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风蚀原理和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

土壤风蚀原理和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15-05
版次: 1
ISBN: 9787030441706
定价: 12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28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自然科学
4人买过
  •   《土壤风蚀原理和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以土壤风蚀原理、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为核心,详细介绍了土壤风蚀的影响因素、起尘机理和造成的综合影响、土壤风蚀研究方法和预报预测方法、控制措施和效果评估等。内容包括:土壤风蚀的基本概念、国内外土壤风蚀的研究现状、我国土壤风蚀分区;土壤风蚀的影响和危害;土壤风蚀形成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土壤风蚀起尘机制和运动规律;土壤风蚀研究方法;土壤风蚀预报WEPS模型;同位素示踪研究方法;土壤风蚀的控制技术及效果评估等。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土壤风蚀的基本概念1
    1.2国内外土壤风蚀研究发展历程1
    1.2.1国外土壤风蚀研究历程1
    1.2.2国内土壤风蚀研究历程5
    1.3土壤风蚀类型分区及强度分级7
    1.3.1土壤风蚀类型7
    1.3.2土壤风蚀强度与程度9
    1.4我国土壤风蚀现状12
    1.5土壤风蚀研究内容13
    参考文献15
    第2章土壤风蚀造成的影响及危害18
    2.1土壤风蚀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18
    2.1.1土壤风蚀造成土壤养分含量降低18
    2.1.2土壤风蚀影响土壤机械组成20
    2.2土壤风蚀对植物生长及农牧业的影响21
    2.2.1沙尘对植物生长的影响21
    2.2.2土壤风蚀对农牧业的影响23
    2.3土壤风蚀对气候的影响24
    2.3.1土壤风蚀对低层大气的加热效应25
    2.3.2土壤风蚀对区域降水的影响25
    2.4土壤风蚀对人类生活及健康的危害26
    2.4.1沙尘影响环境空气质量26
    2.4.2沙尘影响交通安全28
    2.4.3沙尘天气影响电力通信29
    2.4.4沙尘对人类健康的危害30
    2.5土壤风蚀对土壤碳库的影响32
    2.5.1土壤风蚀起沙阶段土壤碳库的变化32
    2.5.2土壤风蚀物输运阶段土壤碳库的变化33
    2.5.3土壤风蚀物沉积区土壤碳库的变化33
    参考文献34
    第3章土壤风蚀形成的原理和影响因素38
    土壤风蚀原理和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
    3.1土壤风蚀形成的力学原理38
    3.1.1风力作用38
    3.1.2土壤运动43
    3.2土壤风蚀形成的气象条件49
    3.2.1风49
    3.2.2降水50
    3.2.3土壤湿度52
    3.2.4气温53
    3.3土壤风蚀形成的地表状况54
    3.3.1植被覆盖度54
    3.3.2裸田地块长度57
    3.3.3土壤结皮57
    3.3.4土地利用方式58
    3.4土壤风蚀形成的土壤内在条件60
    3.4.1土壤含水率60
    3.4.2土壤机械组成和团聚体结构62
    3.4.3土壤组分特性67
    3.5土壤风蚀形成的人为因素67
    3.5.1耕作68
    3.5.2放牧68
    3.6风蚀荒漠化的成因和分布69
    3.6.1风蚀荒漠化的成因及分布69
    3.6.2中国部分地区风蚀简介71
    参考文献74
    第4章土壤风蚀起尘机制和运动规律77
    4.1近地层风特性77
    4.1.1大气边界层及近地层77
    4.1.2近地层风的流态特征78
    4.1.3风速沿垂直高度的分布79
    4.2风沙运动83
    4.2.1沙粒起动机制83
    4.2.2沙粒起动风速及影响因素88
    4.2.3沙粒运动形式94
    4.3风沙流的结构特征95
    4.3.1风沙流分布规律96
    4.3.2风沙流结构指标98
    4.3.3影响风沙流结构的因素分析99
    4.4风沙流输移特性103
    4.4.1输沙通量的垂线分布103
    4.4.2输沙通量的水平分布104
    4.4.3输沙率106
    参考文献108
    第5章土壤风蚀研究方法110
    5.1输沙量调查110
    5.1.1输沙量野外观测110
    5.1.2输沙量的分布测试112
    5.1.3基于输沙量实验结果的数值模拟112
    5.1.4不同输沙量下风沙流结构的野外观测114
    5.2沙丘移动状况调查116
    5.2.1沙丘类型116
    5.2.2沙丘移动方式116
    5.2.3沙丘移动速度117
    5.2.4沙丘移动调查118
    5.3地表粗糙度调查124
    5.3.1粗糙度概念124
    5.3.2不同地表状况下的地表粗糙度调查124
    5.4风蚀地貌调查132
    5.4.1沙源调查132
    5.4.2风蚀地貌调查133
    5.5土壤抗蚀性调查138
    5.5.1根据土壤理化性质研究土壤抗蚀性138
    5.5.2利用风洞实验研究土壤抗蚀性140
    5.6近地表风速廓线调查144
    5.6.1大气边界层模拟研究144
    5.6.2风速廓线调查及模拟147
    参考文献149
    第6章土壤风蚀模型154
    6.1国外土壤风蚀模型154
    6.1.1WEQ风蚀模型154
    6.1.2帕萨克(Pasak)模型155
    6.1.3波查罗夫(Bocharov)模型155
    6.1.4得克萨斯侵蚀分析模型(TEAM)156
    6.1.5克拉瓦洛维克(Cravailovic)风蚀模型156
    6.1.6修正的风蚀模型(RWEQ)156
    6.1.7Gillette粉尘释放模型160
    6.1.8邵亚平的风蚀评价模型(WEAM)160
    土壤风蚀原理和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
    6.1.9DPM粉尘释放模型161
    6.1.10Dustran模型162
    6.1.11USEPA推荐的模型163
    6.1.12WEPS风蚀预报模型系统164
    6.2我国土壤风蚀模型166
    6.2.1区域土壤风蚀量统计模型166
    6.2.2黄富祥等毛乌素沙地模型167
    6.2.3土壤风蚀一类随机过程模型167
    6.2.4河北多元统计模型167
    6.2.5旱地保护性耕作土壤风蚀模型168
    6.2.6赵勇等的分布式土壤风蚀模拟模块169
    6.2.7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风蚀模型169
    参考文献171
    第7章土壤核示踪技术方法174
    7.1土壤核示踪技术方法简介174
    7.2土壤核示踪技术研究现状174
    7.3土壤核示踪技术特点175
    7.4核示踪技术中示踪剂的示踪原理176
    7.4.1137Cs示踪技术176
    7.4.2210Pbex示踪技术179
    7.4.37Be示踪技术181
    7.4.4多核素联合示踪土壤侵蚀182
    7.5利用核示踪技术计算土壤侵蚀量与速率183
    7.5.1137Cs示踪技术的土壤侵蚀速率模型183
    7.5.2210Pbex示踪技术的土壤侵蚀速率模型191
    7.5.37Be示踪技术的土壤侵蚀速率模型196
    7.6核示踪技术在土壤风蚀研究中的应用198
    7.6.1137Cs示踪技术在土壤风蚀研究中的应用198
    7.6.2210Pb示踪技术在土壤风蚀中的应用203
    7.6.37Be示踪技术在土壤风蚀中的应用203
    7.6.4137Cs、210Pbex、7Be示踪技术比较206
    7.7稀土元素(REE)示踪技术206
    7.8不同核素的联合使用207
    参考文献208
    第8章土壤风蚀控制技术及其效果评估212
    8.1保护性耕作技术212
    8.1.1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和原理212
    8.1.2保护性耕作的分类214
    8.1.3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内容215
    8.1.4我国保护性耕作存在的主要问题218
    8.1.5我国发展保护性耕作的对策219
    8.2抑尘剂技术220
    8.2.1抑尘剂的概念及作用机理220
    8.2.2抑尘剂的发展221
    8.2.3抑尘剂的分类224
    8.2.4抑尘剂的成本及效益228
    8.2.5抑尘剂的应用229
    8.2.6抑尘剂存在的主要问题229
    8.2.7抑尘剂的发展建议230
    8.3防风林技术231
    8.3.1防风林的概念231
    8.3.2防风林分类232
    8.3.3防风林规划设计原则234
    8.3.4防风林营造技术要求235
    8.3.5我国防风林营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38
    8.3.6我国防风林建设的对策239
    8.4沙障技术240
    8.4.1沙障技术的概念240
    8.4.2沙障技术的材料选择241
    8.4.3沙障设置的技术要求243
    8.5防风网技术244
    8.5.1防风网的概念和原理244
    8.5.2防风网分类244
    8.5.3防风网防护效果的影响因素245
    8.5.4防风网的安装设计246
    8.5.5防风网技术的发展方向248
    8.6土壤风蚀防治效果评估技术249
    8.6.1地区植被恢复状况评估249
    8.6.2土壤风蚀量变化的测算251
    8.6.3土壤风蚀防治的综合效益评估252
    参考文献268
  • 内容简介:
      《土壤风蚀原理和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以土壤风蚀原理、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为核心,详细介绍了土壤风蚀的影响因素、起尘机理和造成的综合影响、土壤风蚀研究方法和预报预测方法、控制措施和效果评估等。内容包括:土壤风蚀的基本概念、国内外土壤风蚀的研究现状、我国土壤风蚀分区;土壤风蚀的影响和危害;土壤风蚀形成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土壤风蚀起尘机制和运动规律;土壤风蚀研究方法;土壤风蚀预报WEPS模型;同位素示踪研究方法;土壤风蚀的控制技术及效果评估等。
  • 目录: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土壤风蚀的基本概念1
    1.2国内外土壤风蚀研究发展历程1
    1.2.1国外土壤风蚀研究历程1
    1.2.2国内土壤风蚀研究历程5
    1.3土壤风蚀类型分区及强度分级7
    1.3.1土壤风蚀类型7
    1.3.2土壤风蚀强度与程度9
    1.4我国土壤风蚀现状12
    1.5土壤风蚀研究内容13
    参考文献15
    第2章土壤风蚀造成的影响及危害18
    2.1土壤风蚀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18
    2.1.1土壤风蚀造成土壤养分含量降低18
    2.1.2土壤风蚀影响土壤机械组成20
    2.2土壤风蚀对植物生长及农牧业的影响21
    2.2.1沙尘对植物生长的影响21
    2.2.2土壤风蚀对农牧业的影响23
    2.3土壤风蚀对气候的影响24
    2.3.1土壤风蚀对低层大气的加热效应25
    2.3.2土壤风蚀对区域降水的影响25
    2.4土壤风蚀对人类生活及健康的危害26
    2.4.1沙尘影响环境空气质量26
    2.4.2沙尘影响交通安全28
    2.4.3沙尘天气影响电力通信29
    2.4.4沙尘对人类健康的危害30
    2.5土壤风蚀对土壤碳库的影响32
    2.5.1土壤风蚀起沙阶段土壤碳库的变化32
    2.5.2土壤风蚀物输运阶段土壤碳库的变化33
    2.5.3土壤风蚀物沉积区土壤碳库的变化33
    参考文献34
    第3章土壤风蚀形成的原理和影响因素38
    土壤风蚀原理和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
    3.1土壤风蚀形成的力学原理38
    3.1.1风力作用38
    3.1.2土壤运动43
    3.2土壤风蚀形成的气象条件49
    3.2.1风49
    3.2.2降水50
    3.2.3土壤湿度52
    3.2.4气温53
    3.3土壤风蚀形成的地表状况54
    3.3.1植被覆盖度54
    3.3.2裸田地块长度57
    3.3.3土壤结皮57
    3.3.4土地利用方式58
    3.4土壤风蚀形成的土壤内在条件60
    3.4.1土壤含水率60
    3.4.2土壤机械组成和团聚体结构62
    3.4.3土壤组分特性67
    3.5土壤风蚀形成的人为因素67
    3.5.1耕作68
    3.5.2放牧68
    3.6风蚀荒漠化的成因和分布69
    3.6.1风蚀荒漠化的成因及分布69
    3.6.2中国部分地区风蚀简介71
    参考文献74
    第4章土壤风蚀起尘机制和运动规律77
    4.1近地层风特性77
    4.1.1大气边界层及近地层77
    4.1.2近地层风的流态特征78
    4.1.3风速沿垂直高度的分布79
    4.2风沙运动83
    4.2.1沙粒起动机制83
    4.2.2沙粒起动风速及影响因素88
    4.2.3沙粒运动形式94
    4.3风沙流的结构特征95
    4.3.1风沙流分布规律96
    4.3.2风沙流结构指标98
    4.3.3影响风沙流结构的因素分析99
    4.4风沙流输移特性103
    4.4.1输沙通量的垂线分布103
    4.4.2输沙通量的水平分布104
    4.4.3输沙率106
    参考文献108
    第5章土壤风蚀研究方法110
    5.1输沙量调查110
    5.1.1输沙量野外观测110
    5.1.2输沙量的分布测试112
    5.1.3基于输沙量实验结果的数值模拟112
    5.1.4不同输沙量下风沙流结构的野外观测114
    5.2沙丘移动状况调查116
    5.2.1沙丘类型116
    5.2.2沙丘移动方式116
    5.2.3沙丘移动速度117
    5.2.4沙丘移动调查118
    5.3地表粗糙度调查124
    5.3.1粗糙度概念124
    5.3.2不同地表状况下的地表粗糙度调查124
    5.4风蚀地貌调查132
    5.4.1沙源调查132
    5.4.2风蚀地貌调查133
    5.5土壤抗蚀性调查138
    5.5.1根据土壤理化性质研究土壤抗蚀性138
    5.5.2利用风洞实验研究土壤抗蚀性140
    5.6近地表风速廓线调查144
    5.6.1大气边界层模拟研究144
    5.6.2风速廓线调查及模拟147
    参考文献149
    第6章土壤风蚀模型154
    6.1国外土壤风蚀模型154
    6.1.1WEQ风蚀模型154
    6.1.2帕萨克(Pasak)模型155
    6.1.3波查罗夫(Bocharov)模型155
    6.1.4得克萨斯侵蚀分析模型(TEAM)156
    6.1.5克拉瓦洛维克(Cravailovic)风蚀模型156
    6.1.6修正的风蚀模型(RWEQ)156
    6.1.7Gillette粉尘释放模型160
    6.1.8邵亚平的风蚀评价模型(WEAM)160
    土壤风蚀原理和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
    6.1.9DPM粉尘释放模型161
    6.1.10Dustran模型162
    6.1.11USEPA推荐的模型163
    6.1.12WEPS风蚀预报模型系统164
    6.2我国土壤风蚀模型166
    6.2.1区域土壤风蚀量统计模型166
    6.2.2黄富祥等毛乌素沙地模型167
    6.2.3土壤风蚀一类随机过程模型167
    6.2.4河北多元统计模型167
    6.2.5旱地保护性耕作土壤风蚀模型168
    6.2.6赵勇等的分布式土壤风蚀模拟模块169
    6.2.7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风蚀模型169
    参考文献171
    第7章土壤核示踪技术方法174
    7.1土壤核示踪技术方法简介174
    7.2土壤核示踪技术研究现状174
    7.3土壤核示踪技术特点175
    7.4核示踪技术中示踪剂的示踪原理176
    7.4.1137Cs示踪技术176
    7.4.2210Pbex示踪技术179
    7.4.37Be示踪技术181
    7.4.4多核素联合示踪土壤侵蚀182
    7.5利用核示踪技术计算土壤侵蚀量与速率183
    7.5.1137Cs示踪技术的土壤侵蚀速率模型183
    7.5.2210Pbex示踪技术的土壤侵蚀速率模型191
    7.5.37Be示踪技术的土壤侵蚀速率模型196
    7.6核示踪技术在土壤风蚀研究中的应用198
    7.6.1137Cs示踪技术在土壤风蚀研究中的应用198
    7.6.2210Pb示踪技术在土壤风蚀中的应用203
    7.6.37Be示踪技术在土壤风蚀中的应用203
    7.6.4137Cs、210Pbex、7Be示踪技术比较206
    7.7稀土元素(REE)示踪技术206
    7.8不同核素的联合使用207
    参考文献208
    第8章土壤风蚀控制技术及其效果评估212
    8.1保护性耕作技术212
    8.1.1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和原理212
    8.1.2保护性耕作的分类214
    8.1.3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内容215
    8.1.4我国保护性耕作存在的主要问题218
    8.1.5我国发展保护性耕作的对策219
    8.2抑尘剂技术220
    8.2.1抑尘剂的概念及作用机理220
    8.2.2抑尘剂的发展221
    8.2.3抑尘剂的分类224
    8.2.4抑尘剂的成本及效益228
    8.2.5抑尘剂的应用229
    8.2.6抑尘剂存在的主要问题229
    8.2.7抑尘剂的发展建议230
    8.3防风林技术231
    8.3.1防风林的概念231
    8.3.2防风林分类232
    8.3.3防风林规划设计原则234
    8.3.4防风林营造技术要求235
    8.3.5我国防风林营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38
    8.3.6我国防风林建设的对策239
    8.4沙障技术240
    8.4.1沙障技术的概念240
    8.4.2沙障技术的材料选择241
    8.4.3沙障设置的技术要求243
    8.5防风网技术244
    8.5.1防风网的概念和原理244
    8.5.2防风网分类244
    8.5.3防风网防护效果的影响因素245
    8.5.4防风网的安装设计246
    8.5.5防风网技术的发展方向248
    8.6土壤风蚀防治效果评估技术249
    8.6.1地区植被恢复状况评估249
    8.6.2土壤风蚀量变化的测算251
    8.6.3土壤风蚀防治的综合效益评估252
    参考文献268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土壤风蚀原理和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
可移动式风蚀风洞及其辅助系统设计原理与应用
姬亚芹、吴丽萍、金陶胜 著
土壤风蚀原理和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化学品测试方法理化特性和物理危险性卷(第2版)
环境保护部化学品登记中心、《化学品测试方法》编委会 编
土壤风蚀原理和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化学品测试方法:生物系统效应卷(第2版)
环境保护部化学品登记中心、《化学品测试方法》编委会 编
土壤风蚀原理和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
三峡库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特征与控制技术
沈珍瑶、刘瑞民、宫永伟、洪倩、陈磊 著
土壤风蚀原理和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
稀土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成本核算研究:方法与实证
葛察忠、张安文、董战峰、璩爱玉、曾贤刚 著
土壤风蚀原理和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监测技术及应用
王强、杨凯 编
土壤风蚀原理和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中国流域库坝工程开发的生态效应与生态调度研究
鲁春霞 著
土壤风蚀原理和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化学品测试方法3:降解与蓄积卷(第2版)
环境保护部化学品登记中心、《化学品测试方法》编委会 编
土壤风蚀原理和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R软件及其环境流行病学应用
彭晓武、王家春、余松林 著
土壤风蚀原理和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
废旧电容器拆解区农田土壤污染与修复研究
骆永明、滕应 著
土壤风蚀原理和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
火电厂污染防治技术手册/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
朱法华 著
土壤风蚀原理和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
兽药污染的环境健康影响与风险评估技术/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
王娜、李斌 编
相关图书 / 更多
土壤风蚀原理和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
土壤环境指标测定方法与分析指导
卜耀军 著;王小林、徐伟洲、王小林、徐伟洲、卜耀军 编
土壤风蚀原理和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
土壤退化与修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贾汉忠
土壤风蚀原理和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
土壤基础养分及重金属污染物统计分析(2014-2020)
庞荣丽 等
土壤风蚀原理和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
土壤学(第3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谢英荷
土壤风蚀原理和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
土壤生态学
张震,马超
土壤风蚀原理和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
土壤矿物界面有机反应
高娟
土壤风蚀原理和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
土壤肥料(第2版)
王立河 田春丽
土壤风蚀原理和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
土壤环境科学与工程—关联气-水-生-地-人的枢纽
赵烨
土壤风蚀原理和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
土壤、心灵、社会
萨提斯.库马尔
土壤风蚀原理和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
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及毒性表征
姜博
土壤风蚀原理和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
土壤学实验及实习指导
曹靖主编 郭瑞英 副主编
土壤风蚀原理和研究方法及控制技术
土壤肥料学实验实习教程
张保仁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