华雨集》(5册)等,其学术水准备受海内外佛教界、学术界推崇。1973年,日本大正大学因印顺法师《中国禅宗史》一书的创见而特别授予他文学博士学位。由于他在介绍和弘扬印度佛学方面的杰出成就,被誉为“玄奘以来第一人”。
  • 目录:
    一佛在人间
    一释尊小史
    二佛陀的身命
    三释尊的故国之思
    四出家更接近了人间
    五佛从人间被升到天上

    二人间佛教绪言
    一人间佛教的展开
    二人间佛教的三宝观

    三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
    一教乘应机的安立
    二诸乘应机的分析

    四人性
    一人与众生性
    二人性与佛性

    五人间佛教要略
    一论题核心
    二理论原则
    三时代倾向
    四修持心要

    六从人到成佛之路
    一学佛即向佛学习
    二唯人为能学佛
    三学佛所不可少的信解
    四从十善菩萨学起

    七佛法与人类和平
    一和平的意义
    二不和(不平)的心因
    三(不和)不平的事缘
    四外缘为重的世间和平
    五着重内因的心地和平
    六内因外缘并重的究竟和平

    八佛法是救世之仁
    一人间相互引起的忧苦的救济
    二身心充满忧苦的解脱

    九佛教的财富观
    一叙起
    二财富由布施福业而来
    三如法求财不以非法
    四财富的处理
    五财富究属于谁

    十佛教的知识观
    一一般文化界的看法
    二佛教的知识观
    三现代知识应有之反省

    十一佛教的战斗观

    十二一般道德与佛化道德
    一道德与不道德
    二最一般的道德与道德律
    三道德的变与不变
    四道德的三增上
    五佛化的道德在般若
    六学佛即是道德的实践

    十三佛教与教育

    十四发扬佛法以鼓铸世界性之新文化
    一佛法与世界性
    二佛教的世界性原理
    三佛教的世界性事例
    四结论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佛在人间
中国禅宗史
释印顺 著
佛在人间
般若经讲记
释印顺 著
佛在人间
成佛之道
释印顺 著
佛在人间
中观今论
释印顺 著
佛在人间
佛法概论
释印顺 著
佛在人间
宝积经讲记
释印顺 著
佛在人间
中观论颂讲记
释印顺 著
佛在人间
学佛三要
释印顺 著
佛在人间
大乘起信论讲记
释印顺 著
佛在人间
印度佛教思想史
释印顺 著
佛在人间
无诤之辩/印顺法师佛学著作系列
释印顺 著
佛在人间
华雨集(全三册)
释印顺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佛在人间
佛法是救世之光
释印顺 著
佛在人间
永光集
释印顺 著
佛在人间
以佛法研究佛法
释印顺 著
佛在人间
华雨香云
释印顺 著
佛在人间
平凡的一生 (重订本)
释印顺 著
佛在人间
摄大乘论讲记
释印顺 著
佛在人间
胜鬘经讲记
释印顺 著
佛在人间
印度佛教论集
释印顺 著
佛在人间
菩萨心行要略
释印顺 著
佛在人间
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选集:中国佛教论集
释印顺 著
佛在人间
净土学论集--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选集
释印顺 著
佛在人间
中观今论
释印顺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