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通论(上、下)

中国戏曲通论(上、下)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4-04
版次: 1
ISBN: 9787503957277
定价: 6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艺术
145人买过
  •   《前海戏曲研究:中国戏曲通论(套装上下册)》由张庚、郭汉城为代表的10位戏曲理论者,精汇毕生研究成果,倾注各自才华心智而通力合作完成,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系统、完整的戏曲理论论著,不仅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即使对当下以及未来的戏曲舞台实践也都仍然可以发挥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全书十一章,对戏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对戏曲的文学、音乐、表演、导演及舞台美术、剧目生产等各个艺术环节,都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阐述,并且各个部分都蕴含着整体的内在联系,堪称戏曲理论研究著述中的经典之作。   张庚(1911年—2003年),原名姚禹玄,生于1911年1月22日,湖南长沙人。中国戏剧理论家、教育家、戏曲史家。1934年参加左翼剧联,开始从事戏剧活动。他对表演、导演、音乐都有较深的修养。在将近半个世纪的编辑、教学、研究和领导戏剧运动的实践中,撰写了大量有关戏剧艺术和戏剧运动的评论、讲稿、报告、论文和专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全力投身于戏曲革新工作,认真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对编演现代戏、新编历史剧和整理改编传统剧目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有益的实践。

      郭汉城,戏曲评论家,1917年生于浙江省萧山。1938年入延安陕北公学学习。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察哈尔省文化局副局长、省文联主任,华北行政委员会文艺处副处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剧目研究室认行,文化部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戏曲研究所所长,《戏曲研究》丛刊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剧协第三届常务理事、第四届副主席,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著有《戏曲剧目论集》、《当代戏曲发展轨迹》等,与张庚合作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等。 前言

    第一章 中国戏曲与中国社会

    第一节 自成体系的中国戏曲

    第二节 戏曲生存与延续的社会条件

    第三节 戏曲的全国化

    第四节 戏曲的现代化

    第二章 中国戏曲的人民性

    第一节 人民性的涵义及性质

    第二节 古代戏曲的人民性

    第三节 有关传统剧目人民性的几个问题

    第四节 当代戏曲的人民性

    第三章 戏曲的艺术形式

    第一节 诗、乐、舞的综合与戏曲形式的形成

    第二节 戏曲形式的节奏性

    第三节 戏曲形式的虚拟性

    第四节 戏曲形式的程式性

    第四章 戏曲的艺术方法

    第一节 不同的舞台形象创造方法

    第二节 戏曲意象的创造规律

    第三节 戏曲艺术方法的实质

    第五章 戏曲文学

    第一节 剧诗

    第二节 戏曲的人物塑造

    第三节 戏曲的情节结构

    第四节 戏曲的冲突

    第五节 戏曲的体裁

    第六节 戏曲的语言

    第六章 戏曲音乐

    第一节 戏曲音乐的特征

    第二节 戏曲音乐的构成

    第三节 戏曲音乐的体现手段

    第七章 戏曲表演

    第一节 独具品格的表演艺术

    第二节 表演程式

    第三节 脚色行当

    第四节 塑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追求

    第五节 戏曲的舞台体验

    第八章 戏曲舞台美术

    第一节 人物造型

    第二节 景物造型

    第九章 戏曲导演

    第一节 戏曲导演的历史传统

    第二节 戏曲导演的职能

    第三节 戏曲导演的构思活动

    第四节 戏曲导演的专业手段

    第五节 戏曲导演的观众意识

    第十章 戏曲与观众

    第一节 娱乐与教育

    第二节 距离与共鸣

    第三节 欣赏与创造

    第四节 适应与引导

    第十一章 戏曲的推陈出新

    第一节 中国戏曲改革的道路

    第二节 戏曲革新的历史回顾

    第三节 推陈出新的未来探索

    后记
  • 内容简介:
      《前海戏曲研究:中国戏曲通论(套装上下册)》由张庚、郭汉城为代表的10位戏曲理论者,精汇毕生研究成果,倾注各自才华心智而通力合作完成,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系统、完整的戏曲理论论著,不仅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即使对当下以及未来的戏曲舞台实践也都仍然可以发挥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全书十一章,对戏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对戏曲的文学、音乐、表演、导演及舞台美术、剧目生产等各个艺术环节,都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阐述,并且各个部分都蕴含着整体的内在联系,堪称戏曲理论研究著述中的经典之作。
  • 作者简介:
      张庚(1911年—2003年),原名姚禹玄,生于1911年1月22日,湖南长沙人。中国戏剧理论家、教育家、戏曲史家。1934年参加左翼剧联,开始从事戏剧活动。他对表演、导演、音乐都有较深的修养。在将近半个世纪的编辑、教学、研究和领导戏剧运动的实践中,撰写了大量有关戏剧艺术和戏剧运动的评论、讲稿、报告、论文和专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全力投身于戏曲革新工作,认真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对编演现代戏、新编历史剧和整理改编传统剧目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有益的实践。

      郭汉城,戏曲评论家,1917年生于浙江省萧山。1938年入延安陕北公学学习。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察哈尔省文化局副局长、省文联主任,华北行政委员会文艺处副处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剧目研究室认行,文化部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戏曲研究所所长,《戏曲研究》丛刊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剧协第三届常务理事、第四届副主席,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著有《戏曲剧目论集》、《当代戏曲发展轨迹》等,与张庚合作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等。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国戏曲与中国社会

    第一节 自成体系的中国戏曲

    第二节 戏曲生存与延续的社会条件

    第三节 戏曲的全国化

    第四节 戏曲的现代化

    第二章 中国戏曲的人民性

    第一节 人民性的涵义及性质

    第二节 古代戏曲的人民性

    第三节 有关传统剧目人民性的几个问题

    第四节 当代戏曲的人民性

    第三章 戏曲的艺术形式

    第一节 诗、乐、舞的综合与戏曲形式的形成

    第二节 戏曲形式的节奏性

    第三节 戏曲形式的虚拟性

    第四节 戏曲形式的程式性

    第四章 戏曲的艺术方法

    第一节 不同的舞台形象创造方法

    第二节 戏曲意象的创造规律

    第三节 戏曲艺术方法的实质

    第五章 戏曲文学

    第一节 剧诗

    第二节 戏曲的人物塑造

    第三节 戏曲的情节结构

    第四节 戏曲的冲突

    第五节 戏曲的体裁

    第六节 戏曲的语言

    第六章 戏曲音乐

    第一节 戏曲音乐的特征

    第二节 戏曲音乐的构成

    第三节 戏曲音乐的体现手段

    第七章 戏曲表演

    第一节 独具品格的表演艺术

    第二节 表演程式

    第三节 脚色行当

    第四节 塑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追求

    第五节 戏曲的舞台体验

    第八章 戏曲舞台美术

    第一节 人物造型

    第二节 景物造型

    第九章 戏曲导演

    第一节 戏曲导演的历史传统

    第二节 戏曲导演的职能

    第三节 戏曲导演的构思活动

    第四节 戏曲导演的专业手段

    第五节 戏曲导演的观众意识

    第十章 戏曲与观众

    第一节 娱乐与教育

    第二节 距离与共鸣

    第三节 欣赏与创造

    第四节 适应与引导

    第十一章 戏曲的推陈出新

    第一节 中国戏曲改革的道路

    第二节 戏曲革新的历史回顾

    第三节 推陈出新的未来探索

    后记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戏曲通论(上、下)
中国法院2024年度案例·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
国家法官学院,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编
中国戏曲通论(上、下)
中国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欧阳志云 主编 ; 臧振华, 徐卫华, 沈梅华著
中国戏曲通论(上、下)
中国电力行业投资发展报告(2023年)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戏曲通论(上、下)
中国古代文体观念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22)
党圣元 著
中国戏曲通论(上、下)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新命(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弘扬研究书系)
戴木才
中国戏曲通论(上、下)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浙江温州·瓯海卷
潘鲁生、邱运华、潘丁盛 、朱建波
中国戏曲通论(上、下)
中国小说通识(献给大众读者的中国小说普及著作,附带:全彩名画+名家藏书票)
鲁迅 等
中国戏曲通论(上、下)
中国德育研究大系
杜时忠 主编;檀传宝
中国戏曲通论(上、下)
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3——个人养老金与制度优化
郑秉文 著
中国戏曲通论(上、下)
中国古代教育论著丛书 魏晋南北朝教育论著选
吕达总主编
中国戏曲通论(上、下)
中国幻想文学大奖书系第二辑(全4册)
王一梅 等著
中国戏曲通论(上、下)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系统工程手册(第7版)
贺东风,沈波,戚学锋,钱仲焱 等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戏曲通论(上、下)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淡渍堂三种
郭汉城 著
中国戏曲通论(上、下)
前海戏曲研究丛书:当代戏曲发展轨迹(增订本)
郭汉城 著
中国戏曲通论(上、下)
中医防治慢性病系列:腰椎间盘突出症
郭汉城 编
中国戏曲通论(上、下)
当代戏曲发展轨迹
郭汉城 著
中国戏曲通论(上、下)
中国戏曲经典(第3卷)
郭汉城 编
中国戏曲通论(上、下)
中国戏曲经典·第4卷
郭汉城 编
中国戏曲通论(上、下)
中国戏曲精品(第5卷)
郭汉城、谭志湘 编
中国戏曲通论(上、下)
中国戏曲精品(第3卷)
郭汉城、吴乾浩 编
中国戏曲通论(上、下)
中国戏曲精品.第1卷
郭汉城、陈培仲 编
中国戏曲通论(上、下)
中国戏曲精品(第4卷)
郭汉城、吴乾浩 编
中国戏曲通论(上、下)
师友集
郭汉城、章诒和 著
中国戏曲通论(上、下)
中国十大古典悲喜剧集
郭汉城 主编;祝肇年、颜长珂、吴书荫 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