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经济学研究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经济学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09-03
版次: 1
ISBN: 9787030245670
定价: 4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06页
字数: 3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经济学研究》以前提制度(土地产权制度)、核心制度(征地及补偿制度)与基础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构建了一个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分析的研究框架。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理论基础和改革背景进行了描述;第二部分针对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包括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与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现状分析;第三部分探讨了如何通过改革创新完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经济学研究》适合从事农业经济以及农村经济政策研究领域的学者、政府官员、研究生以及业界人士使用。 1导论
    1.1研究选题的背景分析
    1.1.1改革实践背景
    1.1.2理论研究背景
    1.2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主要内容
    1.2.2研究方法
    1.3研究意义与创新价值
    1.3.1研究意义
    1.3.2研究基本特征
    1.3.3研究创新价值

    2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的理论基础
    2.1农村土地的概念内涵与理论研究
    2.1.1农村土地的概念解析
    2.1.2农村土地的类型划分
    2.1.3有关土地理论研究的综述
    2.2农村土地产权的概念内涵与理论研究
    2.2.1产权概念的界定
    2.2.2农村土地产权的概念界定
    2.2.3农村土地产权关系的内涵
    2.3土地征用与补偿的理论研究
    2.3.1马克思主义关于土地补偿的理论研究
    2.3.2西方经济学关于土地征用补偿的理论研究
    2.4社会保障的基本内涵与理论研究
    2.4.1马克思关于社会保障的理论研究
    2.4.2西方学者关于社会保障的理论研究
    2.5国内理论界关于失地农民问题理论研究的现状
    2.5.1国内理论界关于土地补偿问题的研究
    2.5.2国内理论界关于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
    2.5.3对国内理论界有关研究的评述

    3制度演变中农民与土地关系的回顾与分析
    3.1近代中国以前农民与土地关系的考察分析
    3.1.1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
    3.1.2中国近代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
    3.1.3封建土地制度下农民与土地关系的简要总结
    3.2改革开放前农民与土地关系的考察分析
    3.2.1“耕者有其田”的制度理想及其实践
    3.2.2从农村土地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化的历程
    3.2.3改革开放前农民与土地关系的简要总结
    3.3土地承包制改革下农民与土地关系的考察分析
    3.3.1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改革历程与绩效
    3.3.2农地集体所有制下农民土地的权属分析
    3.3.3对制度变革中农民与土地关系的基本判断
    3.4现代化进程中农民与土地关系的考察分析
    3.4.1现代化进程中农民与土地关系变化的一般规律
    3.4.2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非农化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3.4.3对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农民与土地关系的简要总结

    4中国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与发展:现实考察与理论分析
    4.1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过程
    4.1.1对有关失地农民基本概念的界定
    4.1.2中国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4.2失地农民问题的基本表现
    4.2.1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4.2.2失地农民的收入问题
    4.2.3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4.2.4对失地农民问题的简要总结
    4.3失地农民问题的影响分析
    4.2.1影响经济社会稳定
    4.2.2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4.2.3导致土地资产流失
    4.2.4恶化农民心理健康
    4.4产生失地农民问题的原因剖析
    4.4.1前提性制度缺陷:土地产权问题
    4.4.2核心性制度缺陷:土地征用与补偿问题
    4.4.3基础性制度缺陷:社会保障问题

    5失地农民权益补偿与保障:现实考察与理论分析
    5.1中外征地补偿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5.1.1西方国家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类型与借鉴
    5.1.2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类型与借鉴
    5.1.3中国征地制度变革与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5.2开发型安置:现实考察与理论分析
    5.2.1开发型安置的典型模式分析
    5.2.2开发型安置模式的意义分析
    5.2.3开发型安置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5.3产权型安置:现实考察与理论分析
    5.3.1产权型安置的典型模式分析
    5.3.2产权型安置模式的意义分析
    5.3.3产权型安置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5.4保障型安置:现实考察与理论分析
    5.4.1保障型安置的典型模式分析
    5.4.2保障型安置模式的意义分析
    5.4.3保障型安置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5.5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一个调研案例分析
    5.5.1成都市JN区失地农民安置与保障模式研究
    5.5.2集体经济发展对失地农民保障的积极作用
    5.5.3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中的经验与矛盾
    5.5.4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的简要总结

    6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前提: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6.1家庭承包责任制框架下的农地产权制度分析
    6.1.1农地集体所有制下的产权安排与特征分析
    6.1.2农地承包权的内涵、特征与经济实现
    6.1.3农地承包权性质的理论辨析
    6.2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争论
    6.2.1集体土地所有权私有化改革:主张与思考
    6.2.2集体土地国有化改革:主张与思考
    6.2.3集体土地经营权模式创新:主张与思考
    6.2.4集体所有权实现形式创新:主张与思考
    6.3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探索
    6.3.1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约束与方向
    6.3.2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改革探索
    6.3.3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改革探索
    6.3.4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的改革探索

    7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核心:土地征用补偿制度改革
    7.1农民对于征地制度的边际调整:土地发展权的部分实现
    7.1.1土地发展权的概念解析
    7.1.2农村土地发展权压抑:法律与现实分析
    7.1.3农民对集体土地发展权的自发争取
    7.1.4政府征地政策的边际调整
    7.2征地制度改革的关键问题:征地价格的理论分析
    7.2.1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的实质
    7.2.2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构成剖析
    7.2.3“农转非”: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的补充形式
    7.2.4农地价格“剪刀差”的理论分析
    7.3征地补偿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7.3.1征地补偿制度改革思路的争论
    7.3.2有关征地价格补偿标准及范围确定的改革
    7.3.3进一步完善征地制度的操作与管理程序
    7.3.4征地补偿制度的改造与替代

    8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基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8.1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思路
    8.1.1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 内容简介: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经济学研究》以前提制度(土地产权制度)、核心制度(征地及补偿制度)与基础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构建了一个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分析的研究框架。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理论基础和改革背景进行了描述;第二部分针对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包括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与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现状分析;第三部分探讨了如何通过改革创新完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经济学研究》适合从事农业经济以及农村经济政策研究领域的学者、政府官员、研究生以及业界人士使用。
  • 目录:
    1导论
    1.1研究选题的背景分析
    1.1.1改革实践背景
    1.1.2理论研究背景
    1.2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主要内容
    1.2.2研究方法
    1.3研究意义与创新价值
    1.3.1研究意义
    1.3.2研究基本特征
    1.3.3研究创新价值

    2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的理论基础
    2.1农村土地的概念内涵与理论研究
    2.1.1农村土地的概念解析
    2.1.2农村土地的类型划分
    2.1.3有关土地理论研究的综述
    2.2农村土地产权的概念内涵与理论研究
    2.2.1产权概念的界定
    2.2.2农村土地产权的概念界定
    2.2.3农村土地产权关系的内涵
    2.3土地征用与补偿的理论研究
    2.3.1马克思主义关于土地补偿的理论研究
    2.3.2西方经济学关于土地征用补偿的理论研究
    2.4社会保障的基本内涵与理论研究
    2.4.1马克思关于社会保障的理论研究
    2.4.2西方学者关于社会保障的理论研究
    2.5国内理论界关于失地农民问题理论研究的现状
    2.5.1国内理论界关于土地补偿问题的研究
    2.5.2国内理论界关于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
    2.5.3对国内理论界有关研究的评述

    3制度演变中农民与土地关系的回顾与分析
    3.1近代中国以前农民与土地关系的考察分析
    3.1.1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
    3.1.2中国近代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
    3.1.3封建土地制度下农民与土地关系的简要总结
    3.2改革开放前农民与土地关系的考察分析
    3.2.1“耕者有其田”的制度理想及其实践
    3.2.2从农村土地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化的历程
    3.2.3改革开放前农民与土地关系的简要总结
    3.3土地承包制改革下农民与土地关系的考察分析
    3.3.1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改革历程与绩效
    3.3.2农地集体所有制下农民土地的权属分析
    3.3.3对制度变革中农民与土地关系的基本判断
    3.4现代化进程中农民与土地关系的考察分析
    3.4.1现代化进程中农民与土地关系变化的一般规律
    3.4.2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非农化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3.4.3对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农民与土地关系的简要总结

    4中国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与发展:现实考察与理论分析
    4.1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过程
    4.1.1对有关失地农民基本概念的界定
    4.1.2中国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4.2失地农民问题的基本表现
    4.2.1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4.2.2失地农民的收入问题
    4.2.3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4.2.4对失地农民问题的简要总结
    4.3失地农民问题的影响分析
    4.2.1影响经济社会稳定
    4.2.2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4.2.3导致土地资产流失
    4.2.4恶化农民心理健康
    4.4产生失地农民问题的原因剖析
    4.4.1前提性制度缺陷:土地产权问题
    4.4.2核心性制度缺陷:土地征用与补偿问题
    4.4.3基础性制度缺陷:社会保障问题

    5失地农民权益补偿与保障:现实考察与理论分析
    5.1中外征地补偿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5.1.1西方国家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类型与借鉴
    5.1.2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类型与借鉴
    5.1.3中国征地制度变革与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5.2开发型安置:现实考察与理论分析
    5.2.1开发型安置的典型模式分析
    5.2.2开发型安置模式的意义分析
    5.2.3开发型安置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5.3产权型安置:现实考察与理论分析
    5.3.1产权型安置的典型模式分析
    5.3.2产权型安置模式的意义分析
    5.3.3产权型安置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5.4保障型安置:现实考察与理论分析
    5.4.1保障型安置的典型模式分析
    5.4.2保障型安置模式的意义分析
    5.4.3保障型安置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5.5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一个调研案例分析
    5.5.1成都市JN区失地农民安置与保障模式研究
    5.5.2集体经济发展对失地农民保障的积极作用
    5.5.3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中的经验与矛盾
    5.5.4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的简要总结

    6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前提: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6.1家庭承包责任制框架下的农地产权制度分析
    6.1.1农地集体所有制下的产权安排与特征分析
    6.1.2农地承包权的内涵、特征与经济实现
    6.1.3农地承包权性质的理论辨析
    6.2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争论
    6.2.1集体土地所有权私有化改革:主张与思考
    6.2.2集体土地国有化改革:主张与思考
    6.2.3集体土地经营权模式创新:主张与思考
    6.2.4集体所有权实现形式创新:主张与思考
    6.3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探索
    6.3.1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约束与方向
    6.3.2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改革探索
    6.3.3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改革探索
    6.3.4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的改革探索

    7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核心:土地征用补偿制度改革
    7.1农民对于征地制度的边际调整:土地发展权的部分实现
    7.1.1土地发展权的概念解析
    7.1.2农村土地发展权压抑:法律与现实分析
    7.1.3农民对集体土地发展权的自发争取
    7.1.4政府征地政策的边际调整
    7.2征地制度改革的关键问题:征地价格的理论分析
    7.2.1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的实质
    7.2.2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构成剖析
    7.2.3“农转非”: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的补充形式
    7.2.4农地价格“剪刀差”的理论分析
    7.3征地补偿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7.3.1征地补偿制度改革思路的争论
    7.3.2有关征地价格补偿标准及范围确定的改革
    7.3.3进一步完善征地制度的操作与管理程序
    7.3.4征地补偿制度的改造与替代

    8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基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8.1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思路
    8.1.1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经济学研究
Web开发经典丛书:React开发实战
杜伟、柴晓伟 译者;卡西奥·德·宗萨·安东尼奥(Cassio de Sousa Antonio)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经济学研究
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研究
杜伟、黄敏、黄海阳 著;杜伟、黄敏、黄海阳 编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经济学研究
民航客运价格规制改革研究
杜伟、康自平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