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
出版时间:
2007-04
版次:
2
ISBN:
9787802304352
定价:
3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12页
字数:
162千字
42人买过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是为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院务会议决定重印的第一至第五届院优秀科研成果奖部分获奖著作,首批著作将在建院三十周年庆典时隆重推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全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课题文库》),分设马克思主义研究、文学语言研究、历史考古研究、哲学宗教研究、经济研究、法学社会学研究、国际问题研究七个系列。本书属经济研究系列。
该书是研究有关鸦片战争前后直至辛亥革命前后,即1840年前后至1911年这段时期,作为中国旧式金融业代表的钱庄和票号,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是一部填补研究空白的重要专著,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前言
第一章鸦片战争前清代钱庄和票号
1.1清代钱庄业务发展概述
1.2清代票号的产生
第二章鸦片战争后钱庄、票号的初步发展(1840-1870年)
2.1通商口岸钱庄概况
2.2票号的初步发展
第三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钱庄职能的变化(1860-1900年)
3.1通商口岸的洋行、买办和钱庄
3.2钱庄的信贷手段与中外贸易的开展
3.3钱庄的信贷活动与洋货对内地市场的开辟
第四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票号业务的进一步发展(1860-1900年)
4.1票号与清政府的关系
4.2票号与晚清商业贸易的发展
第五章外国在华银行的出现与通商口岸金融市场领导权的旁落(1845-1900年)
5.1通商口岸钱庄、票号和外国在华银行的关系
5.2十九世纪后半期上海的金融恐慌与通商口岸金融市场领导权的旁落
第六章辛亥革命前后的钱庄和票号(1900-1911年)
6.1辛亥革命前后的钱庄
6.2“橡皮股票风潮”与钱庄的中落
6.3票号从鼎盛转向衰落
结束语
附录
附录一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前半期上海、广州外国洋行设立情况示例
附录二票号户数发展统计
附录三若干票号增设分号情况示例
附录四清代票号汇解京饷情况示例
征引书目
-
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是为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院务会议决定重印的第一至第五届院优秀科研成果奖部分获奖著作,首批著作将在建院三十周年庆典时隆重推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全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课题文库》),分设马克思主义研究、文学语言研究、历史考古研究、哲学宗教研究、经济研究、法学社会学研究、国际问题研究七个系列。本书属经济研究系列。
该书是研究有关鸦片战争前后直至辛亥革命前后,即1840年前后至1911年这段时期,作为中国旧式金融业代表的钱庄和票号,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是一部填补研究空白的重要专著,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鸦片战争前清代钱庄和票号
1.1清代钱庄业务发展概述
1.2清代票号的产生
第二章鸦片战争后钱庄、票号的初步发展(1840-1870年)
2.1通商口岸钱庄概况
2.2票号的初步发展
第三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钱庄职能的变化(1860-1900年)
3.1通商口岸的洋行、买办和钱庄
3.2钱庄的信贷手段与中外贸易的开展
3.3钱庄的信贷活动与洋货对内地市场的开辟
第四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票号业务的进一步发展(1860-1900年)
4.1票号与清政府的关系
4.2票号与晚清商业贸易的发展
第五章外国在华银行的出现与通商口岸金融市场领导权的旁落(1845-1900年)
5.1通商口岸钱庄、票号和外国在华银行的关系
5.2十九世纪后半期上海的金融恐慌与通商口岸金融市场领导权的旁落
第六章辛亥革命前后的钱庄和票号(1900-1911年)
6.1辛亥革命前后的钱庄
6.2“橡皮股票风潮”与钱庄的中落
6.3票号从鼎盛转向衰落
结束语
附录
附录一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前半期上海、广州外国洋行设立情况示例
附录二票号户数发展统计
附录三若干票号增设分号情况示例
附录四清代票号汇解京饷情况示例
征引书目
查看详情
-
4
八五品
福建省福州市
平均发货8小时
成功完成率94.63%
-
5
九五品
上海市普陀区
平均发货13小时
成功完成率87.64%
-
8
九五品
辽宁省大连市
平均发货26小时
成功完成率82.35%
-
2
八五品
江苏省宿迁市
平均发货24小时
成功完成率100%
-
八五品
天津市南开区
平均发货10小时
成功完成率9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