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史

中国古代音乐史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8-05
版次: 1
ISBN: 9787040236491
定价: 3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95页
字数: 32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艺术
509人买过
  • 《中国古代音乐史》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按历史时期分八章介绍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远古、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中国古代音乐史》突出的特点是以引用翔实的史料为主,同时充分吸收当前学术研究成果;除文字叙述外,还配以图像、谱例、音响等,学术性与适用性并存。
    本教学资源形式上分为主教材和光盘“拓展资源”两部分。主教材是中国古代音乐史课程的教学基本内容,光盘中“拓展资源”为读者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提供更多相关内容,主要包括图像、谱例、音响、文献史料、释文等,大大延伸、丰富了主教材。 郑祖襄,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与研究,出版专著《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1998)、《华夏旧乐新证:郑祖襄音乐文集》(2005)、《华夏旧乐新探:郑祖襄音乐文论集》(2008)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要有:《姜白石歌曲研究》、《“徽”字与徽位》、《一部仍具学术价值的"旧著"一谈杨荫浏先生的(中国音乐史纲〉》、《“开皇乐议”中的是是非非及其他》、《伶州鸠答周景王"问律"之疑和信》(获2005年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理论文章音乐类二等奖)、《河南淅川下寺2号楚墓王孙诰编钟乐律学分析》、《试述中国音乐起源的多民族、多地域现象》、《嗟嗟涂上士,何用自保持?阮籍〈乐论〉评析》、《〈古今乐录〉“相和歌”文字的标点及释义》、《唐宋“雅、清、燕”三乐辨析》、《“南九官”之疑:兼述与南曲谱相关的诸问题》等。兼任《音乐研究》编委、中国音乐史学会副会长。 引言
    说明
    第一章远古(约前21世纪以前)
    概述
    第一节远古时期的考古音乐资料
    一、陶埙
    二、骨哨
    三、骨笛
    四、陶钟
    五、陶鼓
    六、陶角
    七、原始乐舞图
    第二节历史传说中的远古时期音乐

    第三节关于中国音乐的起源
    一、中国音乐在新石器时代初期已经萌芽
    二、萌芽时期的中国音乐反映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萌芽时期的中国音乐具有多民族的特点

    第二章夏、商、西周
    (前21世纪-前771年)
    概述
    第一节历史传说中的音乐作品
    一、《九辩》、《九歌》、《九招》
    二、《时日曷丧?》
    三、《大漤》
    四、《桑林》
    五、《大武》

    第二节“雅乐”与礼乐音乐
    一、“雅乐”一词的由来
    二、礼乐制度
    三、专职乐师的产生和音乐机构的建立
    四、音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民间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
    一、《易经》中的民歌
    二、《诗经》中的早期作品
    三、四夷之乐

    第四节乐器的发展
    一、考古发现的古乐器
    二、甲骨文中关于乐器的字
    三、“八音”乐器分类法

    第五节乐律学的形成
    一、古乐器测音与音阶问题
    二、十二律、五声音阶名称的产生
    三、宫调理论

    第三章春秋战国
    (前771年-前221年)
    概述
    第一节民间音乐
    一、雅乐的衰落和俗乐的兴盛
    二、《诗经》中的十五国风
    三、《楚辞》音乐
    四、荀子《成相篇》及其他

    第二节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
    一、歌唱艺术
    二、古琴艺术

    第三节乐器和器乐音乐
    一、编钟
    二、编磬
    三、琴
    四、瑟
    五、笙
    六、排箫
    七、篪
    八、筑
    九、筝
    十、乐队

    第四节乐律学理论
    一、《管子·地圆》和《吕氏春秋·音律》的三分损益法
    二、曾侯乙钟铭中的乐律学理论
    三、其他有关乐律学的记载

    第五节音乐思想
    一、孔子、墨子、老子、庄子及荀子关于音乐的论述
    二、《乐记》的音乐思想

    第四章秦、汉
    (前221年-220年)
    概述
    第一节汉乐府
    第二节鼓吹、横吹及百戏
    第三节相和歌
    一、曲前加艳
    二、曲后加趋
    三、曲前加艳,曲后加趋
    四、艳、趋两段结构
    第四节古琴音乐
    第五节少数民族音乐和外来音乐

    第六节乐器
    一、笛和羌笛
    二、笳、角
    三、琵琶
    四、箜篌

    第七节乐律学的发展
    一、相和三调
    二、京房六十律
    三、乐谱

    第五章三国、两晋、南北朝
    (220年-589年)
    概述
    第一节清商乐

    第二节古琴音乐
    一、《碣石调·幽兰》
    二、《梅花三弄》

    三、《酒狂》
    第三节北朝时期的外来音乐

    第四节乐律学理论
    一、笛上三调
    二、何承天“新率”
    三、古琴纯律问题
    四、乐谱

    第五节音乐思想
    一、嵇康《声无哀乐论》
    二、阮籍《乐论》

    第六章隋、唐、五代
    (581年-960年)
    概述
    第一节民间音乐
    一、曲子
    二、变文
    三、古琴音乐

    第二节燕乐
    一、七部乐、九部乐和十部乐
    二、坐、立部伎
    三、大曲
    第三节音乐机构和音乐家
    第四节中国音乐的外传
    第五节乐器和器乐音乐

    第六节乐律学的发展
    一、俗乐二十八调
    二、移调、犯调和“解”
    三、记谱法

    第七章宋、元
    (960年-1368年)
    概述
    第一节民歌和小曲
    一、宋代民歌《月子弯弯照九州》
    二、小曲

    第二节词曲音乐
    一、词调音乐和音乐家姜白石
    二、散曲音乐

    第三节说唱音乐
    一、鼓子词
    二、诸宫调
    三、陶真和崖词
    四、货郎儿

    第四节戏曲音乐
    一、杂剧
    二、南戏

    第五节乐器和器乐音乐
    一、古琴音乐
    二、琵琶音乐
    三、其他乐器和器乐音乐

    第六节乐律学的发展
    一、宋代燕乐调的变迁
    二、蔡元定的十八律
    三、元曲六宫十一调

    第八章明、清
    (1368年-1911年)
    概述
    第一节民歌小曲
    一、民歌
    二、小曲

    第二节说唱音乐
    一、苏州弹词
    二、梨花大鼓
    京韵大鼓

    第三节戏曲音乐
    一、昆曲
    二、京剧

    第四节乐器和器乐音乐
    一、古琴
    二、琵琶
    三、其他乐器和器乐音乐
    第五节西洋音乐的传人

    第六节乐律学理论
    一、明代的九宫
    二、工尺谱
    三、朱载埔的十二平均律理论

    附录
    一、文本图像(W-TX)总目录
    二、文本谱例(W-PL)总目录
    三、文本音响(W-Yx)总目录
    四、拓展资源图像(T-TX)总目录
    五、拓展资源谱例(T-PIJ)总目录
    六、拓展资源音响(T-YX)总目录
    七、拓展资源释文(T-SW)总目录
    八、拓展资源文献史料(T-WXSL)总目录
    彩图
  •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音乐史》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按历史时期分八章介绍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远古、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中国古代音乐史》突出的特点是以引用翔实的史料为主,同时充分吸收当前学术研究成果;除文字叙述外,还配以图像、谱例、音响等,学术性与适用性并存。
    本教学资源形式上分为主教材和光盘“拓展资源”两部分。主教材是中国古代音乐史课程的教学基本内容,光盘中“拓展资源”为读者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提供更多相关内容,主要包括图像、谱例、音响、文献史料、释文等,大大延伸、丰富了主教材。
  • 作者简介:
    郑祖襄,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与研究,出版专著《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1998)、《华夏旧乐新证:郑祖襄音乐文集》(2005)、《华夏旧乐新探:郑祖襄音乐文论集》(2008)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要有:《姜白石歌曲研究》、《“徽”字与徽位》、《一部仍具学术价值的"旧著"一谈杨荫浏先生的(中国音乐史纲〉》、《“开皇乐议”中的是是非非及其他》、《伶州鸠答周景王"问律"之疑和信》(获2005年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理论文章音乐类二等奖)、《河南淅川下寺2号楚墓王孙诰编钟乐律学分析》、《试述中国音乐起源的多民族、多地域现象》、《嗟嗟涂上士,何用自保持?阮籍〈乐论〉评析》、《〈古今乐录〉“相和歌”文字的标点及释义》、《唐宋“雅、清、燕”三乐辨析》、《“南九官”之疑:兼述与南曲谱相关的诸问题》等。兼任《音乐研究》编委、中国音乐史学会副会长。
  • 目录:
    引言
    说明
    第一章远古(约前21世纪以前)
    概述
    第一节远古时期的考古音乐资料
    一、陶埙
    二、骨哨
    三、骨笛
    四、陶钟
    五、陶鼓
    六、陶角
    七、原始乐舞图
    第二节历史传说中的远古时期音乐

    第三节关于中国音乐的起源
    一、中国音乐在新石器时代初期已经萌芽
    二、萌芽时期的中国音乐反映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萌芽时期的中国音乐具有多民族的特点

    第二章夏、商、西周
    (前21世纪-前771年)
    概述
    第一节历史传说中的音乐作品
    一、《九辩》、《九歌》、《九招》
    二、《时日曷丧?》
    三、《大漤》
    四、《桑林》
    五、《大武》

    第二节“雅乐”与礼乐音乐
    一、“雅乐”一词的由来
    二、礼乐制度
    三、专职乐师的产生和音乐机构的建立
    四、音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民间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
    一、《易经》中的民歌
    二、《诗经》中的早期作品
    三、四夷之乐

    第四节乐器的发展
    一、考古发现的古乐器
    二、甲骨文中关于乐器的字
    三、“八音”乐器分类法

    第五节乐律学的形成
    一、古乐器测音与音阶问题
    二、十二律、五声音阶名称的产生
    三、宫调理论

    第三章春秋战国
    (前771年-前221年)
    概述
    第一节民间音乐
    一、雅乐的衰落和俗乐的兴盛
    二、《诗经》中的十五国风
    三、《楚辞》音乐
    四、荀子《成相篇》及其他

    第二节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
    一、歌唱艺术
    二、古琴艺术

    第三节乐器和器乐音乐
    一、编钟
    二、编磬
    三、琴
    四、瑟
    五、笙
    六、排箫
    七、篪
    八、筑
    九、筝
    十、乐队

    第四节乐律学理论
    一、《管子·地圆》和《吕氏春秋·音律》的三分损益法
    二、曾侯乙钟铭中的乐律学理论
    三、其他有关乐律学的记载

    第五节音乐思想
    一、孔子、墨子、老子、庄子及荀子关于音乐的论述
    二、《乐记》的音乐思想

    第四章秦、汉
    (前221年-220年)
    概述
    第一节汉乐府
    第二节鼓吹、横吹及百戏
    第三节相和歌
    一、曲前加艳
    二、曲后加趋
    三、曲前加艳,曲后加趋
    四、艳、趋两段结构
    第四节古琴音乐
    第五节少数民族音乐和外来音乐

    第六节乐器
    一、笛和羌笛
    二、笳、角
    三、琵琶
    四、箜篌

    第七节乐律学的发展
    一、相和三调
    二、京房六十律
    三、乐谱

    第五章三国、两晋、南北朝
    (220年-589年)
    概述
    第一节清商乐

    第二节古琴音乐
    一、《碣石调·幽兰》
    二、《梅花三弄》

    三、《酒狂》
    第三节北朝时期的外来音乐

    第四节乐律学理论
    一、笛上三调
    二、何承天“新率”
    三、古琴纯律问题
    四、乐谱

    第五节音乐思想
    一、嵇康《声无哀乐论》
    二、阮籍《乐论》

    第六章隋、唐、五代
    (581年-960年)
    概述
    第一节民间音乐
    一、曲子
    二、变文
    三、古琴音乐

    第二节燕乐
    一、七部乐、九部乐和十部乐
    二、坐、立部伎
    三、大曲
    第三节音乐机构和音乐家
    第四节中国音乐的外传
    第五节乐器和器乐音乐

    第六节乐律学的发展
    一、俗乐二十八调
    二、移调、犯调和“解”
    三、记谱法

    第七章宋、元
    (960年-1368年)
    概述
    第一节民歌和小曲
    一、宋代民歌《月子弯弯照九州》
    二、小曲

    第二节词曲音乐
    一、词调音乐和音乐家姜白石
    二、散曲音乐

    第三节说唱音乐
    一、鼓子词
    二、诸宫调
    三、陶真和崖词
    四、货郎儿

    第四节戏曲音乐
    一、杂剧
    二、南戏

    第五节乐器和器乐音乐
    一、古琴音乐
    二、琵琶音乐
    三、其他乐器和器乐音乐

    第六节乐律学的发展
    一、宋代燕乐调的变迁
    二、蔡元定的十八律
    三、元曲六宫十一调

    第八章明、清
    (1368年-1911年)
    概述
    第一节民歌小曲
    一、民歌
    二、小曲

    第二节说唱音乐
    一、苏州弹词
    二、梨花大鼓
    京韵大鼓

    第三节戏曲音乐
    一、昆曲
    二、京剧

    第四节乐器和器乐音乐
    一、古琴
    二、琵琶
    三、其他乐器和器乐音乐
    第五节西洋音乐的传人

    第六节乐律学理论
    一、明代的九宫
    二、工尺谱
    三、朱载埔的十二平均律理论

    附录
    一、文本图像(W-TX)总目录
    二、文本谱例(W-PL)总目录
    三、文本音响(W-Yx)总目录
    四、拓展资源图像(T-TX)总目录
    五、拓展资源谱例(T-PIJ)总目录
    六、拓展资源音响(T-YX)总目录
    七、拓展资源释文(T-SW)总目录
    八、拓展资源文献史料(T-WXSL)总目录
    彩图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中国古代音乐史
曲式分析基础教程
高为杰、陈丹布 编著
中国古代音乐史
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系列教材:新概念乐理教程
童忠良、童昕 著
中国古代音乐史
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系列教材:首调版视唱练耳教程(下册)(第2版)
范建明 著
中国古代音乐史
音乐分析基础(第二版)
谢嘉幸、张烁 著
中国古代音乐史
和声理论与实践
黄祖禧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