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制度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历史、理论与政策(经济类、统计学类)

银行制度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历史、理论与政策(经济类、统计学类)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0-03
版次: 1
ISBN: 9787300117881
定价: 3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77页
字数: 254千字
分类: 经济
9人买过
  • 本书试图对我国银行制度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问题进行考察。从理论上讲,成熟的银行制度是一国货币制度演进与发展的微观金融基础。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国际间的货币冲突频繁发生,经验研究显示,有银行制度提供长期信用支持的货币制度总是在这种货币冲突中占得上风。既然一国的银行制度与货币制度具有十分紧密的逻辑联系,那么,这两种制度改革政策的搭配与否直接影响乃至决定我国银行制度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效果与成败。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银行制度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厘清这两种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作用机理对于更加合理地制定和遴选改革政策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张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兼国际货币研究所所长。曾任陕西财经学院金融学院院长,西安交通大学金融制度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制度金融学以及中国金融制度与金融发展。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要学术著作有《天圆地方的困惑——中国货币历史文化之总考察》(1993)、《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1998)等。曾获国家教育部首届“高校青年教师奖”(1999)〕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七届“青年教师奖”(2000)以及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0),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9)。 上篇
    第一章经济结构、货币制度与金融发展:一般理论考察
    1.1引言
    1.2经济结构、金融发展与货币化率
    1.3货币制度与货币化:银行的作用
    1.4金融发展路径与货币国际化:一个国际比较
    1.5结论
    第二章交易结构、交易频率与货币本位:中西两种演进路径的比较
    2.1引言
    2.2文献综述
    2.3统治者因素:中西不同增长路径
    2.4货币演进路径:中西市场结构和增长差异
    2.5文明分岔:中西不同货币演进路径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2.6结论
    第三章中国的货币本位困境:历史根源与演进机理
    3.1引言:对基本走势的估计
    3.2一个奇特的货币现象:恋铜情结
    3.3交子的性质:是怪胎还是货币革命?
    3.4徘徊于财政需要与商人利益之间
    3.5货币本位调整的困局
    3.6货币文化的中西碰撞:隐约可见的痕迹
    3.7货币本位冲突的性质
    3.8铜本位的退出:仅仅是形制问题吗?
    3.9“本位困扰症”
    3.10结论
    第四章货币制度“内生转型”与银行制度的作用
    4.1引言
    4.2交易费用、货币创新路径与货币本位升级
    4.3国际贸易的发展、交易规模的扩大与银行制度的发展
    4.4由外部货币到内部货币再到不兑现货币:逻辑的延伸与进一步的解释
    4.5不兑现信用货币的内生本质与银行的作用
    4.6银行国际化发展与货币功能的外溢效应
    4.7结论
    下篇
    第五章中国高货币化的微观金融基础
    5.1引言
    5.2“货币化路径”:理论与证据
    5.3最优货币化的决定:模型与含义
    5.4什么决定中国的最优货币化:与银行体系相关?
    5.5内生货币扩张与高货币化:一个修正的Bailey假说
    5.6内部货币扩张的福利后果:对一份“盟约”的解读
    5.7结论
    第六章特殊银行制度结构与人民币的“外生性质”
    6.1货币外生性与内生性的辨析
    6.2中国银行制度变迁的简要历史考察
    6.3既有银行制度的特性与“外在”人民币
    6.4人民币外生性的实证分析
    第七章贸易扩张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两难困境
    7.1引言
    7.2贸易扩张与外汇储备:异常积累与流动性过剩
    7.3人民币对外升值与对内贬值:贸易失衡与通胀压力
    7.4人民币汇率制度困境:全球背景下的内外失衡
    7.5人民币国际化:政策启示与出路
    第八章银行制度的商业化转型与人民币国际化的逻辑
    8.1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与现状
    8.2货币国际化的条件
    8.3货币国际化的成本一收益分析
    8.4国际货币的演变:历史观点
    8.5货币国际化与银行商业化经营的逻辑联系
    8.6人民币的国际化与银行商业化经营
    8.7结论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对我国银行制度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问题进行考察。从理论上讲,成熟的银行制度是一国货币制度演进与发展的微观金融基础。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国际间的货币冲突频繁发生,经验研究显示,有银行制度提供长期信用支持的货币制度总是在这种货币冲突中占得上风。既然一国的银行制度与货币制度具有十分紧密的逻辑联系,那么,这两种制度改革政策的搭配与否直接影响乃至决定我国银行制度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效果与成败。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银行制度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厘清这两种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作用机理对于更加合理地制定和遴选改革政策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 作者简介:
    张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兼国际货币研究所所长。曾任陕西财经学院金融学院院长,西安交通大学金融制度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制度金融学以及中国金融制度与金融发展。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要学术著作有《天圆地方的困惑——中国货币历史文化之总考察》(1993)、《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1998)等。曾获国家教育部首届“高校青年教师奖”(1999)〕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七届“青年教师奖”(2000)以及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0),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9)。
  • 目录:
    上篇
    第一章经济结构、货币制度与金融发展:一般理论考察
    1.1引言
    1.2经济结构、金融发展与货币化率
    1.3货币制度与货币化:银行的作用
    1.4金融发展路径与货币国际化:一个国际比较
    1.5结论
    第二章交易结构、交易频率与货币本位:中西两种演进路径的比较
    2.1引言
    2.2文献综述
    2.3统治者因素:中西不同增长路径
    2.4货币演进路径:中西市场结构和增长差异
    2.5文明分岔:中西不同货币演进路径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2.6结论
    第三章中国的货币本位困境:历史根源与演进机理
    3.1引言:对基本走势的估计
    3.2一个奇特的货币现象:恋铜情结
    3.3交子的性质:是怪胎还是货币革命?
    3.4徘徊于财政需要与商人利益之间
    3.5货币本位调整的困局
    3.6货币文化的中西碰撞:隐约可见的痕迹
    3.7货币本位冲突的性质
    3.8铜本位的退出:仅仅是形制问题吗?
    3.9“本位困扰症”
    3.10结论
    第四章货币制度“内生转型”与银行制度的作用
    4.1引言
    4.2交易费用、货币创新路径与货币本位升级
    4.3国际贸易的发展、交易规模的扩大与银行制度的发展
    4.4由外部货币到内部货币再到不兑现货币:逻辑的延伸与进一步的解释
    4.5不兑现信用货币的内生本质与银行的作用
    4.6银行国际化发展与货币功能的外溢效应
    4.7结论
    下篇
    第五章中国高货币化的微观金融基础
    5.1引言
    5.2“货币化路径”:理论与证据
    5.3最优货币化的决定:模型与含义
    5.4什么决定中国的最优货币化:与银行体系相关?
    5.5内生货币扩张与高货币化:一个修正的Bailey假说
    5.6内部货币扩张的福利后果:对一份“盟约”的解读
    5.7结论
    第六章特殊银行制度结构与人民币的“外生性质”
    6.1货币外生性与内生性的辨析
    6.2中国银行制度变迁的简要历史考察
    6.3既有银行制度的特性与“外在”人民币
    6.4人民币外生性的实证分析
    第七章贸易扩张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两难困境
    7.1引言
    7.2贸易扩张与外汇储备:异常积累与流动性过剩
    7.3人民币对外升值与对内贬值:贸易失衡与通胀压力
    7.4人民币汇率制度困境:全球背景下的内外失衡
    7.5人民币国际化:政策启示与出路
    第八章银行制度的商业化转型与人民币国际化的逻辑
    8.1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与现状
    8.2货币国际化的条件
    8.3货币国际化的成本一收益分析
    8.4国际货币的演变:历史观点
    8.5货币国际化与银行商业化经营的逻辑联系
    8.6人民币的国际化与银行商业化经营
    8.7结论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银行制度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历史、理论与政策(经济类、统计学类)
银行数字化转型之路:全行业通用的数字化转型结构化指南
(新加坡)邱鼎和(Dennis,Khoo)
银行制度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历史、理论与政策(经济类、统计学类)
银行管理(初、中级适用)(2024年版)
中国银行业协会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 编
银行制度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历史、理论与政策(经济类、统计学类)
银行业的未来与人工智能(全球金融与投资佳作精选)
[英]托尼·博伯尔
银行制度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历史、理论与政策(经济类、统计学类)
银行业竞争对企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
夏誉凤
银行制度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历史、理论与政策(经济类、统计学类)
银行理财就这么简单:从入门到精通
崔嘉逸
银行制度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历史、理论与政策(经济类、统计学类)
银行柜台实用英语(第三版)
汪卫芳 主编
银行制度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历史、理论与政策(经济类、统计学类)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中级教材2024教材银行中级教材:个人理财(中级)
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研究组
银行制度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历史、理论与政策(经济类、统计学类)
银行业纳税风险分析与应对指引
张学斌
银行制度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历史、理论与政策(经济类、统计学类)
银行抵债资产疑难问题及案例解析
谭兴民
银行制度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历史、理论与政策(经济类、统计学类)
银行信息系统应用架构导论
徐良军 著
银行制度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历史、理论与政策(经济类、统计学类)
银行存量客户运营 金腰子
金腰子
银行制度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历史、理论与政策(经济类、统计学类)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2022风险管理机考题库与高频考点试卷
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命题研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