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研究丛书·图形与几何系列

一课研究丛书·图形与几何系列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4-03
版次: 1
ISBN: 9787504182869
定价: 49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37人买过
  •   著名数学特级教师朱乐平带领其团队成员,历时五年时间开展对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典型课的研究,对以上问题做出了很好的回答;并以同读者对话的形式,汇成丛书,希望借此减轻教师备课上课研课的工作负担,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丛书共13本,包括《线的认识教学研究》《角的认识与度量教学研究》《长度测量教学研究》《长方形的认识与周长教学研究》《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与面积教学研究》《三角形和梯形面积教学研究》《面积、体积的概念和单位教学研究》《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和体积教学研究》《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学研究》《圆的认识教学研究》《圆的周长教学研究》《圆的面积教学研究》《圆柱与圆锥的认识、表面积和体积教学研究》。

      涵盖近30节课,具体包括:

      线段、射线与直线
      
      相交与垂直
      
      
       平行与平行线

      米与厘米
      
      
      
      角的初步认识和再认识
      角的度量

      长方形的认识
      
      
      长方形的周长
      
      
      三角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圆的认识
      
      
      
      圆的周长
      
      
      
      圆的面积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体积
      
      
      圆柱的认识
      
      
       圆柱的体积
      
      
       圆锥的认识
      
      
       圆锥的体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

      体积和体积单位
      
       …… 《线的认识教学研究》

    上篇 线段、射线与直线的教学研究

    1 上位数学知识研究

    1.1 上位数学知识解读

    什么是线段、射线与直线?

    如何理解线段、射线与直线的概念?

    如何表示线段、射线与直线?

    线段、射线与直线有哪些性质?

    过两点只能确定一条直线吗?

    线段与距离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射线和直线不能度量长度?

    平面几何中两条线段相等意味着什么?

    直线可以用方程表示吗?

    1.2 上位数学知识对教学的启示

    为什么需要了解线段、射线与直线的概念?

    如何安排线段、射线与直线的先后顺序?

    射线通常与哪些内容一起教学?

    教学时哪些学具或图片更合适?

    斜线是直线吗?

    有哪些容易表达错误或不确切的语言?

    ……

    《角的认识与度量教学研究》数学知识研究

    ……

    2.1 国内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对角的学习要求

    2.1.1 回顾历史要求

    何时开始出现相关内容与要求?

    何时开始对“度量”与“分类”提出要求?

    何时开始有具体细致的教学要求?

    2.1.2 了解课程标准导向

    实验稿课标有怎样的要求?

    2011 版课标有怎样的要求?

    2.2 台湾地区及国外部分国家课程标准对角的学习要求

    2.2.1 台湾地区的要求

    2.2.2 日本的要求

    2.2.3 英国的要求

    2.2.4 俄罗斯的要求

    2.3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研究对教学的启示

    2.3.1 内容安排:从集中到分散

    为什么要分学段学习?

    分段教学目标应如何设定?

    2.3.2 编写呈现:从关注直观表象到关注本质属性

    为什么要结合射线认识角?

    为什么要提出“角的度量与分类”的要求?

    为什么学习要求会越来越具体?

    为什么要重视直角的学习?

    角的学习要结合生活实际吗?

    为什么要提出用三角板画规定角度的角?

    ……

    《长度测量教学研究》

    ……材研究

    3.1 1949 —2000年教材中长度测量的编写情况

    1949—1978年教材的编写情况

    1979—2000年教材的编写情况

    3.2 2001—2011年教材中长度测量的编写情况

    人教版教材的编写情况

    北师版教材的编写情况

    苏教版教材的编写情况

    浙教版教材的编写情况

    西师版教材的编写情况

    青岛版教材的编写情况

    3.3 台湾地区教材中长度测量的编写情况

    3.4 长度测量教材比较研究的结论及启示

    1979—2000年教材比较研究的结论及启示

    2001—2011年教材比较研究的结论及启示

    台湾地区和日本的教材给我们的启示

    ……

    《长方形的认识与周长教学研究》

    ……

    5 长方形认识教学的课堂观察与评价

    5.1 课堂观察的目的与维度

    观察的目的是什么?

    选择哪些维度观察?

    5.2 观察维度的具体分析与评价

    课前了解执教者的哪些情况?

    如何对学生进行雪情分析?

    如何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

    如何分析课堂教学时间?

    如何分析师生的问答情况?

    如何对听课老师进行调研分析?

    5.3 课堂观察与评价对教学的启示

    正方形可以看作长方形吗?

    桌面是长方形吗?

    教学时,选择怎样的实物来演示长方形比较合适?

    教学中为什么要选择点子图画长方形?

    如何运用形文配合呈现方式来进行教学?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与面积教学研究》

    ……

    4 学情研究

    4.1 怎样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

    4.1.1 学习前测的内容

    已有的知识技能有哪些?

    应有哪些知识技能准备?

    应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4.1.2 前测试卷的设计

    如何写指导语?

    如何进行试题的设计?

    4.2 怎样进行前测与分析?

    4.2.1 学生前测

    怎样选择被试?

    怎样确定前测时间?

    怎样进行测试指导?

    4.2.2 分析前测结果

    如何做前测数据统计?

    如何做前测数据分析?

    4.2.3 前测结果对教学的启示

    如何突破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难点?

    应做哪些课前复习?

    如何构建知识结构?

    《三角形和梯形面积教学研究》

    ……

    4 教学设计比较研究

    4.1 已有教学设计概述

    4.2 已有教学设计比较

    有几种不同的导入方式?

    教学中是否组织学生数格子求面积?

    为学生准备了什么样的学具?

    采用怎样的教学形式来组织学生推导面积公式?

    呈现哪种推导方法?

    如何处理转化图形与推导公式的关系?

    练习设计有何不同?

    4.3 教学新设计

    新授课设计

    练习课设计

    4.4 对教学新设计的效果评估

    测试的内容、对象与过程

    测试的结果与分析

    ……

    《面积、体积的概念和单位教学研究》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材分析

    3.1 教材的纵向比较研究

    3.1.1 1949 —1978 年教材的编写分析

    3.1.2 1979 —2000 年教材的编写分析

    如何教学面积概念?

    如何教学面积单位?

    有哪些练习题的类型?

    3.2 教材的横向比较研究

    3.2.1 选取哪些教材进行比较

    3.2.2 在年级、课时方面的安排

    3.2.3 教材的结构比较分析

    3.2.4 教材引入部分的异同

    3.2.5 各教材给面积概念下定义的异同

    3.2.6 各教材通过比较活动来建立面积概念的分析

    3.2.7 各教材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重要性的分析

    3.2.8 各教材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分析

    3.3 其他地区的教材研究

    3.3.1 澳门地区教材编写情况

    3.3.2 台湾地区教材编写情况

    ……

    《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和体积教学研究》生常见错误研究

    5.1 学生作业中常见的题型有哪些?

    5.2 学生作业中有哪些错例?

    5.3 错误原因是什么?

    对计算公式所表示的实际意义理解不够

    对表面积计算与图形的实际联系不够

    对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比较薄弱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够扎实

    对题目的意思不够理解

    题目本身叙述不够确切明白

    5.4 有哪些防止学生计算错误的策略?

    联系实际, 注重长方体特征教学

    让学生理解公式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一题多练, 变式训练

    一题多想, 促进空间观念发展

    培养学生检查作业等良好习惯

    分层设计练习

    ……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学研究》

    ……

    3.2 现行教材比较研究

    3.2.1 各套教材的编排顺序是怎样的?

    3.2.2 初次教学时, 课题名称是什么?

    3.2.3 教材中涉及的对称现象分别有哪些?

    3.2.4 引入部分中分别有哪几类对称现象?

    3.2.5 引入部分采用了哪些图例来认识和辨别轴对称图形?

    哪些图例是轴对称图形?

    哪些图形不易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

    图例的对比给教学带来哪些启示?

    3.2.6 各套教材都给出轴对称定义了吗?

    3.2.7 各套教材在画对称轴上有哪些突破?

    各套教材都有画对称轴的要求吗?

    各套教材如何突破画对称轴这一重点?

    各套教材如何要求画对称轴的图形?

    3.2.8 在补全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编排上有哪些异同?

    各套教材都有补全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要求吗?

    各套教材如何突破补全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这一重点?

    各套教材用什么线表示对称轴?

    3.2.9 各套教材在练习的编排上有哪些异同?

    ……

    《圆的认识教学研究》

    ……

    3 教材比较研究

    3.1 教材的纵向比较

    3.1.1 人教版三种不同时期教材的比较

    教材版本、教学年级和结构分析

    教材开头、概念得出、画圆和习题类型

    如何引导出圆心、半径与直径的概念与关系?

    3.1.2 刘静和、张天孝主编的三种不同时期教材的比较

    教材版本、教学年级和结构分析

    教材引入、概念得出与画圆

    属性研究与画圆

    3.2 教材的横向比较

    3.2.1 教材版本、教学年级和结构分析

    选取哪些教材进行比较?

    在哪一个年级教学圆?

    教材结构是怎样的?

    3.2.2 教材引入、画圆与概念得出

    教材的引入部分有何异同?

    如何引导画圆?

    如何给出圆心、半径与直径的概念?

    3.2.3 特征探索、概念得出与知识拓展

    如何探索圆的特征?

    涉及与圆相关的哪些知识点?

    出现了哪些类型的练习题?

    安排了哪些时间活动或拓展知识?

    ……

    《圆的周长教学研究》

    ……

    5 教学设计比较研究

    5.1 教学理念与价值取向

    5.1.1 哪些教学理念与价值取向长期保持不变?

    5.1.2 哪些教学理念与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

    5.2 新课引入

    5.2.1 复习引入

    5.2.2 情境引入

    5.2.3 直接引入

    5.2.4 历史典故引入

    5.2.5 自学引入

    5.2.6 动手操作引入

    5.3 提出研究问题

    5.3.1 教师直接提出

    5.3.2 游戏激趣中提出

    5.3.3 在体会必要性中提出

    5.3.4 在学情了解中提出

    5.4 体会直径与周长之间的共变关系

    5.4.1 借助直觉,定性描述

    5.4.2 设置参照,感受定量

    5.5 展开实验探究

    5.5.1 有哪些测量的方法?

    5.5.2 如何处理实际测量与演示的关系?

    5.5.3 如何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处理和使用?

    5.5.4 如何介绍圆周率?

    ……

    《圆的面积教学研究》

    1 上位数学知识研究1 上位数学知识研究

    1.1 圆的面积上位数学知识解读

    1.1.1 圆的面积的定义及其理解

    什么是面积?

    什么是正多边形?

    什么是圆内接正多边形?

    什么是圆外切正多边形?

    什么是极限? 

    1.1.2 圆周率的主义、性质及计算

    如何用圆周长和直径来定义圆周率?

    如何用圆面积和半径来定义圆周率? 

    圆周率有哪些性质?

    圆周率的值是怎样算出来的? 

    如何理解圆周率精确度的价值? 

    1.1.3 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刘徽如何用割圆术求圆的面积?

    教材中用什么方法计算圆的面积?

    1.1.4 圆的面积与周长的关系

    1.1.5 小学阶段研究圆面积计算公式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

    出入相补原理

    化归法

    类比法

    1.2 上位数学知识对圆的面积教学的启示

    如何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特殊性?

    如何把握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教学顺序?

    如何促使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更科学?

    如何理解圆拼成长方形后的长边与c/2之间的关系?

    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圆面积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如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极限思想?

    如何处理π与其近似值3.14 之间的关系?

    ……

    《圆柱与圆锥的认识、表面积和体积教学研究》

    ……

    附录

    1 根据实验稿课标编写的圆柱与圆锥认识的教材图片

    2 根据实验稿课标编写的圆柱表面积的教材图片

    3 根据实验稿课标编写的圆柱体积的教材图片

    4 根据实验稿课标编写的圆锥体积的教材图片

    5 圆柱与圆锥的认识前测试卷

    6 圆柱的表面积前测与后测试卷

    7 圆柱的体积前测与后测试卷

    8 圆锥的体积前测与后测试卷
  • 内容简介:
      著名数学特级教师朱乐平带领其团队成员,历时五年时间开展对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典型课的研究,对以上问题做出了很好的回答;并以同读者对话的形式,汇成丛书,希望借此减轻教师备课上课研课的工作负担,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丛书共13本,包括《线的认识教学研究》《角的认识与度量教学研究》《长度测量教学研究》《长方形的认识与周长教学研究》《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与面积教学研究》《三角形和梯形面积教学研究》《面积、体积的概念和单位教学研究》《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和体积教学研究》《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学研究》《圆的认识教学研究》《圆的周长教学研究》《圆的面积教学研究》《圆柱与圆锥的认识、表面积和体积教学研究》。

      涵盖近30节课,具体包括:

      线段、射线与直线
      
      相交与垂直
      
      
       平行与平行线

      米与厘米
      
      
      
      角的初步认识和再认识
      角的度量

      长方形的认识
      
      
      长方形的周长
      
      
      三角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圆的认识
      
      
      
      圆的周长
      
      
      
      圆的面积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体积
      
      
      圆柱的认识
      
      
       圆柱的体积
      
      
       圆锥的认识
      
      
       圆锥的体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

      体积和体积单位
      
       ……
  • 目录:
    《线的认识教学研究》

    上篇 线段、射线与直线的教学研究

    1 上位数学知识研究

    1.1 上位数学知识解读

    什么是线段、射线与直线?

    如何理解线段、射线与直线的概念?

    如何表示线段、射线与直线?

    线段、射线与直线有哪些性质?

    过两点只能确定一条直线吗?

    线段与距离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射线和直线不能度量长度?

    平面几何中两条线段相等意味着什么?

    直线可以用方程表示吗?

    1.2 上位数学知识对教学的启示

    为什么需要了解线段、射线与直线的概念?

    如何安排线段、射线与直线的先后顺序?

    射线通常与哪些内容一起教学?

    教学时哪些学具或图片更合适?

    斜线是直线吗?

    有哪些容易表达错误或不确切的语言?

    ……

    《角的认识与度量教学研究》数学知识研究

    ……

    2.1 国内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对角的学习要求

    2.1.1 回顾历史要求

    何时开始出现相关内容与要求?

    何时开始对“度量”与“分类”提出要求?

    何时开始有具体细致的教学要求?

    2.1.2 了解课程标准导向

    实验稿课标有怎样的要求?

    2011 版课标有怎样的要求?

    2.2 台湾地区及国外部分国家课程标准对角的学习要求

    2.2.1 台湾地区的要求

    2.2.2 日本的要求

    2.2.3 英国的要求

    2.2.4 俄罗斯的要求

    2.3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研究对教学的启示

    2.3.1 内容安排:从集中到分散

    为什么要分学段学习?

    分段教学目标应如何设定?

    2.3.2 编写呈现:从关注直观表象到关注本质属性

    为什么要结合射线认识角?

    为什么要提出“角的度量与分类”的要求?

    为什么学习要求会越来越具体?

    为什么要重视直角的学习?

    角的学习要结合生活实际吗?

    为什么要提出用三角板画规定角度的角?

    ……

    《长度测量教学研究》

    ……材研究

    3.1 1949 —2000年教材中长度测量的编写情况

    1949—1978年教材的编写情况

    1979—2000年教材的编写情况

    3.2 2001—2011年教材中长度测量的编写情况

    人教版教材的编写情况

    北师版教材的编写情况

    苏教版教材的编写情况

    浙教版教材的编写情况

    西师版教材的编写情况

    青岛版教材的编写情况

    3.3 台湾地区教材中长度测量的编写情况

    3.4 长度测量教材比较研究的结论及启示

    1979—2000年教材比较研究的结论及启示

    2001—2011年教材比较研究的结论及启示

    台湾地区和日本的教材给我们的启示

    ……

    《长方形的认识与周长教学研究》

    ……

    5 长方形认识教学的课堂观察与评价

    5.1 课堂观察的目的与维度

    观察的目的是什么?

    选择哪些维度观察?

    5.2 观察维度的具体分析与评价

    课前了解执教者的哪些情况?

    如何对学生进行雪情分析?

    如何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

    如何分析课堂教学时间?

    如何分析师生的问答情况?

    如何对听课老师进行调研分析?

    5.3 课堂观察与评价对教学的启示

    正方形可以看作长方形吗?

    桌面是长方形吗?

    教学时,选择怎样的实物来演示长方形比较合适?

    教学中为什么要选择点子图画长方形?

    如何运用形文配合呈现方式来进行教学?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与面积教学研究》

    ……

    4 学情研究

    4.1 怎样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

    4.1.1 学习前测的内容

    已有的知识技能有哪些?

    应有哪些知识技能准备?

    应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4.1.2 前测试卷的设计

    如何写指导语?

    如何进行试题的设计?

    4.2 怎样进行前测与分析?

    4.2.1 学生前测

    怎样选择被试?

    怎样确定前测时间?

    怎样进行测试指导?

    4.2.2 分析前测结果

    如何做前测数据统计?

    如何做前测数据分析?

    4.2.3 前测结果对教学的启示

    如何突破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难点?

    应做哪些课前复习?

    如何构建知识结构?

    《三角形和梯形面积教学研究》

    ……

    4 教学设计比较研究

    4.1 已有教学设计概述

    4.2 已有教学设计比较

    有几种不同的导入方式?

    教学中是否组织学生数格子求面积?

    为学生准备了什么样的学具?

    采用怎样的教学形式来组织学生推导面积公式?

    呈现哪种推导方法?

    如何处理转化图形与推导公式的关系?

    练习设计有何不同?

    4.3 教学新设计

    新授课设计

    练习课设计

    4.4 对教学新设计的效果评估

    测试的内容、对象与过程

    测试的结果与分析

    ……

    《面积、体积的概念和单位教学研究》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材分析

    3.1 教材的纵向比较研究

    3.1.1 1949 —1978 年教材的编写分析

    3.1.2 1979 —2000 年教材的编写分析

    如何教学面积概念?

    如何教学面积单位?

    有哪些练习题的类型?

    3.2 教材的横向比较研究

    3.2.1 选取哪些教材进行比较

    3.2.2 在年级、课时方面的安排

    3.2.3 教材的结构比较分析

    3.2.4 教材引入部分的异同

    3.2.5 各教材给面积概念下定义的异同

    3.2.6 各教材通过比较活动来建立面积概念的分析

    3.2.7 各教材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重要性的分析

    3.2.8 各教材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分析

    3.3 其他地区的教材研究

    3.3.1 澳门地区教材编写情况

    3.3.2 台湾地区教材编写情况

    ……

    《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和体积教学研究》生常见错误研究

    5.1 学生作业中常见的题型有哪些?

    5.2 学生作业中有哪些错例?

    5.3 错误原因是什么?

    对计算公式所表示的实际意义理解不够

    对表面积计算与图形的实际联系不够

    对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比较薄弱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够扎实

    对题目的意思不够理解

    题目本身叙述不够确切明白

    5.4 有哪些防止学生计算错误的策略?

    联系实际, 注重长方体特征教学

    让学生理解公式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一题多练, 变式训练

    一题多想, 促进空间观念发展

    培养学生检查作业等良好习惯

    分层设计练习

    ……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学研究》

    ……

    3.2 现行教材比较研究

    3.2.1 各套教材的编排顺序是怎样的?

    3.2.2 初次教学时, 课题名称是什么?

    3.2.3 教材中涉及的对称现象分别有哪些?

    3.2.4 引入部分中分别有哪几类对称现象?

    3.2.5 引入部分采用了哪些图例来认识和辨别轴对称图形?

    哪些图例是轴对称图形?

    哪些图形不易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

    图例的对比给教学带来哪些启示?

    3.2.6 各套教材都给出轴对称定义了吗?

    3.2.7 各套教材在画对称轴上有哪些突破?

    各套教材都有画对称轴的要求吗?

    各套教材如何突破画对称轴这一重点?

    各套教材如何要求画对称轴的图形?

    3.2.8 在补全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编排上有哪些异同?

    各套教材都有补全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要求吗?

    各套教材如何突破补全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这一重点?

    各套教材用什么线表示对称轴?

    3.2.9 各套教材在练习的编排上有哪些异同?

    ……

    《圆的认识教学研究》

    ……

    3 教材比较研究

    3.1 教材的纵向比较

    3.1.1 人教版三种不同时期教材的比较

    教材版本、教学年级和结构分析

    教材开头、概念得出、画圆和习题类型

    如何引导出圆心、半径与直径的概念与关系?

    3.1.2 刘静和、张天孝主编的三种不同时期教材的比较

    教材版本、教学年级和结构分析

    教材引入、概念得出与画圆

    属性研究与画圆

    3.2 教材的横向比较

    3.2.1 教材版本、教学年级和结构分析

    选取哪些教材进行比较?

    在哪一个年级教学圆?

    教材结构是怎样的?

    3.2.2 教材引入、画圆与概念得出

    教材的引入部分有何异同?

    如何引导画圆?

    如何给出圆心、半径与直径的概念?

    3.2.3 特征探索、概念得出与知识拓展

    如何探索圆的特征?

    涉及与圆相关的哪些知识点?

    出现了哪些类型的练习题?

    安排了哪些时间活动或拓展知识?

    ……

    《圆的周长教学研究》

    ……

    5 教学设计比较研究

    5.1 教学理念与价值取向

    5.1.1 哪些教学理念与价值取向长期保持不变?

    5.1.2 哪些教学理念与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

    5.2 新课引入

    5.2.1 复习引入

    5.2.2 情境引入

    5.2.3 直接引入

    5.2.4 历史典故引入

    5.2.5 自学引入

    5.2.6 动手操作引入

    5.3 提出研究问题

    5.3.1 教师直接提出

    5.3.2 游戏激趣中提出

    5.3.3 在体会必要性中提出

    5.3.4 在学情了解中提出

    5.4 体会直径与周长之间的共变关系

    5.4.1 借助直觉,定性描述

    5.4.2 设置参照,感受定量

    5.5 展开实验探究

    5.5.1 有哪些测量的方法?

    5.5.2 如何处理实际测量与演示的关系?

    5.5.3 如何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处理和使用?

    5.5.4 如何介绍圆周率?

    ……

    《圆的面积教学研究》

    1 上位数学知识研究1 上位数学知识研究

    1.1 圆的面积上位数学知识解读

    1.1.1 圆的面积的定义及其理解

    什么是面积?

    什么是正多边形?

    什么是圆内接正多边形?

    什么是圆外切正多边形?

    什么是极限? 

    1.1.2 圆周率的主义、性质及计算

    如何用圆周长和直径来定义圆周率?

    如何用圆面积和半径来定义圆周率? 

    圆周率有哪些性质?

    圆周率的值是怎样算出来的? 

    如何理解圆周率精确度的价值? 

    1.1.3 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刘徽如何用割圆术求圆的面积?

    教材中用什么方法计算圆的面积?

    1.1.4 圆的面积与周长的关系

    1.1.5 小学阶段研究圆面积计算公式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

    出入相补原理

    化归法

    类比法

    1.2 上位数学知识对圆的面积教学的启示

    如何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特殊性?

    如何把握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教学顺序?

    如何促使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更科学?

    如何理解圆拼成长方形后的长边与c/2之间的关系?

    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圆面积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如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极限思想?

    如何处理π与其近似值3.14 之间的关系?

    ……

    《圆柱与圆锥的认识、表面积和体积教学研究》

    ……

    附录

    1 根据实验稿课标编写的圆柱与圆锥认识的教材图片

    2 根据实验稿课标编写的圆柱表面积的教材图片

    3 根据实验稿课标编写的圆柱体积的教材图片

    4 根据实验稿课标编写的圆锥体积的教材图片

    5 圆柱与圆锥的认识前测试卷

    6 圆柱的表面积前测与后测试卷

    7 圆柱的体积前测与后测试卷

    8 圆锥的体积前测与后测试卷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