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中国佛教论:高振农佛学文集

近现代中国佛教论:高振农佛学文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2-12
版次: 1
ISBN: 9787500434948
定价: 22.5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21页
丛书: 真如丛书
分类: 宗教
42人买过
  • 《近现代中国佛教论:高振农佛学文集》主要研究的是近现代中国佛教论,从中国的佛学与近代哲学、佛教文化与近代中国之间的关系多个角度进行探索与了解。《近现代中国佛教论:高振农佛学文集》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佛学有缘(代序)、中国佛学与近代哲学、佛教文化与近代中国、关于佛教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题、关于佛教在社会主义时期作用问题的探讨、西域佛教与江南佛教、上海佛教发展的特点、民国年间的上海伸缩学书局、《大乘起信论》简论、试论玄奘学说在近代中国的复兴、朱熹与佛学、《坛经。中人间佛教思想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试论智者大师的“两风”建设和理论特色、欧阳竟无《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今所必需》评述、试论谭嗣同在维新运动中的佛学思想、论章太炎佛学思想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梁启超的佛学思想、试论熊十分对印度佛学思想的批判与改造、梁漱溟的佛学思想、吕溅对汉文大藏经的研究、浅淡吕溅对玄奘翻译的评价、怀念恩师吕溅先生、台湾佛教与我国大陆佛教密切相联等详细内容。 高振农,笔名傅教石,1927年12月生于江苏省武进县青龙乡高家塘。曾任江阴县私立汇南小学校长、武进县青松庵小学校长。武进县机关干部学校专职教师、武进县教育局科员、武进县文化科科员等职。1959年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毕业,留院哲学研究所工作。1965年于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五年制佛学研究班毕业,毕业后仍回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年筹备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宗教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长期从事佛学研究,已出版的著作有:《中国佛教》(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龙华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青安古寺》(合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中国近现代高僧与佛学名人小传》(合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上海宗教史》(合著,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大乘起信论校释》(中华书局1992年版)等。此外,任《哲学大辞典·中国哲学史卷》编委(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特约编辑。参加“六五”规划全国重点项目《中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罗竹风主编)和《中国近代哲学史》(冯契主编)的编写。又参加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宗教通史简编》、《宗教经籍选编》的编写。 总序
    佛学有缘(代序)
    中国佛学与近代哲学
    佛教文化与近代中国
    关于佛教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题
    关于佛教在社会主义时期作用问题的探讨
    西域佛教与江南佛教
    上海佛教发展的特点
    民国年间的上海伸缩学书局
    《大乘起信论》简论
    试论玄奘学说在近代中国的复兴
    朱熹与佛学
    《坛经。中人间佛教思想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
    试论智者大师的“两风”建设和理论特色
    欧阳竟无《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今所必需》评述
    试论谭嗣同在维新运动中的佛学思想
    论章太炎佛学思想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
    梁启超的佛学思想
    试论熊十分对印度佛学思想的批判与改造
    梁漱溟的佛学思想
    吕溅对汉文大藏经的研究
    浅淡吕溅对玄奘翻译的评价
    怀念恩师吕溅先生
    台湾佛教与我国大陆佛教密切相联
    后记
  • 内容简介:
    《近现代中国佛教论:高振农佛学文集》主要研究的是近现代中国佛教论,从中国的佛学与近代哲学、佛教文化与近代中国之间的关系多个角度进行探索与了解。《近现代中国佛教论:高振农佛学文集》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佛学有缘(代序)、中国佛学与近代哲学、佛教文化与近代中国、关于佛教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题、关于佛教在社会主义时期作用问题的探讨、西域佛教与江南佛教、上海佛教发展的特点、民国年间的上海伸缩学书局、《大乘起信论》简论、试论玄奘学说在近代中国的复兴、朱熹与佛学、《坛经。中人间佛教思想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试论智者大师的“两风”建设和理论特色、欧阳竟无《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今所必需》评述、试论谭嗣同在维新运动中的佛学思想、论章太炎佛学思想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梁启超的佛学思想、试论熊十分对印度佛学思想的批判与改造、梁漱溟的佛学思想、吕溅对汉文大藏经的研究、浅淡吕溅对玄奘翻译的评价、怀念恩师吕溅先生、台湾佛教与我国大陆佛教密切相联等详细内容。
  • 作者简介:
    高振农,笔名傅教石,1927年12月生于江苏省武进县青龙乡高家塘。曾任江阴县私立汇南小学校长、武进县青松庵小学校长。武进县机关干部学校专职教师、武进县教育局科员、武进县文化科科员等职。1959年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毕业,留院哲学研究所工作。1965年于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五年制佛学研究班毕业,毕业后仍回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年筹备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宗教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长期从事佛学研究,已出版的著作有:《中国佛教》(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龙华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青安古寺》(合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中国近现代高僧与佛学名人小传》(合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上海宗教史》(合著,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大乘起信论校释》(中华书局1992年版)等。此外,任《哲学大辞典·中国哲学史卷》编委(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特约编辑。参加“六五”规划全国重点项目《中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罗竹风主编)和《中国近代哲学史》(冯契主编)的编写。又参加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宗教通史简编》、《宗教经籍选编》的编写。
  • 目录:
    总序
    佛学有缘(代序)
    中国佛学与近代哲学
    佛教文化与近代中国
    关于佛教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题
    关于佛教在社会主义时期作用问题的探讨
    西域佛教与江南佛教
    上海佛教发展的特点
    民国年间的上海伸缩学书局
    《大乘起信论》简论
    试论玄奘学说在近代中国的复兴
    朱熹与佛学
    《坛经。中人间佛教思想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
    试论智者大师的“两风”建设和理论特色
    欧阳竟无《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今所必需》评述
    试论谭嗣同在维新运动中的佛学思想
    论章太炎佛学思想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
    梁启超的佛学思想
    试论熊十分对印度佛学思想的批判与改造
    梁漱溟的佛学思想
    吕溅对汉文大藏经的研究
    浅淡吕溅对玄奘翻译的评价
    怀念恩师吕溅先生
    台湾佛教与我国大陆佛教密切相联
    后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近现代中国佛教论:高振农佛学文集
中古敦煌佛教社会化论略
马德、王祥伟 著
近现代中国佛教论:高振农佛学文集
佛教水陆画研究
戴晓云 著
近现代中国佛教论:高振农佛学文集
门阀信仰:东晋士族与佛教
徐清祥、妙灵 编
近现代中国佛教论:高振农佛学文集
晋唐弥陀净土的思想与信仰
圣凯 著
近现代中国佛教论:高振农佛学文集
论典与教学:略释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下)
妙灵 著
近现代中国佛教论:高振农佛学文集
憨山德清与晚明士林
王红蕾、妙灵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近现代中国佛教论:高振农佛学文集
近现代山东城市文化研究
盖志芳 著;王颖
近现代中国佛教论:高振农佛学文集
近现代中国的城市:认知、结构与空间
徐鹏
近现代中国佛教论:高振农佛学文集
近现代上海户外广告发展、管理与影响
黄展、刘芳 著
近现代中国佛教论:高振农佛学文集
近现代印度软实力构建研究
时宏远 著
近现代中国佛教论:高振农佛学文集
近现代中国八大教育家名篇精选(梦山书系)
杨斌 编
近现代中国佛教论:高振农佛学文集
近现代中国画名家:吴子深
蔡梓源 编著
近现代中国佛教论:高振农佛学文集
近现代上海艺术设计教育史
吴嘉祺 著
近现代中国佛教论:高振农佛学文集
近现代报刊词话汇编(1-5 人民文学出版社)
朱崇才 编纂
近现代中国佛教论:高振农佛学文集
近现代经济危机中虚拟经济立法的过与功——虚拟经济有限发展法学理论的例证
刘乃梁;郝志斌
近现代中国佛教论:高振农佛学文集
近现代马列主义文献汉译出版(精)
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 编;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近现代中国佛教论:高振农佛学文集
近现代中外因明研究学术史(上下册)
娜塔莉亚·卡奈娃 著;沈剑英 主编;沈海燕 副主编;姚南强;沈海波;吉美桑珠;陈立健;图·乌力吉;秀仁;库马尔;桂绍隆;师茂树
近现代中国佛教论:高振农佛学文集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讲稿
朱鹏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近现代中国佛教论:高振农佛学文集
大般涅槃经
高振农 著
近现代中国佛教论:高振农佛学文集
华严经
高振农 释译
近现代中国佛教论:高振农佛学文集
华严经译注
高振农 著;高振农 注
近现代中国佛教论:高振农佛学文集
大乘起信论译注
高振农 著;高振农 注
近现代中国佛教论:高振农佛学文集
佛教在印度
高振农 著
近现代中国佛教论:高振农佛学文集
中国佛教源流
高振农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